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尸弃佛结跏跌而坐,喝道:“叭!”
毗舍浮佛宝相庄严,喝道:“咪!”
地藏盘坐红色莲台,喝道:“吽!”
“六字大明咒!”真言之下,六枚梵文大放无量金光,佛音悠悠唱起。
真言梵文外表虽看不出什么威力,但望舒、素云二人却从中感到潜藏的恐怖力量。佛门六字真言,可敌道门九字真言的无上绝学,有不可思议之无量大伟力,直直往望舒、素云二人印去。
望舒二人却面无惧色。翻手之间取出一幅图卷,上有星光点点,正是洪荒第二大阵、第三天阶阵图——周天星辰阵图。阵图一展,改天换地,将整个须弥灵山都囊括其中,接引周天星辰之力。演化洪荒星空,星辰运转之间,化解六字真言与无形。
望舒和素云坐镇三大阵眼之一的太阴星上,挥手之间,星辰变换,所有的佛陀、菩萨都被分割开来,无法联手破阵。再度挥手,一道星辰之力降临,落下在尚智身上。直入神魂。
随着星辰光柱的落下,识海之中,变化顿生,灵光胎盘破碎,如若婴儿的小猴伸展四肢。随着猿啼初鸣,小猴迅速长大,白首长鬐,雪牙金爪。双目光彩若电,高五丈许。猿啼高亢。连绵不绝,带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极速驱逐、转化几乎布满识海的佛光。
瞬息之间,佛光便已经退散,强横的元神之力携裹这股神奇的力量,冲刷、洗涤肉身。但凡西方教功法、神通、佛经。都会使修炼诵读之人在不知不觉中生出向佛之心,皈依佛门,成为最虔诚的信徒。这股几乎是魔性的蛊惑力量隐秘顽固之极,后世不知多少天骄在其面前折腰,彻底失去自由、本心。
赤尻马猴能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凭借着敏锐之极的危机本能,早在阴山被度化之时便以星辰教秘术化出胎盘灵光,护住自己的神魂本源。既避免了自己被彻底侵蚀,失去自由,又能积蓄力量,等待有朝一日爆发,重拾本心。
这也是望舒二人看到袁明之时露出莫名笑意的原因,她们看出了袁明施展的秘术,知道他神魂本源未被侵蚀。不然要是神魂本源已经被彻底改变,那他们救回袁明还有什么用?天知道在侵蚀改变的过程中对袁明造成了什么伤害影响?还能不能再改变过来?
当然,这个积蓄力量的过程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望舒二人出手加速了这一过程,令袁明直接恢复过来。恍如大梦一场的袁明仰天长啸,星辰千钧棍出现在手中,一棍横扫,好似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眼前的庙宇佛殿完全摧毁。
身为星辰教中的先锋大将,袁明对周天星辰大阵也是极为熟悉的,自然不会被大阵所困。在阵中犹如闲庭信步,循着记忆,很快便来到了八宝功德池处,跳入金色池水之中,竟是修炼起来。
原来如九转玄功、天地玄功、九星玄功还有后来的佛门八。九玄功这类练体功法,全都是只修法力,不修境界。故而战力虽强,却因境界不足而冲动易怒,常遭有心之人算计,共工和祝融可说是最经典的例子了。
而佛门功法除了暗中蛊惑侵蚀人心之外,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理论很有一套。袁明在须弥灵山万余年,研习西方教经典,可谓收获颇丰。袁明在被困阴山的时候明了蒙尘心境,在灵山之时则境界大有突破,可说是降了心猿伏了意马。
境界短板既然已经补全,突破自然是水到渠成,袁明当然要借用佛门重宝八宝功德池来提供突破所需的海量灵气了。炼体功法突破所需的灵气、法力完全不是正常功法所能想象,百倍千倍都不止,即使还不是大境界的突破,只是第五重的小境界突破。
袁明修炼的九星玄功共分九重,一重圆满为仙人;二重包括地仙、天仙、灵仙;三重包括玄仙、真仙;四重包括金仙、太乙金仙;五重为大罗金仙;六重为亚圣;七重为准圣;八重为至圣;九重为圣人。
袁明处在第五重久矣,早就是五重后期,即大罗金仙后期,在八宝功德池的支持下,突破顺理成章。八宝功德池的池水已经减少了三成,蓦然池水猛地再下降两成,袁明双目一睁,神光直射牛斗,气势冲天。却是九星玄功一举突破到了五重圆满,只差一丝便可成就亚圣道果。
境界突破的袁明意气风发,循着阵法,很快便找到了当初度化自己的拘那含牟尼佛。此时的拘那含牟尼佛哪还有一点真佛高人的宝相庄严,被陨星砸得袈裟破烂,吐血不止,金黄舍利都光芒黯淡。袁明一见拘那含牟尼佛,双目赤红,怒发冲冠,大吼一声,直接举棒就打。
“秃驴,看打!”拘那含牟尼佛闻言一惊,自己如今重伤,可说是五劳七伤,如何能抵挡那袁明的含怒一击。望舒和素云也不劝阻,让袁明发泄了心中怨气,也有利于他日后修行。
星辰千钧棍乃是一流神兵,重达三万斤,在袁明的搏龙怪力加持下,威力无匹,直接打爆挡住拘那含牟尼佛身前的鱼贯。打爆鱼贯的星辰千钧棍继续向前,将拘那含牟尼佛打飞数百丈,将其一条生生打废。
拘那含牟尼佛修的乃是肉身舍利,肉身坚固,堪比神兵,凭借着丰富之极的经验,以一件法宝、一条手臂为代价保住了性命。袁明紧随其后,举棒再打,拘那含牟尼佛眼中满是绝望,暗道吾命休矣!
值此千钧一发之际,一座红色莲台从星空深处飞来,佛光大放,堪堪挡住了星辰千钧棍。紧随莲台出现乃是地藏,佛冠、袈裟不乱,气息平稳,真不愧是二位圣人之下的西方教第一人。即使是面对凶名赫赫的洪荒第二大阵,其余诸佛都性命堪忧,而她却仍有余力救人。
而这座莲台正是冥河将十二品业火红莲种子以秘法培育出的九品红莲,后被地藏以西方妙法祭炼成莲台。袁明见到地藏,收棍而立,神色复杂,这万余年间地藏对自己谆谆教诲,就算他只是为了培养一个佛门护法,但这份情却始终是断不了的。
地藏跌坐莲台,双手合十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尚智,你即与我佛无缘,就此离去便是,何必枉造杀孽。”(。。)
第二百三十二章 极乐世界 禹铸九鼎()
上回说到地藏说无缘让袁明离去,不要枉造杀孽
袁明冷哼一声,闪身离去,出现在太阴星望舒和素云面前,“袁明拜见二位娘娘,娘娘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日后但有差遣,万死不辞。”袁明向望舒二人躬身行礼,毕恭毕敬。
望舒伸手虚扶,说道:“将军不必如此多礼,这全都是夫君的功劳。”
袁明又遥拜星空,说道:“袁明誓为陛下肝脑涂地。”
素云看了眼阵中,说道:“将军已经脱困,怨气也出了,我们还是早些离去吧,迟恐生变。”望舒和袁明自无异议,阵图一抖,所有还活着的佛陀、菩萨、罗汉从虚空跌落,哀嚎不止。三人也不多留,直接遁离,向着洪荒星空而去。
三人刚遁走不过瞬息,还没出须弥灵山万里,便见灵山之巅空间波动,一根加持神杵从中飞出,直直砸向三人。圣人威压之下,三人神色剧变,以金乌一族赖以成名的洪荒第一遁术——离火长虹衍化而来的星辰光遁竟然如陷泥潭,寸步难行。
就在加持神杵即将临身之际,周天星辰阵图从望舒袖中自行飞出,爆发出一股霸道至极的意志气息,如大日横空,如星辰亘古。阵图一展,直接将加持神杵拍落高空,地面烟尘滚滚,万丈高山直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万里大坑,想来这里以后会成为一片湖泊吧,也许景色还不错哦。
阵图横于高空,气息霸道,如狱如岳,久不见须弥灵山有动静,方才卷起望舒三人。直接穿越虚空,回到星辰战岛之中。
西方极乐世界之中,准提伸手招回加持神杵,与接引相视苦笑,满脸的不甘、无奈。倾尽三江五湖水,难洗今日满面羞啊!说到底还是因为实力不足。不然何以让太一如此猖狂,怒恨之意使得极乐世界中众多不死不灭的佛子佛徒都惊惧不已。
原来,太一早已蒙蔽了天机,致使在极乐世界闭关的二人感应不到须弥灵山的变故。等药师进入极乐世界禀报灵山变故之时,周天星辰大阵已然布下,太一更是以阵图封锁了极乐世界到灵山的出口,暂时困住了二圣。否则,别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在西方教祖庭放肆。接引二圣岂能没有动静。
西方极乐世界乃是接引准提成圣之后,以立教功德开辟的一方小世界,号称不沾因果,免堕轮回,清净极乐,无苦痛烦恼。二圣极力宣传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美好,吸引信徒、修佛之人对极乐世界心生向往。
实则信徒去世、高僧圆寂之后,灵魂纯净强大者还是被送入轮回。来世再修佛功,为佛门鼎盛而努力奋斗。灵魂不够纯净强大者则被送入极乐世界。用信仰、功德之力,施以西方妙法,使其成为一种不死不灭的特殊存在。
日日夜夜诵读佛经,源源不断地为西方教提供香火愿力。如此无自由、无思想,好似机械傀儡一般,又与圈养的禽畜有何区别?
灵山之战。洪荒震动,无数暗中观战的大神通者为之心惊,折服于星辰教的霸道无敌,洪荒的水果然深不可测。其影响也是极为巨大,就单说西方教。佛陀、菩萨还好,并没有多大的损失。但罗汉就不一样了,活下来根本没有几个,珈蓝、揭谛之流更是死伤无数。
虽然高层战力没有多大损失,但中低层佛修却是出现了断层,要知道未来的佛陀、菩萨可都要从这其中诞生啊!青黄不接、后继无力,差一点点就根基尽毁了,若无大造化、大转机,可想而知西方教是多么地前途无亮。
且不说西方教如何收拾那副烂摊子,让我们将目光再回到人族。大禹任人族共主三万年,又重划九州,重建兖州城,至此人族共有城池六十四座,合卦象之数。
根据涂山大典的规定,各方诸侯需要向大禹朝贡,而为了表示对大禹的敬意,各方诸侯也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万年下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念及西海龙宫二太子敖云的白玉神鼎之神威,又想地皇神农氏的神农鼎,以及传说中的乾坤鼎,遂决定以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鼎。
又与群臣及巫师商议,最终决定以各州所贡之金,铸各州之鼎,共铸九鼎。大禹举人族之力铸造九鼎,穷尽造化,耗时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终于功成。出世之时,天地震动,鬼神皆惊,天降祥瑞,凤凰栖于树,鸾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人族气运大涨。
九鼎呈青黑之色,古朴大成,气势磅礴,鼎上铸有各州的名山大川、珍禽异兽、奇物神怪。九鼎象征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乃是三足双耳圆鼎,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荆州鼎、扬州鼎、雍州鼎、梁州鼎则是四足双耳方鼎。
大禹任人族共主四万年,即九鼎铸成后的第一年,各方诸侯王伯前来阳城朝见,皆向九鼎顶礼膜拜。九鼎成为镇国之宝,置于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为九州之主,天下一统。
九鼎继而成为‘天命’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