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是刘盈太老实,让老吕家人掌握了朝政。因此,刘襄做梦都想拿回属于老爹的东西。当然,这是他个人认为的。
当然,吕雉在世时,刘襄是不敢有丝毫流露的。这个人的能力,要高出他爹很多。
现在兄弟刘章送来的这封信,开出了比较诱人价码。这是一次有极大风险的投资,但对刘襄来说收益率还是蛮不错的,因此,他准备把握住这个机会。
刘襄也行动起来了。
介绍到此,还有一个细节是需要加以说明,或者是进行探讨。
在史料中,把刘章的写信举动,定性为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行为,是不受政府认可和法律保护的。这很不和情理。我个人认为,刘章的这个举动,是得到陈平、周勃及很多人支持的。
现今的朝堂,吕家人无疑是实力派,虽然陈平、周勃合起伙与人家对着干,可实际上这些人连参政议政的机会都没有。这种一边倒的实力布局,对陈平等人很不利。
陈平也很清楚双方的实力对比,就现状而言,仅靠自己手中的这点人力物力,很难搞出什么花样。因此,需要有外力的注入,需要把这潭死水搅浑,浑水才好摸鱼。
而齐王刘襄,无疑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外力,既姓刘又有实力,并且还有刘章从中穿针引线。把刘襄请来,简直是再恰当不过了。
再说,至于刘襄能不能当上皇帝,那是随后该考虑的事情,眼前这道难关才至关重要。一张空头支票请来个得力帮手,这项投资还是值得的。因此,他们对刘章的行为给予了一些鼓励。
然而,史料中却把这件事,全部把记在了刘章的头上,给人感觉是这位小兄弟误打误撞,一不小心开创出的局面。真相绝非如此。
应该说,这是有人在刻意掩盖真相。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人没有兑现承诺。
这很好理解,汉文帝继位后,为了表示自己地位的合法性,对群臣们的这个承诺,自然不会认账。若认了这一条,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厚道。
忽悠人干活却不给工钱,还拒不承认有这回事。用时拿来,用完扔掉,这就是政治,有时会让人觉得挺无耻。
了解了这一点,就会很容易弄明白刘襄弟兄三人随后的行为和结局。
当然,他们弟兄三人的结局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在此我们还是围绕现在的主题加以介绍吧。
刘襄收到信后,认为这单生意能干,因此叫来几个亲信盘算一番,准备动手。
这个消息很快被传了出去。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就在刘襄准备动手时,有人站出来反对。这个人叫召平,齐国丞相。
这个人我在“萧何的痛苦”那一节中是提到过的,他曾大闹萧何家宴,说过几句话,为萧何的避险工作做过谋划。鉴于突出表现,萧何把他引荐朝廷。
这个人比较能混。刘邦驾崩后,他开始和吕家人套近乎,逐渐成了吕家的嫡系。后来,吕雉把他封了侯,还任命为齐国丞相,任务之一就是监视齐王(当时很多丞相都负有这一职责)。
召平举动很让人瞠目,既不劝谏也不抗议,耍个二球,直接率军围困王宫,关了刘襄禁闭。
刘襄做梦都没想到,召平会来这一手,非常恼火。因此,他扯开嗓子热情洋溢地把召平全家问候一遍。我前边介绍过,这个人歪点子很多,待冷静下来后,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刘襄派中尉魏勃跑去忽悠召平:“没有朝廷虎符,定然不能发兵,丞相此举,太对了。我佩服的很,完全支持你,我请求替你率兵围守王宫。”
好不容易有一个能掏心窝说话的人,召平的眼泪都快被感动下来。
更重要的是,今天从早到晚连口水都没喝,人困马乏,比较辛苦。总不至于不吃不喝不睡觉地和刘襄耗着吧?再说带兵之事,本身就是中尉的分内之责。
因此,满心感激的把兵权交了过去,然后拍拍屁股欢天喜地的回家睡觉了。
魏勃也不是盖的,掌握兵权后,立马调转方向,派人把召平围在了家中。
召平洗完脚**还没来得及铺好,天都又变过去了。这让召老兄痛不欲生,真没想到,一辈子忽悠人,临了却被坑了一把。召平痛苦地说了一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然后自杀,
刘襄很有两把刷子,他的革命之路走的有模有样。逼死召平,接着就在内部搞了一场整风运动。解决掉所有绊脚石,统一了思想,齐国内部实现了空前团结,矛头开始一致对外。
第十二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
刘襄的内部工作做好了,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外围。
也许有人会认为,刘襄现在该挥师西进了。然而,刘襄并非如此直接,因为他很不简单。
刘襄手上的兵力有限,并且还没几个像样的同伙,甚至连个起兵的理由都没有,这个时候傻着脸往长安跑,简直是活的不耐烦了。因此,他认为需要找些人过来帮忙,造一些声势。
第一个进入他眼帘的人是琅琊王刘泽。刘襄看中了他。
刘泽之所以如此荣幸,并不是和刘襄的关系有多么好,只是因为他俩的地盘离得近,并且相对刘襄而言,刘泽手中的兵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因此,刘襄准备用自己的方式拉他入伙。
我上边介绍过,刘襄是个满肚子坏水的家伙,他拉人入伙的方式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当然,刘泽也不是个善茬。这一老一少两个滑头能搅合在一起,还真是别有一番景象。
刘襄派一个叫祝午的去游说刘泽。
在刘泽面前,这个姓祝的唾沫横飞、长篇大论地侃了好大一会,最终说了这么一句话:“齐王愿将全国之军交付大王,待大事已定,齐王将拥立大王称帝。”
这个结论让刘泽兴奋异常,他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碰到这种好事,馅饼竟然从天上掉下来直接砸进了嘴里。
刘泽兴奋地反问一句:“既然如此,齐王何不率军前来?”
祝午砸吧一下嘴,撒了他这辈子最成功的慌:“齐王年幼,不懂军事,此时不敢离兵,恐有所变。特使臣来相请大王亲临齐国,将齐兵交付大王,共同西进关中。”
这一下,刘泽乐开了花。
这些年来,他根本就没把刘襄放在眼里。要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泽年过半百,而刘襄连胡子都还没长出来,刘泽过的桥比刘襄走的路还长。刘泽当年跟刘邦打天下时,刘襄连开裆裤还没穿上呢。黄口小儿,自然入不得刘泽的法眼。
兴奋的刘泽快马加鞭、毫不犹豫地跑去了齐国。
在这里,他享受到了别样的待遇。这次经历,相信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刘泽屁颠屁颠跑来后,齐国大军他没看见,不过牢头狱吏他到是认识不少。因为到齐国后,刘襄根本就没搭理他,直接把他软禁了起来,好吃好喝好招待,吃饭睡觉都可以,只是不能随便乱跑,大有为他养老送终的意思。真是后浪推前浪,一浪要比一浪强,直接把前浪撂在了沙滩上。
刘泽的肠都快悔断了,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在江湖上混了一辈子,竟然栽在刚出道的毛头小伙手上。这不仅丢人,甚至还可能丧命。
就在刘泽懊悔之时,刘襄也没闲着,派祝午原路返回,打着刘泽的名义,接管了琅琊*权。
刘泽算是想明白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没跌进了自己的嘴里,而把自己给吞了进去。
这一次,刘泽栽了个大跟头,让他懊恼非常。前边我讲过,这个人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一次,完全是吃了自负的亏。一旦他耍其滑头来,一般人是很难招架的。
在这憋屈的几天里,刘泽在懊恼之余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忽悠一把刘襄。
刘泽在刘襄的面前说了这么一段话:“齐悼惠王(刘肥)是高皇帝(刘邦)的长子,推究根源而言之,大王您就是高皇帝的嫡子长孙了,应当继位。今群臣正在由谁称帝之事上犹豫不决,而我刘泽是刘氏家族中最长者,我可游说群臣,推举大王称帝。现留我在此毫无益处,不如让我进京谋定此事。”
刘泽为了脱身,完全是睁眼说瞎话。刘肥从出生起都没和“嫡子”沾过边,现在刘泽竟然用这么句话忽悠刘襄,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刘泽完全在胡扯,但比较入耳,刘襄听的心花怒放。但刘襄并没放刘泽归国,而是备上马车,指定专人负责,送刘泽进京。
刘泽很想归国,但他乘坐的是一趟直达车,目的地长安。虽然他在路上动了几番心思,可最终都没能绕道。
纵然如此,刘泽还是值得庆贺的。毕竟逃离虎穴,成功脱身。
送走刘泽,刘襄开始有新的举动了。
刘襄找了几个人,写了篇水平极高的通告,专业称谓——檄文。然后传檄天下。
虽然刘襄识字不多,但他找的抢手却很是老道。文章不长,但把吕家人骂的狗血淋头,连吕雉都没能幸免,非常解气。
当然,刘襄也不仅是为了过嘴瘾,他的这一举动无非是给自己的西进找个油头。这篇檄文完全满足了这个要求,因为文章的最后写了这么一句话: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对象确定了,目的找到了,刀子也亮出来了,那就行动吧。
刘襄带领齐国和琅琊国的军队向西进发,在济南和吕*队打了一仗,大获全胜。随即举行挥师向西,一路高歌猛进。刘襄搞的这次规模盛大的旅游活动进展顺利。(济南是吕国都城,吕产虽身居长安,但此地却是他的地盘。)
各路诸侯收到那篇篇檄文后,举国轰动;又得到刘襄高歌猛进的消息后,热闹了起来。很多人坐不住了,纷纷过来凑热闹。
到目前为止,刘襄无疑是这次活动的倡导者,按常规路数分析的话,他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剧情的发展却大出所有人的预料。
就在刘襄在济南作闹时,京城的吕产着急了。有人跑去他家里抢东西,自然不会太甘心。虽然他在济南根本就没住过几天,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地盘。刘襄敲锣打鼓地跑去和家里人干架,吕产自然很上火。因此,他准备用行动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
但吕产这个人眼高手低,虽然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让人感觉很牛气。事实上,他的能力很一般。他采取的举措就有些蹩脚了。
第十二章 覆灭—第十一节 吕氏败亡(四)()
在史料中,毫不客气地把吕家人定性为坏蛋。事实上,这是不公正的。就如吕产,他就不算是个坏人。
吕产这个人,不狠毒,不腹黑,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优柔寡断。他的能力一般,之所以能混到相国的位置上,全靠姑母吕雉。
应该说,吕雉是对他寄予厚望的。她希望吕产能挑起重担,守护老吕家的安全。事实上,她也是这样安排的。为了保险起见,还为他配了个助手——吕禄。
吕禄这个人就更不能算是坏蛋,这个人智商一般,有点老实,还有个更大的毛病——胆小怕事。
这兄弟俩,一连办了几件蹩脚事,把老吕家带进了深渊。
吕雉死后,吕家兄弟动过诛群臣的心思。可万没料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