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闻局中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千帆一顿猛侃,把甄伟大彻底侃晕菜,激动地半天没说出话来,俨然看到了未来福布斯排行榜上的自己。

    最后一拍桌子:“你开个价!我绝不还价。”

    骆千帆竖起三个手指头:“30万!1个月30万,也不过1天1万而已。另外创刊这一期,我用铜版纸印刷,另付5万!效果好,一个月后我可以优先考虑和你续签合同。”

    甄伟大眼睛都没眨一下,对他秘书说:“把印章掏出来,签合同,等会儿你去银行,立刻转账。”

    合同签好,甄伟大紧紧握住骆千帆的手:“兄弟,什么时候不想在报社干了你来找我,凭你的口才,我给你一个副总的位子,年薪百万。你随时来,我随时开门迎接你。”

    骆千帆大笑,白露程香大惊,对骆千帆崇拜得五体投地。

    老板一走,骆千帆拿着合同看了又看,心里高兴,特别高兴,对白露和程香说:“今天你们俩辛苦了,给你俩发奖金,一人一万!”

    &p;&p;&p;

    骆千帆带着签好的合同去见颜如玉。

    颜如玉心情特别好,应该说自从骆千帆来到发行部他的心情就没有差过。办公室还有其他工作人员,颜如玉让他们先退出去。

    “今天又有什么好消息带给我,让我也高兴高兴?”

    “算不上什么好消息吧,一个小事儿给你汇报一下。”

    “说说看。”

    “刚才我自作主张谈了个小广告,价格也不是很高。”

    颜如玉说:“经营的事情你自己负责就好,不用跟我汇报,我相信你。”

    骆千帆笑笑,把新签的广告合同递给了颜如玉。颜如玉随手拿起来:“我都说了,不用拿给我看的”颜如玉扫了一眼合同金额,腾地站了起来:

    “35万?!千帆,真的假的?1个月的广告你卖了35万??”

    “怎么,少了?”

    “哈哈,你这家伙,你就逗我吧!!签了这么个大单子还跟我这儿说小事儿,算不上好消息,我心脏病都快被你勾起来了。”

    骆千帆大笑,把签合同的过程一讲,颜如玉竖起了大拇指:“你是个天才!前途不可限量!”

    “你就夸我吧。”

    颜如玉说:“一点都不夸,真心觉得你了不起。对了,签大合同的事情继续对报社高层保密,尚总问起来,1个月的广告费就说3万吧。”

    骆千帆想了想,这个数字差不多!尚云峰应该不会怀疑。

    &p;&p;&p;

    10月7日下午,第一期四个版的小记者报小样打印出来,骆千帆带着小样去见颜如玉,颜如玉看了又看,赞不绝口。

    骆千帆申请用铜版纸印刷,颜如玉一口答应下来,报社总编室也没意见,反正小记者报的印刷成本是虹都传媒出资,他们并不干预。

    10月8日,小记者版面正式印发,虹城都市报头版导读。4页报纸夹在厚厚一沓报纸中格外抢眼,尤其铜版纸柔光印刷,不管是手感、感觉都特别好。

    骆千帆特饮让印刷厂加印了2万份小记者版,送到虹都传媒公司,到中午12点,已经有40多个学校打来电话要报纸,少的也要五六十份,多的要二三百份。还有很多家长打电话,动辄也要三五十份,“上面有孩子的文章,买了送给亲戚朋友。”

    骆千帆说:“要可是要,这些报纸是特别加印的,虽然只有4页报纸,但成本不低,需要出资购买,一份报纸2元钱。”

    别说2元钱,5元也有人买。下午3点,抢购一空。

    骆千帆卖报纸收入4万元。

    骆千帆告诉负责人入账,这些钱有几个用途:第一,给用稿的小记者发稿费,一般的稿子2030块,好稿子4050块第二,员工庆功吃饭。。

第220章 出奇顺利(2)() 
光培训中心就来了好几个,骆千帆一看是培训中心,直接拒绝,给多少钱不给上广告。当然了,他们也舍不得给多少钱!

    6日下午来了一个商家,这个商家本身就是学生家长,叫甄伟大,骆千帆听了这个名字就乐半天。

    甄伟大是做实业、生产学习机的,以前做电子游戏机,后来摇身一变,开始做智能学习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非常有钱,愿意掏10万元买一个月小记者版的头版广告位,14版。

    骆千帆算了笔账,一个月30期,10万元,相当于每期3300块。不行,太便宜。

    甄伟大带着秘书来谈判,只要签合同,当时就付全款。

    骆千帆摆摆手:“这个价位,不谈。”

    甄伟大很意外,没想到骆千帆会拒绝:“我在电视台做一个月的广告也就是这个价。”

    骆千帆一笑,给他算了一笔账:“虹城都市报正常发行量超过30万份暂时没那么多,骆千帆吹牛,正常零售量10万份,一份报纸平均每天有四五个人看,40万份报纸每天就有一百五六十万人看。老板啊,每天3300块就想要一百五六十万人看你广告,而且是全彩印刷,哪有这好事?就算是1毛钱一张的烂传单,你找人分发,发到160万人手里,那就是16万元!

    “这还不算,我现在已经招了5万个小记者当前也没有那么多,截止7号,也就是35万个左右,骆千帆还是在吹牛,但是吹牛有好处,每天的小记者版发出来,每个家长都会找来看,每所小学的校长、老师也都会找来看。

    “如果刊登了某个学校学生的作文,这份报纸就会在每个学生和老师手里反复传阅,甚至会被张贴在每个班级的最醒目的位置,不知道多少人会看到,不知道多少人会过塑收藏。

    “即便是过了三五年,还有人拿出来回味,回味的时候还能看到你的广告,我的天哪,你每天出3300块钱买上百万人关注,还要数万人收藏、回味,你自己好意思吗?

    “这还不算,这是虹城第一份小记者报,将来会进档案馆,甚至会进博物馆的。你在这上面做广告,也是在创造历史,你现在生产学习机,将来产业升级,制造计算机、造汽车、造很多想不到的科技产品,甚至登上全球福布斯排行榜,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回头寻找过往奋斗的历程,寻找你发家的基础,这张报纸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3300块钱你真的好意思吗?”

    骆千帆一顿猛侃,把甄伟大彻底侃晕菜,激动地半天没说出话来,俨然看到了未来福布斯排行榜上的自己。

    最后一拍桌子:“你开个价!我绝不还价。”

    骆千帆竖起三个手指头:“30万!1个月30万,也不过1天1万而已。另外创刊这一期,我用铜版纸印刷,另付5万!效果好,一个月后我可以优先考虑和你续签合同。”

    甄伟大眼睛都没眨一下,对他秘书说:“把印章掏出来,签合同,等会儿你去银行,立刻转账。”

    合同签好,甄伟大紧紧握住骆千帆的手:“兄弟,什么时候不想在报社干了你来找我,凭你的口才,我给你一个副总的位子,年薪百万。你随时来,我随时开门迎接你。”

    骆千帆大笑,白露程香大惊,对骆千帆崇拜得五体投地。

    老板一走,骆千帆拿着合同看了又看,心里高兴,特别高兴,对白露和程香说:“今天你们俩辛苦了,给你俩发奖金,一人一万!”

    &p;p;&p;p;&p;p;

    骆千帆带着签好的合同去见颜如玉。

    颜如玉心情特别好,应该说自从骆千帆来到发行部他的心情就没有差过。办公室还有其他工作人员,颜如玉让他们先退出去。

    “今天又有什么好消息带给我,让我也高兴高兴?”

    “算不上什么好消息吧,一个小事儿给你汇报一下。”

    “说说看。”

    “刚才我自作主张谈了个小广告,价格也不是很高。”

    颜如玉说:“经营的事情你自己负责就好,不用跟我汇报,我相信你。”

    骆千帆笑笑,把新签的广告合同递给了颜如玉。颜如玉随手拿起来:“我都说了,不用拿给我看的”颜如玉扫了一眼合同金额,腾地站了起来:

    “35万?!千帆,真的假的?1个月的广告你卖了35万??”

    “怎么,少了?”

    “哈哈,你这家伙,你就逗我吧!!签了这么个大单子还跟我这儿说小事儿,算不上好消息,我心脏病都快被你勾起来了。”

    骆千帆大笑,把签合同的过程一讲,颜如玉竖起了大拇指:“你是个天才!前途不可限量!”

    “你就夸我吧。”

    颜如玉说:“一点都不夸,真心觉得你了不起。对了,签大合同的事情继续对报社高层保密,尚总问起来,1个月的广告费就说3万吧。”

    骆千帆想了想,这个数字差不多!尚云峰应该不会怀疑。

    &p;p;&p;p;&p;p;

    10月7日下午,第一期四个版的小记者报小样打印出来,骆千帆带着小样去见颜如玉,颜如玉看了又看,赞不绝口。

    骆千帆申请用铜版纸印刷,颜如玉一口答应下来,报社总编室也没意见,反正小记者报的印刷成本是虹都传媒出资,他们并不干预。

    10月8日,小记者版面正式印发,虹城都市报头版导读。4页报纸夹在厚厚一沓报纸中格外抢眼,尤其铜版纸柔光印刷,不管是手感、感觉都特别好。

    骆千帆特饮让印刷厂加印了2万份小记者版,送到虹都传媒公司,到中午12点,已经有40多个学校打来电话要报纸,少的也要五六十份,多的要二三百份。还有很多家长打电话,动辄也要三五十份,“上面有孩子的文章,买了送给亲戚朋友。”

    骆千帆说:“要可是要,这些报纸是特别加印的,虽然只有4页报纸,但成本不低,需要出资购买,一份报纸2元钱。”

    别说2元钱,5元也有人买。下午3点,抢购一空。

    骆千帆卖报纸收入4万元。

    骆千帆告诉负责人入账,这些钱有几个用途:第一,给用稿的小记者发稿费,一般的稿子2030块,好稿子4050块第二,员工庆功吃饭。。

第221章 更进一步() 
第一期小记者报出版以后,刺激了更多的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虹城都市报小记者发展持续不衰。

    也刺激了乐天培训的招生。因为第一期小记者报刊发的作文,有三分之一后面备注着:“指导老师乐天培训”。

    这就是引路人,这就是暗示。

    两周过后,虹城都市报小记者招生又增加了四万多人,加起来8万左右。

    骆千帆算了笔账,8万小记者,相当于5个小学生当中有一个是虹城都市报的小记者。虹城都市报在学校的影响力持续走高。

    卖智能学习机的那个老板甄伟大10月20日找到骆千帆,要续签广告合同。一问才知道,许多代理商找到他,要代理他的学习机。好几百万的单子签了好几单。

    甄伟大找到骆千帆的时候很高兴,说话的时候,眉毛在脸上跳舞。可是骆千帆说:“老哥,这个合同还是不要续签的好。”

    骆千帆一说理由,老板抓住骆千帆的手感谢得不得了。

    骆千帆的大概意思是:虽然目下广告效果很好,但是虹城都市报毕竟只在省内发行,属于地方性媒体,一个月的传播足够了。另外,连续刊登同一个广告,虽然能给人持续的影响力,但是也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时间长了,没什么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