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佛亦有火,佛门惨败,尤其是准提的两大得意门生,弥勒被打得跌落亚圣境,重新成为大罗金仙。金蝉子更惨,不知要转世重修多少次才能彻底恢复。二位圣人正欲与冥河约战混沌,却接到其他圣人的传讯,共聚不周山巅。
接引二人稳定住众人的伤势,将众人放入八宝功德池中疗伤,又吩咐药师好好照顾他们,便向不周山巅而去。八宝功德池乃是接引二人以始源泉灵为基,加入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等西方七宝和二人的成圣功德形成。可塑金身,可消因果。
二人来到不周山巅之时,共有三清、女娲、逍遥、朱雀、青龙、墨玉、冥河等九位圣人到此,早已等候多时,皆在闭目养神。其他圣人或不喜争斗,或不感兴趣,或闭关修炼以及睡觉,却是没有来。
众圣见礼一番,便见逍遥衣袖一挥,将一块灵石化作一方棋盘,又出现一方石桌,两个石凳。“天地为棋,众圣做子,二位请。”
准提与冥河入座,众圣在旁观看。准提手中凝聚出一粒黑子,先落一子,冥河白子紧随其后。二人你来我往,冥河棋风诡异,杀伐气息展露无遗,准提棋风虚实变幻,隐藏锋芒。数十子后,准提已落下风,眉头紧皱。
比算计、比谋划,准提或许稍胜一筹;比对天地局势的把握,两人或许不相伯仲;比对大道法则的领悟,准提是众圣中实力最差的,比冥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落子越来越慢,金乌玉兔几升几落。第一百零八手,冥河一枚白子落下,完美收官,准提大龙被屠,回天乏力。
准提黑着脸退到一旁,接引落座。二人收起棋子,接引执白子后行,棋风朴素,以拙破巧。冥河也一改之前的棋风,堂堂正正,布局大气。接引对大道法则的领悟同样不如冥河,但冥河先与准提比了一局,消耗了不少精力、心力,不在巅峰状态。
二人互攻近百手,棋局胶着,模糊不清,众人观三人对弈,触类旁通,皆有不少感悟。百余手时,冥河棋风陡转,出奇招,顿时棋局明朗,接引大龙被困,落入下风。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一百五十三章 神丹女娃 尝遍百草()
上回说到接引落入下风,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一旁观看的准提心中大急,正欲施秘法告诉师兄一处隐秘之极的陷阱。忽听逍遥说道:“准提道友,观棋不语真君子。”
看到众圣异样的目光,准提脸色发青发紫,相当难看。准提虽然丢了面皮,且未能指出陷阱,但接引却已心中警觉。再仔细得审清棋局,不停地推演,终于发现了陷阱,竭力补救。虽然被吃掉不少棋子,却也有了一丝生机,之后兵行险招,背水一战,扳回了不少局势。
第一百七十二手,接引白子落下,棋局结束,计棋子数,冥河以一子胜。棋场如战场,兵法之道,以正合,以奇胜,不外如是。顶层人物都失败了,代表血海与佛门之战,血海获得最后的胜利。
佛门让出相当多的利益作为战争赔款后,双双顶着苦瓜脸回了西方极乐世界。众圣亦相继离去,或急着赶回去巩固感悟,或心中忌惮冥河和接引显露出来的实力,准备回去好好谋划。
而冥河与接引对弈的棋局却是留在了不周山巅。有人来此观棋,境界大增,悟出绝世神通;有人领悟不透,陷入迷茫,甚至走火入魔,变得疯疯癫癫;也有人领悟了,却因自身境界不够而身融于道,直接羽化,此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而灵石所化的这方棋盘亦开启灵智,最终化形而出。一手天地棋局的神通闯下赫赫威名,留下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传说。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视线再次回到人族,却说人族在神农的带领下日益强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神农用在修行和炼丹上的精力也相对多了一些,出色的天赋,又有大气运加身,境界提升自然快速。此时已有真仙修为,足足提升了五个大境界。十五个小境界。
这日。神农喜出望外,终于集全了材料,可以开始炼制火神丹了。这火神丹的功效则是洗筋伐髓,进一步改善体质。而最重要的它可以让神农的控火能力向凤族看齐。
神农以人族共主的身份。借助圣殿的力量。花费大气力,终于得到了一只血脉不怎么纯净的凤族旁支的一滴精血。又收集各种罕见的辅助药材,历时近千年。到现在才可以开炉炼丹。
神农先养精蓄锐,平复心境,待九天之后达到完美状态,方才开始炼丹。首先祭出神农鼎,使一个控火法诀,鼎下升起三昧真火。一时三刻之后,掀起鼎盖,置入凤族精血。炫疾天火完全取代三昧真火,不断地纯净着精血。
神农全神贯注地盯着神鼎,什么时候该用多大的火力;什么时候该加入哪种辅药;什么时候该将某两种辅药的精华融合,全都一丝不差地进行着。一心多用是相当耗费心神的,但神农鼎却大大地帮助的了他,只需要很少量的法力便可以控制鼎的受热情况和鼎内的灵药。
九九八十一年之后,鼎下火焰熄灭,神农鼎震动不止,隐有凤鸣之声,脸色苍白的神农不断捏着凝丹诀。突然,一道五彩光华透过鼎盖,直冲牛斗,天空狂风骤起,阴云汇聚,却是丹劫降临。此次天劫为三九天劫,共有二十七道劫雷。
九道劫雷接连落下,劈散了光华,落在神鼎上,随即消失。劫云经过酝酿,片刻后又落下九道神雷,依旧被神鼎所阻拦下。最后九道劫雷降临,威力远超前十八道劫雷威力的总和。鼎盖忽然被冲开,一颗神丹冲出,外表自生火焰,形如神鸟。
劫雷与神火冲撞,渐渐地抵消,劫云散去,神火虽然缩小了不少,却变得更为精纯,甚至有了一丝离火之精。神鸟捏收丹诀,却收取不了神丹。神火主动向下飞来,扑到神农怀中,再看时哪还有什么神丹,只有一个粉雕玉砌的小女孩,约有四五岁的样子。
神农虽修炼有成,却在驻颜方面不怎么样,再加上为人族日夜操劳,已显老态,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的英俊容貌。小女孩咯咯地笑着,揪着神农的胡子,口中咿咿呀呀地说道:“爹爹”
神农想炼制火神丹,不想却出来这么一个小女孩,而且还叫自己爹爹。神农至今尚未娶亲,哪知如今却多了一个女儿,一时惊愕非常。但看到这么可爱的女孩,顿时父爱爆发,为他取名女娃,视若己出,疼爱非常。
对于神农这个离火之精化形的女儿,不论是圣殿的长老,还是族中的巫师,都宠爱非常。小女娃在众人溺爱的环境中渐渐长大,心思如赤子很是善良纯洁。当然,女娃不同于普通人,要三百年才算做长了一岁。
这日,一位年轻的优秀猎手误食了毒果,痛苦之极,因延误了时间,救治不及,死在了神农面前。神农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下定决心研究岐黄之术。他首先拜访各个巫师,学习他们所掌握的简单医术,又奔走各个部落,向许多老人请教。
神农认为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发现不少医药使用都是都是错误的。为此,神农决定亲自走遍各地,尝遍百草。安排好族中事务,将崆峒印放置在宛丘城中,神农一身兽皮便出发了。
神农出入深山老林,所遇毒虫、猛兽无数,每尝一种植物,亲身体验,以玉简记录其药性。玉简是从圣殿取的仙人所用之物,所用文字乃是妖文,此时人族还没有自己的文字。
神农每次经过人族部落,便为族人治病,积累经验,了解人族近况,人族也知道共主尚在人世。神农经常中毒昏迷,有些毒他的真仙之体也不管用,幸亏神农有大气运,大福缘,有各路神仙搭救。
又一日,神农背着药篓,手拿药锄,在一片密林中行走。忽见一奇花,有异香,漂亮非常,神农尝之,不觉有异。至子夜时分,忽然毒发,迅猛非常。神农身上时而阴冷非常,面结冰霜,时而炙热异常,皮肤通红,好似一只煮熟的龙虾。
不只如此,以前身体中累积潜伏的毒素也爆发了,面目时黑时青,很是恐怖,而且毒气攻心,口吐黑血。至天明时,神农早已昏迷地不省人事,面若金纸,气如游丝。但神农所行大功德之事尚未完成,上天岂能现在就让他死了。
正此时,一只青鸟极速飞来,落在神农身边,化成一美貌女子。青鸟乃是西王母的贴身侍女,深得西王母信任,此次正是奉西王母之命来为神农送药,助其脱险。青鸟取出一枚仙丹,又凝聚灵气成水给神农喂药,顿时神农脸上多了几分红润。
西王母亦是洪荒中有名的炼丹高手,仅次于老子。西王母算出神农有难,特意炼制了这枚解毒仙丹。片刻后神农已无大碍,青鸟见其即将苏醒,便飞身离去。神农此次大难不死,反而因祸得福,解决了身上潜伏多年的毒素,修为也由真仙初期到了真仙后期。
神农醒来,发觉自身状况,知有贵人相救,向四周拜了拜。之后便收拾好打翻的药篓,拿起药锄,继续向密林深处走去。
三年后,神农在一座险峰之巅遇到了孔宣。孔宣先指点神农修行方面的问题,再讲药理。诸如无毒之物与无毒之物混合也可以产生剧毒;有毒之物混合也可以成为无毒之物;毒药也可以治病;药物不只是植物,还有动物、矿物
三月之后,孔宣赐予神农水晶肚、识毒鞭。水晶肚,三流先天灵宝(。。)
第一百五十四章 女娃寻父 龙蛇大战()
上回说到孔宣赐予神农三流先天灵宝水晶肚
这水晶肚没有什么别的作用,却可以将肚子变成透明的,看见各种药物到底是如何在身体中发挥作用的。可以极大地帮助神农找到相应的医治办法。
识毒鞭,三流先天灵宝,顾名思义,可以辨别一件东西有毒无毒。只要用鞭子打一下,有毒则显示黑色,黑色越淡毒越轻,反之则毒性越重,无毒则显示白色。当然是具体什么药性,还需要神农亲自尝试,但提前知道有没有毒,做好一些防范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毒发身亡的危险。
离开之前,孔宣又随手将药篓和药锄祭炼了一下,也懒得取名字,直接以神农命名了。神农药篓中有很多空间,可以分门别类地放置药物,而且不用怕药效流失。在其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百年灵药也可以变成万年灵药。
神农药锄可以采集很多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药性。很多药物都需要用特殊的工具才能摘取,否则属性不合,灵药反而会因此成为废物。使用神农药锄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神农再次踏上尝百草的艰辛之旅,却不知他的女儿即将经历生死劫。
女娃深受神农宠爱,要星星神农绝不给她月亮。但神农身为人族共主,事务繁忙,陪女娃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一些。尤其是神农尝百草之后,女娃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父亲了,思念非常。便决定去寻找父亲。
女娃虽然只有十一二岁的样子,却也有仙人修为,饥饿、猛兽之类的普通困难都不是问题。但洪荒危机四伏,只有仙人修为恐怕走不了多远。不过女娃是神农的女儿,身具人族气运,一路上竟然神奇地没有碰到大危险。
但神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走到哪里,女娃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