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州造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阳真人自然也明白(下)阴界应该不会无端开启阴阳井,便没有应声。

    廖无尘回过头来,平息心境,忽然道:“不过,说起阴阳井,廖某通过多次观察,以及从前人的口中得知,阴阳井和(下)阴界气候变化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

    邹旬对阴阳之道研究颇深,心中一动,忙问道:“有何联系?愿闻其详。”

    廖无尘道:“此事需从(下)阴界发现阴阳井的开启方法说起。其实,在古法中,只是有沟通阴阳、开山造海的一种法门,并无什么开启阴阳井的办法。”

    众人皆点了点头。万年前,九州阴阳调和,并无存在(下)阴界,自然不会有开启阴阳井的古法。

    只听廖无尘继续道:“也就是数百年前,一位先辈在修炼古法时,无意间融合了天地之势,竟以只掌之力令阴阳颠倒。随之,山崩地裂,飞沙走石,竟硬生生从使得上下二界贯通。当时,(下)阴界一座大山被吞噬,其破坏程度远比九州这边厉害的多。”

    众人闻之,颇有些惊诧,但是想起阴阳井开启时,妖兽死伤无数,引发的兽潮更是令无数百姓丧命,心中对(下)阴界也就没了怜悯之心。

第822章 (下)阴界(二)() 
廖无尘继续道:“第一次阴阳井开启,由于洞口较大,持续了数月之久。刚开始,人们不知道阴阳井通向何处,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人开始探井。由于(下)阴界阴气浓郁,总是出于阴阳井的上风向,(下)阴界之人也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经过数次探查,终于有一批人成功通过阴阳井到达了九州。自此,人们开始将洞穴正式定名后阴阳井。第一次阴阳井的出口在大荒山深处,当时九州只是在抵挡兽潮,并未发现问题根源。所以,对于第一次阴阳井开启,九州并无太多印象。”

    雍州与大荒山接壤,道家未第一时间发现阴阳井,长阳真人颇感不爽,不禁“哼”了一声。

    这时,邹旬忽道:“(下)阴界天灾渐趋平凡,到阴阳井开启,不过百年时间。或许,(下)阴界天灾渐多只是一种气候反常,恰好阴阳井开启,致使这种反常加剧,最终导致了现在的状况。”

    廖无尘道:“邹教主思维缜密,令廖某佩服。不过,经过随后的发现,已经证实了现实状况根本邹教主猜测的那样。”

    邹旬道:“还请廖兄释疑。”

    廖无尘道:“(下)阴界从来没向外人说过阴阳井开启的限制条件,九州之人也就只知道(下)阴界能够开启阴阳井,却不知道阴阳井开启有诸多限制,而且从这些限制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

    众人没有说话,听他继续往下讲。

    廖无尘继续道:“上下二界毕竟隔离了万年,大家发展到什么地步,谁也不清楚。所以,当发现阴阳井可以贯通两界后,(下)阴界对此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争论。一些人认为,(下)阴界与上阳界存在很大差距,上阳界很可能会通过武力来侵略(下)阴界,为了保护(下)阴界,不易再次开启阴阳井。另一些人则认为,上阳界乃道德之地,可以通过向上阳界学习,来彻底解决(下)阴界的问题。”

    廖无尘虽然讲的繁琐,但此事涉及很多天地秘辛,邹旬等人倒听得十分仔细。

    廖无尘道:“两种观点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谁。当然,这期间,人们并未间断对阴阳井和上阳界的探索。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阴阳井从开启到即将合拢,气流一直都是单方面从给(下)阴界流向上阳界。对于上下二界而言,这等不平衡之事,无疑十分反常。于是,就有人猜想,上下二界并非像我们过去想象的那样处于阴阳均衡之态。”

    这时,邹旬忽然蹙眉道:“阴阳调和,方能乾坤一致。如果,上下二界阴阳不均衡,怎能保持天地的安定?这万年来,天地祥和,难道不是阴阳调和之功?”

    廖无尘道:“邹教主所言,也正是当时一些持反对意见之人的想法。可是,当我们争论此事时,一些蛛丝马迹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邹旬产生了极大好奇,忙问道:“哪些蛛丝马迹?”

    廖无尘道:“第一,明面上看,这万年来,上阳界修真练道突飞猛进,竟然可以飞天遁地,突破了天地禁制。而(下)阴界却落后了很多,在(下)阴界,无论修为到了何等地步,至多可以一跃十丈而已,根本谈不上御空飞行。初始,我们以为是(下)阴界的确不如上阳界,可以与上阳界接触后,结果怎样,大家心中都十分清楚了。”

    说到此处,四位掌门有些惊讶,也有些气馁。惊讶的是,在(下)阴界人们竟然不能御空飞行。气馁的是,(下)阴界赵阴姬修为高绝,曾经横行九州而无人能敌。这也是,刚才廖无尘话语中,为什么说“明面上”上阳界修为突飞猛进了。

    只听廖无尘继续道:“从修炼上,我们就能发现,二界的天地禁制根本不对等。换言之,是上阳界的天地禁制越来越弱。”

    说到此处,四位掌门心中突然一凛。人们修真练道,为的就是突破天地禁制,以求长生。可是,天下万灵只有在天地禁制中才能繁衍传续。天地禁制越来越弱,对万灵来说,实是一场灾难。

    廖无尘又道:“第二,上阳界地域广袤,除了九州之外,还有二荒二海,(下)阴界虽也以九州划分,但是与上阳界相比,实是缩小了数倍。(下)阴界地域至多只有上阳界的五分之一而已。或许,这正因为(下)阴界地域不大,这才保持阴气浓厚,导致阴阳井气流总是单向而动。”

    这数百年来,二界之事虽然常常挂在嘴边,但是包括邹忌在内,上阳界之人对(下)阴界的了解实在是少得可怜。是以,四位掌教无不眉头微蹙,静静听论。

    至此,四位掌教也就明白了,正是因为天地禁制较弱,导致了上阳界之人的体质变弱,再加上阴阳井中阴气的单向流动,灵压甚重,这才使得只有(下)阴界之人可以通行阴阳井。

    只听廖无尘接着道:“其他不平衡之事,廖某就不一一具表了。从这二点便可看出,二界处于严重的不平衡之态。而二界不平衡,必然要导致天地异变。这一点,我们从研究阴阳井开启之法时,又得到了证实。”

    “阴阳井关闭后,为了破解天地之谜,人们自然想要第二次开启阴阳井。可是,当(下)阴界一致同意要开启阴阳井后,那位无意间开启阴阳井的先辈用同样的办法竟然没能成功开启阴阳井。”

    说到此处,四位掌教不禁露出差异之色。

    只听廖无尘道:“那位先辈试了数次,都没能成功。人们猜到,开启阴阳井并非只是修炼功法的问题,而且还要结合天地之势。于是,我们这才真正开始研究开启阴阳井的办法。这一研究,便又是近百年时间。所以,在上阳界知道阴阳井之事,已经是第二次阴阳井开启,距离第一次阴阳井开启已经经历了好几代人。”

第823章 (下)阴界(三)() 
冰天雪地之中,一边在洪荒乱流,一边滚滚黑云,在这等恶劣的环境下,九州四大掌教竟聚精会神地听(下)阴界之人讲故事,此等情形着实有些诡异。

    廖无尘继续讲道:“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以及对第一次开启阴阳井时一些先天条件的研究,我们终于发现,能够开启阴阳井,其主要因素,并不在那位先辈……”

    说到关键地方,四位掌教更是打起精神来,唯恐露听了一字。

    只听廖无尘道:“而在于天地的阴阳大势。那位先辈当时修炼的地方,正好处于阴气聚集,将要发生地震、山崩等天灾的混乱区域。那位先辈以功法因势利导,使导致天灾的所有因素集于一点,结果威力大增,打通了上下二界。所以说,没有了阴阳大势,修为再高,功法再好,也不可能开启阴阳井。”

    邹旬眉头皱的更深,问道:“如此说来,那位先辈只是机缘巧合,借用天地之力,开启了阴阳井。换言之,如果不是人为开启阴阳井,待天地之力积蓄到一定阶段,阴阳井也会自动开启。”

    “或许,那时阴阳井的规模比现在还要强烈数倍。”廖无尘接道。

    四大掌教难以接受该结论,但一时又无法找到反驳之处。

    廖无尘道:“经过近百年的探索,(下)阴界才终于发现了借用天地之力的奥秘,重新开启了阴阳井。因为,只有在天地之力蓄积,即将发生天灾之处,方可施法开启阴阳井,所以,每次开启阴阳井的地点都处于蛮荒之地。”

    了空大师口诵佛号,叹道:“难怪九州多少才智之士,想要破解阴阳井开启之法,终究一无所获。”

    九州之人自然想方设法也想掌握开启阴阳井之法,其中一些人穷其一生都消耗此事之上。因为没有结果,九州也觉得颜面无存,所以都在暗中进行,明面上谁也不提此事。也唯有了空大师看空一切,方能说出此话来。

    邹旬眼望着眼前这规模史无前例的阴阳井,忽然担心道:“此次阴阳井开启,是否是因为(下)阴界天灾更加剧烈了?”

    廖无尘如实道:“廖某也正有此担心。”

    长阳真人问道:“以廖居士之言,这些年来,廖居士启用用古阵打破九天结界,破坏九州格局,目的是为了缓解上下两界的天地之势?”听了这些秘辛之后,长阳真人对廖无尘的态度顿时有了转变。

    廖无尘点头道:“不错,廖某想要通过引下羡天中混沌之气,以消除九州孤阳不长之局面,从来削弱两界之势。这期间,给九州带来了不少麻烦。廖某在此谢过了。”说着,竟向四位掌教躬身一揖。

    了空大师道:“廖施主为了(下)阴界千万生灵劳苦奔波,一片苦心令人敬佩。可是,不知其因,只求其果。只怕廖施主做再多的事情,也只是徒劳,徒增灾劫罢了。”

    廖无尘道:“了空大师所言不错,但事在人为,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了空大师知道现在不是辩驳的时候,转而问道:“上次与廖施主相见时,廖施主曾说,发现(下)阴界灾劫与九州龙印失窃有些关联,不知是否得到证实?”

    说到此处,众人都是精神一振。只因九州虽然比(下)阴界太平,但是九州流传那句谶语也渐渐应验,若是关联起来,九州浩劫很可能与(下)阴界有一定关系。在众人心中,终极还是比较关心九州命运。

    廖无尘道:“上次廖某已经说过,(下)阴界天灾与龙印失窃有着莫大联系,龙印失窃之地,(下)阴界天灾便愈发明显。”

    邹旬道:“我扬州的睚眦印是首先失窃的,但距今也不过五十多年而已。(下)阴界天灾由来已有数百年,这期间的关系又能说明呢?”说起扬州睚眦印失窃之事,其神情凝重,仍旧耿耿于怀。

    廖无尘道:“(下)阴界天灾虽然并非因龙印失窃引起,但是龙印失窃导致九州灵气变化,加剧了(下)阴界天灾频次,这确是不争的事实。”

    顿了顿,又道:“四位掌教都是非凡之人,自然知道龙印对九州的意义。龙印失窃,虽然还未对九州造成明显的灾难,但是九州根基已动,迟早要出大事。”

    这番话道出了众人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