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大宁王国向大英帝国、中华帝国开放通商,允许两国商人进入大宁王朝经商,居住等,并在大宁王国的首都建立相关领事馆等机构。

    鉴于大宁王国没有完善的司法体系,两国的人民在大宁王国拥有领事裁判权。

    同时要求不管是那个国家想要在大宁王国投资修筑铁路。开矿等,都必须同时得到中英两国的准许,中国和英国要在大宁王国修筑铁路也同样需要对方的准许。不过大宁王国为发展自身经济所需,而自行修筑铁路、开矿发展的话则不受限制。

    同时大英帝国和中华帝国在大宁王国拥有限定额的驻兵权,用以保护两国商人,原则上各自派遣的武装人员不得超过一千两百人。

    同时为了缓解中英两国的潜在矛盾,帝国承诺将会逐步减少在云南方向的驻军,英国也会承诺会在下缅甸地区逐渐减少部署的兵力,具体数额以及施行时间由中英两国另行商议。

    大宁王国和大英帝国将会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无偿交换战俘,鉴于英军抓获的俘虏数量远远超过宁军抓获的英军数量,所以多余部分将会有大宁王国出资五万英镑一次性全部赎回。

    这一份三方协议的正面条款就是高达一百多项。此外还得加上大宁王国和英国的友好通商条约,大宁王国和中华帝国的友好通商条约的诸多条款。然后还有中英两国的缅甸事务谅解协议。

    这些加起来可是厚厚的一大叠!

    而这些条约对于三国而言都是有利有弊,对于大宁王国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结束了战争,并取得了独立国家的地位,获得了英国和中华帝国的正式承认。但是他们也付出了诸多东西,首先是尽管林成庭叫嚷着把战争进行下去也要拒绝的驻兵权,林成庭最后就是不得不唉声叹气屈服了,英国和中华帝国都是取得了在大宁王国驻兵的权力,尽管只有一千两百人,但是这已经是足够了。

    然后还有通商、铁路等条约,虽然说这是英国和中华帝国为了防备对方而签订的条约,但是毫无疑问是极大的损害了大宁王朝的利益。

    唯一幸运的是,经过大宁王国的极力争取,总算是把海关关税的税率争取到了一个比较良好的范围,所有商品的关税是不得超过百分之八,至于大宁王朝如果要降低海关关税则是他们自己的事,反正不超过百分之十就行了。

    这一点比日本。泰国等国的三四个百分点要好得多!

    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住了大宁王朝,并成功的把英国人拦在上缅甸之外,虽然说英国人还会在上缅甸驻兵,但是帝国同样也有驻兵权,两者相平衡之下也就没有什么了。

    对于英国而言,体面的结束掉这场战争。然后还获得了一份用于赎战俘的五万英镑赔款,并断绝了中华帝国想要通过修筑铁路直接插手上缅甸,甚至染指下缅甸的野心。

    这一份条约对于三国而言。都是有利有弊,不能简单的用好或者坏来形容。

    然而不管怎么样。持续多年的缅甸战争总算是结束了。

    三方初步协议确定并签订了后,就是很快向外界正式公布,公布的条约主要由‘英宁友好通商条约’,‘中宁友好通商条约’‘中英缅甸事务谅解备忘录’‘中英宁友好协定’四份条约。

    由于四份条约是同一时间签订,并还是在上海外滩饭店签订的,所以又称‘中英宁上海条约’,‘中英宁外滩条约’等。

    看着这些条约文本,林哲都不知道该说高兴还是说郁闷好。这一次缅甸这边的解决严格上来说并没能够达到林哲的心理预期。

    至少英国人的驻兵权就是让林哲相当不爽。

    但是他也明白,这已经是帝国能够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毕竟从事实上来说,英国人并不是没有打赢缅甸战争的实力,而是他们觉得能够通过谈判获得的东西,还用大规模战争来取得不划算罢了

    再者,林成庭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逼急他,他可真有可能彻底投降英国人,然后调转枪口就对上帝国了。

    帝国其实和英国人一样尴尬。虽然对这份协议不满意,但是却不打算直接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来获得更多,因为那样划不来。

    严格上说起来。得到好处最多的还是林成庭!

    尽管林成庭让出来了诸多利益,但是却得到了最为重要的两样东西:中英两国正式承认他对上缅甸地区的统治权,第二就是战争的结束。

    只要结束了战争,那么林成庭才能够腾出来手了恢复民生发展经济,这样他的大宁王朝才有着未来可言,要不然的话只要战争继续拖下去,他的大宁王朝迟早得完蛋。

    避免了覆灭危机,并且名正言顺获得了上缅甸统治权的林成庭毫无疑问是获得了最大好处。

    罢了,既然这条约都已经签订了。那么自己也是没有必要继续操心了,大不了以后直接撕碎这份条约。然后再来一场战争就是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了。

    相对于缅甸那边的事务。林哲更加关心日本那边的局势!

    缅甸那边尽管就在帝国的边上,但是缅甸这地方就注定了无法影响帝国的大举,哪怕是有着一个林成庭主政上缅甸,但是也不可能给帝国造成什么威胁。

    反而是日本这边,其实对帝国的潜在威胁更大!

    林哲一直都是对日本保持着极高的警惕,任何一个知道后世历史的中国人,都是会对日本的狼子野心抱有极大的警惕。

    所以林哲这几年一直干涉日本的内部发展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林哲的干涉下,日本现在已经是进入了内战,长洲藩和萨摩藩以及部分中小大名已经和幕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

    这途中中英联军登陆了萨摩藩,并逼着萨摩藩签下了城下之约,这极大的削弱了倒幕联盟的军事实力。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幕府和长洲藩之间的战争,幕府的新军在长洲藩的新军进攻下败像频露。

    此时,法国人也不知道是发来什么疯,竟然是和长洲藩以及萨摩藩眉来眼去,丝毫不顾列强之间的默契配合,竟然向长洲藩以及萨摩藩出售了大量军火,而这些军火里还有大量的后装步枪。

    历史上在1864年时期,幕府军队可是能够击败长洲藩军队的,但是现在历史已经截然不同,中英两国的插手,而法国人因为越南方面和帝国的矛盾、在泰国和英国的冲突,导致他们在日本事务上积极拆中英两国的台。

    这一批后装步枪出售出去,直接影响就是幕府军队不敌长洲藩军队!

    如果中英两国不努力努力的话,估计幕府政权都得比历史上提前好几年倒台,这不得不说让林哲非常意外。

    林哲就是一个历史变数,他的出现导致了满清的覆灭,中华帝国的崛起,大宁王国的成立,法国陷入和越南的战争泥潭里,让美国内战里的主力武器从米尼步枪变成了后装步枪,并让后装步枪提前了好几年在全球范围内服役。

    日本也是因为林哲的出现有了变动,而且这种变动还不是什么好事,而是坏事。

    依旧使用米尼步枪的幕府新军不敌使用了后装步枪的长洲藩新军,这使得了幕府政权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第五百一十章 扶烂泥上墙() 
当你以为自己已经走上了康庄大道的时候,命运就会在你一帆风顺的时候在你前进的道路上默默地挖了个坑。

    林哲一开始就是防着日本会和历史上那样完成明治维新,所以早两年开始就插手日本事务,甚至不惜亲自上阵,联合了英国人发动了一场中英联军和萨摩藩之间的战争,也成功的逼萨摩藩签下了城下条约。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违背历史插手了日本事务,却是直接导致了日本局势的变化已经完全脱离了历史。

    在中英两国的支持下,日本幕府没有向那些攘夷尊王改革派屈服,甚至是做了战争的准备。

    然而日本幕府的态度也是直接引爆了日本国内的反对冷嘲,长洲藩和萨摩藩正式举起了武装推翻幕府的旗帜。

    如果是按照正常走向,获得中英两国支持的幕府应该是会把长洲藩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从而把这一次叛乱镇压下来,一直等数年后长洲藩和萨摩藩再一次联合起来,并最终进行武装倒幕。

    然而这个时候,法国人没有和历史上一直和列强等国站在一起支持幕府,反而是支持起长洲藩、萨摩藩等改革派来。

    其中最大的目的并不是说法国为了在日本获得多大的利益,而纯粹就是报复和拆台!

    法国在东南亚地区和英国、中国可谓是积怨颇深,英国和法国在泰国有着极大的矛盾,双方都在争取把泰国纳入自己的殖民地,由此引发了英国和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全面冲突。

    同时法国入侵越南,并和越南持续了多年的战争,这也是造成了和中国的严重冲突。

    抛开全球范围局势。只说东亚地区的局势,那么法国和英国、中国都是有着极大的利益冲突的。

    而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在日本拆中国和英国的台也就成为了自然。

    法国人给长洲藩等倒幕派出售了大量军械。尤其是出售了大量的后装步枪,这让日本幕府的军队在过去两个月里遭到了较大的顺势。

    幕府军队非但没能和历史上一样连战连捷杀进长洲藩。迫使长洲藩屈服,反而是损兵折将,丢城失土。

    根据日本幕府传出来的消息,过去的两个月里,幕府军队已经是先后折损三千多人!

    这个消息传回到南京后,让林哲相当不爽!

    这事情怎么就不按照自己预定的方向发展啊!

    “如今日本幕府既然势弱,那么就给他适当的支持,帝国需要德川幕府继续存在下去!”林哲心中虽然不爽。更对日本幕府军队的战斗力羸弱而充满了不满。

    但扶持德川幕府,阻止日本进行工业化改革是林哲对日本的既定政策,哪怕是出现了意外也是需要坚持下去的。

    一旁的外务部大臣宋关前有些不解!

    在宋关前的眼里,这德川幕府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啊,没看见人家长洲藩都大量征用普通平民作为新军士兵来源了吗,你们还继续坚持所谓的武士传统,所有士兵都是清一色的武士阶层,不招募普通士兵进入军队,这样长久下去,人家长洲藩随随便便都能征用数万甚至更多的军队。损失了也不心痛,而你们幕府呢,损失了几千上万武士阶层的话。还不得伤筋动骨啊。

    这德川幕府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但是陛下为何执意要扶持德川幕府?

    仅仅是为了在日本的几个租界还有些许商业利益?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如果帝国愿意,长洲藩就算击败了幕府,但是他们也是不敢把租界收回去,更不敢全面断绝外贸。

    要不然萨摩藩就是前例!

    所以他不明白林哲为什么对日本改革派抱有这么大的戒心,甚至是不惜让帝国出兵日本萨摩藩,也要扶持德川幕府。

    当然了,他不理解归不理解。但这既然是林哲的决定,那么他要做的就不是质疑林哲的决定。而是把这事做好。

    稍候数日,帝国外务部大臣宋关前召见了英国驻华公使。商讨了日本事务,不过这个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