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并州细作已经与吕布取得了联系,青州则还尚未有消息传来。贾诩在河东,觉得张绣军队还是少了点,想做成如此大事,力量还不足。于是便对张绣道:“将军勿急,且待我招忠明来。”
于是便遣人渡河,往见段煨。段煨见了贾诩使者,心道到了安邑又来寻我作甚,使者便诣段煨,说如此。直听得段煨目瞪口呆。听完之后,段煨心中对贾诩的佩服,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贾文和这厮,还真是厉害。当年说动诸将反攻长安,现在又异想天开,欲奉天子远奔青州,真正是胆大包天。
静下心来想了半天,段煨终于心动了。贾诩此举,风险高,但是利益也大。自己守在这华阴,又穷又苦不说,还要随时防止李傕、韩遂、马腾等人的攻打。还不如索性去贾诩那里,助其一臂之力。万一功成,到时候论起功劳来,贾诩和张绣这二个老乡,总不会亏待自己吧?看看当年攻破长安之后,李傕、郭汜、樊稠和张济这四个家伙,竟然都封侯拜将,后来居然还开府了。和自己一个级别的大老粗,一个个混得青云直上,只有自己,一直苦守华阴。前番火拼了郭汜,才得以封安南将军、闅乡侯,真是好没道理。
如今有了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最不济,事若不顺,自己还来守关中好了。打定了主意,段煨便派人往见贾诩,表明心意。
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刘大战(二)()
贾诩得了段煨的承诺,心中大定,于是往城中去,请见天子。到了天子驻跸之处,贾诩拜道:“陛下,北方兵戈又兴,袁绍与高干尽起大军,攻伐幽州。臣已说动华阴段将军相助,不日将取道并州,往奔青州刘使君。陛下可有意乎?”
天子闻言,心中震动,想不到贾诩行动如此迅速。想了一想,便道:“卿且退下,如此大事,朕欲与大臣共议之。”
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和大臣们商量,肯定是不行的。毕竟这将决定大家的生死命运。虽然自己可以一意孤行,随贾诩行动。但君臣一路患难而来,怎能不顾他们的感受。于是,天子遂召诸大臣入内议事。
这个时候还陪侍驾前的公卿们,也只剩下了寥寥可数的几人。如士孙瑞、杨彪、赵温、张喜、邓泉、张义、朱展、田芬、钟繇等皆在,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射声校尉沮俊等诸多大臣,都在东迁途中,为乱兵所杀。
天子见站在自己跟前的这几个大臣,心中一酸,几欲垂下泪来。当年他被挟持到了长安,但文武百官还在,宦官宫女也是无数。后来董卓死,吕布逃,长安大乱,王允等一批大臣被凉州诸将清算,血洗长安。期间数年,又有无数大臣,因老病饥饿而逝去。再经过自己东奔这一折腾,满朝公卿竟然就只剩下眼前这稀稀落落的几人。真是让人叹惜感伤不已。
见有资格的都来了,天子便开口道:“诸卿,光禄大夫贾诩来告,言欲与张绣、段煨率兵护送朕至青州,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众臣听了,不禁哗然。天子东奔出长安,他们无奈之下,只好追随而来。当然,长安也确实不是久留之地,凉州武人肆意妄为,不尊天子,不敬公卿,互相攻伐使得百姓纷纷逃离。都快成空城了,离开也是迟早的事。只是到了函谷关,袁绍竟然敢闭门不见。天子都打算做出莫大的让步,打算自去帝号,使天下归一了,袁绍见都不想见,分明是没得谈了。
洛阳这条路绝了,天子与他们只好驻跸在安邑。在这里虽然暂时衣食无忧,但逃离了凉州武夫的控制,又进入了白波军的地盘。白波军以前可都是搅乱天下的叛贼啊。一个个桀骜不驯的,指不定哪天他们一个心意不顺,又要复叛了。再说了,自古以来,岂有天子久驻在臣子官府的?在河东地面,诸大臣待得也是心惊胆战的。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也一直在想着未来的道路在何方。
长安他们是打死也不想回去了,洛阳这边袁绍已经拒绝,那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荆州是个不错的地方,离关中也近,可是连张绣都败退回来了,刘表和曹操正在大战,那里能去吗?而且曹操和袁绍素来亲善,当初听说袁绍立刘珉为帝,曹操可是一声不吭,后来还受了洛阳所任命的官职。曹操那里不能去,就更不用说扬州的孙坚了。
排除了袁绍、曹操和孙坚,天下便只有三个地方可以去了。幽州、青州和益州。这三处地方,有好处,好就好在都是汉室宗亲的地盘,天子与百官去了,必然不会受委屈。也有坏处,坏就坏在路途都太遥远了。
哦,不对,益州不远,但道路实在是险恶难行。除了子午道、陈仓道等几条栈道外,根本无路可通。更何况,刘焉在世时,就让张鲁盘踞在汉中。而张鲁在汉中,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使益州与天下音信隔绝到如今。天子就是想去,只怕也难以成行。
思来想去,也只能是幽州与青州两家了。刘虞已经老迈,而刘备却正值壮年,势力又比刘虞雄厚,当年扫灭黄巾、攻打董卓,都立下了赫赫功绩,足见其忠。这么个好地方,确实可以去。就是路途太远了。让人畏难。
杨彪发言了,他当然想去青州,他亲家卢植、好友蔡邕等人都在青州,或是担任要职,或是诗酒唱和,过得滋润极了。他有什么道理不去。于是杨彪道:“陛下,刘备宗室之后,其少时便受先帝赏识,名垂海内。今其坐拥二州,兵雄将广,人才济济。且卢植、郑玄、蔡邕等汉臣,皆在青州。陛下若往,青州自刘备以下,必翘首以待陛下銮驾也。”
天子与众臣想了一想,确实如此。如今天下诸侯并起,各自招延俊杰,原来的朝廷旧臣,散落各地,却以青州为最。到了那里,想来也不会有人生地不熟的情况发生。
士孙瑞开言道:“青州虽佳,然关山远阻,道路难行,为之奈何?”
群臣议论纷纷,确实如此,从河东入并州,再从并州入幽州,再从幽州穿过冀州渤海郡才能抵达青州,有这么走的吗?
这时黄门侍郎钟繇在旁边听了半天,便道:“陛下,此计乃贾诩所献?”
天子点头称是。钟繇心中就冷笑一声,出列拜道:“陛下,臣同意东归青州,但绝不同意取道并州之议。贾诩多谋之士,出此下策,必定别有心思,伏惟陛下深虑之!”
贾诩什么都算到了,却没算到有个钟繇,一眼就看出了他心中有鬼。钟繇字元常,颖川人士,相貌非凡,聪慧过人,此时随驾跟前,担任黄门侍郎。这也是个机智过人的,看到贾诩献策,再联想到此时袁绍与幽州大动干戈,马上就联系到贾诩肯定是想借东归之事在其中搞事情。也是了,贾诩什么时候一心一意为朝廷、为天下考虑过了。从头到尾,贾诩便不是什么纯良之臣。
至于贾诩在其中想搞什么事,钟繇一时还未想透,但左右不过是与北方的战事有关罢了。钟繇这么一点,天子与诸臣瞬间就从路线的讨论、东归青州的憧憬中清醒过来了。是啊,贾诩素以筹画著称于世,怎么会设计这么一条路线出来?难道这么大的天下,便没有第二条路线了么?冷静下来的天子与公卿们,决定召唤贾诩过来,好好问一问。
贾诩在城外,闻得天子召对,便更了衣,随使者一路入城去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刘大战(三)()
贾诩到了地方一看,天子与百官皆在呢。瞬间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见贾诩到了,得了天子许可的钟繇便问道:“贾大夫,陛下与百官皆欲东行。然借道并州,道路遥远。贾大夫可有他途?”钟繇言外之意很明显,大家同意你东归的建议,但对你提出来的路线表示不信任。
贾诩心思电转,遂对道:“钟侍郎,若要往青州,最近之途,莫过于渡河,入河内,经兖州,顺水而下,则可抵青州也。然则河内为袁绍所有,其于平阴、河阳等地驻有重兵。且我凉州甲士多不习水性。恐此路不通也。”先说好,不是我不想走近路,实在是没得选。
天子与诸卿听了,一阵沉默。函谷关前已经死了个大臣了,足见袁绍态度之恶劣。顺河而下,总不能不靠岸补给,到时进入了袁绍境内,鬼知道袁绍会干出什么事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事不能干。
可是一条笔直的路就在眼前不走,却要北上并州,走一个“几”字形的路线出来,大家也不愿意。路途遥远就意味着时间长,时间长就意味着风险多。这并州,也是袁绍地盘,对自己恶意满满。这一去,路上注定不会平静。能安全到达青州吗?
诸大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钟繇却对天子道:“陛下,道路难行,不若且派人至青州,问过刘使君,看他意下如何?”
天子与公卿们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边讨论得热烈,却忘了知会刘备一声。天子与诸臣的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自己是这天下的主人,是朝廷的代表。千里奔赴青州又不是去做客的,朝廷整个搬迁到青州,刘备这个外镇应该感到莫大的荣幸才是。当然,刘备麾下能人无数,与刘备取得联系后,说不定刘备能给出不一样的见解来呢。到时就不用再走这么远的路了。
于是天子便道:“准卿所奏!”
贾诩看了钟繇一眼,心道不说个明白只怕是不行了。于是拜道:“陛下,臣初有东归之意时,便使人往并州与青州两处。青州尚未有消息,不过并州有消息传来。”
见天子与诸臣都竖起耳朵倾听,贾诩顿了一顿,然后道:“温侯、奋武将军吕布正在并州山谷屯田,闻天子来河东,亦欲率军来助。臣以为有温侯与闅乡侯相助,与张将军一同护卫左右,便是道路再远,亦可保陛下无忧也!”
殿中诸人听了,心中便是一喜。天子亦想起当日在未央宫,吕布一脸血污、杀气腾腾的提着董卓首级来献时的情景来。当时正是司徒王允等人与吕布内外联合,一举诛除董卓。自己也当场开金口吐玉言,亲封吕布为温侯,食邑三千户;拜奋武将军、假节、仪同三司!
只可惜后来凉州诸将反攻长安,王司徒等大臣血染长安,吕布独木难支,逃离长安。这许多年不见,想不多他竟然便藏在并州。吕布是自己亲封的将军、段煨当年也是一直站在朝廷这边的。有了这两支军队拱卫,自己也可以不用担心白波军和张绣了。不止是天子如此想,百官也是如此想的。
白波军除了杨奉投降朝廷得早外,其他诸部可是一直盘踞在河东,打家劫舍,杀官掠民,向来无法无天。而张绣和贾诩,也是有前科的。一个是说动凉州反攻长安的罪魁祸首,一个是当年攻打长安的张济亲侄。让天子与百官如何不防?
要不是贾诩后来在朝廷与诸将之间周旋,为朝廷百官说了不少好话,刀口下救了不少人。这次只怕就没人会听他的。
贾诩说完之后,看了钟繇一眼,心道好在我早有安排,不然所有计划就全得让钟元常给搅乱。天子与公卿们商讨了一阵,于是一致决定,只待贾诩派出的使者自青州传回消息来,这边就开始准备动身,北往并州与吕布汇合。然后一道向青州进发。
却说刘备在青州,正调兵遣将,准备联手幽州,给袁绍来个大的。忽然这日便有急报传来,斥候于边界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