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附和道:“是啊,请齐公子指点我们吧!”
其他人也纷纷起哄:“请齐公子不吝赐教!”
陆云舟暗自抹了一把汗,拱手道:“多蒙各位朋友青眼相待,小弟自当尽力而为,只是小弟一会儿还有要事要办,不能在此逗留过久,还请诸位见谅则个!”
众人连忙纷纷回应:“是是是,上……齐公子来此世间一趟,定是身负上天重任,我等自是理解的!”
辨亭中那两名同学也都急忙地上前来阐述各自那一方的立论,生怕耽误了陆云舟宝贵的时间。
一名同学踏前一步,对着陆云舟和四周人群一拱手,朗声道:“齐公子请明鉴,今日的辩题乃礼法之争,在下乃儒家门徒,持儒家之以周礼治国一方,对面这位同学乃法家门徒,持法家之以法、术、势治国一方。”
这时刘琨和方世华才将小船停靠,这会儿正艰难地在人群中从后往前挤进来,想要一睹陆云舟辩论的风采。
“这位同学,烦请让让,我俩和齐公子是一起的!”
方世华和刘琨连连告罪,穿过人墙,终于挤到了前排,正好听到那名同学在阐述今日的辩题和两方的立论。
陆云舟轻轻点了点头,礼法之争,那是稷下学宫的经典辩题,也是老生常谈了,无数老前辈在这个辩题上喷过口水,留下印记,到现在根本已经很难辩出什么新的花样了,也怪不得这两个同学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在陆云舟这后世之人看来,礼法之争自然是十分无聊的,是华夏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罢了。
周朝是以周礼治天下,到了秦朝则以律法治理国家,再到后来的华夏历代封建王朝,明面上看似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实际上统治者身体力行的治国之策也不过是外儒内法罢了!
说到底,礼、法根本就是一回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给天下人立一个规矩,都是统治阶层维护自身利益和国家稳定的工具,区别只是礼乐治国,教化怀柔;律法治国,峻冷严苛罢了!
当然,这些超前的言论,是没有必要在这里说的,说了也未必有多少人能真的领会,人多嘴杂反而容易闹出麻烦来!
想到这里,陆云舟倒是心中一动,忽地有了别的想法。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连问()
原本陆云舟只打算速战速决,说完自己的见解便快些结束离开,只因后面同刘琨和方世华商量的事情,才是更加重要的。
但当礼法之争这个命题摆在陆云舟的面前的时候,陆云舟脑海中却是忽地灵光一闪,联想到了几天后将要被他亲自推向这个时代的科举制。
在战国时期推行科举制,和后世华夏历朝历代的科举制会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
后世的华夏是儒家一家独大,科举考试只需要考察儒家的四书五经便可。但战国时期,却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无数的流派百花争艳、竞相绽放,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同台较量,这场考试需要考察的内容,便注定不可能如此简单!
在这片时代的大擂台赛上,儒、墨、道、法四家轮流守擂,台下还有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兵家、农家、轻重家、神仙家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瞅准机会便随时有可能跳上擂台和上面的大佬们掰掰手腕,亮亮肌肉!
到底哪一个流派更适合治理国家,更有能力主导这片广阔的华夏大地,这绝不是陆云舟想要做出的最终抉择!他也并不希望国家举办科举制这样的抡才大典,最终会成为诸子百家互相较量,成为流派纷争的擂台赛,而失去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初衷!
较量,可以!但要公平较量!
竞争,可以!但要良性竞争!
陆云舟绝不希望发展到最后,将考场上的争端,延续到朝堂之上,演变成明朝中后期那种你死我活的党争!
除此之外,科举制的目的,是为了给国家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为了选出来一群死读书的学霸!
因此陆云舟也绝不想要看到,最终选拔出来的人才,会像华夏历朝历代那些士大夫一样,学了一辈子、考了一辈子,强行把自己变成一个只会啃书本的书呆子,装了满肚子的学识,却没有丝毫与之相匹配的实干能力,当了官之后,还得依靠幕僚、师爷的辅佐提点,才能艰难地处理政务!
因此陆云舟忽地升起了一个念头,就是在科举制问世之前,要为这一个可能发生的隐患,打一剂预防针!
同样的,这也是一个为科举制舆论预热的极好机会!
这些念头仿佛一道道惊雷,在陆云舟的脑海中瞬息掠过,想明白一切的陆云舟回过神来,对着那两名同学微微一笑,道:“礼法之争,这是一个经典的辩题,已经被无数的前辈辩论过,挖掘了几乎所有的观点、所有的事例,好的坏的都被人说过,所以你们陷入了困境,到了辩无可辩的地步,是吗?”
那两名同学闻言,俱都面庞一红,回想一下,他们之前虽然辩论地无比激烈,两方观点你来我往,看似辩得很热闹,但追究起来,却都是一些拾人牙慧的老生常谈,只不过这道辩题的前例众多,才让他们拼内力拼了那么久。
陆云舟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了,事实上如果此场辩论当真出了什么新颖的观点,那名同学在给自己介绍的时候,就绝不可能绝口不提,而围观的学子们,也会先邀请自己观战点评,而不是二话不说就拉自己这个场外援助上来说话。
陆云舟微笑道:“当一条路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就没有必要再走下去了,钻牛角尖是很难得出想要的答案的。这种时候,或许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反而会得到新的收获!”
那两名同学连忙惭愧地点头应是,而围观的学子们则都眼前一亮,细细琢磨陆云舟这番话,顿时感到受益匪浅。
那些围观的贵族仕女们的眼神则更加地热烈了,一个个崇拜又爱慕地看着陆云舟。
陆云舟看向那名儒家的同学,问道:“这位同学,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同是圣人门下七十二贤人,宰我与子贡的为政能力,谁更高明?”
那名儒家的同学闻言一怔,随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子贡!”
陆云舟微微一笑,没错,同为孔子门下,同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宰我在齐国做临淄大夫的时候,跟随田常作乱,全家都被灭门,而子贡则与之恰恰相反,干出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外交成果--“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
陆云舟又问道:“同是遵循周礼,曾子与周公的为政能力,谁又更高明?”
那名儒家的同学愕然,前一个问题他还能理解,但这个问题他就完全想不通了,为何陆云舟会将这两个人并列在一起?
这不是废话吗?周公可是儒家比孔子还要伟大的圣人,若不是他开创了“分封制”,就不会有周王朝八百载的基业,若不是他制定了礼乐,就压根不会有儒家这个流派!
哪怕是孔子在周公的面前,都根本算不上什么,一辈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曾参,又如何能同先圣相提并论?
那名儒家的同学实在想不通陆云舟问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里,但考虑到陆云舟“上仙”的身份,想来说什么都必然是有深意的,便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曾子虽是贤人,终究不能同先圣相媲美,自然是周公更加高明!”
陆云舟笑着点了点头,又转向那名法家的同学,问道:“这位同学,可否请问你,同是法家之人,子产和管子的治国能力,谁更高明?”
那名法家的同学虽觉这问题问的奇怪,不过看过之前陆云舟已经问过另一名同学类似的问题,便也回答道:“子产虽是郑国贤相,但是比起辅佐齐桓公首霸的管子,终究还是有所不如的!”
陆云舟又问道:“那么同为法家之人,吴起和李悝的治国能力,谁又更高明?”
那名法家的同学思索了片刻,说道:“单论治国能力,李悝自然是高于吴起的!”
毕竟李悝变法造就了战国第一霸主魏国,并且将霸业成功延续了两代半,而吴起变法虽也使楚国强大起来,但却太过于激进,导致贵族强烈的反扑,其变法成果最终不过昙花一现!
周围围观的学子们渐渐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谁都不明白陆云舟问这些问题的意义何在。
第二百二十七章 荒唐()
站在人群中的刘琨和方世华对视了一眼,别人或许难以理解陆云舟此番连问究竟是为何,但他们两个却多少能够猜到一些,今日说的话题,或许和陆云舟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关。
“刘兄,我感觉齐公子好像变得认真了起来。”方世华小声道。
刘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我们看着就是,齐公子绝不会无的放矢!”
看着人群开始窃窃私语,辨亭中的两名同学也面露疑惑,陆云舟不由得笑了,拍了拍手,打断了众人的思绪,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最后两个问题:第一,子贡同吴起的为政能力,谁更高明;第二,周文王同管仲的为政能力,谁又更高明?”
这个问题再度引发了讨论,方才陆云舟的比较,还是儒家或者法家内部人物之间的比较,现在却开始了交叉比较。
对于陆云舟一反常态的表现,很多人都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但均无法服众,一时间场面变得闹哄哄的。
陆云舟笑了,伸手示意了一下,待众人安静下来了之后,才朗声道:“诸位是不是感到这些问题,都有些莫名其妙?这些儒家或是法家的先辈们,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职务,甚至不同的派别,又如何能够对他们做出正确的比较呢?没错,诸位心中所想的都没有错,这些问题,的确都很可笑!”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给击晕了,没有人能够理解,为何陆云舟又要亲口推翻自己说的话。
陆云舟笑了笑,双手一摊,又道:“但是在我看来,礼法之争这个辩题,却远远比这个问题可笑一万、十万,甚至百万倍!”
“哗--”
陆云舟的话,仿佛是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顿时引发了轩然大波,让在场所有人哗然一片。
礼法之争这个辩题,几乎是稷下学宫的保留题目,被无数的先贤拿来辩论过,在这辨亭中也不知进行了多少场关于礼法之争的精彩论战,其中甚至包括了当今的稷下学宫祭酒--荀子!
而陆云舟却一句话就将之推翻,完全否定了先贤们的智慧成果,哪怕在场的稷下学子们心底里都认为他是下凡的仙人,此刻亦是感到有些难以苟同!
稷下的学生们向来敢说敢言,哪怕你是上仙,也压根不缺猛人站出来怼你,很快就有人反驳了:“齐公子,我认为此言不妥,若没有礼法之辨,怎能让世人明白,究竟治国该用何策?”
陆云舟颔首笑道:“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好,那么在下也想问一句,是否诸位在此争辩明白了,最后用胜者一方的方针治国,就一定能成功了呢?如果当真如此,诸位又该怎么证明呢?”
怎么证明?
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在刁难,在耍流氓!
在场的都是一些稷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