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此时,谁也不敢怀疑肖逸之言。百家联合,看似不可能之事,在肖逸口中,却终究变为现实。
天下之事,皆在人为,只要肯想肯做,终究会实现。
过了片刻,玉临风忽道:“贤侄所说的三个阶段,委实令人叹服。但是凡事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并非那般容易,往往事与愿违。如同我诸子百家一般,家家都想实现太平之世,可到头来,却成了今日这般模样。一家之事尚难实现,莫说还要联合百家。期间一旦有所把握不够,你说的太平之世就只能成了空谈。”
从其言语中明显可以听出,玉临风已在思索如何实现联合,只是心中存有疑问,并非故意为难。
经玉临风一提,众人也纷纷憬悟,静听肖逸解惑。
肖逸微微一笑,心中早有计较,道:“先前,肖逸已说过,百家之道,一为道生,一为道用。刚才,所说诸家之道,皆为道生,而真正要实现诸道联合,少了道用之策,一切皆是空谈。”
百姓惊叹道:“原来还要掺入其他道法?”不禁奇怪此人怎生想到如许多的问题,当真有惊为天人之感。
百家之人心有所动,纷纷向鬼家方向看去。
果然,只听肖逸道:“纵横之术,善审时度势,机智巧谋,以捭阖之手段,达欲求之目的。说将起来,纵横之术以利为先,大违自然之道,实为人所不取。”
不待鬼家人反驳,便继续道:“但是,欲要把握天下大势,令天下顺势而为,又断然少不了这纵横之术。纵横之术纵有趋利之嫌,但是若为了天下之大利,为了苍生之未来,动用此术无可厚非。”
百家之人望向鬼家的目光悄然而变,第一次发现纵横之术的可敬之处。
肖逸又道:“其实,要想实现太平之世,处处都要用到这纵横之术。趋利避害毕竟是人之天性,古往今来,人类内患不断,多是由此引起。利诱之大,若单单依靠德来引导,委实力有不及。尤其是道德低下之现在,更是无法办到。此时,便须用到纵横之术,揣其心理,或飞箝,或利诱,逼其从德。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要营造盛德之世,首先当令所有人都为有德之事,蔚然成风,久而久之,方可令人从善如流。此所谓以利器行善事也。”
众人一愣,面面相觑,想不到纵横之术还能如此之用。这就好比,威逼利诱令一个性恶之人为善,纵使有段不光明正大,但用心和结果却是好的。
一些人理解过来,纷纷点头。可是也有一些眉头紧皱,难以苟同。其中,最难接受者自然是那崇尚君子之风、守死善道的儒家弟子。
不过,儒家弟子虽不认同此点,但君子有成人之美,却也不会因此事故意生事。
肖逸顿了顿,终于神清气朗,语声略显欢快道:“以诸德为教,以纵横为御,再辅以其余诸子百家之能,抛下成见,精诚联合,天下何愁不治?待万世之后,天下太平,人人有德,此方为我诸子百家之功也。”说罢,自己也陷入无限遐想之中。
全场万千之众,无不神往陶醉。
肖逸抬头望着天空。天空之上,虽是浓重的阴云,但是在其眼中却是蔚蓝的天空和无限的光明。
此时此刻,他感到无比的轻松和自在。并非只是因为论道结束了,而是觉得心胸再无郁结之气,一切事情都想得通透,脑海一片清朗。
这种感觉异常美妙,仿佛天地即在我心中,张开手臂,我便是自然。
享受片刻之后,肖逸忽地握紧拳头,微微用力,神情略有些激动,心道:“世要太平,必少不了圣人。圣人之路,我肖逸义不容辞。”再次定了成圣之决心。
其实,在其设想之中,欲实现太平之世,除却以上百家融合之外,还有一项条件必可不少,那便是世有圣人。
唯有圣人方能确保纵横之术始终围绕天下大利,也唯有圣人才能行不言之教令世人自发地崇德尚德,也唯有圣人才能保持百家相融而不悖
世无圣人,一切都是空谈。。
第471章 盛况空前()
沉静良久,众人方从肖逸营造的盛境中醒来。这时,他们看向肖逸的目光已然只剩下崇敬之意。
如此精彩之道,前不古人后无来人。诸子百家之人,包括各家之主也由衷赞叹,无不暗道:“我派为何没有如此出类拔萃的弟子呢?”对道家羡慕不已。
待众人醒转,要为肖逸鼓掌喝彩时,突闻一声冷笑道:“好一个联合百家之道,尸某佩服之至。可是,论来论去,却没有提及道家,好生令人奇怪啊,哈”一声大笑,大肆嘲讽。
众人这才想起,这尸义还和肖逸定有赌约。
在众人看来,肖逸已然胜了,但是仔细一想,遍论其他诸家,却唯独不论道家,也委实说不过去,也不禁心中奇怪,齐向肖逸望去。
杂家也未曾论及,不过诸家论过,也等同论了杂家之道,不算遗漏。
道家弟子只关心道家,从头到尾没有听到道家之道,心中也觉憋屈,委实不是滋味。经尸义一提,更觉寒心,郁闷之极。
长阳真人原本就神色不善,此时胸中之火更大,几欲喷将而出。
肖逸心神契合自然,怎能不知众弟子的反应,当即微微一笑,向那尸义道:“尸院主此话可让肖逸有些难解了。若是尸院主不怨认输,肖逸也没有强求之意,此事不提也就算了。可是尸院主信口开河,胡乱指责,这就是杂家之不对了。当着全天下百姓之面,尸院主不怕遭人嗤笑吗?”
肖逸虽说话平和,但句句针锋相对,片言不饶。
这时他已想的开了,对待这等人,必须要采取非常手段,即使以牙还牙也并无不可,其关键在于行事初衷是否向好。
公然挑衅,故意滋事,当着全天下百姓之面,此风决不可长。
那尸义仍冷笑道:“肖逸,你当百姓都耳聋吗?你何曾提过道家二字?”
肖逸反唇相讥道:“尸院主也是一家之主,胸襟眼界为何如此渺小?难道论述道家之道,就必须提及道家二字吗?”
那尸义一愣,但仍不松口道:“你哪一句论的是道家之道,尸某洗耳恭听。”刚才他听的仔细,其中只论起其余诸家,根本没有道家之道,故而心中十分笃定,心中仍冷笑道:“你若说不出个长短来,我让你好看!”
肖逸冷笑一声,竟不再看他,转头向着天下百姓,朗声道:“刚才肖逸将诸家之道归为道生、道用二类,为何独不划分道家?只因诸家之道皆是人之道,唯有道家乃是天之道。人之道,激进而有为天之道,无为无不为。肖逸身为道家弟子,引导诸家开创太平盛德之世,以有为之道,行无为之事,试问,肖逸在此所说之话,哪一句不是道家之道?”
话音刚落,十数人大喊一声“好”,异口同声,声震全场。
肖逸闻此生,竟肩头一震,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只因此次叫好声来自身后,乃是所有道家弟子所发。
“以有为之道,行无为之事,试问,肖逸在此所说之话,哪一句不是道家之道?”一句话道尽了道法真意。
此时,竟在那长阳真人的带动下,长靖真人、长清道者也纷纷离座,为其鼓掌。形式之隆重,前所未有。
这一刻,肖逸终于得到了道家弟子的认同。
接着,全场掌声响起,不仅所有百姓,还有诸子百家之弟子。掌声雷动,彩声轰然。现场气氛瞬间到达顶峰,盛况空前。
古往今来,百余届论道大会,能令全场所有人致敬,齐声叫好者,舍肖逸其谁?
今日之后,肖逸之名,名扬九州,永垂史册。
“想不到这小子还真能将百家之道融为一体”
此时,那学宫宫主不顾棋局,只情遥望着场中,第一次露出惊奇之色。
“廖某就说过,此子往往出人意表。”廖无尘一边微笑道,一边心想:“此子也算是我半个徒弟,身为师父也与有荣焉呐。”
那学宫宫主自语道:“争论了万年的百家之道,竟在他口中得以融合,此子当真应天地而生吗?可是,此子为何没有命势呢?”忽地眉头紧皱,感到头痛不已。
那廖无尘道:“没有命势又如何?只要宫主暗中相助,仍旧可以改变九州运势。”
那学宫宫主摇头道:“天命运势,岂是人力所能改变?此子”说到此,突然一愣,停了下来。
片刻之后,只听他呢喃道:“天地浩劫至今,万年之期马上就要到了,正逢此时,争论了万年的百家之道竟然奇迹般地被融合轮回,万年轮回,难道九州真的”
心神激荡之下,手中握着的一颗棋子竟拿捏不住,脱手飞落了出去。
“哈哈哈,落子无悔,本王可就不客气了。”妖王突然一声大笑。
但见他伸手在棋秤上拾起十几枚棋子来。原来,这学宫宫主手一滑,却将棋子落在一步绝棋上,反把自家棋子的气给堵死了,白白送了妖王十余目。
妖王棋艺本不高,那学宫宫主为了拖延时间,这才步步相让,才下成旗鼓相当之局。
那学宫宫主才智高绝,稳操胜券,谁曾想竟会发现当前之事。
棋局已尽尾声,丢了这十余目,败局已成,无力回天。
那学宫宫主盯着棋局看了半天,忽地一声长叹,道:“难道一切变化都将因此开始了吗?天意,天意!”
说罢,竟头也不回,突然离去。
肖逸望着全场,听着彩声,心神也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
尽管他道心沉稳,早已能够做到不为外物所动,但是面对当前之境,又怎能不激动呢?
别人只看到他今日之荣誉,但是背后之艰辛,心神之煎熬,又有谁能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因为付出,因为不易,因为在意,所以激动!
这时,他缓缓转头,终于可以向那时刻惦念之人望去。
从论道开始到现在,纵然他没有回望过一眼,她也不曾说过一句鼓励的话。但是他知道,当全天下之人都反对时,她仍旧在默默地支持着他。
毋庸言表,他能感觉得到。
若说这一刻的荣誉有何用处,唯有让她看到,与她分享而已。
当他回过头时,那一双妙目早已在等候。
四目相交,便再也无法分开。。
第472章 一叶知秋()
洛龙城如同沸腾了一般,一**声浪从会场出发,荡漾远方。外人不知,直以为洛龙城地震了。
此等境况一直持续了近茶盏工夫。如此持久的掌声和彩声,依然前不古人。当然,这其中也有道家弟子不停以掌声带动之缘故。
待掌声渐长阳真人忽然高声道:“论道之时,不分亲疏,唯有针锋相对,不断激励,方可无限接近大道。尸院主,若非你之引导,小徒也难以完成如此妙论,贫道带道家谢过了。”
诸家一听,知道道家要和解,对长阳真人之德顿生敬意。
那尸义再轻狂,也明白对方是在给自己台阶,心中虽然不悦,却也厚着脸皮回礼道:“长阳掌教客气了。”
肖逸也无意故意为难这位新院主,见如此了事,也感自在。但见了长阳真人如此行径,心中却想道:“为上者,当考虑大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