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王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什么地方,传来见我。”

    柳诗草道:“他在门口街上巡逻。”

    早从人群中走出一个执事太监,拂尘一撩,高声宣:“宣贾里玉晋见!”

    声音传出大门,然后一级一级传出。

    “宣贾里玉晋见!”

    ……

    “宣贾里玉晋见!”

    ……

    贵妃娘娘旨意刚出,园内议论开来。

    “贾里玉写的……”

    “一个男子写的……怎么可能?”

    “哪个贾里玉?”

    除了林黛玉听了这个结果觉得理所当然,其他几个姑娘对贾里玉毫无耳闻也是情有可原。

    在娘娘旨意传出、众人议论贾里玉的同一时刻,他正在两府所占的长街上来回走动,一位总理关防的执事太监跟在他身后,问东问西,显得极为客气,很难想象他不久前还在对贾里玉颐指气使。

    原本第一轮布防结束后,贾里玉率府内家丁开始对布放进行二轮加固以及在不冲突的前提下,对几个关卡进行巡逻。

    不料贾里玉这个提议刚一提出,就遭到那位执事太监的坚决反对,他认为自己的布防已经万无一失,贾里玉他们只要随便找个地方做做样子,应付差事即可。

    执事太监代表的是皇宫,连两府内当家人见了他们都要客客气气,更不用说区区一个府内护院总管。

    “安全无小事,此次娘娘回府省亲,最重要的就是人身安全,不能存半点侥幸心理,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全部都承担不起。”

    那执事太监很不耐烦,道:“在我们的布防下,能出什么问题,难道你盼着出点什么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担心有刺客。”

    “刺客?”那执事太监笑道:“我保证这条街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过去。”

    “如果现在就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飞过这条街如何?”

    “那我不仅让你布防,还会完全听从你的指挥。”

    然后贾里玉退了出去,不久后,他竟然从屋里面走了出来。

    如此三次,那执事太监连贾里玉一根毛都没看到,所以布防的指挥权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贾里玉手里。

    如今里面忽然传出娘娘要见贾里玉的消息,众太监对贾里玉的更是刮目相看,暗想此人果然非同凡响。

    贾里玉也搞不清楚这位贾妃宣见自己要做什么,等到他来到大观园,行了一礼后,贾妃隔着珠帘问:“这首蝶恋花是你写的?”(。)

第三百六十三章 迎湘云() 
听到贾妃垂问,贾里玉转头看了柳诗草一眼,站在贾妃旁边的一个女官喝道:“大胆,娘娘问话,你竟敢左顾右盼!”

    贾妃抬手制止,看着贾里玉,等他的回答。

    “不是。”贾里玉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恩?”

    “这首蝶恋花不是我写的,当然,也不是二姐柳诗草写的。”

    贾妃道:“是这样么,那柳教习先口述出来,充当自己之作,是第一次欺上,待我查问,她推说是你所作是第二次欺上,如今你又否认此词亦非由你所作,这小词的作者到底是谁,倒让我有些捉摸不透了。”

    听到贾妃这句话,现场气氛顿时转冷,包括贾母在内,人人俯首,大气不敢出,心中暗暗为贾里玉和柳诗草担忧。

    贾里玉从容不迫,答道:“回娘娘,这首词的作者是一位姓王的老先生,不过那位老先生……尚且不在人世。”

    王国维出生于百年之后,自然不在人世,不过贾里玉当然不能说“王老先是一位出生于百年后的大学问家”,不然肯定会被贾妃当做是“第三次欺上”。

    贾妃道:“这么说,这首词是你从王老先生那里学来,柳教习又是从你那里得来?”

    “正是。”

    贾妃道:“如此说来,此事倒与你没有什么关系,柳教习,你可知罪?”

    柳诗草道:“民女先前欺瞒贵妃娘娘,民女知罪。”

    贾里玉接道:“回贵妃娘娘,这事与柳诗草没有关系,是我指使她这么做的。”

    “噢?”

    “我知道今日是贵妃娘娘回府省亲,心想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好好表现一番,博得贵妃娘娘的注意,以便某个好前程,于是才出此下策,利用柳诗草传词,然后得贵妃娘娘接见,不料贵妃娘娘明见万里,轻易看出这首词中藏有猫腻,草民觉得十分惭愧。”

    贾里玉侃侃而谈,没有任何怯场的感觉,那些看着他的女官、太监都在心中暗暗纳罕,心道这小子的气度竟比娘娘的亲弟还要胜上三分,虽是护院之身,但更像是出身豪门贵族的嫡子。

    贾妃道:“这么说,竟是你要投机取巧……”

    柳诗草忙道:“回娘娘,并不是他说的那样,这首词是我有意向他求来,本意是想在今日的题诗会上大展奇才,压倒诸位姑娘,结果被娘娘看穿,请娘娘治罪。”

    贾里玉道:“大姐,你不必为我开脱了,贵妃娘娘要你们现场题诗,你若只会这么一首,不要说娘娘垂询,便是其他姑娘一问你就要露馅,如何能压倒众人?”

    柳诗草瞪了他一眼,还要说话,贾妃道:“我听明白了,你们二人假传诗词,一个是主犯一个是从犯。”

    柳诗草道:“请娘娘明鉴,这首词的确是我故意找贾里玉要来欺骗娘娘的。”

    贾里玉笑而不语,不再解释,他对贾妃还是有些了解了,不至于为了这点芝麻大的小事为难两人,之所以故意抓住不放,多半是为了考验两人的品性。

    贾妃道:“贾里玉,你还有什么话说吗?”

    贾里玉道:“娘娘智慧如海,心中早有明断,草民已无话可说。”

    贾妃饶有趣味地问道:“这么说,我若治柳教习的罪,你也无话可说?”

    贾里玉道:“娘娘若执意要治柳诗草的罪,说明这是冤判,草民心中定然不平,而不平则鸣,草民会带着柳诗草离开此地,从此远遁天涯。”

    “倘若娘娘治的是草民的罪,那就是明镜高悬,草民无话可说,听候发落。”

    贾妃道:“贾里玉你大胆,竟敢当着本宫的面说要带人离开,还有没有把本宫放在眼里?”

    “世上已有这么多冤假错案,娘娘何必再多添一桩?”

    “大胆!”

    琤琤琤……

    刹那间,七个武功高强的护卫太监拔出一截宝剑,园内顿时弥漫起一股肃杀之气,一寸宝剑一寸光,七把宝剑的寸光汇聚成一张森然的大网,兜住场内众人的心灵。

    “请娘娘恕罪!”这时,林黛玉突然冲了出来,跪在地上,道:“柳诗草和贾里玉是民女的结衣大姐和二哥,当初民女进京,多亏他们二人护送,请娘娘法外开恩。”

    见林黛玉跪下求情,坐在贾妃旁边的贾宝玉也起身跪下,道:“启禀娘娘,贾教习和柳教习保卫两府,教授众人武艺,尽职尽责,请娘娘法外开恩。”

    宝玉一跪,那边探春竟也走出跪下,道:“请娘娘法外开恩。”

    接着王熙凤、李纨等人也跪下为贾里玉和柳诗草求情。

    柳诗草回头看了贾里玉一眼,等他指示,看那眼神的意思是,只要贾里玉一个示意,她立即动手杀出去。

    以柳诗草如今的身手,不论是捉一个人质退走,还是一路杀出去,都有七八成的把握,倘若贾里玉动手的话,直接将贾妃擒走也不是没可能。

    贾里玉微微摇头,忽而身子一晃,众人只见一道影子闪过,接着感觉到一阵风拂面,但全场所有人,并没有一个人移动过,贾里玉和柳诗草站在原地等候发落,贾宝玉、林黛玉等人跪在地上求情。

    唯一有所改变的是那七位护卫太监,因为他们手里的剑已经诡异莫名地消失,现在七个人都还保持着拔剑的姿势,但手里却是空空如也,那动作看起来更像是“假人挑战”。

    哗啦啦……贾里玉双手从身后伸出,将七把剑扔在地上,道:“我此时既然还是两府护院总管,就觉不容许任何人当着娘娘的面动兵刃。”

    看到这一幕,莫说站在贾妃两侧的女官,就是贾妃本人也看得心中震撼至极,她也曾有幸陪皇帝陛下看过大内侍卫比武,但她所见诸位大内侍卫高手,无一人有贾里玉这等身手。

    眨眼之间,连夺七人兵器,这岂非意味着,只要他愿意,可以随时冲过来将自己劫走,想到这里,贾妃就是一阵后怕,自己之所以假装要问罪二人,无非是想测试一下他们的品行和忠诚度,倘若二人被逼太甚,效匹夫之怒,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始料未及就的事情。

    难怪陛下曾经感叹侠以武乱禁,只不过现在如果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岂不是表示自己是被贾里玉的身手吓住才不得不做出退让?

    正当贾妃进退两难之时,贾琏进来急报:“启禀贵妃娘娘,秣陵湘云妹妹数日前动身来京,眼见今日就要到,却被城外三百里的一伙反贼劫了,那反贼送来书信说,让我们出两万两银子去赎人,此事事关重大,小人不敢不报。”

    “诶呦!”贾母闻言,双腿一软,瘫倒在地,贾妃等人慌忙抢上前去扶,贾里玉趁机道:“启禀贵妃娘娘,就让草民戴罪立功,这就前去将史大姑娘安然无恙接回。”

    贾妃道:“你若能平安无事地将湘云妹妹接回,不仅无罪,我还另有重赏。”

    “是。”贾里玉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第三百六十四章 杀人如麻贾里玉() 
大观园建成之后,贾府第一时间给南京去了信,邀请史湘云来京小住。

    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父母早逝,由叔婶抚养长大,也是个文武全才的奇女子,虽然叔婶对她还算不错,但终究不是亲生的父母,尤其是这几年湘云渐渐长大,和叔婶之间的距离越远了,客气有余,温馨不足。

    因此史湘云接到金陵来信,非常开心,尤其是想到很快能见到宝玉、探春等幼时玩伴,去心似箭,很快着人打包好了行礼,带着佩剑,并两个丫头、两个老婆子就朝金陵出了。

    史湘云幼时就在贾府长大,后来逢年过节,也随叔婶等人去拜见过贾母,因此对从南京到神都的这段路并不陌生。

    不过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路途,却在行近都中时遭遇了麻烦,史湘云的马车被一伙据山为王的悍匪劫住了。

    史湘云自幼学武,立即拔剑跟那帮悍匪火拼,但是拯救因为实力太过悬殊,被缴了佩剑,人也被活捉上山了。

    好在那帮悍匪知道她的身份且一心求财,倒没有把她怎么样,只是用她带来的丫鬟和老婆子等人的性命威胁她给贾府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让贾府拿一万两银子前来赎人。

    被囚禁在木屋的史湘云,这个时候可谓是悔之莫及,当年随师傅学剑的时候,师傅曾经一再提醒她,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要以为自己学了三招两式,就天下无敌,不把江湖放在眼里。

    如果早把师傅的话放在心里,雇一队镖师护送进京,现在说不定已经在荣国府喝上热汤了。

    也不知道他们会用什么法子解救自己出去。

    正当史湘云一个人想得郁闷,忽然小屋门被打开,两个小喽喽将饭菜端了进来,一言不地放在桌子上,然后转身离去。

    “如果我是当家的,干脆将她卖了,也不用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