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闪回着几个令人难忘的片段,时曲之战,李光颜冲锋在前,敌人射箭如雨,李光颜浑然不惧,他被射成刺猬一般,依然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吴元济的叛军兵败如山倒,唐军斩首数千。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大捷。
一位国色天香的美女,款款走进了李光颜的军帐,这是主帅韩弘送给李光颜的礼物。李光颜不为所动,他慨然说道,“数万将士都抛下妻子,在白刃箭雨中与敌人周旋,我又如何能以美色自娱?
天子对我恩重如山,我与叛贼不共戴天”,他指着自己的心口,“虽死不贰”。绝色美人被送了回去,三军将士深受感动。战场上个个奋勇争先。
功成名就的李光颜要为女儿选择丈夫,旁人劝他与高门士族联姻。这正是唐代最最光宗耀祖的事情,李光颜说。“身逢乱世,偶立小功,怎能以此高攀名门?”居然将女儿嫁给了军中的一位小将,让所有的同僚跌破了眼镜。李光颜,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男人?
李光颜,祖籍山西榆次,原名阿跌光颜,李姓是大唐皇帝所赐。阿跌氏属于南单于左厢十二姓,唐太宗贞观年间内附,被朝廷安置在鸡田州,世袭鸡田州刺史,隶属骁勇善战的朔方军。“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光颜的父亲李良臣和哥哥李光进投奔唐肃宗,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光进跟随郭子仪转战南北;收复两京;永泰年间;进封武威郡王,后又成为太子太保。唐宪宗元和四年,局势动荡,李光进当仁不让,又立战功,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李光颜也因战功官至大夫,所以军中呼李光进为大大夫,李光颜为小大夫。
有唐一代,以军功立国,武功超群的李光颜兄弟很自然地脱颖而出,并未因为他们是突厥人的身份而受到压制。元和六年,因为“夙有诚节,克著茂勋”,李光颜兄弟被唐宪宗赐予李姓,成为大唐的宗室,兄弟俩披肝沥胆,死心踏地,效忠大唐。
李光颜兄弟身为突厥后裔,从小跟随姐夫舍利葛旃练习骑射,天资出众,后天勤奋,战阵之中骠悍绝伦,少有对手,日常生活中,他们却完全遵从汉人的行为准则,以“孝睦”名闻天下。
突厥人的习俗是“贱老贵壮”,当老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子女将他们丢到冰天雪地里喂狼是不受指责的行为。当李光颜兄弟的母亲去世时,
李光颜“三年不归寝室”,头枕土块,在无法遮风避雨的破棚子里按礼节守丧,完成了常人无法做到的孝行。正因为这种守孝十分艰难,很伤身体,
所以,时人对完成这种孝行的男人极为敬重,李光颜是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这份敬重。
母亲去世以后,李光进才娶了一位妻子,在这之前,李光颜的妻子主管家事,因为长幼有序,李光颜觉得应该把管家的权利交给哥哥嫂子,就让妻子拿出家籍、财物,交给李光进的新婚夫人。
李光进非常通情达理,他让夫人送了回去,李光进告诉弟弟,“弟媳曾侍奉母亲,母亲让她主家,她做得很好,不要再改了”,兄弟俩对泣良久,都十分感伤,最后,还是由李光颜的妻子主持家事。
元和九年,李光颜升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率领沙陀人为主力的本部人马,与其他部队一起,讨伐不听王命的吴元济,一场恶战拉开了序幕。
吴元济的父亲吴少阳是淮西节度使,一向对朝廷阳奉阴违,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吴少阳去世,吴元济想继承父亲的位置,遭到唐宪宗的拒绝。吴元济于是纵兵劫掠,
危害社稷,唐宪宗发兵讨伐,整整打了三年。元和十年五月,李光颜率军在时曲(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漕河合流处下游一带)与淮西军激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
吴元济的兵力远远多于李光颜的部众,逐渐四面合围,将唐军压缩在一角,
情况十分危急。李光颜自毁栅栏,身先士卒,率领骑兵突围,连续冲锋多次,都被敌人的箭雨压了回来,他多处负伤,却浑然不顾。
儿子拦住了战马,阻止父亲再次上阵。李光颜挥刀赶走了儿子,一马当先,冲入敌群,大刀舞成了片片雪花,挡者立死,战场上一片鬼哭狼嚎,唐军气势大盛,鱼贯而出,大破吴元济的淮西军,
给唐宪宗送去了期待已久的捷报。当时,征讨蔡州的官军有十几支,多数养寇自重,
逡巡不前,唯有李光颜的部队竭尽全力,英勇无敌,给了朝廷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为以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和十二年四月,李光颜败淮西军于郾城,三万淮西军死了十分之三,唐军缴获战马上千匹,器甲三万联,敌军为之夺气,郾城守将邓怀金和郾城令董昌龄产生了投降的念头,但是,
士兵的父母妻子都在蔡州做人质,如果不战而降,父母家人都要成为吴元济的刀下之鬼,这使他们犹豫再三。李光颜与他们达成了秘密协议,唐军率先攻城,
城中举火求援,引来吴元济的援军,等唐军击溃援军,郾城守将就打开城门迎接唐军。双方依计而行,郾城收复了,吴元济惊恐之下调集重兵防御李光颜的进攻,蔡州兵力因此空虚,后来的李愬得以演出了一出雪夜入蔡州的千古传奇。
李愬带领精兵九千人在风雪之中疾行一百三十里,闪电奔袭,直抵蔡州城,活捉了吴元济,三万多淮西军向朝廷投降。吴元济被斩首于长安,淮西平定了,唐宪宗在麟德殿召见了李光颜和李愬,以示功冠诸将,李光颜成为检校司空,整整赏赐了二十多车刍米。
唐宪宗的目光又转向了不服王命的李师道,李光颜再次充当开路先锋,授义成军节度使,“许以忠武兵自随”,不出三旬,败敌军于濮阳,斩首数千级,李师道伏诛,淄青十二州重归中央政府的管辖。
藩镇割据的局面暂时结束了,大唐几乎恢复了全盛时期的版图,这中间,李光颜居功至伟,多少次斩将夺旗,堆积成如山的功绩。(未完待续)
第312章【大唐将帅6】()
元和十四年,吐蕃入寇,李光颜被授予邠宁节度使,负责修筑被吐蕃焚毁的盐州城,当年,吐蕃进攻泾州,李光颜率领亲兵救援,部众却差点哗变,邠宁军衣食不继,每天只能吃到一勺陈米,
军人们不愿为朝廷卖命,不肯去打吐蕃军。李光颜很快控制了局面,他一向深得军心,
耐心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以忠义激励大家,终于获得了士兵的谅解和认同。三军感奋,欣然出发,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退了吐蕃军。
在李光颜的带领下,唐军浴血奋战,河源回到了大唐的怀抱,杨巨源有诗赞曰,“河源收地心犹壮,笑向天西万里霜。倚天长剑截云孤;报国纵横见丈夫”。
唐穆宗继位,加封李光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李光颜的一个儿子为四品正员官。
唐敬宗在位时,拜李光颜为司徒和河东节度使,唐文宗宝历二年,六十六岁的李光颜去世了,赠太尉,谥号忠,唐文宗念其劳苦功高,还向李家赐帛二千匹,以示恩宠。李光颜的哥哥李光进死时六十五岁,赠尚书左仆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孔孟之道推崇的精神人格,很多汉人把它当作了一种道具和摆设,在心里讥讽着这种“内圣外王”的虚妄,
而李光颜则是真诚地实践着这种高标准,真诚地把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据,他是孔孟之道的守护者,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天下一家”的理想。
他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尽忠职守,善待朋友,难怪马燧称赞他将来必然前程远大。成为国之栋梁,裴度称赞他忠勇无双。是朝廷可以倚重的坚实力量。
儒家曾说,人人可以为尧舜,李光颜就是大唐帝国的尧舜,他是大唐帝国顶天立地的男人。
郭子仪
提起郭子仪,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打金枝》这出戏,联想到他对大唐帝国的忠诚和大度,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是一个既深情又痴情的男子。在感情上,他从未真正背叛过他的正妻王氏,一生相濡以沬,
不离不弃,两人是一对真正的恩爱夫妻。郭子仪一生有八个儿子,其中六人是王氏所生,所有8个女儿都是王氏的嫡女,
仅从生育的频率和数目就可推断两人的感情深度,从王氏的墓碑记载可知,郭暧是郭子仪和王氏的嫡子。后来成为升平公主的驸马,郭映是郭子仪最小的儿子,也是与王氏所生的幼子。
王氏去世之时。郭子仪悲痛欲绝,不能自抑,停柩几近半年,不忍将爱妻下葬,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送爱妻入土为安,请名士杨绾撰写碑文,为王氏的一生写下深情的回忆。
出生太原王氏的名门仕女有夫如此,情深似海。真是复有何憾,她嫁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郭子仪(公元697年—公元781年)是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身长六尺有余,按照唐尺就是1。80以上的身材。他魁梧英俊,少年时期就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左卫长史,又是世家子弟出身(他的父亲郭敬之历任五个州的刺史),唐代崇尚军功,重视武举制度,郭子仪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太原王氏的亲睐,
15岁的王家小姐成为了郭子仪的妻子,虽然当时的郭子仪还只是一个潜力股,但是他拥有非常出众的资质,太原王氏慧眼如炬,没有放过这样的好小伙子。
“安史之乱”爆发了,带给普通百姓的是无数的离乱和痛苦,带给郭子仪的则是鹏程万里、扬名青史的机遇。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蓄谋已久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十五万叛军如潮水般南下,很快攻占了东都洛阳,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承平日久的朝廷陷入了一片惊恐之中。郭子仪临危受命,
成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与训练有素的叛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较量,陆续收复了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又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合兵,收复常山郡的九个县城,严重威胁了安史叛军的归路,
因为河北各郡是洛阳和安禄山老巢范阳的必经之地,安禄山不敢怠慢,让史思明带上几万人马攻打郭子仪和李光弼。郭子仪、李光弼的部队退往常山(今河北真定),
史思明的部队如影随行,郭子仪兵出奇招,派出五百骑兵,引得敌军追了三天三夜,正当敌军精疲力竭之际,唐军趁势进攻,史思明大败,赶紧向安禄山乞求援军,史思明的兵力很快增到五万人。
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的部队共有十万人,但郭子仪并不急于交战,“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夕袭其幕”,
让五万叛军疲于奔命却欲战不能,士气十分低落。郭子仪眼看时机成熟,在嘉山(今河北定西)以十万对五万,斩首四万级,生擒五千人,史思明披头散发、光着脚板逃到了博陵(今河北定州)。
嘉山大捷,河北十多个郡纷纷杀死叛军守将,迎接王师,叛军退路已被截断,人心浮动,唐将哥舒翰又坚守潼关天险,闭门不出,叛军进退维谷,形势对朝廷非常有利。
在这个关键时刻,年纪老迈的唐玄宗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