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无依无靠的芝瑜虽然只是个深闺女子。但是也知道如果自己不主动一些的话,估计那老太太还有自己的那只是名义上,但是一年到头都见不到的大哥就能够把自己彻底忘记了。
所以是大着胆子去见了林哲。当然了女孩子家肯定不会明着说自己已经二十了,再等的话就嫁不出去了,只是隐晦的说前几天大姐带着儿子进宫,那孩子有多可爱多可爱之类的。
林哲是什么人,和臣子们天天玩勾心斗角,这略微一听就是明白了七七八八!
他和林老太太略微提过一次三妹的婚事,但是不得不说林老太太实在是有些过分,她现在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的孙子孙女上,口上说会看着安排。但是几个月过去了什么动静都没有。
这不,前几天林哲又是见到了自己的三妹芝瑜时。就可以看见这个三妹的日子的确过的不怎么好。
尽管他的确对这三个妹妹都没有什么感情之类的,但是到底是她们的大哥。总不能不管不问啊!
这不,让秘书处略微打听了打听,选出了几个年龄适合,各方面比较出色的年轻人出来,然后随便找了个借口开了一场小小的宴会,然后让自己的臣子们把子侄后辈带上,其中就有几个秘书处挑选出来的几个候选人。
然后林哲让自己的三妹在后头观察那几个人,选好那个他林哲就亲自帮她提亲。
芝瑜后来就是看上了钱翰朗的幼弟钱翰秉!
那钱翰朗的幼弟翰秉和他一母同胞,都是混血儿,那相貌中西结合,还和他大哥的黑眼睛不同,他的眼睛还是蓝眼睛,长的这么帅也就怪不得让芝瑜一眼就看上了,女人嘛,大多是喜欢帅哥的!
所以,才有了今天林哲亲自找钱翰朗说这事!
前后两辈子,林哲还是头一次做提亲说媒这种事,饶是他身居高位日久,但是还是不经意间露出一丝尴尬之色,只是对面心中更加骇然的钱翰轩却是没看到林哲的那一丝尴尬。
现在他的脑子正在快速转动着,很明显林哲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
钱翰轩虽然为人木讷,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是绝对不能说他是笨蛋了,他只是略微一想大概就是想明白了林哲为什么会突然问自己的幼弟婚配与否,非常明显这是想要把他三妹许配给自己的弟弟。
他在林哲手下做事也有好几年了,对林哲的性情算是略有了解,他知道林哲在平常时候是不怎么关心一些军国大事之外的日常琐事,更加不会对臣子们的私生活过问,和臣子相处的时候他基本都是公事公办。
同样的,林哲也非常排斥外臣关注他自己的家务事,也就是皇室事务。
之前有个民政部的大臣上折子说,李惠嫔为皇室产下皇长子,于国有大功,理应立为贵妃之类的,但是这折子刚送上去,林哲就亲自在折子上做出批示:妄议宫务!
于是乎这名臣子在第二天就是被革职!
于是乎众人就更加明白,林哲是坚决不允许外臣插手内宫事务的,于是乎很多打算着上折子要把皇长子送到皇后陈静抚养,或者立李惠嫔为贵妃之类的人都是不约而同打消了这个念头。
由此可见,林哲在对待私事以及国事上,是区分的非常明显的。
然而今天,林哲却是对臣子说起了私事,其中用意自然是非常明显了。
下一瞬间,钱翰轩又是考虑起来,一旦自己的幼弟娶了皇上的三妹为妻,这对自己的仕途,对自己弟弟的仕途是好是坏?
要知道历史上的所谓驸马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所谓的皇亲国戚也不是那么风光的,相反这些人一直都是被主流政治力量排斥在外的。
如今的中华帝国新立,虽然说暂时还没有明显的排斥外戚、皇亲国戚的力量,但是外戚力量的过于庞大已经是引起了军方以及内阁诸多高官的不满。
但是钱翰轩更加清楚,不管自己怎么考虑,但是面对今天林哲的问题,他只有一个答案:
“回皇上,微臣幼弟尚未婚配!”
接下来的事就是很自然了,林哲后头没有明着说什么自己尚有一个三妹之类的话,而是又是随口扯了几句家常话后,钱翰轩就是辞别而去了。
三天后,在林哲的亲自安排下,皇室又是举办了一次游园会,不过这一次的举办人却不是太后或者林哲,而是由皇后陈静举办,邀请了在京的军政要员们的家眷前往参加。
而这一次的晚宴有意无意间,林哲是没有去的,而那些军政要员们在听闻皇上不参加后,很自觉的也不会亲自前往,要不然一群老头子大男人看什么晚宴了。
去的都是各家的女主人,然后携带适龄子女参加!
大体上很有后世那种相亲大会的感觉!
趁着这次机会,林芝瑜正式和钱翰秉相见相识,当然了,这两个人去之前都已经是提前知道,这次所谓的游园会其实就是专门为他们的正式面见而举办的。
钱翰秉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皇室看上,但是听大哥说是皇上林哲亲自说起的这事,虽然心中感觉怪怪的,但是他也不是迂腐之人,所以没有抵抗或者拒绝。
虽然钱翰秉自身不从政,而是从商,自己在南京开了一家洋行,专门贩卖各类进口的洋货或者各类国产的新鲜工业产品,不过他的政治眼光还是有的,他非常清楚自家根本没有拒绝皇室提亲的底气,钱家作为中华帝国里的新贵,全家的支柱都是靠着大哥钱翰轩一人身上的,一旦拒绝这一次的亲事,以陛下的圣明兴许不会说什么,但是多少会给陛下心里留下一跟刺,长久以后对大哥钱翰轩的圣眷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的。
既然无法拒绝,而且心底里也不觉得这一次的亲事有什么不妥,所以钱翰秉很痛快的接受了这一次的相亲安排。
见到林芝瑜的时候,钱翰秉还是觉得比较满意的,这位皇三妹的性格看上去比较温柔,说话的声音也是软软的。
等这两个年轻人见了后,接下来就是正式进入了提亲的程序,钱翰轩在数日以后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请总理大臣毕余同为媒人前往皇室提亲,而皇室诸人,包括陈静,林老太太等人都是知道了的,她们本来就对林芝瑜不太关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昆明激战()
就当林哲在南京为自家妹妹操办婚事的时候,在云南数万名中华军将士们却是继续朝着云南昆明方向进军。
从进入贵州开始,中华军的行军速度就是变得极为缓慢,这大西南地区的地形实在太过复杂,而且西南地区的气候和国内其他地区不太一样,尤其是云南属于高原地形,而且还是靠近热带地区,气候潮湿而炎热,这让相当多士兵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出现了大规模的伤病情况。
不过这些困难依旧没能挡住中华军的西进步伐,进入云南后,中华军和镇胡军进行了多次的外围交战,规模虽然不大,都是营团级别的战斗,但是却充分表明,他们已经距离镇胡军的主力越来越近了。
1859年十二月二十四号,西历圣诞节的前夕,石琅翼所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是抵达了云南昆明城外!
此时,石琅翼所部的第四军已经只剩下三万人不到,其中一部分是留守在贵州云南等后方地区保护补给线,另外一部分则是因为伤病的非战斗减员。
“第五军已经拿下了重庆,想来不用多久就能拿下成都了,而第六军那边怕也是拿下了兰州了,和他们一比,我们的进度就要慢了许多!”石琅翼看着后方转送过来的战报,上面说的是第五军在半个月前对重庆发动了总攻,历时三天苦战后成功攻克重庆,并击溃太平军至少十五万人以上,单单是俘虏就是抓了超过十万人!
“我们进度虽然慢了一些,但是这是因为一路上的路途实在难走,而且我们要打的是林成庭的镇胡军,谨慎一些是应当的。毕竟镇胡军不是太平军,也不是那些清军。”
太平军在四川虽然拥军数十万之多,但是谁都知道这数十万的军队都是冷兵器为主。而且这些冷兵器部队也不是什么正规的部队,而是一些被挟裹的流民而已。哪怕是入川的第五军只有两万人左右,但是要想击溃他们也是轻而易举的。
早年在苏南以及安徽等地作战的时候,中华军方面就已经是多次击溃了十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太平军流民大局,当年中华军还是余胜军的时代,就能够在苏州城外以数千兵力大败太平军四万大军。
而后在安徽的时候,中华军也只用了区区万人左右的部队就是陆续击溃了超过三十万的太平军。
由此可见,在中华军面前,太平军的这些流民大军就算有几十万之多。但也是不顶用的,远远无法和那些清军的新军,湘军,以及镇胡军这些新式部队相提并论。
因此中华军的入川几乎是看不到任何失败的可能性,哪怕是太平军号称拥军百万之巨。
西北方向也是如此,虽然新疆那边出了意外,冒出来一个阿古柏占据了大半个新疆,但是陕西、甘肃等地的清军绝对不是西进中华军的对手,拿下他们甚至都不用多少时间。
进入1859年下半年后,中华军在国内地区的战斗基本上已经是肃清扫荡作战为主。不管是四川还是大西北地区,太平天国或者清军残余势力已经很难组织起对抗中华军的有力抵抵抗。
唯一的麻烦就是跑到云南的林成庭了。
这个林成庭虽然在中华军手底下屡战屡败,但是这人也就是打仗指挥不怎么样。而且也是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他的部队在武器装备上远不如中华军。但是这人练兵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
从江西退走的时候,他只带走了万人不到的镇胡军主力部队,但是等他在湖南南部、贵州、云南等地转了一圈,然后盘踞在云南的时候,短短半年时间不到他就已经重新拉出来了一支超过三万人的部队。
而且听说他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竟然从法国人还是英国人手里弄到了大量的洋枪,他麾下的镇胡军依旧是使用火枪的新式部队。
而且其中不少还是从英国人手里弄到的恩菲尔德1853步枪,这枪可是当代最先进的米尼步枪之一。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1856年型林德步枪的原型。
之前石琅翼麾下的第四军和镇胡军进行的多次外围交战中,已经是发现了镇胡军使用了这种武器。并给中华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要知道,第四军里的主要步枪也是米尼步枪。装备后装步枪的部队并不多,只有两个混成旅而已,即第一近卫混成旅,然后刚换装不久的第二混成旅。至于第四师、第二师依旧使用1856年型林德步枪,而第十七师的话,这支湘军改编而来的部队还在用着燧发枪呢。
这种情况下,如果镇胡军大量使用米尼步枪的话,将会给第四军带来不小的麻烦。
想到这里,石琅翼不由得对那些英法蛮夷心生恨意,这些洋人有事没事就喜欢给帝国搞乱,自他们在上海战败后,一心想要报复的他们不但在新疆、西藏等地搞事,还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地区动摇中国的宗主国地位,现在更是直接向林成庭优惠提供大量的先进步枪,试图扶持出来一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