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西北边军的步卒形象!费才一见,脑中如同电光闪过,突然就明白了萧生能够吟出这首诗的原因。
因为,这首诗就是萧生自己创作出来的!至于为何与杜甫的《前出塞》一模一样,其实很好解释。
此诗的前两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据传乃是西北边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样的歌谣并不奇怪。
而萧生能用才气凝聚出如此生动的戍边老卒形象,说明他曾亲自去过西北边塞,考察当地的军情民生。
很可能就是在那里,他从士兵的口中得到了这两句歌谣。所以说,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话是有道理的啊!
至于本诗的后两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楼兰,岂在多杀伤!”,这不就是萧生一直以来的观点吗?只不过杜甫诗中最后一句是“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而萧生有感于楼兰战事,因此诗中词句变成了“苟能制楼兰,岂在多杀伤”。
至于杜甫《前出塞》的创作背景……费才急忙调出脑内图书馆查了查,原来《前出塞》创作于唐玄宗即位以后的那段时期。当时唐玄宗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
天宝六载,唐玄宗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宝八载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天宝十载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
这背景,和如今宣国的情形何其相像!上一代皇帝文帝平定四方之后,宣国周边已无大敌,可是当今的皇帝武帝好大喜功,希望自己的功绩更高过自己的父亲,因此不断挑起边境战事。
唐朝后期,帝国盛极而衰,杜甫有感于唐玄宗的不义之战,创作出了《前出塞》;眼下,这个名叫萧生的年轻人,又何尝不是有感于宣朝武帝的不义之战,忧心于宣国的未来,创作出这首和《前出塞》几乎一模一样的诗?
想到这里,费才不禁感叹,自己这是见到了宣朝的杜甫啊!
大殿之上,才气凝成的戍卒腰悬长剑,一双杀意森森的眼睛缓缓扫过殿中众人,皇帝的脸色难看至极,虽然还勉强保持着镇定,可他的右手早已紧紧握住玉玺宝印,眼中隐约有着一丝惊惧神色,他自认光凭才气,已难以和萧生凝出的戍卒虚像抗衡,心中早存了见势不妙就抛出宝印御敌的打算。
可戍卒虚像只扫了皇帝一眼,就没再看他。这虚像扫视完一圈后,突然锁定目标,手按剑柄,瞪着温仁,大喝一声:“你只知道战功显赫,可曾见过白骨孤冢?”
“你……啊!!!”温仁听了,突然惨叫一声,七窍之中鲜血直流。
他刚刚才“借用”李白的诗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转眼间萧生便吟出了“苟能制楼兰,岂在多杀伤”,与其针锋相对。
杜甫的《前出塞》本来就比李白的这首《塞下曲》立意更高,再加上萧生是自己创作,而温仁其实“借用”了古人的诗句,两人对诗中深意的把握,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温仁体内,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碎裂声。费才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没见过文人笔战,好歹也读过无数文人流,听到这个声音,他立刻知道——温仁文胆已碎、文宫已裂!
而那戍卒虚像,见温仁文宫碎裂,便“噗”地一声消散得无影无踪,至始至终,它的那把长剑,竟然都没有拔出来过!
费才一愣,顿时明白过来,这正是所谓的“苟能制楼兰,岂在多杀伤”!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为何还要大动刀兵?而萧生明明可以当场将温仁斩杀,却依然留他一命,未尝不是爱惜其才华,盼着他今后能成为真正符合仁义之道的一代大儒。
见自己的目的达到,萧生的残魂长笑一声,说道:“仙人,接下来就拜托你了!”
说完,他的残魂便主动融入费才的灵魂,突然间,费才感觉到头脑中多出了许多东西。
可费才暂时顾不上这些,此时此刻,他的眼中只有一个人:温仁!
是的,就是主角温仁,如今他文宫碎裂,才气四散,如果能趁此机会扑上去把他杀了,任务岂不就完成了?!
好吧……费才自己也承认,在这一刻,他确实把对萧生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
但事情又哪有这么简单?
温仁的才气确实散了没错,可费才自身的才气,也在萧生的残魂消失的那一刻,立刻烟消云散!
费才毕竟不是文人,他没有立刻注意到这一点,但其它人注意到了——比如说皇帝。
就在费才的身体将将扑出的那一瞬间,皇帝将玉玺向半空一丢,宝印倏地出现在费才头顶,金色光芒当头罩下!
费才只觉得身体一滞,竟然无法再动弹分毫,于此同时,耳边传来皇帝的怒喝。
“大胆萧生!竟敢在朕的面前放肆!尔妖言惑众、通敌卖国、伤我大宣学子!还不速速来人,将其拿下!”
随着这怒喝声,禁锢身体的光芒猛地增强,费才只觉得身上如同压了万斤巨石,突然之间,脑中一声脆响,胸口如遭重击,鲜血竟然从他的鼻子里、耳朵里、甚至眼眶里流了出来!
萧生刚刚才传给他的文宫,还没保留一分钟,竟然就被玉玺给压碎了!
费才脑中一阵天旋地转,意识不受控制地涣散,恍惚间,他感觉到有侍卫冲进来,抓住他的身体,将他拖出大殿……
在他眼前,一行文字缓缓出现:“任务第一阶段:失败。由于未能阻止萧生死谏,任务世界的世界线发生改变,你已开启并任务最高难度:噩梦难度。在噩梦难度中,任务将发生显著变化,系统会在你做出关键选择后,重新发布任务说明。祝你好运!”
费才勉强读完这段话,便彻底昏迷过去。
第四十九章 斩监侯()
转眼间,大半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费才一直待在牢里。
好消息是,他还没有死,任务也没有结束;坏消息是,最终他还是有可能会死,而任务嘛……死都死了还管任务干什么?
截止目前,宣朝政府对费才的处置意见是“斩监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死刑缓期执行”。
至于缓期多久,在宣朝这个法制不健全的封建社会可没个准信。据说,宣朝过去有一个官员,被判斩监侯,一候就候了十年……这哥们闲着没事,还在狱中写了一本书呢。
所以说费才还是挺急的,要是自己也被候个五年十年的,姑且不说任务还能不能完成,光是一直住在这监狱里,他也受不了啊!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习惯了空调、席梦思、纯棉被褥等等的现代人,这二十来天的古代监狱生活已经把他折腾得够惨了。
要是还要在这待个几年……费才不由得想起主神那句话:你没听过有句话叫生不如死吗?
但要说逃出这个监狱,他现在还真办不到。首先,他作为剑修的能力这个世界是用不了的,毕竟这是任务世界嘛。
其次,他的强力等级有10级,对应到任务世界中的角色实力本应是很。而这个人物自然就是萧生——萧生能吟出传世诗,实力自然不俗。但关键是,因为前面费才自己作死,他的文宫已经被皇帝碎了啊!而且到目前为止,文宫丝毫没有修复的迹象。
这段时间,费才也试过从脑内图书馆找两首诗出来,装作是自己创作的,摇头晃脑的吟诵出来,但结果……一点用都没有。
说到底,他这种理科狗,打心底就无法体会这些名诗名句的深意,就算萧生可以传给他文宫、可以传给他才气,但对诗词的理解与认同,是无论什么人也无法传授的。
更何况,如今他文宫易碎、才气已散。
真是绝望啊……
“哐当”一声,牢门突然打开了。费才抬头一看,两个腰悬长刀的狱卒站在门口,这种情况他已经经历过许多次,一看就知道——又要提审他了。
说起来,在这大半个月里,宣朝政府自己内部也折腾得够呛。那****被拖出金銮殿,皇帝大发雷霆之后,很快就要求吏部、礼部、刑部会同审理这起事件。
三部一起审问一个书生,费才顿时觉得自己倍儿有面子!
这是什么规格待遇?这相当于中央组织部、文化部、最高人民法院一起来审他!要是在现代社会的费才,能有这面子么?最多一个区级法院就把他给判了。
但皇帝指定这三部来审他,也是有道理的。
吏部,负责官员任免,费才既然都已经到了参加殿试这一步,正常情况下,下一步就要官僚集团的圈子了,吏部插手,理所当然。
礼部,负责科举考试,这事儿自然有他们的份。
刑部,负责重大案件审理,费才在金銮殿上搞得鸡飞狗跳,还不是重大案件?刑部自然脱不了身。
但也正因为是三部会审,分歧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首先,吏部是力挺费才的,他们认为,殿试对答,本来就是要求考生陈述自己的观点,至于这观点对不对、合不合皇上的心意,那是另外一码事,不能因为观点不和皇上心意,就治费才的罪。当朝右相也时常和皇上争辩,怎么没见皇上治他的罪?相反,这种敢于舍身相谏的人,才是个好官的苗子。至于温仁文宫破裂一事,那纯粹是他自己文心不稳,费才吟首传世诗出来,又没有真的攻击温仁,他自觉理亏,文宫破裂,那能怪谁?
吏部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了一大堆,其实还有一个不便说出口的真正原因:吏部是文官集团的大本营,而文官集团又是主和派的大本营,为什么文官集团主和?倒也不一定就是宣国社稷着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宣国年年征战,武将容易积累军功,升迁得远比文官要快,如此一来,军方势力越来越大,文官势力越来越小,话语权越来越弱,这显然不能忍啊!
而费才,实际上是萧生,在大殿上那一番陈词,文官集团的大佬们听了,都在心里默默地点了个赞。
这年轻人,甚合我意,孺子可教啊!
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主和派的好苗子,文官集团使出各种手段,也要把费才力保下来。
吏部立场明确,接下来的礼部呢,他们也愿意认为费才无罪。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科举考试是礼部负责组织的,要是费才有罪,那礼部不也有组织不力、择人不善的责任吗?到时候费才判了刑,礼部肯定也得出来几个人背锅,那多不好啊!
所以礼部的态度是:费才这年轻人表达观点的方式方法有些不妥,但本意还是好的嘛,对皇上、对国家还是衷心的嘛!嗯,反正呢我们就是觉得,吏部的大人们说得有道理啊……
既然有吏部当出头鸟,礼部自然乐得跟在后面。
最后是刑部。在刑部看来,费才的罪可就严重了!
也不知是皇帝授意,还是刑部尚书自己的想法,总而言之,刑部认为费才有通敌、谋逆之嫌,兼之在殿上对皇上“大不敬”,罪当论斩。没有株连你的九族,已经算是皇上仁慈啦!
三个部门,分成两派,明面上吵,暗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