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和人较为富裕者主食的大米于泰州正式开始有所种植,尽管仍旧是与其它作物配合种植的,这里作为稻米的产地却并不像身后的北地一般需要依赖贸易,因此价格自然也更为低廉。
走过了北城门附近的小商家所在,一行人从山脊上平直的道路穿过梯田区域,向下看去时,农民们正在忙着插秧。
以可活动的木制结构组成的龙骨水车斜着设立在山脊道路的顶端,以人力踩踏的方式令水车运行起来之后,从下方的人工小溪将灌溉用水运到顶部便会自动浇灌在挖好的沟渠之中。
随后顺着规划好的沟渠逐渐流淌至每一段梯田。
在进行过土地的耕耘过后,灌水作业需要在插秧之前便做好。等到耕耘过的田地上灌溉的水沉寂下来变得平静之后,便将预先培养好的秧苗取出,一株一株地插入水稻田之中。
从大部分田地尚且空缺以及时间点来判断,一行人到来之时,显然正好是早稻刚刚好开始插秧的时间点。
这是十分壮丽的一幕。
自脚下所踏的土地往前看去一直到遥远地平线的另一端为止,山坡上的树木与灌木被清理干净之后人力将山坡理成了一段又一段的梯田。
山脚下约莫有三米宽的溪流是久远过去人工开凿的,直接从永川河流域引水进来之后,每隔一段就设立一台木制人力水车,倾斜着安放在山坡上,通过脚踏将水运往山上。
水车由一个带有踏板的转轮和一条每一节都带着一个小木桶的传动带组成,另一头安放在水里。只要人在这一头的转轮上像是走阶梯一样踩踏板,传动带便会开始运作,自动地以每一个小桶舀起小溪中的清水并且向着上方运动,在到达顶端之后又因为结构设计而倾斜小桶倒下清水。
无需人力往复背负,只需要踩水车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溪水运到山上。之后便只依赖于自然的重力,水逐渐往低处流溢满每一段的梯田。
农人们唯一需要做的,就只有在沟渠因为杂草而堵塞的时候用草叉清理便可。
依托于这样高效率的农用基础设施,人力和耕作的时间成本被大大地降低了。尽管农民仍旧是社会的底层,但月之国的农民过的日子却和里加尔那些时常被领主苛捐杂税弄得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农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贫穷确实依然是大部分人的常态,但月之国的所谓贫穷,指的是好的东西吃不起,杂粮粗粮可以吃到饱,衣物多半是补了又补的,而不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那种贫穷。能吃饱,但没法吃好;有屋住,虽然不算大。每天需要劳作,一年也就只有清明节这种全国上下的节日可以放松一下。
他们是富足的贫穷,尽管一生多半都无法突破自己所在的阶级,却也依然可以安生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如此独特的光景,对自里加尔大陆远道而来的人而言,当真是难以想象。
统一而又强大的中央,有力的监管措施避免地方官员对平民剥削严重——这是政治结构上的原因,但仅有这一项的话却也只是画饼充饥。
真正决定了月之国物质文化丰富的,是他们千年和平没有战乱破坏累积下来的大量基础建筑设施。眼下一行人即将穿过的水车与梯田,便是这一方面的缩影。
不论精神上口号喊得多么响,倘若物质基础无法得到满足,那么现状就依然无法改变,或者即便短时间内产生了变化,终归也还是会重新趋于混乱。
如果说有信仰的忠诚武侍者阶级构成了这个国家的中坚与骨干,那么遍布各地井然有序地从事着自己行业的工农百姓,则是这个国家结结实实难以撼动的稳固底子。
依托于基础设施,高效率,井然有序的耕作,意味着他们可以拥有更多充沛的时间与精力去做别的事情。
农人耕田之余织布与糊纸伞在泰州是十分普遍的,而一行人身后北城门附近的小商行的老板们,也大多乐意于从农户手中接过他们制作的物品,进行托管售卖。
阿方索教士看着这一切,结合一路以来的所见所闻,内心中的五味杂陈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是一个全国上下绝大多数人都满足于现状的国度,像是根基稳固又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白色教会的现世苦难皆是考验,来世会有更美好生活的宣传对于他们丝毫没有吸引力的事实,越是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百姓,他就越是能够肯定。
各怀心事,思绪万千。壮丽而又辽阔的景色和人生百态给予他们的思考并非两三句话就可以概括,但这类问题可以慢慢思索,眼下他们有更加迫切的事情需要去做。
物资几乎消耗殆尽了,他们得想办法补充。
而除此之外——亨利与米拉回头看向了身后打扮与和人平民一般无异的夷人们。
特木伦等人的共同旅行,到了这里也算是要正式结束了。
接下去他们前行的道路上和人的势力越来越庞大,哪怕有武士们打掩护,对于现阶段受到新京追捕的少数民而言,风险也实在太大。
他们打算进山,前去夷人在群山之中的避难点,而最好的出发时间便是这最近几天。
大隐隐于市,五十余人规模的一支夷人部族若是孤零零地进山,是很难躲过和人设立的一些关口耳目的。
但如今是全国范围内的清明假期,上山祭祖踏青的平民多如牛毛。混入其中悄然消失于山野,也不会有谁人能注意得到,这样一来便不会给和人武士们追踪自己找到夷人避难点的机会。
“真、真的不确定跟我们走吗?”在梯田末端岔道停下来,特木伦对着璐璐开口说出了这句话。
“。。。。。。”夷族少女摇了摇头,尽管是同族,但她却并不属于特木伦的这一支分支。
前方便是别离之地,亨利一行与武士结伴将走西面的岔道向着永川河流域附近回归,而特木伦等人则要取东方的道路,进入群山之中。
作为离别的赠礼,最后的物资和一些工具被送给了他们以供这一路上使用。
共同的旅行和之前面对山贼的并肩作战使得武士们也消除了隔阂与夷人建立起了些许信赖关系,尽管只不过是数周的时间,分别之时依然有些令人伤感。
但人生便是如此。
走上了岔道的两方人马在快要看不见彼此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回过了头,按着头上斗笠的边缘行了一个简单的礼节。
“有缘的话,还会在哪里再相见的。”
停更调整,抱歉了()
之前有关注动态的人估计有看到,家父病倒,医院检查结果是脑干出血。虽然情况没有变得更严重是万幸,但也已经卧床不起一月有余,到现在都还没彻底恢复。
这阵子一直作息不稳需要帮忙照料,休息不足思路也开始枯竭,写是能写出来,但废稿率提高了很多,怎么处理都不满意。
因此先暂停一阵,预计5月中旬能调整回来恢复一周五更。
对有在期待更新的各位很抱歉,但最近真的是不顺心的事情占据了大多数,挺累的。待到家父身体情况好转,也准备抽出一两天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
贤者与少女停更调整,抱歉了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贤者与少女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九十五节:安泰之地()
春夏之交,印象里总是湿热难耐的。
哺育新月洲大地的永川河流域两岸水汽充沛,因而哪怕是在泰州这种尚属北地的领域,这个时间点也几乎和潮湿的南方没有太大差别。
夜里和清晨起雾是这个时间点常有的事。若是太阳光照不够强烈的话,白天伸出手去,湿漉漉的空气也仿佛可以抓下来一把水。
单纯从气温来说并不高,但却比盛夏之时更加令人辗转难眠。
过高的湿度使得人自身调节体温的排汗之类难以达成,因此夜里若是盖的被子厚了,那么多半会闷得难以入睡;而若是盖的被子薄了,这个时间点却又有些太冷。
所以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感冒是常有的情况。
“阿啾——”
尤其是身体较弱的人。
顽强的意志力改变不了博士小姐作为学者缺乏锻炼的事实,而且根据一同就寝的米拉等人反馈,文文静静的绫夜里睡觉其实很闹腾。
踢被子之类有些小孩子气的地方被说出来,让出身高贵的她觉得十分害羞,但把这件事说出来的洛安少女本人却不以为意,只是在旁边哈哈大笑着。
白发女孩一直都是个直率的人,也正因如此,她的交际圈当中尽管有许多各国的上层贵族,却始终像是平凡的朋友一样相处。
在这个洛安女孩的面前,她们可以放下那名为礼仪的拘谨的护甲,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言语和身份不搭调因而被敬而远之,可以安心当一个普通的女孩。
开心的时候就笑,不开心的时候就哭。
亨利和米拉这一对师徒,结伴旅行的时间越长,彼此就越是相像。
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共通的令人安心的氛围,只是贤者的存在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安心感,只要你的视野所见当中有这个人高大的背影,只要你能听得见他那缺乏感情起伏总是平稳的声音,你就觉得再危险的局面都仍旧有逆转的可能性。
而米拉的直率所带来的则是可以不必那么拘谨的另一种层面的安心感,在她的面前你不需要处处小心谨慎,像是回到老家和老友相见一般,亲切而又自然。
即便除去了其它很多要素,单凭这令人感到安心的氛围,也注定了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开始聚集在这两人的身边吧。
追寻同一种事物的人,不论出身的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有什么区别,最终也会到达同一个地方。
话归原处。
一行人停留的地方是泰州中部,名为安尚的地方。
月之国“州”的概念大约与帕德罗西帝国“省”的概念相似,作为区分规划的行政区,由新京任命的官员负责大致管理,而官员再定期向新京汇报工作以及上缴税赋。
类似的金字塔结构在世界各地的国家地区和组织内部其实比比皆是,只不过数千年的和平使得月之国的行政系统发达程度远比其它国家更高。
月之国的文官和武官区分不会十分明显,文化上其实一脉相承,但因阶级和职责不同却也确实存在区分。因为长久的和平,武士等武侍者阶层的地位相较管理国家的华族这种文官要更低一些。
武官负责维护国家的安定,而文官则是管理国家领地的存在。除此之外月之国的另一个重要集团,就是博士小姐绫所出身的新京天阁大书院了。
作为整个月之国数千年智慧的结晶,占地面积极为广阔的天阁大书院号称藏书若是全部搬出来足以填平一面湖泊。光是每天负责保养书本避免损坏的学徒就有1500人之众,而拥有此等规模的藏书量,书院出身的人会成为国家的智囊团也就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了。
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出身也基本都是贵族,但书院的人却并无实权。他们是研究员,是学者,许多都决定一辈子要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他们的双眼所看见的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