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哪个国家和中华帝国做着最多的生意?

    最大头的毫无疑问是英国人,英国一家就独占了帝国进出口贸易的近半份额,其次则是法国人。

    再接下来才是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普鲁士等一票欧洲国际以及美国等美洲国家。

    这几年来,英法两国和中华帝国的国际贸易让这两个国家所获不少,而且收益并不是简单的几十万几百万这么简单,而是上千万甚至好几千瓦英镑。

    中华帝国的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里给英国和法国带来的利益,都能够购买好几个阿拉斯加了。

    英法两国拒绝了,其他国家就更加没这个实力和胆子购买阿拉斯加了,所以俄罗斯人努力了这么久,然后就发现想要卖国都卖不了

    最后是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俄罗斯人依旧保持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坚决没有说干脆把阿拉斯加出售给中华帝国的提议。

    俄罗斯和中华帝国处于事实上的敌对状态,这出售领土给敌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俄罗斯人出售阿拉斯加一事不了了之后,俄罗斯人则是开始寻求其他方式来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比如加大税收之类的,毫无疑问此举又会进一步激化俄罗斯国内的矛盾。

    不过这些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就不重要了。

    成功阻拦俄罗斯试图出售阿拉斯加后,林哲为了预防万一,也是开始准备正式发起对阿拉斯加的行动,免的夜长梦多。

    反正俄罗斯人在太平洋沿岸已经是没有任何的海上力量,陆地上,帝国陆军也已经是把控制线推进到了黑龙江以北数百公里,距离乌第河也仅有两百多公里。

    目前帝国陆军在黑龙江地区的实际控制线,已经是全面掌控了黑龙江流域,并向北延伸数百公里不等。

    整体上,虽然局部地区尚未恢复到尼布楚条约的边界,比如乌第河一带,而这些都是属于靠近北极圈的冻土,冬季温度都是零下好几十度,军事行动相当之困难。但是其他一些地形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尤其是在靠近蒙古方向的地区,则是早早已经越过了当年的尼布楚条约分界线。

    主要进攻方向则是沿着黑龙江进军,依靠黑龙江作为主要的后勤补给路线,依靠内河炮舰船只等向西进军,目前已经西进远离黑龙江边境一百多公里,如果继续打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一路打到尼布楚。

    帝国和俄罗斯的三大方向冲突中,中亚方向是帝国占据一定的劣势,要不然也不会坐视俄罗斯吞并了中亚大量地区了,而在蒙古大草原方向,双方则是势均力敌,在这片草原上,双方都严重依赖骑兵进行作战,而且补给非常不方便,有时候双方的军事行动都会进入到彼此的国境,但是由于骑兵数量都不多,而且这一片也没有什么大型城市之类的,所以谈不上攻克了什么地区。

    属于双方打来打去,今天帝国吃亏了,一句风紧扯呼就是后退数百公里,然而明天补充了实力后又是杀了回来,再把俄国人赶出去几百公里,不过就算这样,帝国也不可能占据什么城市据点,所以下一次俄国人又杀回来的时候双方还是在大草原上交战。

    这种性质的交战,除了消耗双方的实力以外,对彼此都没有什么好处,所以这几年双方在外蒙的大草原方向都是保持了克制,驻扎的兵力也不多,反正打来打去也没啥好打。

    远东这边的话,帝国就是占据了一定的便宜,主要是距离近,兵源补充以及各种物资补给都比较近,同时海军控制了黑龙江流域后,可以直接海运补给然后抵达黑龙江流域,以供应帝国陆军作战。

    所以这几年来帝国陆军是不断收复失地,不仅仅控制了黑龙江流域,而且还推进到了接近外兴安岭山脉的区域,俄国人则是节节败退,只能顽固死守一些北方的据点。

    从这种情况来看,就可以看得出来,俄国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远东地区的掌控能力,更不要说跨越大海保护阿拉斯加了。

    不客气的说,就算帝国海军不阻碍,俄国人都派不出几艘军舰和几百个士兵抵达阿拉斯加。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要实际军事控制阿拉斯加,其难度不在于俄国人的反抗,因为他们没办法反抗,最主要的难度是克服当地的气候。

    美国人反对购买阿拉斯加就已经说明了阿拉斯加的自然环境之恶劣,人们用超级大冰箱来形容阿拉斯加。

    当地几乎没有可用来耕种的土地,只能依赖捕猎为生,同时海上的航线在冬季的时候充满了危险,各种冰冻,各种浮冰多不胜数。

    因此要想在阿拉斯加大规模驻扎兵力是不可能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一个士兵也不驻扎也不好!

    为此,在经过连续多艘探险船的航线摸索后,帝国终于是向阿拉斯加派出了第一支远征舰队。

    这支远征舰队由太原号巡洋舰为核心,太原号自从在去年的第二次火奴鲁鲁海战遭到重创后,在夏威夷当地进行了简单的修理,然后勉强驶回了国内并进行大修,一直到今年一月份才重新服役。

    另外配属了四艘加装了火炮的海军风帆蒸汽混合动力运输舰组成,这支小舰队上除了水兵外,还额外搭载了一个步兵连的海军陆战队。

    舰队上除了人员外,装满了各种补给品。

    这支舰队被称为‘阿拉斯加特遣舰队’,将会是帝国首次派出官方的舰队前往阿拉斯加,以宣示主权。(。)

第五百六十二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 
这支舰队在三月下旬由海参崴海军基地出发,然后会抵达虾夷地的稚内港,嗯,也就是前几年帝国和日本德川幕府签订的条约中,租界给帝国的虾夷地港口。

    这个稚内港虽然只是个小港口,但是却是一个控制宗谷海峡的重要的地方,同时也是帝国海军在北方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之一。

    稚内港规模小,不过依旧可以为舰队提供煤炭,淡水以及食物等补给。

    而离开了稚内港后,这支舰队就只能继续朝着东方行驶,并且路途上没有任何一家的港口可以停靠并补给。

    这也是为什么这支舰队里只有一艘军舰,其他四艘都是运输船的缘故,准确的说,执行军事任务的只有太原号,其他四艘运输舰都是为了支援太原号以及海军官兵们进行作战任务的。

    这支舰队离开稚内港后,将会沿着千岛群岛逐步向东航行,然后路上是走走停停,凡是遇上一座岛屿,就往上头找块大石头,然后刻上几个字,大体就是这岛屿是属于中华帝国领土之类的废话。

    有时候也会在岛屿上补给一些淡水,不过煤炭和食物这些补给就不太可能有了。

    按照计划,这支舰队将会以不快不慢的速度,一直沿着千岛群岛航行,然后抵达堪察加半岛,不过他们并不会直接登陆进攻堪察加半岛,这岛屿的大片地方都是冻土之类的没有进攻的价值,而唯一的一座城镇又是军事据点城镇,即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该城是一座天然的优良港口,还是属于全年可以通航的港口,这对于北方沿海港口而言相当难度。

    不过该地驻扎有不少的俄军。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战舰了,但是陆地兵力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和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冲突加剧后。海参崴,庙街等太平洋的港口被中华军攻克占据以后。现在俄国人在太平洋的港口就只剩下一个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对此俄国人也是更加注重该城,逐步增援了不少兵力,目前来说,这座港口城市拥有大约一千多人的驻军,此外也有不少民众,必要时候可以动员为民兵。

    倒是军舰没有多少,多年的持续冲突里。为了争夺黑龙江流域以及北海(鄂霍茨克海)的控制权,帝国海军所属的北海舰队和俄国的部署在太平洋的军舰进行了相对频繁的交战。

    尽管这一系列的交战都是发生在黑龙江内河以及近海,规模也非常小,参战的船只普遍是几百吨以下的小型军舰,这种小规模战斗别说引起世界注意里,就连帝国海军内部都不怎么关注。

    而这一系列的交战中,最终以帝国海军的北海舰队全面掌控黑龙江流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的控制权而告终,俄国人在太平洋部署的大部分船只都是被击沉或者俘虏。

    目前俄国人在这一片海域仅剩几艘船只,而且基本都是那些木制风帆船只,其实力是相当弱小的。

    然而俄国人的海军实力虽然弱小了。但是考虑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俄军陆军兵力不少,而且要攻克该城就得进行登陆作战。

    其难度纵然不如登陆夏威夷那么大,但是也不小。更何况这个城市现在就是一个被困守的死地,根本不可能威胁到帝国在北海以及远东地区的安全,因此帝国之前一直也没想到说要去攻占该城。

    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法联军也尝试过封锁甚至攻占该城,而且还前后进行了两次军事行动,但是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最主要的理由不是这地方易守难攻,而是距离实在太远,这跑一个来回都得好几个月。而且附近也没有什么可供英法联军补给的港口。

    现在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的兵力,自然是不太可能说直接登陆攻占该城。他们只是来绕了一圈,然后象征性的在港口开了几炮后。不等俄罗斯人的岸炮进行回击就已经是直接掉头继续往东航行了。

    然后继续向东航行,并抵达阿留申群岛,重复登录岛屿,然后找块大石头刻上主权宣称。

    而受到航程距离遥远,补给的消耗速度,到时候他们的补给估计也会消耗的差不多了,因此会在探索完阿留申群岛的部分岛屿后,将会返航。

    至于真正的军事登陆行动,还得等第二次的远征舰队!

    不等阿拉斯加特特遣舰队返航,海军和陆军内部就已经是开始商讨着如何攻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了。

    尽管这座城市无法实际威胁到帝国的战略安全,但是考虑到其战略地位,控制该城后,基本上也差不多可以宣告控制了堪察加半岛了,同时如果有了这座不冻港作为前出基地,那么帝国海军就能够更加方便的进军阿留申群岛以及阿拉斯加,往返的航程可以缩短至少三分之一的航程。

    此外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这还是个不冻港!

    不像帝国海军北海舰队的其他几个主要基地一样,都是属于冻港。

    目前帝国海军在日本海以及北海海域的活动的北海舰队,主要基地是海参崴以及庙街。海参崴是优良的深水港,而庙街则是黑龙江的出海口。

    但是这两个港口都是属于冬季封冻的港口,而且封冻期还特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到了冬季的时候,北海舰队的船只除了特定情况下要留在当地的船只外,大部分都会南下过冬。

    通常而言大部分船只则是会直接回国前往青岛,上海等港口,一方面是过冬,另外也是趁机进行保养维修。

    但是如果有军事需求的话,那么也会有一部分船只会选择去最近的虾夷地的稚内港,这是属于中国的租界港口,而且还是极为难度的不冻港,虽然港口水深不足,无法停泊大吨位的战舰,而且安全性不怎么好。因此并不太适合充当军港,但是要在北方地区寻找一个不冻港本来就不容易,这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