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万八千余骑兵对松州城外开始无差别扫‘荡’,但凡遇到不会说汉话的人,一律斩杀屠戮,三军从东北南三面缓缓推进,对松州城施以围三阙一之法,唯独放开西面城池,侯君集所部遣五千‘精’骑埋伏在西面五十里处。
**********************************************************
ps:还有一更;
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战松州(上)()
吐蕃二十万大军,而唐军三支人马合计也才五万。 。,
松赞干布要的不是大唐公主,或者说,不仅仅是大唐公主,他还想称称大唐的斤两,用战争来决定君臣的名分归属。
兵力占了绝对优势,战力亦不输关中子弟,如何不能称量?
二十万大军守城,攻城的只有五万,收复松州的希望很渺茫。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当即遣快马入长安,向李世民陈述战情,并请李世民倾举国之兵力尽发松州,誓雪松州之耻。
艰难的不仅仅是攻城,还有收容从松州逃出来的难民问题。
难民都是大唐百姓,从吐蕃人的刀口下逃出来的,总数十来万人。
三位大总管自然要善待百姓,于是下令在营外另建营帐,拨付粮草以供百姓吃住,然而,收容难民的当夜,新建的营帐忽然起火,随即一股‘混’杂在难民群中的吐蕃人裹挟百姓向唐军刘兰所部中军发起突袭,所幸唐军警觉‘性’高,在未酿成大祸以前及时将这股敌人扑杀殆尽。
内忧外患,给这次大战的唐军将士们‘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二天,侯君集邀刘兰,牛进达二将商议战事,牛进达领亲卫前往侯君集中军帅帐,回来时脸‘色’‘阴’沉,显然唐军这次的形势很严峻,五万人面对二十万吐蕃大军坚守的城池,实力委实太过悬殊。
牛进达回来后不久便下令擂鼓聚将,包括李素在内,众将恭敬站在帅帐内,牛进达神情冷峻,一支朱‘色’批箭扔出去,一道道军令被众将领走。
午时一刻。全军攻城!
**********************************************************
一架架抛石车,云梯被后军火速组装起来,大营里人吼马嘶,将领们骂骂咧咧,府兵们匆匆忙忙,急促的马蹄声在大营内来来去去。扬起漫天的尘土,一队队扬刀执戈的身影在尘土里穿梭。
李素站在帅帐外,静静看着这一切,他的身旁,牛进达表情冷凝,‘阴’沉如云。
“小娃子,你曾说战松州易,入吐蕃难,今日如何说?”牛进达目视前方。语气淡漠。
李素苦笑:“若是解松州之围,自然容易,可是”
牛进达冷笑接口:“可是谁也没想到韩威竟败得如此快,弃城弃得如此果决,若是与吐蕃战于松州城外的平原,我五万唐军击败二十万吐蕃胜算不小,但若是五万人攻打二十万守军的城池,怕是没有好下场。”
李素点头。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事,唐军英勇善战。至少在如今这个年代,平原决战的话可以说是天下无敌,然而靠这五万人攻一座有二十万守军的城池,难度就不一样了,兵法所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就是这个意思,想要攻城,少说也得有优于敌方五倍的兵力,而如今的兵力对比却完全反过来了。
侯君集刘兰牛进达三人饶是大唐名将。对如何攻克松州城也是一筹莫展。
李素神情忧虑,他想到了王家兄弟,攻城战自古以来便是最艰苦,伤亡也是最大的,今日三位大总管下令攻城,这兄弟二人恐怕
“大总管,既然兵力悬殊,为何不围城待援?我们这点兵力攻打,伤亡”
牛进达叹道:“待援?如何待援?就算陛下能腾出手再调关中大军,从长安到松州少说也要二十日,沙场战势变幻莫测,二十日后,敌我还是如今这般态势么?先试试吧,看看吐蕃蛮子守城的斤两如何。”
李素嘴‘唇’嗫嚅几下,‘欲’言又止。
牛进达看着他,道:“总要试试的,你以为古今的将军们天生就会打仗?都是拿人命填出来的,损过成千上万条‘性’命,才能看出敌人的底细,找出敌人的破绽,才能一击而致敌于死地,才能成全将军们常胜的名声。”
李素心情愈发低落,垂着头缓缓地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牛进达奇异地看了他一眼,道:“好诗,倒是有几分才气,你说得没错,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回事,不过你这句诗里不该有怨气,将军谁不疼惜自己的士卒?不疼惜士卒的将军谁会愿意为他卖命?只是被战势‘逼’得无可奈何,若不能狠下心牺牲一批,说不定会全军覆没”
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牛进达神情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意味,喃喃道:“沙场征伐,本就是搏命的事情啊。”
松州城头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吐蕃兵,他们没有统一的服装,全是各种颜‘色’的怪异短衫,‘露’着光膀子,不怕热的甚至还披着羊皮袍子,手里的武器也是各式各样,亦没有统一的制式,刀叉剑戟,甚至还有人拿着农耙木‘棒’,看起来像一群一击即溃的乌合之众。
然而,数月前吐蕃入侵吐谷浑,横扫吐谷浑国境,可汗被他们‘逼’得狼狈逃窜,大唐的松州城亦被他们轻易攻占,立下这些硕硕战果的,就是这群乌合之众,侯君集等三位大总管已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开始将吐蕃当作真正的对手。
没有所谓的城头骂战‘激’将,也没有挑衅摩擦,自吐蕃攻占松州,屠戮城内百姓的消息传到唐军营中,便已代表了此战势在必行,从唐军三面围城开始,战争已无法调和,双方都知道,此战不死不休,这是收复国土之战,亦是复仇之战,用句俗话说:少废话,开打!
午时一刻,松州城外东北南三面吹响了低沉呜咽般的牛角号,压抑烦杂的号角声里,唐军三面各自走出三千弩箭手,离城墙一百五十步列好阵式,将领红旗重重挥落,黑雨般密密麻麻的弩箭朝松州城头漫天落下,吐蕃兵矮着身子蹲在城墙箭垛下,躲避一轮又一轮弩箭打击,不时有人中箭,发出惨烈的嚎叫,然后被人拖远,又有人迅速补上。
箭雨‘射’了二十多轮后终于渐渐停歇,弩箭手收起弓弩,飞快撤回中军本阵,紧接着,中军阵内巨大的牛皮鼓隆隆擂响。
数百架抛石车吱吱嘎嘎推出中军,将领一声令下,抛石车发出轰然巨响,无数巨石如冰雹般狠狠砸向松州城头。
**********************************************************
ps:那个啥。。呗。。。;
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战松州(中)()
城池攻防是战争中最艰苦的,攻守双方都不好受,生与死也是最直接最快速的,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一支从斜刺里冷不丁‘射’来的箭矢,一瓢淋在登云梯上的滚油都是要命的杀器,蜂拥而至的人群里,拼的只是运气,运气好,诸神保佑,毫发无伤,运气不好,上阵跑两步就挨一记,死得又痛又快。。更多w。 。
随着将领的一次次挥旗,抛石车将一块块合抱大小的巨石抛向松州城头,漫天而落,如同神罚。城头的吐蕃兵第一次尝到与大唐‘交’战的滋味,城头本来站着无数吐蕃兵,由于久闻大唐兵锋之盛,吐蕃也不敢怠慢,整个城头最大限度地布满了兵士,谁知大唐的开场白竟是一阵箭雨和巨石,城头人与人之间太拥挤,哪怕看着巨石直奔头顶,却也无法避开,一声声惨叫后,无数人化为一滩模糊的血‘肉’尸首。
吐蕃将领们这才惊觉到守城部署的错误,急忙下令大部军士离开城头,一阵慌‘乱’过后,吐蕃人付出了数千人的代价,才学会了如何躲避唐军的远程武器。
牛进达没说错,将领打胜仗的本事,全是人命填出来的,敌我双方都一样。
三面攻城的节奏保持一致,侯君集,刘兰,牛进达三位皆是历经百战的名将,彼此间默契十足,似乎掐算好了时辰似的,抛石车尽情朝松州城墙倾泻了半个多时辰的巨石后,忽然间三面皆停止了投石,吐蕃兵正是胆战心惊之时,城外三面皆传来隆隆的擂鼓声,一排排整齐的唐军将士终于出列,人人手握横刀长槊木枪,如捅翻的蚂蚁窝似的,黑压压地朝城墙涌来,每横隔十余步便有人抬着长长的云梯。义无返顾地跳进护城河里,将云梯搭在河面两岸
漫山遍野的唐军将士嘶声喊杀,巨‘浪’拍岸般朝城头狠狠席卷而去,城头的吐蕃兵亦不甘示弱,唐军离城墙一百余步距离时,毫不留情地拉弓开箭‘射’杀,攻与守用尽全力屠戮对方的‘性’命。用以争取自己的生机。
李素站在牛进达身边,这是牛进达特意叮嘱的,‘交’战之时不准李素‘乱’跑,他的活动范围被规定只能在中军帅旗方圆十丈之内。
身旁就是巨大的牛皮大鼓,一刻不停地擂得隆隆响,脚下大地的黄沙随着巨鼓的节奏不安地跳跃。李素看着唐军将士前赴后继地冲过护城河,冲到城墙下,搭起云梯不要命似的往上攀爬,下面的将士不停用弩箭为其掩护,而吐蕃兵则用钩镰长枪将架在城头的云梯推开,或者干脆朝云梯上淋一层烧得沸腾的桐油,李素眼睁睁看着无数唐军将士从十余丈高的梯子上硬生生摔落在地。或被桐油淋在身上,全身着了火似的惨叫掉落尘埃
战争的惨烈与残酷,李素今日亲眼见识到了,心脏跳得比鼓声的节奏更快,每一名唐军将士的惨叫,都能引得他的面颊狠狠‘抽’搐一下。
中军离城头数里之遥,李素似乎都闻到了一股浓烈的令人直‘欲’呕吐的血腥味,夹杂着无数的惨叫声。平静祥和的边城此刻已是一片炼狱。
不知道那些勇往无前的攻城队伍里有没有王桩和王直,如果真有他们,如此残酷的战阵里,他们活下来的几率有多大?
李素不能不担心,王家兄弟不是陌生人,他们是自己来到这个世上后最先‘交’到的朋友,不沾亲不带故的。可他就是觉得自己对他们有责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半个时辰后,伫立中军帅旗下的牛进达叹了口气。摇摇头道:“不成,这次攻不下,另外两边应该也一样,该鸣金了。”
话音刚落,远远听到东边和北边传来当当当的鸣金收兵之声,牛进达的猜测没错,都是历经百战的名将,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每位大将军心里都有个尺寸。
牛进达点点头,淡漠地一挥手:“传令鸣金!”
巨‘浪’拍岸般凶狠地席卷城头,又如‘潮’水般静静地退却,松州城墙根下,留下了上千具唐军尸首。
李素的心仍然久久悬着,不曾放下。
攻城只有半个时辰,很显然,这是三位大总管对松州守城力量的第一次试探,结果失败自然早在三位将军的意料之中。
然而,上千条生命终究在这第一次的试探里永远逝去。
大战过后,遍地尸山血海。
几队唐军士卒走出前阵,靠近城墙,试图收拢袍泽们的遗骸,走到一百步左右,城墙又是一阵箭雨‘射’来,士卒们只好咬着牙将稍近一点的遗骸收回,至于城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