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往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类是半路归降的。剩下四个人似乎都可归到此类,但这四个人之中却又被臧荼分出了亲疏远近。

    张敖是继承他老爹的职务,况且他老爹在很早以前都和刘邦混的非常熟络,并且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这个人是刘邦比较信任的。黥布虽然是半路归降,但当初他被项羽打的一无所有后,几乎是赤条条投奔的刘邦,并一直陪在刘邦的身边近两年,培养了不浅的感情,臧荼自认为和这个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对于这两个人,臧荼是不敢亲近的。

    剩下的只有吴芮和他臧荼。似乎只有他俩算是项羽曾经的亲信,虽然投奔了刘邦,却没为刘邦的称帝大业做出什么贡献,只因自己手握兵权,并且一直比较听话,刘邦没有拿他们开刀罢了。对吴芮,臧荼还是很有几分好感。臧荼有这种认识,只能说明他瞎了眼。

    臧荼想当然地把几个人分出了个三六九等后,自己的心里突然开始发虚了。当初刘邦极尽困难之时,曾多次邀请他前去凑热闹,可他总是吞吞吐吐没给刘邦一句爽快话,也没干干脆脆用实际行动证明些什么。而现在刘邦真正成了老大,他发现自己在刘邦面前的谈资越来越少,远没那些被封侯、甚至连“侯”都不是的喽啰们那么有自信。当他有了这么个发现后,臧荼有些坐不住了。

    就在臧荼心里发虚之时,一个消息传了过来——季布归降,丁公被杀。忠于项羽的人被重用,帮过刘邦的被杀头。刘邦的这一举措赢得了那些敌人们的尊敬,却让臧荼不自觉的开始对号入座,不过他对的号是丁公,并且那个位置似乎还非常恰当。当对上丁公的位置后,臧荼开始害怕了,并且不是一般的害怕。

    害怕的臧荼在做了一阵思想斗争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造反。至此,臧仁兄开始了他很让人纳闷,但别有一番情调的造反事业。

    好了,不再啰嗦了,让臧仁兄上台表演吧。

    造反这种事,通常是来暗的,是很秘密、很小心的事情,在准备充分后突然发兵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纵然举起大旗开始付诸行动,口头上还是要选个合适的口号,免得落下什么把柄或者失去人心。我虽然没有干过这件很有意思的工作,不过个人认为这点常识还是应该遵守的。然而臧荼打乱我的观念,让我看了一场别有风韵的造反剧情。

    害怕了的臧荼居安思危,不等刘邦找上门来,就大张旗鼓的搞开了。

    不过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别人造反把主要精力用在招兵买马、设计方案上,然而臧荼造反却另辟蹊径,他既不去攻城,也不做其他军事部署,而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宣传上。为了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见人就讲造反的种种好处,展望造反的光辉前景。臧仁兄一天到晚在北京喊造反,喊的自己口干舌燥,让这个在当时还不算太大的城市沸腾一片。臧荼的儿子臧衍见他如此,就劝他不要造反,纵然造反也不能以这种方式进行。而此时的臧荼正高举造反的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在宣传事业之中,听不进儿子的劝阻。

    纵然如此,他还觉得效果不够,准备发展个外援,加大一些宣传力度,好让自己的宏伟目标走出北京,走向全国,向世人展现一下自己的魄力和勇气。他找的第一个外援就是吴芮。

    应该说臧荼前一阵的专研真是没有白辛苦,他挑来拣去觉得还是吴芮的处境和他相似,感觉这个人可以争取一下,共同投身这个很有发展空间的大业中来。因此他连忙写信,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向吴芮做了展示。

    事实证明臧荼犯了一个和共尉相同的错误——不进行人际关系调查。当他的信千里迢迢送到吴芮面前后,吴芮扫了一眼,就把收起来重新装好,派人连夜送给了刘邦。

    刘邦把信展开一看,恼怒非常,但回头一想还是有些不太相信,因此派了个使者去北京探探究竟。使者马不停蹄地出发了,刚到北京,街头巷尾的造反宣传工作让他耳目一新,本准备收拾行囊打道回府,可不想臧荼适时地发现了他的到来,并且还要请他吃饭,因此使者硬着头皮赴宴了。酒过三巡,臧荼又开始他的宣传了,他为使者勾勒了一幅美好的造反蓝图,让使者陪着他畅想。可这个使者不是傻子,陪着他虚于周旋了一番,然后找个机会拍马而逃。

    使者的回报,引起了刘邦的高度重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小子你活腻味了。十几天后,刘邦亲率大军北上燕地,亲自征讨。刘邦一路高歌猛进直抵蓟城,双方摆开架势,一句废话不讲,直接开打。臧荼前期又没做什么准备,自己的能力又不怎么过关,脑子也不怎么好使,更关键的是他手下的士兵早就厌倦了战争,因此刚一开打,臧荼的手下纷纷倒戈,带着汉军返回了城内。

    臧荼见此阵势,也顾不上再做什么宣传工作了,慌不择路的向城门口跑,可还没跑出多远就被迎头而来的汉军逮了个正着。

    虽然这个人造反事业很扯淡,但仍不失是一位硬汉。因为成为囚徒的臧荼仍不停的宣贯自己的造反理念,时不时还会穿插一些问候刘邦全家的话。他的放肆让刘邦忍无可忍,最终砍掉了他的脑袋,并挂在城门口展览。

    这个大话连篇、好高骛远的臧荼以这种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他的表演,他能当上燕王有些侥幸,当然他的失败不存在侥幸,因为他的智商没达到应有的水平,燕王的那个称号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可承受之重。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城破的同时,臧荼的儿子臧衍乔装改扮溜出了城门,然后投奔了北方的匈奴。这为后来匈奴的南下埋下了伏笔。

    臧荼还有一个孙女叫臧儿,这个女人将来也生了个女儿,名字叫王娡;而这个王娡却生了个儿子,他的名字叫刘彻,这个人我们还有一个通用的称呼——汉武大帝。不过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到那时他将是我们的主角。

    几家欢乐几家愁。张牙舞爪的臧荼闭上了嘴巴,可他的岗位却被刘邦保留了下来,他准备把这个职务封给自己最为亲信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卢绾。

    卢绾的能力一般,但他和刘邦的关系却连萧何、张良之辈都甘拜下风。原因很简单,刘家和卢家是祖居多年的邻里,几代人关系密切,更为巧合的是刘邦和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一起光屁股长大,一块偷鸡拔白菜,多年共事,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君臣关系。当初刘邦带队骊山游,卢绾就陪在身边;刘邦当土匪,卢绾还陪在身边;后来官拜太尉,一直陪到刘邦顺利称帝。在期间还是做出了一些成绩,我们在前边也多少做过介绍,在此就不再复述。

    早在刘邦称帝前,他就想封卢绾为王,如果顺利的话当时应该是八个异姓王,而这个想法,遭到群臣一致反对,最终封其为长安侯。长安就是咸阳,能封他到这个关键的地方,可见其在刘邦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被封为长安侯的卢绾似乎已再无晋升的机会,这让他多少有些失望。就在卢同志满心沮丧的时候,臧荼很配合地跳了出来,他准备给卢绾腾位。刘邦带兵跑来,卢绾依然跟在身旁。

    灭掉臧荼后,刘邦开始着手为卢绾谋福利了。有鉴于上一次的教训,刘邦准备采取一个很前卫的解决办法——民主集中制,减少一些阻力,多一份胜算。因此,刘邦下诏:“荐有功者为燕王。”

    这个诏令引来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些人为能自己成功上位,跑门路走关系;有些人为能让自己的利益扩大化,积极奔走忙活;更多的人则完全是在凑热闹。在这一片嘈杂声中,推荐名单报了上来。公布一个,刘邦摇摇头;再公布一个,刘邦还是摇摇头;当公布到卢绾的时候,刘邦微微一笑:“卢绾似乎可以。”

    老大表态了,再没脑子也该开窍了。因此,群臣皆言:“太尉功多,可封燕王。”听到这句话,刘邦笑了。

    卢绾就这样成功上位,在北京安家落户。他现在是兴奋的,可用不了多长时间,他竟然同样面临了臧荼曾有过的困惑。

第七章 烽烟再起—(二)造反二重奏() 
臧荼的造反是失败的,但他的造反理论却顽固的留了下来,总的来说他还是有些成绩的。自从臧荼开了这个好头后,在他光辉形象引领下,一个我们比较陌生的面孔蹦了出来,这个人名字很有意思,叫利几,他应该是受臧荼宣传工作影响最深的一个人。他为臧荼不成功的造反续写了一部更不成功的续集。

    史书里对这个人介绍的很模糊,不过从有限的史料中记载,这位仁兄应该是项氏宗将,早期跟着项梁闹了几年革命。后来项梁战死,他就跟着项羽鞍前马后伺候,虽然伺候的不是太到位,但也很尽心。为了表彰他的忠诚,项羽称霸后把他安插到陈留,很是“大方”地让他当了个县令。这个职务让利几吐槽了好些天。后来陈平离间项羽君臣,利几由于和陈平有些交往,很不幸地被列为离间的对象,虽然他当时的角色不是太扎眼,但依然被陈平弄得满身腥。

    一是项羽不重视,二是陈平在刨坑,利几同志既害怕又有想法,垓下大战前期,利几的这种思想状态终于开花结果了。就在楚军四面败退之时,他很合时宜地宣布倒戈,投奔了刘邦。此时的刘邦正在不遗余力地挖项羽的墙角,因此想都没想就封利几为颍川侯。颍川位于河南中部,是个好地方,这里人杰地灵,能人辈出,并且还比较富裕,利几被封到此地,是个不错的收获。

    然而好景不长,利几犯了个臧荼一样的毛病。当初项羽全线溃退,前边提到的那个丁公很不幸(应该是很幸运)地被赶的四处乱跑,最终万般无奈地跑到了老朋友利几的身边,躲了起来。

    刘邦称帝后,丁公准备出山了,他为当初放刘邦一马而感到欣慰。直到听说自己的好外甥季布被刘邦封官后,丁同志慌不择路地跑来了。刚跑到刘邦的面前,本以为刘邦会请他吃顿大餐,封个大官,却不曾想刘邦二话不说就把他扔进了牢房,请他吃牢饭去了。

    这个结果让丁公很是惊诧,连不远处的利几也很吃惊。得到这个消息后,利几立马上书替丁公求情,他把能说的好话替丁公说了一遍,接着得到了刘邦的回复:丁公对项羽不忠,致使楚国败亡。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利几的心。在利几听来,这句话不单是在说丁公,更多的是说给他听得。莫名其妙地揣摩到这一层后,他开始颤抖了。就在他颤抖之时,臧荼派人来做宣传工作了。臧荼的造反理论在吴芮跟前没用,可在利几的心里却掀起了不小的涟漪。不过利几不同于臧荼,臧荼把功夫用在嘴上,而利几却用在了行动上。当臧荼的使者走后,利几开始暗自招兵买马,同时希望臧荼能联系好吴芮,从南至北同时起兵,从而浑水摸鱼。

    然而令利几不曾预料到的是,吴芮不但不和他们一起闹事,还在第一时间把臧荼的造反理论原封不动地向刘邦进行了宣贯。更没让利几预料到的是,看似威风凛凛的臧荼竟然如此不济,还没开始闹腾就被刘邦围在了老家,并且被砍掉了脑袋。

    一连串不利的消息,让利几难以承受。更让利几难受的是他不知道臧荼临死前有没有给刘邦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