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禹神情郑重肃穆,从虞舜手中接过了崆峒印,目光中充满了坚定,猛地将崆峒印高举过头顶,呼喊声再次响起。“大禹!大禹!大禹!”人族气运也开始向大禹汇集,因治水耗尽心血而瘦小的身形似乎也恢复了几分,在夕阳的照射下,宛若神明。
交接事宜完毕,各方来使返回,虞舜即和前面的三帝一样退隐人族圣殿,同时假布身死的消息。皋陶忠心耿耿,以紫蚌壳放满瓦棺,为虞舜建造了衣冠冢,结庐为庵,一直守护在舜陵前。死后化作一棵青松,长在墓边石岩上。像一位将军威然屹立,侍卫着舜陵。
而在君山的女英却夜梦舜帝,坐着一辆瑶车,有霓施、羽盖拥护着,自天空降下来,对她说了什么。女英醒来。告知娥皇,二女惦念舜帝,心焦不已。
不久后又听闻虞舜身死的消息,还得知了虞舜给娥皇、女英的遗嘱:“汝戒之哉!形莫若缘 ,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二女听到噩耗,万念俱灰。整日以泪洗面,渐渐地眼泪也哭干了,一滴一滴的鲜血从眼中流出来。娥皇、女英一片至诚的思念、悲痛终于感动了云梦泽龙王,将她们流出血泪收集起来,洒在君山的翠竹上。
同时龙王神念传音二女,二女顿时清醒过来,脸上犹留泪痕,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娥皇与女英精心修饰打扮了一番,就象是迎接远行归来的舜一样。携手投入云梦泽中。投入云梦泽中的娥皇女英自然没有死去,而是由龙王暗中送到的人族圣殿,和虞舜长相厮守。
君山上那丛丛翠竹都浸染上斑斑点点的泪迹,称为斑竹,又名泪痕竹、潇湘竹、湘妃竹,成了二妃对舜帝一片至情的象征。留下一段动人的传说。
却说六耳参加完禅让大典,当即极速飞遁回逍遥岛,到达之时刚刚赶上压轴表演,朱瑶带领八名凤族天娇表演的舞蹈——凤舞九天。表演当然是在凌霄殿中,不过会有影像投射到殿前广场。让外面的人也欣赏到。
此舞一出,技压群雄,艳压群芳,朱瑶更是被众人称为洪荒第一美人。凤族隐退之后,凤凰洪荒第一美人之名渐无人知,由女娲获得这一殊荣。现今女娲成圣,少显于人前,渐渐也无人知,由朱瑶重新夺回这一殊荣。母女两人皆为洪荒第一美人,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六耳向同桌之人询问之前还有哪些表演,众人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各类节目,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我。有若水、雪姬率领三十六名侍女表演的‘霓裳羽衣舞’,舞姿曼妙,婀娜多姿。还有白紫彤带领十八名白虎族天娇表演的舞剑,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风情。
而囚牛和孔宣琴箫和鸣的一曲‘高山流水’,更是天籁仙音,绕梁三日不绝,博得满堂彩。当然,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媚心独舞的媚天舞,评价之高,甚至不下于压轴的凤舞九天。六耳听着诸多表演如何如何精彩,顿时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不时有侍女穿插行走其间,更换灵果仙酒与珍馐美味,宴会持续九日方才宣告结束。不过却没人离去,全都一脸期待地等着,毕竟都是修炼之人,不会太过贪图享受,大道才是他们所求。聆听十一位老祖论道,这可是天大的机缘,都不比紫霄宫讲道差了。
圣人口含天宪,论道岂是等闲,雷动九霄,字字珠玑,句句经典。顿时异象频出,海上生明月!星辰耀九天!锦绣山河图!天降甘霖!地涌金莲!仙女散花!神乐靡靡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虽然除了凌霄殿中的人还能听懂一字半句之外,别人完全不能理解,但却有无上道韵弥漫,纷纷在论道天音之中进入莫名的感悟境界。众人之前吃的珍馐、仙酒、灵果也纷纷化成自身法力,不至于被浪费。
就在整个逍遥岛都沉浸在论道天音的时候,大禹也将涂山氏母子从小村庄中接到了蒲坂城中,夫妻恩爱,举案齐眉。虞舜担任人族共主期间,除蒲坂城外,还建城八座,但经洪水肆掠,冲毁了四座城池。到目前为止,只有有熊城重建,所以人族共有城池六十二座,散布东胜神州。
大禹初任人主,仍以蒲坂城为政治中心,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待三百年后,政局稳定,大禹再次开始着手治水之事。原来,黄河水患虽然已经治理好了,但在别的地方还是不时出现一些小水患,主要集中在淮河、长河等地。
于是大禹行使大章步东西,竖亥度南北,畅八极之广,旋天地之数。周行宇内,东造绝迹,西延积石,南逾赤岸,北过寒谷;徊昆仑,察六扈,脉地理,名金石;写流沙于西隅,决弱水于北汉;青泉、赤渊,分入洞穴;通江东流,至于碣石;疏九河于涽渊,开五水于东北。
这次治水比较顺利,大禹疏通水道,开辟高山,很快便从长江源头推进到了三峡一带。而当初从黄河水域战场逃遁的焦狂自感无颜再见族中父老,便结交了一位蛤蟆精,潜逃盘踞在这里。大禹不知此事,遭焦狂二人埋伏,险些丧命,拼命之下才逃出包围大阵,急急遁走。
逃遁的大禹误入巫山,力竭昏迷,幸得巫山神女搭救。巫山有神女,本名姚姬,乃是西王母之女,云英未嫁,意外而亡,西王母以**力使其精魂不散,于巫山化作一瑶草。瑶草花色微黄,叶子双生,果实似菟丝子。后瑶草吸收日月精华,化形而出,成为巫山神女,自名瑶姬。
大禹苏醒过来,见一神女,倾国倾城,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行走时有环佩鸣响,而且身有异香。但见:“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
“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湿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摘自神女赋)
在瑶姬的悉心照顾之下,大禹逐渐伤复。(。。)
第二百二十六章 英魂归来 鱼跃龙门()
上回说到瑶姬悉心照顾,大禹逐渐伤复
瑶姬早就倾慕大禹英雄之名,敬佩他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朝夕相处之下情愫暗生。于是瑶姬赠其天书九卷,并派神丁相助他治水。
出身西昆仑的神丁颇有神威,帮助大禹诛杀蛤蟆精,打败焦狂,万里追杀。布下天罗地网,终于将焦狂堵在九嶷山舜源峰下的山洞之中,以大阵困之,神火煅烧。焦狂被困在山洞之中,诸般秘术反抗无望之后也渐渐安静下来,想起自己被贬黄河之后的种种,不由悲从中来。
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大错已经铸成,悔之晚矣,无可挽回。焦狂也不希望还能活命,只是责备自己辜负了族人的期望,担忧蛟龙族是否会被龙宫惩罚。七天七夜之后,焦狂身死,蛟龙族至宝之一的神珠自行遁去,回归蛟龙族聚居的大本营。
那山洞的青石岩也烧成了紫红色,犹如西天彩霞,此地遂被称为紫霞洞。紫霞洞的石壁之上,还留有金龙戏水、玉凤朝阳、七星布斗、紫微排罡、犀牛望月、麒麟呈祥等奇观。
瑶姬的情意,大禹岂能不知,只是他钟情于涂山氏一人,女娇还在蒲坂城中日夜等候他回去呢。于是故意装傻,狠心离去,最难消受美人恩啊!瑶姬立于巫山之上,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天长日久,竟形成一神似仙女的山峰,称之为神女峰。
大禹斩龙的三年后,逍遥岛北冥府中,论道天音不再响起,岛中、殿前广场上的众人先后清醒过来,修为突破者不计其数。凌霄殿中的众人最迟清醒。得到的好处也最大,没有一个是低于亚圣境界的,最高的甚至已经初入至圣境界。
“吾道成矣!哈哈哈哈”祖龙仰天大笑,整个逍遥岛都摇晃起来,无上龙威覆压整个北海。所有人皆感泰山压身,脸色苍白。冷汗直冒,因实力大进而刚刚滋生出的一点自满之心立马烟消云散。
“恭喜祖龙道兄修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凤凰等人道喜,却没什么嫉妒之心,而且他们也即将突破,祖龙不过是先行一步罢了。
“诸位随吾一同前往如何?”祖龙淡笑道。
“善!”风影、战魔留下,其余九人一步跨出,便已到了东胜神州,黄河水域上空。祖龙目光看向洪荒大地,缓缓转动。好似看穿五洲屏界一般,依次看过北俱芦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中元圣州,最后定格在东胜神州。
“英魂归来兮!”祖龙口吐发音奇特的神秘龙文,顿时洪荒震动,龙魄、龙血、龙之精气纷纷显现,穿越虚空,出现在祖龙面前。这些正是从天地开辟至今,所有陨落在洪荒各处的龙族残留下的。不过那些已经完全融入天地,或者被灵草仙药吸收了的祖龙并没有强行剥离。
龙渊之中有龙墓。每当龙族自感突破无望而又寿元将近,或重伤治愈无望之时,便会进入龙墓之中坐化。因此残留散落在洪荒之中的龙血精魄,多是三族大战之时留下的,时至今日已经消散了不少。
龙血精魄在祖龙面前化作一条条龙、蛟,龙首低垂。跪拜臣服。其中便有死在九嶷山的焦狂和九条孽龙,更是忏悔不止,激动不已。因为这代表着祖龙对他们龙族身份的认可,对他们所犯错误的原谅。一条条龙、蛟相融,最后化作一条七爪金龙。延绵万丈,有若实质。
“嗷”七爪金龙不断伸长,龙吟震天,龙威无匹,铺天盖地,无数生灵五体投地,瑟瑟发抖。待七爪金龙长至与黄河齐长之时,长吟一声,钻入水中,与黄河水龙脉相融。
祖龙大手一翻,取出一古朴精致的门庭,非金非银,非石非玉,上绘无数龙纹,栩栩如生。有虬龙、角龙、蜃龙、璃龙、蛟龙、应龙、蟠龙、真龙乃是极品先天灵宝,内含四十道禁制。
龙门本来是置于龙渊之中,当族人立有大功或担任水君龙王任满之时,便准许他们跃龙门精纯血脉、提升修为,以作奖励,如今却被祖龙拿了出来。龙门一抛,龙吟阵阵,流光溢彩,神光万道,直冲九霄,直到融入龙门山中,才隐去异象。
“鲤鱼族李锦忠心耿耿,辅助大禹治水,有大功,然不幸道消,可惜可叹。龙族公正,绝不亏待有功之臣,怜悯其遭遇,遂立黄河龙门,千年一开,许天下鲤鱼黄河争渡,竞跃龙门。”
圣人一念可知天下事,根本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除非是在无量量劫之中受劫气影响,天机混乱。或者是有其他圣人乃至是先天至宝遮掩天机,再有则是他不欲理会蝼蚁之事。祖龙当然知道李锦的事情,也知道霸下许下的承诺,便以此为由行此事。
随着祖龙传音洪荒,亿万生灵皆知,所有水族皆跪拜不起,鲤鱼族更是感激涕零。到后来,准许跃龙门的对象扩大,不再只是鲤鱼族,还有金鱼、鲟鱼、横公鱼几乎囊括所有鱼族。
不过这其中还是以鲤鱼居多。千年一次,无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