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心方阵,乃是这个年代的火枪部队对抗骑兵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国内,能够了解当代最先进战术的将领可以说一个都没有,清军内如此,太平军内更如此。

    毫不客气的说,太平天国时期的太平军和清军之间的战争还完全停留在十七世纪,绝对不会比明末时期的战术更加高明多少。

    对于在西方军界已经非常普遍并流行的空心方阵,国内兴许有会少数人听过,但是很明显包括董阳红在内,对面的那些太平军并不知道空心方阵对骑兵的克制性。

    所以那五十多骑的太平军骑兵们看见对面的余姚县勇营只是摆出了两个小小,看上去单薄无比的方阵后,一个个都是露出了狰狞的笑容,他们想着,当自己冲上去的时候,说不定那些清妖还没有等自己冲上去就崩溃了,就算不崩溃到时候自己这些骑兵也能够依靠冲击力直接冲破他们的脆弱方阵。

    很可惜的是,当他们策马开始冲击这些空心方阵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想错了。

    当对面的骑兵刚发起冲锋的时候,他们就发现对面的清妖竟然又仗着射程上的优势开火了,足足五百多米的距离就开火!

    五百多米的距离对于骑兵冲锋来说,实际上就是一小段距离而已,然而今天对于这些太平军的骑兵们来说,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距离。

    当数百支米尼步‘枪相继打出齐射,密集的子弹打下了一个又一个骑兵之后,那些太平军的骑兵刚冲锋不到百米,甚至在距离余姚县勇营最前排的空心方阵前还有三百米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损失过半,然后……

    然后残存的那些太平军骑兵们不等命令,就直接拔转码头,也不是横掠而过,而是直接掉头就走!

    后方的林哲看着这样的情况,不禁大叹:看来自己摆下这空心方阵都是多余的了,早知道还玩个毛的方阵啊,直接让部队右转,然后打几次齐射,同样足以让他们在冲锋的路上彻底崩溃。

    米尼步‘枪的超远射程再一次体现出了它影响当代战术的能力,就连汉特·威廉看到这种情况都是暗自叹气,难道以往运用了百多年的战术一夜之间就要全部过时了吗?

    林哲和汉特·威廉心中各有所思,而对面的董阳红看着自家的骑兵倒下过半后,终于是深深的叹了口气,然后道:“我们走!”

    董阳红撤兵了,面临余姚县勇营的主动出击,他在派出了骑兵试探性的进行迂回进攻不成后,他甚至连再打一场的勇气都没有,而是直接率领残存的三百多人走了。

    董阳红的撤退是坚决而快速,后头的林哲虽然有心思率领部队去追,但是这个时候余姚县勇营的训练日短的缺陷就是暴露了出来,刚下令部队提速呢,整个部队的队形就是开始散乱。

    看到这种情况,谨慎起见的林哲停止了继续追击的想法,而是直接掉头回城!

    董阳红走了,林哲率军回城,这也就代表着持续了两天的长兴之战落下了帷幕。

    尽管从全国方向来说,这场长兴战役并不起眼,甚至也没有什么战略性的影响,相对于其他方向动则数千人甚至数万人的大规模战役来说,长兴之战规模小的可怜。

    但是这对于林哲,对于余姚县勇营来说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林哲和他的余姚县勇营县首次参战,登上了国内战争的舞台。

    同时长兴之战的胜利也是极大的鼓舞了林哲以及余姚县勇营的其他军官士兵们,这一战,双方的胜负分的可以说非常明显,这一点可以从双方的伤亡对比可以看的出来。

    “历尽两日苦战,我军共阵亡士兵六名,另外十七名士兵受伤。除了我营军士外,另外城内青壮、长夫死十五人,伤二十八人,上述伤亡主要是发生在今天早上的南城门之战!”

    下午,营务处的帮办毕余同就是拿着一个小册子到了林哲跟前,开始汇报这两天的战斗损失情况。

    听到详细的数据后,林哲不由得大感安慰,这两天的战斗只阵亡了六人,伤十七人,说实话这已经让他感到相当意外了,原本他还以为就算能够挡住敌人,至少也得死伤近百人呢,没有想到伤亡这么小。

    当然了,林哲是把协助守城的青壮和民夫直接的忽略了,在林哲的眼里,那些青壮和民夫不能算是士兵,所以他们死伤了多少是不需要关注的。

    “敌军的死伤呢,统计出来了没有?”林哲问道,想到与自己部队的伤亡,他更关注敌人死了多少,从昨天和今天的战斗情况来判断,林哲知道敌军死伤至少也有将近两百人,但是详细的数字还不清楚。

    毕余同当即面露喜色道:“根据我们的统计,我军一共斩杀贼军一百八十七人,另外俘虏了带上的贼军有三十八人!”

    太平军的战死者之所以多,并不是说他们被余姚县勇营当场打死的人有那么多,而是因为太平军撤退的时候没办法把伤者带上,结果这些伤员大多也是被杀死,只有少部分轻伤者或完好者能够幸运的当上俘虏

    听到这个准确数字,林哲心中盘算着,这样的话,双方的伤亡对比岂不是将近十比一,如果单纯说阵亡者的话更夸张,达到了三十一比一,这样的损失对比要是说出去的话,还不得惊掉一地下巴啊。

    要知道之前太平军和清军的交战中,往往是清军大败,能胜利都是少见的,而能够打出如此大的伤亡交换比例更是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林哲很好奇,当自己的捷报送到杭州那边的时候,黄宗汉会是什么表情?

第二十一章 谎报和扩军() 
和林哲预料的一样,当黄宗汉接到来之余姚县勇营的捷报时,把信件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还是面带疑惑道:“确定这是余姚营那边送过来的?”

    由不得黄宗汉不疑惑,太平军和清军之间的战斗中,清军败多胜少是家喻户晓的,而在浙北地区,由黄宗汉统帅的浙江清军在和太平军的多次小规模交战中,也是被打的节节败退。

    但是现在突然说自己麾下有一支团练竟然能够在兵力对等的情况下击溃敌军斩首两百不说,而且自身伤亡竟然只有区区二十多人,这让黄宗汉如何能够相信啊!

    “难道那个林哲也和其他人一样,谎报了战果?”黄宗汉的第一反应就是林哲谎报战果,谎报战果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不算什么稀奇事,如今清军也是多有谎报战果的,如果林哲这样做了黄宗汉并不会觉得奇怪。

    但问题是,林哲的捷报上说的可是斩首近两百,还有数十人的俘虏,并且言明斩杀的都是老贼,并不是粤逆里挟裹的普通百姓或者新匪。

    那些打了几年仗的老太平军士兵和挟裹来的普通百姓的尸体尽管外观上区别不算太大,但是经验老道的人依旧能够一眼就分辨的出来。

    更何况,林哲还说俘虏了数十个太平军,尸体你好作假,但是俘虏你怎么作假,难不成把普通百姓抓过来冒充啊,到时候那些来检验战果的人一看还不得立马就发现。

    如今清军的军界里虽然谎报战果是比较普遍的事情,但是这种谎报一般都是采用夸大式的谎报,也就是说斩杀了十个人就说斩杀的二十,甚至三十。上官看这些战报的时候也会自觉的压缩水分,你报上来说斩杀了一百个,上官就直接压一般,当成五十来看。

    然而却是没有人和林哲这样,上报战果的时候不仅仅有详细的数字,甚至连俘虏的名单都有一份,另外还列出了缴获的单子,比如说缴获大小旗帜六面,火枪二十七杆,弓箭十七把,箭支、弹药若干,刀剑长枪各数十,战马十五匹。

    黄宗汉还是头一回接到如此详细的战报,而这也是让他疑惑的原因,难道说林哲的余姚县勇营真的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

    不过黄宗汉心中虽然疑惑余姚县勇营的战报有夸大的嫌疑,但是有一点他也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林哲的确是在长兴打了一场胜仗,也许实际战果并没有林哲战报上说的那么夸张,但是应该还是打赢了的。

    毕竟虽然当代的官员虽然都喜欢谎报战果,但是还是没有什么人敢把打输的仗说成大胜的,顶多就是小胜说成大捷,惨败说成小败而已。

    所以甭管林哲的战报有没有夸大的嫌疑,但是林哲在长兴打了胜仗却是事实,对此黄宗汉还是觉得颇为欣慰的。

    在目前清军和太平军的作战中一败再败的情况下,哪怕是小胜也颇为不易,君不见在皖南、苏南、河南等地,面对太平军的攻势,各地清军是连接战败,似乎是看不到任何战胜太平军的希望。

    在这种大环境下,林哲的这一场胜利足以耀眼。

    林哲的胜利也就是黄宗汉的胜利,要知道林哲的部队可是浙江省的团练,换句话说也就是他黄宗汉手下的部队,他手下的部队打了胜仗,自然也会让他脸上有光。

    于是乎,黄宗汉大笔一挥,就是亲自手书一封发往长兴,信中大大赞赏了余姚县勇营的勇武,林哲的领兵才华,同时说他必定亲自上折子为林哲请功。

    不过这些对于长兴的林哲而言都是虚言,更重要的是,黄宗汉在信中说林哲办的余姚营颇有成效,初战既取得大胜,希望林哲尽快再编练多几个营,扩大余姚营的规模了,用于保护浙江士绅民众安全云云。

    最后,还表示,浙江巡抚衙门可以每月再拔给余姚县勇营千两银子,用于军资,同时他还要求湖州府衙门每月酌情拔给余姚县勇营千两军资。

    接黄宗汉的信后,林哲自然是大喜过望,他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场初战胜利就让黄宗汉如此重视,竟然把供给自己部队的军费直接翻了一倍。

    增加了军费代表了什么?代表着可以编练更多的部队,这对于费劲了心思都想要扩张部队的林哲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

    尽管黄宗汉给他增加了军费,这官方拔给的每月军费也不过三千多两银子,还不够目前余姚县勇营的实际花费,但是余姚县勇营的军费来源并不止官方拔给,大部分还是靠自筹的。

    官府拔给的军费再加上余姚县勇营在地方上自筹的军费,已经足以让余姚县勇营再扩编一个营的规模。

    “安飞,你准备一下,明天快马加鞭返余姚招兵!”林哲一边说着一边写了一封书信。

    “之前的募兵你也是跟着我一起做的,该怎么做你也知道,多的我也就不多说了,只说两点,第一就是募兵必须严格按照募兵章程进行,不要什么人都找来。第二,如果在我们余姚招募不到足够的兵员,那么可以到临近的几个县去招募!”

    林哲既然想要扩军,那么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招募更多的兵员的。

    而招募兵员的事情也许对于其他军队而言非常简单,直接就地征兵甚至拉壮丁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余姚县勇营来说却是难度不小。

    首先是地域性问题,作为一支典型的地方士绅武装,余姚县勇营实际上地域限制非常大,目前该营的全部兵员和军官都是来自余姚县,而且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更是林家的细户、护院等依附林家过日子的子弟。

    这种性质实际上和曾国藩的湘军非常类似,保持部队的忠诚以及战斗力都比较依赖乡土观念、亲朋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