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布雷西亚将他们的优势一直保持到了终场。
虽然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托蒂利用一个33米的任意球为罗马队扳回一球,但他依然无法挽救罗马的失败。迪比亚吉奥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在防守中的硬度依然不减当年,在队友的协助下,今天布雷西亚的三后腰完全克制住了托蒂的发挥。
最终,布雷西亚以3:1拿下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比赛结束了!”伴随着主裁判的哨音,布雷西亚替补席上一片欢腾。
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标志着一个半月的集训并非毫无意义,布雷西亚的新战术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所有付出的汗水终究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之前的所有一点一滴的努力将在新的赛季为他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三分。
“张,感觉怎么样?”当张述从赛场上走下来的时候,梅里奇尼第一个迎了上去,现在张可是整支球队最重要的人了,作为球队的体能教练,梅里奇尼必须随时关注着他的体能储备。
“还行,我觉得就这样踢一个赛季没太大问题。”张述回答道。“多亏了你帮我进行的特训,这场比赛多跑了那么多感觉体能也能支撑下去。”
“哈哈,你最应该感谢的是你的坚持。”听到张述的回答,梅里奇尼高兴的笑出了声,“不过现在还没到赛程密集的时候,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你呢。不过你放心,我会随时保持对你体能的关注的。”
。
布雷西亚与罗马的比赛成为了赛后媒体关注的焦点。
意大利的战术大师,1:0主义的开创者,5次意甲冠军,3次意大利最佳教练得主卡佩罗在同老帅马佐尼的战术对决中完败。如果再考虑到罗马同布雷西亚的实力差距的话,这场失败更显得尤为惨烈。
对战术痴迷的意大利人仿佛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都灵体育报》就这样评价道:
“三后腰,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是保守的代名词,但马佐尼为三后腰赋予了新的意义。迪比亚吉奥,马图扎伦,瓜迪奥拉,三名能够随时插上对前场形成支援的后腰让布雷西亚的前场进攻出现了更多的变化。从功能性上来看,擅长远射和长传的迪比亚吉奥,擅长控制节奏和组织的瓜迪奥拉和能力均衡的马图扎伦形成了完美的互补,他们三人在一起产生了完美的化学反应。”
“而最让人惊喜的却不是他们,而是年仅17岁的张。这不是张第一次带给我们惊喜了,但这场比赛中马佐尼对张的使用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很难界定张在这场比赛中到底是踢什么位置,边前卫?前腰?影锋?中前卫?甚至是前置的后腰?整个罗马队的半场都能看到张的身影。”
“张一个人就完成了布雷西亚整个前卫线的任务,在进攻中,他是布雷西亚的指挥官,在防守上,他又是整个球队第一道铁闸。如果说以往我们在报道张的时候还能用一个具体的位置对他做出定义的话,那么在今后我们提到他的时候只能称他是‘中场球员张’,这不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这就是张的位置——中场。”
“贝肯鲍尔曾经开创了‘自由人’的体系,张也可以被称为‘自由人’,而他和足球皇帝之间的不同在于,贝肯鲍尔是从一个禁区到另一个禁区,而张是从一个边路到另一个边路。虽然现在张还有些稚嫩,但他已经展示出了成就一个伟大未来的可能性。”
《都灵体育报》的这篇报道将张述吹得有点过。就目前来说,张述的地位肯定是和贝肯鲍尔有着巨大距离的。只是意大利人对战术的狂热崇拜让他们在报道中拔高了张述的作用。
但中国的球迷就喜欢听啊!没有什么比国外媒体对张述的吹捧更让中国球迷们开心的了。
中国足球长期以来在世界足坛底下的地位让中国的球迷都有些自卑了,比起中国媒体对自家球员的夸奖,他们更希望得到足球发达国家媒体的肯定。
既然国外媒体都将张述提高到这种地步,那中国的媒体们夸奖起张述来就更没什么顾忌了。
“张述引爆意大利足坛,罗马王子黯然无光!”
“米兰称卡卡非张述替代品?马佐尼表示张述无人可替代!”
“后巴乔时代布雷西亚何去何从?殊不知新核早已在阵中。”
这些标题已经算得上相当克制了,没节操一点的网络媒体恨不得将所有类型的标题用在张述的身上。
比如:《爆巴塞罗那俱乐部钟情超火欧洲第一超新星》——这是凑字数型
《银河战舰起航只差一人,买下他欧冠登顶无忧》——这是yy型
《看完他这场比赛,加利亚尼哭晕在厕所》——这是不点开不知道在说谁型
《意甲妖星竟是中国制造》——这是不用魔翼/悍将/妖星/锋霸不舒服型
《米兰性感女星示爱布雷西亚小将,乳牛欲吃嫩草看小张如何招架》——额。。。这是新浪金刚陈驰最新大作
总之,在这一片对布雷西亚和张述的吹捧之中,所有人仿佛已经忘记了赛季前的媒体前瞻了。
布雷西亚新赛季前景堪忧?我们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有吗?
这个时候,那些之前不看好布雷西亚的媒体们仿佛失忆了一样,再也没人去讨论布雷西亚究竟应该是否应该放弃联赛了。
就连之前不停唱衰布雷西亚的《罗马体育报》也不得不在版面上故作大方的表示“布雷西亚的表现更好,理应取得胜利”。虽然他们再一次表达了对布雷西亚太过于依赖张述的担忧,不过现在已经没人去理会他们了。
谁让布雷西亚赢了呢?同样是依赖,罗马可以依赖托蒂,布雷西亚凭什么不能依赖张述?
“看着《罗马体育报》吃早餐实在是太开胃了!”张述拿着报纸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转头对还在橱柜前忙碌的韩雨说道。“我就喜欢他们看我不爽又不得不夸我的酸味。”(。)
第二十八章 东征,伊斯坦布尔()
当瓜迪奥拉走进马佐尼的办公室时,老帅正在翻看着桌上的报纸。
“佩普,看来我抢了你的风头啊。”他抬头看了一眼悠闲的西班牙人,苦笑着对对方说道。
自从布雷西亚在同罗马的比赛中展示出他们的新战术之后,意大利媒体就没有停止对马佐尼的歌颂,在他们看来,马佐尼作为布雷西亚的主教练无疑是这场胜利最重要的缔造者。
虽然马佐尼多次向媒体们表示这个战术构想最早是瓜迪奥拉的发明,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只是老帅的谦虚而已,记者们还是将更多的赞誉送给了老帅。
毕竟整个意大利足坛都有着一种战术至上的氛围,在足球理论方面,意大利人总会认为他们才是整个欧洲最重视战术研究的人。要让他们承认布雷西亚这个令人惊艳的战术变革竟然是出自一个西班牙人——而且还是个30多岁的球员——的手笔,实在是让他们觉得有些不情愿。
所以出于自身的骄傲,他们选择性的忽视了瓜迪奥拉在布雷西亚的作用,而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马佐尼的身上。
这让马佐尼在面对瓜迪奥拉的时候颇有些不好意思,仿佛自己窃取了对方的荣誉一般。
但瓜迪奥拉很自然的拖了个凳子坐到马佐尼的面前,“卡洛,我可不在乎这个。这些是你应得的,我不过是提出了一个思路,而将这个想法完善并落实在球场上的人可是你。”
他是真不在意,对瓜迪奥拉来说,看到自己的想法被球队在球场上运用出来就是最让他兴奋的事了。至于媒体的称赞和吹捧,作为一个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老球员,他早已经习惯了保持淡定。
瓜迪奥拉是一个非常有计划的人,他在离开巴塞罗那的时候就规划好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现在在闲暇的时间里他已经开始准备考取教练资格证的事了,退役之后他有的是时间以主教练的身份去赢得属于自己荣誉。
“对了,你的体能还好吧,我们马上就要迎来第一个密集的赛程了。”见瓜迪奥拉并不在意媒体的无视,马佐尼也转换了话题。
“放心吧,卡洛。目前来说问题不大,坚持不住的时候我会提前告诉你的。倒是张的体能我们必须随时注意,他现在可是球队的关键人物。”瓜迪奥拉回应道。
“张吗?他的赛前特训看来颇有些成效。上一场比赛结束之后他看起来还游刃有余,我想至少最近的两场比赛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马佐尼笑着说,“梅里奇尼的工作成果很棒。”
“所以你准备给梅里奇尼发一份奖金吗?”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瓜迪奥拉也有心情开玩笑了。
“我会向主席建议的,不过小气的佩德索里估计会很心疼这笔额外开支的。”
马佐尼对瓜迪奥拉挤了挤眼睛,对球队经理的调侃让两个人都发出了轻松笑声。
。
接下来,布雷西亚即将面对的又是一轮紧张的赛程,3天之后的九月17日,他们将迎来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场欧冠正赛,前往土耳其客场挑战贝西克塔斯。而踢完这场欧冠比赛之后4天,21号他们又要回到主场迎战雷吉纳。然后在28号对阵升班马桑普多利亚,4天之后,也就是10月2号又是欧冠同波尔图的比赛,直到10月5号同莱切的联赛结束后才能依靠欧洲杯预选赛带来的两周休息时间获得喘息机会。
短短的22天,联赛和欧冠夹杂在一起一共有6场比赛,几乎每周都是一周双赛,这对于缺乏多线作战经验的布雷西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这些是教练组——或许还要加上瓜迪奥拉——需要考虑的问题,对布雷西亚的其他球员来说,他们满脑子只有对即将到来的欧冠正赛的兴奋。
从上赛季结束之后,年轻的球员们就在掰着手指头等待着这一天了,欧洲最顶级的赛事呀,对不少布雷西亚的球员来说,这几乎是他们从未想过能够登上的舞台。
只要在欧冠赛场上能够有出色表现的话,必然能够吸引到更多豪门的眼光,接下来就是升职加薪出任ceo,啊呸,不对,是一夜成名转会豪门拿下大合同的节奏。
上一轮轻松战胜罗马让布雷西亚的球员们都充满了信心。就像瓜迪奥拉曾经告诉过他们的那样,他们现在踢的可是超越时代的足球,区区贝西克塔斯,必将像螳臂当车一般被历史的车轮所碾碎。
而媒体在热炒马佐尼的新战术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在了即将开打的欧冠上。
人们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第一次站在欧冠赛场上的布雷西亚会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而他们在意甲赛场上初露锋芒的新阵,又能否在欧洲赛场上同样获得成功。
。
中国的媒体和球迷也将同样激动。
这是中国球员在欧冠赛场上的首秀,大多数中国人和张述的想法差不多,在他们心里,只有欧冠正赛才算得上欧冠,之前的资格赛可不算,就好像十强赛算不得世界杯一样。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欧冠是一座远在天边高不可攀的山峰。一直以来,虽然中国球员在欧洲留洋的不少,但大多都效力于各个保级队,别说欧冠了,连联盟杯都没参加过。
但现在,张述终于让中国足球结束了这个尴尬的记录,他将成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