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松笑道:“今天得遇定祖先生,吾心甚喜。先生一路劳顿,且请回房歇息片刻,晚上特置些酒菜为定祖先生接风洗尘。”
送走任安,杨松问道:“这次乡试结果如何?”
杨伟道:“还算可以,拿了个解元。”
杨松满意地点了点头。杨松对杨伟考中解元没有任何意外,自己儿子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他比谁都清楚。
杨伟对杨松道:“父亲,如今天下大乱将至,皇上抽调边军清剿黄巾,异族定会寇边。我认为应该将杨家的佃户迁入城中,以避战祸。”
杨松眉头紧皱,道:“现在正值秋收,正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如果不将粮食收割,那明年咱们怎么支撑下去?”
杨伟现下也是大感为难,他在路上看到风吹麦浪,还大感心旷神怡。现在他恨不得看到的是收割完的一片没有庄稼的土地,要是异族等到粮食入仓再进攻该多好啊,可惜人家不听他的。总不能眼看着异族南侵,将所有杨家佃户一锅端了吧。
杨伟不解,檀石槐不是应该三年前就病死了吗?怎么还活蹦乱跳的。杨伟那个时候担心的不是檀石槐,而是丘力居,但是不能明说,他要是未卜先知的说出檀石槐必死,又要一通解释了。他哪想到现在檀石槐还活着,并且把丘力居压制得死死的,檀石槐比丘力居更难对付的多。
杨伟无奈道:“现在先别放出风声,只能激励佃户们多收快收抢收粮食,能多收一颗粮食都是好的。如果真到了那时候,不管地里还有多少粮食,也一定要把佃户们撤回来。毕竟粮食少点儿,挺一挺也就过去了,人没了,那可就真的完了。”
杨松也是无奈,皱眉道:“只得如此了。”
杨伟问道:“怎么现在换成杨家军守城了,至多应该城防军守城,杨家军协防吧?我看城上都是杨家军,根本见不到城防军的影子啊。”
杨松道:“黄巾之乱暴发后,没过几天,邹太守就持着公孙刺史的书信前来找我。信中言,幽州黄巾暴发的相当突然,各地防卫力量太过薄弱。让杨家军协防涿县,他好抽调涿县城防军去增加其他县城的城防力量。
公孙刺史这几年对杨家相当不错,咱们杨家这个时候可不能推辞,是以当时我就答应了下来。我可不想让涿县乱起来,是以我让两万杨家军尽数驻扎在县城,将原来的城防军替换下来。”
杨伟弄明白了这些事情,该谈的也都谈完了,就向杨松告辞,带着张郃往府外行去。他还要去找马钧,让马钧指挥铁匠们去拆水车作坊中的零件,这些东西一定要运回城里保护。这些铁制的东西在草原都是紧缺物资,让他们看到水车作坊里的东西,一定会拆下来运走,到了那时,杨伟可是连哭的心都有了。
马钧并不住在府里,他的身份既不是主人,也不是下人,住在府里难免有些尴尬。因为马钧经常会思考一些问题,研究一些东西,太乱了不行。所以杨松就给他在城中单独找了一个清静偏僻的院落,让他居住。
路上,杨伟问张郃道:“我记得你说过你家在冀州吧,怎么会千里迢迢地来到涿县参加杨家军?”
张郃回道:“少爷有所不知,涿县与啵厮淙坏卮α街荩涫道氲貌⒉辉叮镒趴炻恚絩i就到。我有个同乡听说了杨家招兵的事情,据说待遇之好简直前所未有,便拉着我一同来涿县碰碰运气。
但是,当我们来到涿县的时候,招兵已经结束了。我们俩本想回乡,我在那个时候却突然到达了冲脉的关键时刻,于是,我们两人便在涿县住了下来,我就在客栈中进入了闭关之中,这一住就是三年。三年啊!
这三年里,我这个同乡并没有抛下我,弃我而去,因为冲脉时不能被打扰,所以我们两人住在同一间客栈里,我这个同乡一直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身上的钱财终于耗尽了。我这个同乡以前读过几年书,颇通些文墨,于是就在县城中为人代写书信,赚钱交我们两人的房饭钱。这种ri子一直过了三年,三年后,我终于出关了,成功打通了任督二脉。
就在那个时候,少爷从洛阳回到了涿县,将赵队长纳为了贴身护卫。杨家军中空出了一个千人队长的名额,本来应该从军中提拔的。向外只招收一名士兵,我就报了名,成功加入了杨家军。
进入杨家军后,我就直接当上了这个千人队长。熊统领知道我加入杨家军后,收了我做记名弟子,将他自己的独门秘技也传授给了我。现在我那个千人队又出缺了,恐怕又要召人了。但愿这个新任的千人队长还能让少爷看上吧,呵呵。”
杨伟也是哑然失笑,这个千人队还真是他的福星,连着送来两员大将。不过,他也不期望送来第三员大将,这种事情也是凑巧罢了,不可能成为他的金手指。
第57章 教授马钧()
杨伟听过张合的叙述后,觉得他这个同乡同样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能这么讲义气的人绝对不可多得,一定要招至麾下。于是问张合道:“你这个同乡可还能联系?现在哪里?”杨伟暗想,大概他那个同乡已经回乡了吧,就是回乡,也要派人把他找回来。
哪知张合却道:“他现在就在我那个千人队中,我曾请求熊统领将他召入杨家军,熊统领答应了。但是他告诉我,军队是一个讲究实力的地方,我那个同乡根本没有练出气感来,所以只能将他归入我这个千人队中,让他跟在我身边,由我来照顾。”
杨伟大喜,这下省得麻烦了。问张合道:“此人叫什么名字?既然能够识文断字,可曾有过功名?”
杨伟这话问得有些多余了,要是有了功名,绝对不会来当兵的。果然,张合回道:“我这个同乡姓卑名湛,虽然熟读经史,但是至今未能考中任何功名,连秀才都没能考上。”
杨伟讶然道:“这是为何?”
张合有些迟疑地道:“他是一个左撇子,所以习惯了用左手写字,又因他家中贫寒,未上私塾,没有先生将他的坏毛病板过来,考秀才时他又不敢用左手写字,他右手写字连他自己都认不出来,是以考秀才屡次不中。他也曾苦练过右手写字,却总是写不好,这次他是绝了考秀才的念头,才过来当兵的。”
杨伟哑然,还有这一说,他还真不太在意这个事情。而且左手写字可以锻炼右脑,这个根本不是问题。于是说道:“让他跟在我身边吧,负责整理军中令信,作战方案,作战地图之类的好了。”
张合欣喜称谢。
这时,已经来到了一处偏僻的院落,虽然周围非常安静。但是院中可并不清静,传来一阵阵“叮叮当当”的声音。杨伟讶然,随后又是释然,肯定是马钧又想到了什么点子,在做试验呢吧。来到门前,敲响院门,院门打开,只见马钧满头大汗,看到杨伟,露出一脸惊讶和欢喜的神se。嗑嗑巴巴地道:“师父来了。”杨伟冲着马钧点了点头,问道:“在做什么?”一提这事儿,马钧立刻喜笑颜开,回道:“我那天去作坊的时候,感觉到作坊里的温度非常高,忽然心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以前在一本书中曾经看到过一种叫蟠螭灯的灯笼制作方法。这种灯笼就是利用一个热源让灯笼里的小人动起来,我现在就是想将作坊里的热气利用起来,如果能够带动整套设备的运转,那就可以不再受作坊离不开河流的限制。我已经制作出来了一盏蟠螭灯。”马钧说着,伸手一指摆在一旁的一盏灯笼。杨伟一看,什么蟠螭灯,这不就是一盏跑马灯吗?要说马钧的想法还真是比较有创意,可是难点依然不少。马钧继续说道:“我现在正在试着用热源将风车驱动起来。”说着指了一下桌子上做了一半,现在还看不出是什么的东西。杨伟皱眉道:“你这个想法不错,但是有几点问题先要解决,一个是扇叶的问题,靠一个热源来驱动木制扇叶的可能不大,扇叶材质必须要轻还要耐热耐用。第二个是这套设备需要的动力很大,光靠一个热源是无法驱动的,动力不够啊。为什么会需要这么大的动力,是因为部件之间的润滑问题,虽然现在用动物油脂代替,但是造价太高,更换也太频繁,润滑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把润滑问题解决了,需要的动力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大了。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才可以将你的这个想法实现。其实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你可以试试用你的那个风神,太别扭了,我就管它叫鼓风机吧,用鼓风机吹动大扇叶,再用大扇叶带动鼓风机。可以人为给它一个初始动力之后,让它实现永动。”马钧前半段听得是沮丧万分,听到后半段却是两眼放光。杨伟看他如此,索xing给他授起课来,“动力来自于能量,比方说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会产生能量。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都会产生能量。空气从高气压的地方向低气压的地方流动就会产生风,这也是一种能量。”马钧听得一头雾水。张口问道:“师父,什么是空气?什么是气压?”杨伟一脸的黑线。他忘了,这个时代还真没人知道什么是空气和气压。于是解释道:“空气是无形无se的东西,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我们吸进空气,被身体吸收一部分,再排出另一部分对我们无用的空气。至于气压,我们有时会觉得气闷,这是气压低的缘故。有时又会觉得秋高气爽,这是气压高的表现。好了,咱们接着说能量的问题,一个东西从一个状态变成另一个状态时,体积急速增大,这就会产生能量。”杨伟一看马钧又张嘴要问,是以不等他问,又继续解释道:“比如说水是液态,天气冷的时候会凝结成冰,冰就是水的固态,而将水加热,会冒出水蒸汽,这些水蒸汽就是水的气态。当水变成气态时,体积会急剧增大,一样会产生能量。有时间你倒可以研究一下,利用水的液气态转换形成的能量。”杨伟将能量和蒸汽机的原理灌输给了马钧,他倒要看看马钧是不是能研究出一台蒸汽机来。到时,如果有了火车,那大越朝可以控制的区域就会急剧增大,统一欧亚大陆,并进行有效地控制就成为了可能。马钧已经陷入了呆滞,杨伟说的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即使想到过,也没有系统地整理过。况且,杨伟还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让他的观念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刻,他对杨伟是更加地崇拜了。杨伟继续道:“好了,这些都是你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现在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尽快设计一套利用人力或畜力让设备运转起来的方案,让铁匠们把所需要的零件打造出来。然后把作坊中的设备全部拆解运到城里,需要的人手和车马你去跟管家商量。运到城里组装起来,继续工作。这个任务不是很困难,但是不能出一点儿差错,不然,作坊可就要停工些时ri了,我们的马铠还没有装备齐全,时间浪费不得。”马钧恭敬应是,杨伟道:“好了,你忙吧,我回去了。”转身向院外走去,马钧将杨伟恭敬地送出院门,杨伟和张合回杨府而去。
第58章 赵云归来()
回到杨府,有一个人正在等着杨伟的归来。正是三个月没见的赵云,原来杨伟去参加院试那天,胡昭觉得在杨伟身边已经学了不少东西,毕竟胡昭在四书、礼记和诗赋上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