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这兖州牧未必就是香饽饽,很可能是一只烫手的山芋。于其冒着被天下人所唾弃的风险而去当很可能到不了头的州牧。倒不如清闲自在地去当个县令,也省得被皇上及那些太监们常掂记着。

    思量片刻之后,刘泽道:“欲得天下者,先得民心矣。得了州牧却失了民心。此乃得不偿失也。所以不必再考虑了,要钱没有,给官随便。”。…。

    贾诩点头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主公能在高官厚禄前泰然自处,实让我等心折。”

    刘泽捣了他一拳,道:“赶情方才你是在忽悠我呀?”

    贾诩一笑道:“岂敢岂敢,主公之志,乃志在天下,又岂是一州一地所能诱惑得了的。”

    刘泽笑了笑,摆手道:“大家散了吧,估摸着这几日便会上朝,我们离京的日子也就不太远了。云长还是把镖局安顿一下吧,估计镖局的业务也难以为继,干脆就停掉吧。至于钱庄方面,就由宪和主持吧,文和回去后收拾一下,随我到外地赴任。”

    众人喏了一声,纷纷起身离坐。

    贾诩方走出两步,回头对刘泽道:“主公不选其他地方,偏偏独选平原,何故?”

    刘泽笑了笑,沿着刘备的历史之路走下去,是刘泽的既定方针,但这似乎并不能跟贾诩明说,他反问道:“文和觉得平原如何?”…。

    贾诩很爽直地道:“不好。”

    “如何不好,

    说来听听。”

    “平原乃青州一国,孤悬于黄河左岸,地势低洼,无险可据,北接冀州,西连兖州,将来若是强敌环伺,易攻难守。与芒砀山又相去甚远,主公若准备在此处发展,恐难立足。”。…。

    刘泽不禁暗暗赞叹,贾诩根本就没有到过平原,但对平原的情况却是了若指掌,分析的头头是道,而且将来形势的发展也正如他所预料的一般无二,不愧是三国中最顶尖的智囊之一。但刘泽只不过把平原做为跳板,而不是真正地准备在平原大干一把。

    刘泽笑道:“个中缘由,本文来源:,以后再告诉你们吧。文和,此次离京,恐怕很难再回来了,你收拾一下,带上嫂子和二位公子一同起程吧。”

    贾诩拱手道:“诺。”

    此次离京也算是有一个稳定的地方了,不必再象征讨黄巾那样东跑西颠,何况三年后就是关东诸侯雄起联合抗董,刘泽身边也需要象贾诩这样的顶级谋士来出谋划策,能不能在十八路诸侯中占有一席之地,那绝对是关乎将来争雄天下的事,刘泽可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此次离京必须要带上贾诩。

    扬威镖局在天下大乱之后,也将失去存在的必要,关张之后,将镖局的精英整合起来,那将会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数日后,刘泽接到旨意,明日寅时早朝觐见。这次的大朝仪是汉灵帝龙体康复之后首次早朝,更是皇上承诺过的论功行赏的日子,所以除了三公九卿各部大员之外,去年征战黄巾的有功之臣也列在名单之内,人数之多恐怕也是史无前例的。。…。

    次日凌晨,刘泽早早地起了身,寅时早朝,丑时便得出发,那可是凌晨三点,外面黑漆漆地伸手不见五指。刘泽穿好官服,系着绶带,赶到午门外的时候,那里早已是人潮涌动。卢植、后甫嵩等人早已先到了,刘泽赶忙过去见礼。

    这时,宫门缓缓地打开了,四个宫女挑着宫灯立于两边,黄门侍郎操着公鸭般地嗓子叫着:“奉天子诏,诸位臣工觐见。”

    本来各自聚成一堆在那儿闲谈阔论的大臣们赶忙地排起队来,虽然有些嘈杂,但百官们早已熟络了,很快地按着官阶职位排好队,在黄门侍郎的引导下,鱼贯而入。

    刘泽是比二千石的官职,只能排在较后面的位置,他虽然没有上过朝,但好歹些许宫廷剧还是看过的,虽然电视剧里描写的与现实不径相同,但也**不离十,更何况前面还有这么多大臣引路,刘泽倒也可以按步就班。刘泽不止一次到过故宫,但汉朝的宫殿,一点也不比明清的紫禁城逊色。

    此时东方刚露曙光,在晨曦的映照下,整个南宫庄严肃目,高大宫墙,巍峨的宫殿,处处彰显着至高无上的威严。所有的大臣都弓着腰,曲着膝,只穿着袜子,蹑手蹑脚地一路小跑。。…。

    在刘泽看来,这种场面相当的滑稽,无论是须发皆白的长者还是青年才俊,大家都整齐划一地保持着一种姿势,悄无声息,只有衣袂发出窸窣的声音,压抑地让人近乎崩溃。还好刘泽知道这叫趋行,亦步亦趋的那个趋。

    汉代的朝礼是叔孙通专为汉高祖刘邦打造的,那时刘邦刚打败项羽坐了天下,其手下的功臣名将大多和刘邦一样是市井无赖出身,那里懂得什么礼法朝仪,上朝的时候大嚷大叫,乱哄哄一片,甚至还有人喝得酒醉醺醺,争功斗气,拨剑击柱,刘邦看了也头疼,便命叔孙通制定朝礼。叔孙通根据周礼和秦礼制成了一套新的朝礼,百官上朝,坐立行走都有相应的规定,一改以前缺乏约束的混乱局面,百官秩然有序,皇帝的尊严有立,刘邦高兴地赞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这套礼议实行了四百多年,

    一直沿用至今,这算是象今天这般数百人的大朝仪也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百官鱼贯而入,本文来源:,诺大的宫殿人头攒动,却是鸦雀无声,百官穿的具是玄黑色的衣服,黑压压一片,恰如乌鸦聚会。由于人太多了,千石以下的官员都排不进大殿,在殿处台阶下侍立。刘泽是比二千石的官,恰好刚刚可以留在大殿之内,不过他已是排在了末尾,就立在了离殿门口不远的地方。。…。

    这时,有太监高声唱和:“皇上驾到!”

    刘泽视之,一驾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宫辇在众多人员的簇拥之下缓缓登场。同百官一样,皇上穿的也是同样黑色宽大的衣服,只是衣服的款式和纹章不同,头上戴着皇帝专用的冕冠,十二道玉旒垂下,基本上把灵帝的脸遮了个大半。

    百官随即行叩拜之礼,齐整地喊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灵帝坐到了龙床之上,一拂宽大的龙袍袍袖,道:“众爱卿平身。”

    按照汉制,大朝仪并不是经常有的,只有在新君茌位、岁首、冬至这些重大节日时才会举行。另外就是类似于平定叛乱之后的大封群臣也会举行大朝仪。本来封赏平定黄巾功臣的大朝仪由于灵帝生病推迟了,也就正好和正月岁首的大朝仪合在一起举行,自然愈发地隆重了。

    太常卿刘焉作为九卿之首,负责宗庙礼仪,自然这个大朝仪就是由他来主持的。刘焉持笏出班,一番言辞,免不了对汉灵帝歌功颂德。(未完待续。。)

    。

第206章 论功行赏() 
汉瓦;第206章 论功行赏

    其后出班的便是司徒、太尉、司空三公奏事,对去年三公府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濠奿榛尚刘泽见识过后世那冗长沉闷的会议,一个领导讲话,洋洋洒洒能讲上几个小时,说者唾沫飞溅,听者沉沉欲睡。与之相比现在朝议的奏事倒也算言简意赅,没有长篇大论,估计现在的人受《春秋》的影响颇深,微言晓义,惜墨如金。但要命的是这个时代但凡有点文化的人,都喜欢用生僻的字来装点门面,骊六骈四晦涩难懂的汉赋文风同样也适用在表奏案牍之中,仿佛不找出几个殷墟里翻出来的字就显得自己没文化似的。

    说实话,从古至今,人们常用的汉字不会超过三千个,但让刘泽感到头痛的是汉代的文人普遍都认识并运用六七千以上的汉字,就这还往往读不顺一遍文章,就连许多的人名用的也是奇词涩字,刘泽都根本叫不上来。在后世的时候,刘泽直以为古人说话写文章用的都有是同样的语言,穿越之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回事,虽然古人的口语和后世人相差很大,但和写出来的文字还是有着天差地别的,许多故作高深的文人,总以为说几句高深的话,写几个生涩的字,就能表明高人一等,其实到最后,反倒证明了他的无知和浅薄!

    三公的奏章念完之后,九卿又挨个出列,一一奏来。看着日头偏西,刘泽已是两腿酸麻,肚子更是不争气地咕咕直叫。今日早起的兴奋劲早就荡然无存了。由于起得太早,刘泽根本就没有食欲,本来还计划着中午吃一顿大餐来着,看来也只能等到晚上了。

    刘泽瞧了瞧左右的列位同僚,却是正襟危立,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连着站了几个小时,虽然早已是汗流浃背,竟然还能咬牙坚持站得住。这皇帝的威严还真是神圣不可侵犯。

    终于也算是轮到最后一个项目了。也将是今日大朝仪最**最令人翘首以待的部分——大封群臣。

    张让立于阶下,高声诵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左车骑将军冀州刺史皇甫嵩平定叛乱有功,加太尉衔。领冀州牧。晋爵槐里侯。食邑槐里、美阳二县八千户。”

    皇甫嵩出班叩拜:“臣皇甫嵩谢主龙恩。”

    平静的大殿上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尽管大朝仪的规矩甚多,不准接头接耳可是明文规定的。但第一个封赏出来后,竟然是如此之优厚,不禁令下立的群臣热血沸腾,皇甫嵩乃平定黄巾的主帅,当值无愧的第一功臣,他封赏的起点高了,接下来的封赏肯定也低不了,浴血疆场出生入死不就盼着这一天吗?

    果不其然,接下来朱隽被封为右车骑将军、光禄大夫,晋爵钱塘侯,食邑五千户,刘虞被封为幽州牧,崔烈为司徒,郑泰为侍御史,宗员为度辽将军,闵贡为河南中部掾,郭典为奋威将军,曹操为济南相……接受到封赏的人一一出班叩首谢恩,此进彼退,数百号人的名单的确够长的,但这会儿大家都来了精神,领到封赏的人心满意足,还没轮到的则满怀期许。

    终于张让将那长长的名单念到了最后:“……骑都尉刘泽平定叛乱有功,封平原县令。钦此!”

    刘泽整了整衣冠,出班叩拜道:“臣刘泽谢主龙恩。”

    刘泽那边一丝不苟地行着大礼,可方才还在笑逐颜开窃窃私语的百官在一瞬间石化了,平原县令?这是小说刘泽准备受封的是兖州牧吗?开什么玩笑,县令和州牧那可是差了有十万八千里的。

    排在前面的皇甫嵩略感疑惑地向张让道:“张中常,方才是否念错了?”

    张让收起诏书,斜着瞥了皇甫嵩一眼,道:“这是陛下亲拟的诏书,又怎会出错?”

    皇甫嵩问道:“骑都尉刘泽战功卓著,斩杀黄巾贼首张角张梁,缘何不升反降?”

    张让面露轻蔑之色,轻哼了一声,未曾开口,坐在龙榻之上的汉灵帝却是面色一沉,道:“皇甫爱卿,你是在诘问朕赏罚不明吗?”

    皇甫嵩慌忙躬身道:“微臣不敢,只是刘泽先前已是官至比二千石的骑都尉,此番若是仅封为六百石的县令之职,唯恐天下人诟之。”

    张让哈哈笑道:“皇甫车骑此言差矣,骑都尉乃是军职,所掌兵者不过数千而已,何况如今战乱平息,骑都尉不过是闲职,已归沙汰之列。平原县乃平原国的首县,户口十万,其县令职位之重,又是一般军职岂能比得了的?皇甫车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