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缁衣莲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知道就是捉我们的,兴许是路过呢?”落微问。

    “这里如此偏远,哪里会有马队。况且,马蹄声整齐划一,是训练有素的战马。怎么样,到底要不要走?”雪慎问。

    两人哪敢再迟疑,忙抱上骊歌,又将那堆篝火浇湿。

    三人刚刚出庵,已能听见风雪之中马匹嘶鸣之声。

    此时旷野莽原白茫茫一片,极目十里,哪里躲藏得住。沈珍珠不由得焦急:“怎么办,我们藏哪里去,又如何跑得过马?”

    雪慎望了周遭,忽地问沈珍珠:“你可信得过我?”

    “哎呀,你有主意快说,哪里这么多废话。”落微已看不惯两人呆傻对话,快语催促。

    “你们不走,就在这庵外墙边躲藏。我抱骊歌往前逃去,引开追兵。你们放心,我自付能甩掉来人。”雪慎道。

    “不行,公主可是小姐的命根。不是我们信不过你,后面追来的都是宫中高手,你一个小和尚如何应付?”落微先不同意。

    但说不上为何,沈珍珠却信得过他,她看了眼襁褓中的婴孩,将她交到雪慎手中。

    “最多半日,我定回来。你们一切小心。”雪慎嘱咐。

    雪慎将沈珍珠的外衫披上,遮住光头,抱上骊歌出来,那队兵马正哒哒到了庵前。

    雪慎捏一把骊歌小脸,转身跑去,怀中婴孩哇哇大哭,追兵听见,策马嚷道:“那边,在那边,将军说了,捉不住活的,死的也要。”

    一众人便追雪慎而去。

    雪慎是自小出家,长在寺中,终日习武,轻功极好,抱着婴孩在雪上行来几乎没有脚印。

    他怕身后追兵看出破绽,却是放慢步伐,只往灌木树丛中跑去。

    一夜的雪没过马膝,马儿速度不快,怀里骊歌却是越哭声音越响亮。雪慎本想引得远些再甩掉追兵,又恐怀中骊歌不适,只得另想主意。

    过得半个时辰,那追兵却觉不对,喝令一声:“一个带娃的女人焉有这分本事?只怕没对。你们几个往前追去,莫要迟疑,弓弩射杀了便是。其余的人随我回去看个究竟。”

    六匹马调转方向,踏雪去了。雪慎只暗道声不好。

    他未回头,在雪地里立得半刻,后面追兵弓弩满起来,长箭挟着劲风呜呜作响。说时迟、那时快,雪慎忽地跃起一丈,外衫一扑抄住响箭,道一声“着”,那六骑追兵应声落马。

    他心存慈悲,六人都只伤到肩头,他抱着婴孩越过众人,抢过一匹快马又复往破庵奔去。

    染香庵中,沈珍珠主仆二人见走了追兵,便出来立在门口张望。

    听见马蹄声由远及近,沈珍珠不禁踮脚期盼:“是小师父带骊歌回来了吗?”

第5章 骊山秋夕4() 
落微却较她心细,道了声不好:“小姐,很有几个人呢,怕是追兵又回来了。”

    沈珍珠脚下一软,就要跌倒:“追兵回来了……那么,他们杀了……”

    “小姐,不一定呢。咱快躲起来。”落微忙拉着沈珍珠躲进破门板后。

    追兵翻身下马,抖了身上落雪,行军皮靴踏在空旷雪地里叽叽作响。几人扫视一眼,见地上足印清晰可见,不由得笑道:“不要躲了,出来受死。”佩剑出鞘,门板被劈成两半。

    两人退无可退,落微本能将沈珍珠护在身后。

    追兵的剑泛着寒光,半朵剑花一抖,两人闭上了眼睛。只听“叮铃”一声,那剑却没有砍下来。

    雪慎打落了佩剑,朝两人喊:“出去,上马。”沈珍珠瞧他并未受伤,怀里还安然抱着骊歌,不禁又惊又喜。

    雪慎拾起长剑,对付庵中数人。落微已拉着沈珍珠慌忙上了马背。她两人合乘一骑,技术不佳,但危急关头,逃命要紧,也甩了鞭子晃晃悠悠往前去了。

    两人把不住行进方向,任由马儿在雪地里乱跑。越过一处坡地,踏上冰面,薄冰承重不住,咕咚一声连人带马掉进河里。

    两人抓住断面浮冰,大口喘气,上不了岸。冰水瞬间浸透衣衫,两人牙关打颤,嘴唇青紫,直感身上失了知觉。正在绝望处,见雪慎只身一人,朝这边来了。他脚不沾地,御雪而行,到了窟窿边,一抓便将两人捞起。

    三人在浮冰上坐得片刻,缓过劲来。

    “追兵呢,我们还要不要快逃?”落微问。

    “被我打发了,一时半会追不上来。咱歇得一会儿慢慢走吧。”雪慎道。

    沈珍珠连连说好,她身上冰冷,不便再抱骊歌,只伸长脖子瞧着襁褓幼儿,眼里满是欢喜。落微却大不满意,埋怨道:“你这小和尚好没道理,明明能打发来人却让我们兜这么大圈子,好玩吗?出了岔子就是你的罪过。”

    雪慎也只好道歉:“对不住,我没打过架,还不知手下轻重,所以能避开就避开。连累你们确是我的不对。”

    沈珍珠呵斥住落微,又向雪慎道歉,直道:“原是我们连累了你呢。”他两人谦让客气得一番,才带着骊歌向东南行去。

    雪慎依言将沈珍珠主仆送过了渭水河,三人同行路上雪慎言辞很少,似乎这人可有可无,但临得离别了,两人却觉不舍,望着置办妥当的马车、被褥、干粮、药材等物,才察觉有这小和尚在,她们备感心安。

    (二)蜀山松

    大唐永泰元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宫中承恩殿里,晨起妆毕,仪态万千的独孤贵妃刚穿戴妥当,就听宫人来报自己的弟弟独孤翎将军进宫来了。

    她对着铜镜再理了遍仪容,启口道:“去招呼着,本宫随即就来。”

    娇俏玲珑的丫鬟才出去,转过一个屏风,就见独孤将军大马金刀地进来了。

    丫鬟慌忙跪下通报,未等独孤贵妃金口再宣,将军便已入了内殿。

    “阿姐,我有事要向你说。”贵妃的弟弟自小便与姐姐要好,宫人们早已习惯了。

    她摒退左右,唇边笑意清浅:“怎么,是正经事吗?不正经的话阿弟就不要再讲了。”

    她的笑,清冷中带着若有若无的轻佻,能迷惑帝王,亦迷惑她的阿弟。

    独孤翎已很久没见过阿姐这般神情、这般语气了。只有初入宫时,她肯由着他的性子,姐弟俩说着些不着边际的话。

    后来,她晋位贵妃,那兴趣似乎便给了帝王,她与阖宫嫔妃有一搭无一搭地争着宠,就像当初有一搭无一搭地应承着他。

    而这一刻,昔日熟悉的气氛弥漫过来,独孤翎心中一荡,便上前两步去握她的手。

    贵妃的手也和当年不一样了,他才碰到她小指上冰凉的琥珀,她便已笑吟吟地拢起了衣袖,娇斥道:“阿弟,你还是这般的没长进。”

    “在阿姐面前,我永远都是这样。我待阿姐的心,也永远都是这般。”这个手握重兵的当朝一品将军,对皇帝也不过尔尔,只有在自家阿姐面前,能低下到尘埃里。

    这是在乎一个人才会有的姿态。

    但他的阿姐是否在乎他?他从不知道。

    他从来都看不懂她。

    独孤贵妃清冷的眸子扫过来,似乎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她问道:“今日进来,到底有何事?”

    独孤翎立在她身前,他讨好她:“阿姐,我把那个女人跟丢了。本来已能在路上杀了她,结果半路杀出来一个和尚,把人给救走了。不过,我已打听到她们一定会回太湖,我在太湖安排好了人手,不会再失手了。”

    “哦?”贵妃扬起了语气,“谁叫你去杀沈珍珠的?”

    “这……”独孤翎道,“我知道阿姐的意思,正好趁这次永除了后患。”

    “你能不能不要以自己的想法猜度旁人?”贵妃的语气冷了下来,“谁告诉你我想杀了她?我想杀她还用得着你出手?我再说一遍,我的事,不要你插手。”

    “我……”独孤翎不知所措起来。在这个姐姐面前,他从来都不知道她想要什么,从来都不知所措。

    贵妃沉吟了语调,问:“一个和尚,哪里来的和尚救走了她?”

    独孤翎道:“就是那个进宫献丹的法门寺和尚。”

    “是他。没想到一个小和尚功夫还不赖。”贵妃唇角牵动,又笑了笑。那和尚送来的丹药就搁在她的妆匣前。皇帝不知丹药的金贵,她却是知道的。那丹药对她而言,不仅金贵,还饱含情意。扶风法门寺,是她常去的无比熟悉的地方。

    那是很多年前的记忆了,她不想再讲。此刻,只吩咐道:“把你太湖的人撤回来吧,我不想杀沈珍珠。还有,那小和尚,你不许伤了他。”

    独孤翎连连称是:“识得,识得,阿姐,我从不动法门寺的人。”

    “行了。那你出去罢。”贵妃道。

第6章 骊山秋夕5() 
“阿姐……”独孤翎还想再叙一些昔日情意,贵妃似乎没了兴致,摆手让奴婢送客。

    独孤翎垂头丧气地出来了。

    从进了宫,他就摸不准她的脾气。

    他帮她争宠,她说她不需要;他帮她杀沈珍珠,她也说她不需要;他帮她控制帝王,她更加不需要。

    那她,到底需要什么呢?独孤翎看不明白。

    也许正是这种不明白,深深吸引和牵扯了他。好奇,是这世间最令人着迷的东西;好奇的背后,是人性固有的贪欲。否则,别人的秘密,和你有什么相干呢?你为何偏生想要知道?

    踏着出宫的长庭石阶,独孤翎想了又想,最终没有撤回太湖的人手。即便不为斩草除根杀了沈珍珠,可太湖沈家的至宝呢?也值得这一大帮人去瞧上一瞧。

    江湖上能与太湖沈家齐名的,是西北祁门。

    当沈家小姐沈珍珠千里迢迢逃回太湖之时,西北祁门掌家,正千里迢迢地赶来川蜀。

    川蜀金城山,此时已是落叶满径,雾锁丛林。

    山下一匹白江如练,水阔云低,当山横过。岸边系着数只木舟,汀沚萋萋,寒烟缭缭,野渡无人。

    这日,江边来了一对祖孙。

    两人跳下坐骑,放马自去,解了一只独舟,烟波里一老一少,往对岸去了。

    那老者约摸刚过知天命的年纪,短衣布履,花须散发,背后别着一把柴刀,是普通农家老伯的打扮。

    身边的小女孩还不及老者一半身高,梳着两个小髻,却是一身葱碧色的流光锦衣,腰间拴条粉色锻带,带上两侧各以丝线挂着颗指头般大小的明珠。

    须臾,两人过江,沿着金城山蜿蜒小道向上疾走。老者一副健骨,脚步灵快,小女孩跟得勉强。她急急往前扑着身子,腰间两颗明珠就坠在身后滴溜溜打旋。

    其时已至十月月末。川蜀向来多雨,山间又遍植松柏,山林茂密,阳光难透,瘴多潮湿,并不好走。

    小女孩边跟边喊:“爷爷,爷爷……你慢点,慢点……我都跟不上了。”

    老者语调低沉:“让你在客栈好好呆着,你偏要跟来?”

    “金城派的弟子关我们什么事?爷爷干嘛这么紧张?”小女孩嘟囔。

    “金城派,是入不了我的眼。爷爷只是不想自己花心思救的人,再次遭到毒手。你快些!”老者道。

    再奔得一段,小女孩忍耐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

    “我不走,我要骑马……都怪你,把马儿留在了山下,我要骑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