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上方封印缘故,二人贴着屋顶飞行,被下方百姓看得清清楚楚。百姓指指点点,无不仰头来看,不时有人惊叹道:“好一对璧人!”
肖逸闻之,不禁向静姝望去,正好迎上静姝的目光。二人相视一笑,又别过头去。
回返路上,二人虽未说太多话语,但是肖逸感觉静姝变了许多,变得更加令人亲近,尤其是身上的寒意和那种难以捉摸的气势荡然无存。
肖逸甚感欢喜,直觉得此生从未如此舒心过。
进入道家驻地,只见大厅中已集聚了大半道家弟子。
众弟子见二人从外归来,登时神情各异。年长者目光异样,耐人寻味,同辈中却有的嫉妒,有的羡慕,各不相同。
被众人注视,肖逸顿感不适,但是觑眼瞄了一眼静姝,见其面色如常,丝毫不以为意,想道:“我行事堂堂正正,又何惧他人眼光?”遂也自然开来。
进入厅内,长靖真人望了二人一眼,并未询问,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肖逸忽觉厅中气氛有些沉闷,又见众人少言寡笑,眉宇之间皆有忧色,而且长环等几位“长”字辈道者亦不在厅内,不由得心中一惊,忙问其故。
长清道者道:“昨夜祭台那边发生异动,阴气侵入速度加倍,封印承受不住,险些破裂。所幸,诸派合力,又将封印稳固了下来。不过,为防不测,长环师弟等人只得守在阵脚左右,不敢离开。”
肖逸惊道:“竟有此事?”
这时,那铭觉忽道:“昨夜城内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师弟不会听不到吧?”众弟子不禁又投来异样的目光。
肖逸心道:“想不到那五行阵如此厉害,竟隔绝了外面一切变化。”他不想过多争辩,只是道:“昨天夜里我和静姝出城去了,所以不知。”忙岔开话题,问道:“如此说来,今日论道大会岂不是大受影响?”
长清道者道:“自然要受些影响,不过诸派定会妥善安排,不至于影响了大会进程。”
又等待片刻,除却守阵的弟子之外,其余弟子全部到齐,长靖真人遂带着众人出发前往论道会场。
肖逸这才详加注意封印情况,但见上空的阴气又浓重了几分,乌云翻滚,黑压压一片,令天色又自暗淡不少。城中心祭台方向不时传来闷雷之声,频率和声响齐增,刚才回返时,他只顾醉心于自家之事,竟未发觉这些变化。
而且,城内不时有大风刮起,夹带寒意,大有风雨欲来之感。
看完之后,肖逸亦眉头紧皱,暗道:“看此模样,若再不采取对策,只怕大会一结束,洛龙城就将面临灭顶之灾。阴阳交汇,必会令九州气候大变。或许,此地只是一个开端难道说,天地大劫当真是万年一轮回,此时又要开始了吗?”愈想愈觉担心,但又倍感无力,无计可施,最后只能转化为一声叹息。。。。
第431章 大九州()
果然,受阴气侵袭影响,九大门派参会人数大减,显然各自派人镇守阵脚去了。
今日九大门派中,除却佛家在大会结束时方才讲道之外,只剩儒家和阴阳家二家而已。而且,讲道只需一人便可,影响的确不大。
只是会场气氛颇有些压抑,令人感觉没有前两日那般热切。
今日开场讲道的乃是阴阳家,但见阴阳家高台之上,除了楚天应坐镇之外,其他皆些年轻弟子,五德使者一个也无。
时间一到,阴阳家弟子中走出一人来,竟是邹恒。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府之明也。”邹恒抑扬顿挫,开始讲道。
在大河楼时,肖逸对邹恒印象不错,倒颇有些期待,希望能听到一些阴阳道理,好对修炼有助。可是听了片刻,却听其以四时变化为开端,讲“敬授民时”之道,贴合百姓民生,对修炼用处不大,不禁有些失望。
不过,阴阳之道,与道家自然之道相通之处甚多,而且详尽解释了一些常人无法看破的天地变化,既对自然之道有所补充,又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研判,同样奥妙无穷,引人深入。
正如其所言:“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不知不觉间,肖逸已为其吸引,听得津津有味。
听其讲“四时”:“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华上,故万物长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阳气毕下,故万物藏。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实是一语道出了世人无法理解的四季变换。
并辅以五行之论细化,讲“某日立春,盛德在木”、“某日立夏,盛德在火”等等,以此结合人事,告之世人何时该做何事,何时不易做何事。条条道道,颇有讲究。
听闻片刻,肖逸忽有所感,忖道:“阴阳家之道其实也是在教导世人,要契合自然,与道家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不同处在于,道家讲究无为,以无为顺应自然,而阴阳家之道却是主导有为,直接教导世人何事该做,何事不该做何时该动,何时该止。细究起来,道家之道乃宏观大道,好似令距离常人太远,缥缈不可琢磨阴阳家之道却着眼实际,更易被人吸收。实乃一大一细,相辅相成。”
他虽如此领悟,但是回头去看道家弟子,却见众人个个交头接耳,根本无人认真听道,甚至面露鄙夷,颇不认同,不禁摇了摇头。
待时间将尽之时,邹恒突然提起“大九州”一词,说道:“在场道友来自九州各地,当明白这一道理。我等居于一地时,发现日月星辰皆围我而转,水土、物产、禽兽,物类繁多,却自成一体。对于我等而言,一州一县即为天地。然而,待我等走出自家之地,奔袭远方,方知道山外有山,除却本州之外,还有九州大地。幅员辽阔,远超我等想象。”
听到此处,百姓露出茫然之色,不知其言所向。不过各人确有此等经历,无不点头称是。
邹恒继续道:“而且,水土、物产、禽兽等物,不一而同。因而推之,荒海之外,当还有类似九州之地。”
随即又以五行之道佐证道:“五行转移,无穷无尽。以五行之道推演,九州必然不是穷尽,相对天地而言,九州只是一隅而已。故而,阴阳家斗胆,称九州为神州,乃大九州之一州也。”
此言一出,全场登时哗然,感到此论诡异非常,已超出了常人之认知范围。在世人想象之中,九州已然极大,代表着天地。若是九州只是大九州之一,那天地该有多大?常人已无法想象。
而且,世间不断流传着天圆地方之传说,即便是诸派通天彻地的修真之人,也将九州大地视若唯一。若说九州只是大九州之一,众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
只听长靖真人说道“阴阳家每届讲道时,总要讲一次大九州之说。可是,此说始终未能得到证实。”
长清道者道:“二荒二海乃是天堑,万年来不少先祖试图穿越荒海,想看一看荒海之后到底是什么,可都未能成功。这也难怪世人无法相信了。”
肖逸忽然问道“为何无法穿越,难道是先祖们功力不够?”语声微颤,竟颇有些激动。
此刻,肖逸与众人想法截然不同。他在冰刹海时初闻五行之道时,就推测冰刹海不是九州极南之地,其外理应还有属火之地才是。当时,他被杂家之人嘲笑一番,因无法证明,只得隐忍。今日,忽闻阴阳家推测与其不谋而合,其内心怎能不激动。
长靖真人接过话,说道“二荒二海乃是未开化之地,其中灵气威压十分严重,越往深处,威压越重,到后来将成倍增长,根本非人类所能承受。莫说荒海深处还有众多特异妖兽把持,一般未行到尽头,就可能葬身妖腹。即便过了这两关,听说荒海尽头,乃是乱流行风,可令人迷失方向,想要穿越乱流之地,简直难如登天。”
肖逸听闻荒海深处竟如此可怖,顿感骇然。
说话之际,那邹恒已在惊讶声中退回台中,结束了讲道。
历届论道大会阴阳家几乎都是以这种结局收尾,开始算得上有新意,后来就成为一种惯例。不过,每一届听众都不相同,总能造成这等惊奇的场面。
熟知论道大会历史之人见阴阳家故技重施,只能摇头苦笑。
肖逸思绪全在荒海尽头,又问道“难道就没有人能穿越过去吗?”
长靖真人道“传说中有人进去过,但是结果”
肖逸惊道“难道都遭遇了不测?”
长靖真人摇头道“那乱流行风根本就是天之尽头的最后一道屏障,人类根本不可能度过去。”
肖逸却道:“那么这道屏障之外又是什么?”
长靖真人登时愕然,无言以对。
从昨夜开始,肖逸就在参悟阴阳五行之道,此时被邹恒这般一提,登时激发了兴趣,想要弄个明白。可是,在场之人对苍茫天地亦是一知半解,谁又能回答得了。
:阴阳家“大九州”之说由阴阳家草创者邹衍提出。这一理论,不只是一种地理观念,而且是一种天地观念,具有宇宙论的意义。在当时认知低下的时期,能够推想出九州之外还有大陆,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此观念对后世航海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此外,邹衍还有与之配套的“五德始终说”,因情节问题,就不在此赘述了。而且,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能够轻松理解,换成了现代口吻,其道理也远没有原版深奥。“大九州说”和“五德始终说”其中蕴含着极为深奥的道理,喜欢的朋友可以查阅资料深入研究一下,有助于开阔思维。。
第431章 大九州()
果然,受阴气侵袭影响,九大门派参会人数大减,显然各自派人镇守阵脚去了。
今日九大门派中,除却佛家在大会结束时方才讲道之外,只剩儒家和阴阳家二家而已。而且,讲道只需一人便可,影响的确不大。
只是会场气氛颇有些压抑,令人感觉没有前两日那般热切。
今日开场讲道的乃是阴阳家,但见阴阳家高台之上,除了楚天应坐镇之外,其他皆些年轻弟子,五德使者一个也无。
时间一到,阴阳家弟子中走出一人来,竟是邹恒。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府之明也。”邹恒抑扬顿挫,开始讲道。
在大河楼时,肖逸对邹恒印象不错,倒颇有些期待,希望能听到一些阴阳道理,好对修炼有助。可是听了片刻,却听其以四时变化为开端,讲“敬授民时”之道,贴合百姓民生,对修炼用处不大,不禁有些失望。
不过,阴阳之道,与道家自然之道相通之处甚多,而且详尽解释了一些常人无法看破的天地变化,既对自然之道有所补充,又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研判,同样奥妙无穷,引人深入。
正如其所言:“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不知不觉间,肖逸已为其吸引,听得津津有味。
听其讲“四时”:“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华上,故万物长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阳气毕下,故万物藏。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实是一语道出了世人无法理解的四季变换。
并辅以五行之论细化,讲“某日立春,盛德在木”、“某日立夏,盛德在火”等等,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