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一栋高大一些,显得有近代气息的建筑就是那栋行政楼了,但也不过是一栋三层的普通砖石小楼而已。

    从整个校园内的建筑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帝国大学是没有把有限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到一些表面上的东西上去。表面的气派和奢华是他们不关注的,他们关心的是一些内在的东西,徐寿宁愿花费巨资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的试验器材以及书籍、聘请国外的学者讲学。也不愿意花费资金去修建气派的教学大楼。

    不过帝国大学虽然没有什么气派的教学大楼,但是胜在占地面积足够大,而且校址原来就有大片的园林,同时帝国大学也是经常举行各种活动,比如说让学生种花种树之类的,搞一些比较艺术化的设计之类的,使得整个校园看起来文化气氛相当浓厚。

    这种文化气氛既有西式的,也有传统中式的,甚至还有一些更传统的东西。比如说君子六艺中的骑射,跑马场和靶场这两种设施可不是随便在什么学校就能看见的。

    帝国大学里不仅仅有教授专业的近代科学知识。同样还有一些传统甚至古老的东西!

    帝国大学目前一共开设有:物理科、化学科、机械科、数学科、国学科、自然科、司法科、财务科、农林科、工商科、医学科、外文科一共十一大学科。

    每个科目下,还会详细分设其他课程。比如物理课程有力学、电学、光学等,医学课程有中医、外科、病理等,财务科有经济、税务等,工商有矿务、轻工、重工等科。国学科包括经学、六艺、史论、策论等,外文包括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等。

    帝国大学的科目安排和国外的大学以及后世的大学都不太一样,目前没有建立专业的系、院、也没有什么学分制度,而学生更不是说归属某个学院或者系。

    帝国大学的学生并没有说会分到某个系里,比如说物理系,化学系之类的,他们的课程选择也比较繁杂,刚开始阶段基本上是会接触到所有课程,第二年开始专修其中数门,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需要同时学习三到五大科目,学习理工的就需要同时学习物理、化学、机械、数学。

    而帝国大学的课程设立其实和帝国的政治体系有极大的关系,比如说其中的司法科、财务科、农林科、工商科完全就是效仿内阁各部而来。

    而这些科目中,国学科的地位比较特殊,因为不管你要专修什么学科,但是国学是必修的。

    虽然说林哲个人对所谓的传统经学没什么好感,但是不能否认传统经学在学子乃是诸多官员心中依旧有着不动摇的地位,而目前的各级科举考试,包括省试、会试,同时诸多新式学校的招生考试,比如帝国大学、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四所高等中学等,其中经学和新式学科一起都是必考科目,而且占据的分量还不轻。

    用江道泉的话来说,帝国需要的人才必须文理皆通。既能博古通今挥洒笔墨,又能通晓数理化天文地理。

    所以别看帝国大学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熟练地和外籍教授用英文进行交流,也别看他们一身脏兮兮的上机械科。偶尔还能冒出几个化学词汇来,但是换上一身汉服长袍。个个都是能随口来一篇满是之乎者也的文章,喝个酒席都能写三五篇诗词出来。

    这是一个传统和科学相互融合,到处透露着怪异场面的学校。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帝国大学里还有射击场、跑马场了,因为国学课里头有君子六艺,君子六艺中有琴棋书画,还有骑射。

    这骑自然就是骑马了,所以帝国大学开设有马术课。甚至有一个面积不算大的跑马场,来授课的可是军方的骑科教官。

    而射的话,古代是射箭,但是这年头谁还玩射箭了,人家满清都不玩这个改用火枪了,所以帝国大学的‘射术课’学习的不是射箭,而且火枪。

    当看到穿着传统的汉服长袍的学生拿着米尼步枪进行装填然后开枪,这感觉不管怎么说都是怪异无比,比人家英国人穿着格子裙打排枪还要显得怪异。

    在这样的学校里转一圈,别说方德嫔了。就连林哲都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这一天下来,虽说林哲陪同方德嫔的时间不算多,但是等到坐上回宫的马车时。林哲还是可以明显的看到她的脸上洋溢的笑容。

    看到她的笑,林哲觉得今天特地空出一天时间来帝国大学视察是个对的选择。

    至于随驾的江道泉等人怎么看,那就不是林哲关心的事了。

    回宫后,林哲又是恢复到了以往的生活,每天处理着永远都忙不完的公务,而在第三天,林哲也是得到了来自山东前线的战报。

    这封来自施清瑄的战报上说,他已经率领第六军汇同第一军的第一师联合对济南发动总攻,虽然敌军抵抗的相当顽强。但是在将士们的英勇作战下,前线将士不辱圣命。终于攻克了济南,歼敌近万!

    看到这个捷报。林哲倒是没有和以往看到捷报的时候一样兴奋了,这都把第六军派了上去,如果还拿不下济南的话,林哲都要怀疑施清瑄的能力了。

    第六军乃是中华军里第一支批量装备后装步枪以及前装线膛炮的军队,他们使用的武器和各种战术几乎是划时代的,这打一支连米尼步枪都没能普及,只能使用燧发或则击发的燧发枪的军队,这取得胜利并不让人觉得惊奇。

    要是失败了才是怪事。

    “如今第六军已经是继续北上,后续会进军德州。第一师将会调往河南,汇同第一军的第三师展开河南攻略!”

    陈云陶和以往一样,在地图上给林哲说着目前的战局:“根据第六军目前的推进速度,我们预计到月底,他们就能够进入直隶境内,而到时候受到补给线的进一步拉长,补给会更为困难,同时第六军自身携带的弹药以及其他作战物资也会消耗完毕,所以等到十二月份进入直隶后,第六军将会停下连续三个月的北上作战而进入休整时期。

    趁着这一段时间,统帅部各部门将会对第六军进行兵力、弹药以及各种武器的补给,争取让第六军在十二月中旬恢复鼎盛时期的战力,并展开下一步进攻保定、天津最后进军北平的战略!”

    “在第六军的预计休整期间,第一军也会相应的发动河南攻略,第一军主力的第三师将会进军开封府、夺取开封府的开封、郑州等城后继续沿着黄河西进,进入河南府夺取洛阳。并在这期间派遣协防师等部队攻略怀庆府。同时第一军驻防在皖北地区的三个协防师也会北上南阳府、汝州一带。

    为了策应第一军主力部队的作战,第一军所属的第一师也会西进河南北部、直隶南部地区,攻略直隶大名府、河南卫辉府、彰德府一带。进攻上述地区的同时,第一师也会适当的分兵南下支援第一军其他部队的作战,预计会在河南北部地区留下一个步兵团,并加以扩编,形成一个独立的混成团单独作战。

    随后第一师的主力部队将会继续北上,增援第六军,第六军的休整时间刚好也可以等到第一师的到来!”

    随着陈云陶的话,同时在地图上不时的标示,林哲也是可以清晰而直观的看到了统帅部对未来数个月的北伐战略安排。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上直隶() 
统帅部制定的后续北伐攻略,大体就是分三个方向走,第一个就是第六军这支主力部队的继续北上直隶,最后进攻北平

    其次就是原本和第六军协同作战的第一师会向西进军,进攻直隶南部的大名府以及河南北部地区,这样的战略安排一方面是可以策应进军河南中部地区的第一军第三师,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掩护第六军的侧翼。

    而第一军的第三师以及诸多协防师,则是展开针对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战略,以攻克开封、郑州、洛阳这三个黄河沿岸的城市为核心目标,同时派遣偏师攻略河南南部的其他地区。

    对于统帅部做出的战略安排,林哲并没有改动太多,很爽快的就是在战略计划上签订了自己的大名。

    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如今中华军的各级指挥机构在战术以及战略制定上已经具备了相当能力,不用和以往一样什么事都需要林哲插手才能办成。

    统帅部的联合参谋部经过数年的建设,已经是初步具备了近代参谋机构的职能,有能力对全军的战略规划作出符合的安排,如此也是让林哲省心很多,毕竟这样就不用每当需要作出战略规划的时候都得林哲亲自出马开上连续好几天御前会议。

    如今林哲对于军务方面已经是比较放手了,尤其是详细的指挥问题上,他已经是把大多数权力都放给了统帅部,尤其是联合参谋部决定,他一般只是在最后阶段做一个判定,觉得可以一般就直接签字,如果觉得战略规划不行就否决,让他们重新做规划。

    对于军权。林哲的态度一直是在改变的,余胜军时代,林哲是恨不得把每个士兵都抓在手里。那几年里他经常跑到军营里对将士们问寒问暖,作战计划几乎是全程参与并亲自决定。而早在余姚县勇营的时代,他更是能够说出一部分最基层士兵的名字来。

    但是等到了1856年余胜军开始大规模扩张,最后到了中华军时代的时候,中华军里单单是皇家陆军和皇家海军,其总兵力就已经是超过了十万人,如今的中华军有着步兵师整整十三个,另外还有两个近卫师,海军拥有大小战舰数十艘。将士一万余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中华军林哲自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全部掌控,所以他就是逐步的把军权,尤其是指挥权下放。

    目前来说,受到通讯水平的限制,中华军的前线军官几乎拥有全部的临战指挥权,比如说济南战役怎么打就是施清瑄一人就能够决定的事,统帅部那边虽然也可以发号施令,但是给出的命令一般都是战略上上的,而不是具体作战命令。

    比如在后续的北上战略上,统帅部给予第六军施清瑄的命令并不是说让他什么时候进入直隶。什么时候攻克天津,而是一些带有指导性的文字,比如说为统一大业。需尽快攻占北平,彻底推翻伪清政权云云。

    至于说怎么进攻北平,甚至什么时候进攻北平,这其实统帅部那边是没有决定权的,只有施清瑄这个前线将领才能决定,他觉得下个月就有把握攻克北平,那么他就下个月打,如果他觉得部队需要休整,等上一段时间。那么第六军就会等上几个月,甚至是他觉得如果单凭第六军打不过。需要暂停对北平的进攻,那么后方的统帅部也只能干瞪眼。

    这个时候要么是林哲亲自下令把施清瑄撤职。要么是让施清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打。

    这并不是说林哲或者统帅部的联合参谋部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通讯条件的客观限制,没有电报的年代里,要想指挥千里之外的大军是基本不可能的事,哪怕是等到了数十年后电报技术成熟,但是一般情况下后方统帅部也是不能随意遥控乱指挥前线部队的,不然的话就是校长第二。

    遥控指挥,甚至是越级遥控指挥部队作战,一般都会死的很惨!

    基于通讯条件的限制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林哲赐予了前线将领,尤其是各军、各师长官们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