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水灵渡劫引来天罚,自己虽然有两位圣人照着,但也受不了那般折腾,忙将咫尺杖召回,握在手中。待第九道雷劫降下,却是九道紫光闪闪,趋向黑色。石矶更是不敢大意,知道此番降下来的乃是洪荒谈之色变的紫霄神雷。忙将混元珠祭在头顶,那灰蒙蒙的珠子不停的旋转,渐渐的形成了一灰蒙蒙的圆环,将那九道紫色雷电尽数吞没。待九道雷劫过后,那天空之中的黑云一阵扭曲,却是齐齐散去,仿佛一切未曾发生一般。
石矶见渡过了天劫,拉了拉怀中瑟瑟发抖的孩童,道:“儿子,出来了,太阳照屁沟了。”
那孩童不好意思的探出头,怯生生的问道:“爹爹,刚刚孩儿好怕。”
石矶心中暖暖的,轻轻抚摸这自己这个儿子,出言道:“儿子不用怕,有你老爹在,天塌下来有爹顶着。”温柔的看了一眼孩童,想起还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取个名字呢!沉思一阵,又对孩童道:“儿子,爹爹给你取名字好不好?”
那孩童闻言,面上一片喜色:“爹爹要给我起名字了,爹爹要给我起名字喽。”两只小手手无顿措,好不可爱。
石矶笑了笑,道:“我儿以后就叫石宝吧!”石矶实在没有取名字的天赋,本来想为自己儿子取名土灵的,但想想自己儿子肯定是要随自己姓石的,虽然自己是修道之人不怎么注重这么多,但石矶乃是后世而来,自然对这看的很重。
石矶见众人一脸微笑,只有那九凤以及风伯面上不爽,其余之人皆是为石矶高兴,石矶自然知道两位大巫为何不高兴,也不管他二人,抱着怀中的宝贝嘎达,与金光仙、金箍仙打了声招呼,便径直静了升仙殿中,待众人坐定,石矶才出言道:“如今人族之中乃是那舜为人王,你等大师伯已将其收在门下,你等若是想行走洪荒切记不要多节因果。”说完却是又从怀中掏出一方三足小鼎,鼎身黑黝黝一片,石矶微微一笑,对一旁的金箍仙道:“师兄,师弟见你没有上好的法宝护身,此鼎虽然不入先天,但前些日子师弟演算天机,发现此鼎还有些机缘,此鼎便与师兄,待那大禹继位之后,师兄可将此鼎借与他,自是有番功德。”
金箍仙一听有功德拿,面上高兴,但也是有些疑虑,自己怎么能平白拿石矶的法宝呢!一时间踌躇不定。
石矶见他如此,出言道:“师兄莫要如此,我等即是师兄弟,何必计较这些。拿着便是了。”
金箍仙听石矶这样说,心中微微挣扎了一番,咬咬牙,接过小鼎,向石矶深深的行了一礼。
石矶见他如此,也是坦然接受,自己虽说是他的师弟,但多次助他,先是将困仙落神大阵给他,后又指点他收了那尧为徒,得了一些功德,如今更是给他法宝,就是通天教主也未曾这般对他,他自是感动,石矶受他一礼也不为过。一旁的金光仙更是满脸微笑,取出一些小玩意送给石宝,金箍仙也是如此,石宝自是高兴的手舞足蹈。火灵等人也是拿出平日里自己等人炼制的小玩意,纷纷送给石宝。石宝更是高兴,满脸堆笑,得意非常,像极了石矶平日里的奸笑。
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患之因()
且不说石矶得了儿子如何高兴,将石宝交给青松、翔升二人,叫他三人一起玩去了。那青松、翔升两人自是高兴的不得了,带着小小的石宝一溜烟跑了个不见踪影。众人见状,心中都是面露笑容,石矶笑着对众人道:“这二人却是皮赖的紧,只知玩耍,瞧瞧,如今又有了新玩伴了不是!”
众人闻言,皆是哈哈大笑。
石矶见气氛大好,有看了看众位弟子,又是一阵思量,如今封神大劫将近,自己门下都是有功德之人,自是不惧怕,但自己身为截教之人,自是要为截教谋划一二。不光是通天教主待自己不薄,就是冲截教众人皆是义气之人,自己也该保他等一二。想来那封神第二次商议也快到了吧!石矶暗暗思谋,众人却是都不敢说话,不知自己师尊在想些什么。
石矶思量一阵,眼中矛盾,暗叹一声,出言道:“水灵,我听闻你当年在流波山之上曾立下一洞府,可有此事。”
下首的水灵一听,心中大惊,但不敢隐瞒,跪倒在地,虚汗直冒,道:“却有此事,不知师尊有何吩咐。”
石矶见他如此,知道他想差了,微笑着对着一众弟子道:“如今你等修为都有所成,却是要道洪荒之上历练一番了,水灵,你既在流波山之上立下洞府,便在那开设道场,好生修炼去吧。”
众人闻言皆是大惊,皆是跪倒在地,尤其是水灵,不停的向石矶磕头,大哭道:“师尊,徒儿知错了,这就将那流波山毁去,还请师尊莫要赶徒儿。”众人皆是亦然。连一旁的金光仙、金箍仙、风伯亦是如此,不知石矶为何?大皱眉头。金光仙更是出言道:“师弟为何这般?水灵虽然有过,但好生调教就是了,如何还赶他出岛呢?”
石矶见他等误会自己了,出言道:“师兄却是误会了,贫道并未有那般意思,只是封神大劫将近。师兄也知此劫乃是我道门三教劫数,颇为凶险。但依贫道看来,此番与其说是三教大劫,不如说乃是我截教劫数。大师伯太上老君门下只有玄都大法师一人,且根性深厚,自是无灾无劫。二师伯坐下也就十余个弟子,但就算是二师伯心甘情愿的将弟子送上封神榜也不够封神榜零头的,再者说二师伯也不会甘愿将弟子送上榜,余下便是我教之人,我教号称万仙来潮,两位师伯自是希望我教弟子上榜为神。是故贫道将他等遣出升仙岛,自是要谋划一番,再者说,他等如今修为都有所成,自是需要历练一番。日后也免得受别人欺辱,若是我一意护持,如何能成大器。”
众人一听,心中才一宽,但面上仍旧苦苦相求,跪地不起。金光仙三人闻言面上沉思一阵,微微点头,暗叹石矶思谋远虑,自己等人果然不济。
石矶心中烦闷,见他等这般,微怒道:“你等且起身来,这般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为师又不是不叫你等回来一样似的。你等在外立下洞府,将来也好传我道统。莫要在哭。”
众人见师尊发怒,皆是起身而立,但面上仍旧象死了娘似的。这也难怪,众人之中除了九凤新进,其余之人都是随石矶修炼千年,自是对石矶感情深厚。
石矶也不管他等,出言道:“水灵,你便前去流波山之上立下道场,好生修炼。若是不在封神大劫之前斩却一尸,为师定要你好看。”
水灵闻言,自是俯首,面上微喜,知道自己师尊并不怪罪自己。
石矶又道:“花媚,苍尛子,为师知道你二人素来有情,此番就有为师做主,完了你二人婚事,不知你二人意下如何?”
两人闻言,那苍尛子却是喜与言表,花媚却是羞得面目通红,瞪了一眼一旁贼贼而笑的苍尛子,抱脸而去。苍尛子却是出言道:“仅凭师尊做主便是。”
众人见花媚如此,均是大笑,石矶微笑的对众人道:“不如就选一吉日,完了他二人之事,也是一件喜事。”
众人都是微笑点头。
石矶又道:“你且前往青丘山立下洞府,聘礼一件不能少,你可知道。”
众人闻言,更是笑开了怀。
众人笑毕,石矶又对其余人道:“当年我曾游历洪荒,游历一山,名曰离空山,乃是当年帝江前辈身陨之后所化,周遭煞气冲天,九凤,你且前往离空山立下洞府,也可助你修行。”
九凤闻言自是遵命。
石矶有对一旁悟道道:“我闻东海之边有一海岛,岛上桃林成群,猴子诸多,正好你可立下洞府。”
悟道闻言,心中大喜,他乃是猴类得到,自是与猴子亲近。自是恭敬跪拜。。
石矶又看了看剩下的几个弟子,眉头微皱,剩下的为师也不知道了,你等可自行出岛寻找,就看你等机缘如何了。众人闻言,都是点头不已。
石矶有与众人寒暄一阵,便吩咐诸人准备苍尛子和花媚去的婚礼去了。
且不说升仙岛如何。自那大禹接任治水职责之后,兢兢业业,数年之后,却是将大水治理的稍有好转,但却仍旧未曾拔除祸患。后来那多宝道人将祸源告知舜,乃是一妖祸乱而至,而这妖怪也是甚有来厉,乃是四大灵猴其中之一的赤尻马猴。名曰巫支岐。妖法了得。这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舜听闻多宝道人言明妖怪来历,心中有了计较,便请求多宝道人收服此妖,多宝道人当即便答应下来,但却并未亲自前往收服赤尻马猴。只是派出数十位截教仙人前往淮水收服此妖,但却不知那巫支岐妖法通天,控水之术比之当年的公共不遑多让,自不是这些个截教仙人能对付的,截教仙人虽然众多,但奈何这巫支岐狡猾异常,见众人围攻,便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众人一时无法,无法伏诛此妖。
升仙岛之上自然对此事了若指掌,叫来悟道,命他将这巫支岐带回见自己,又怕悟道难以擒下巫支岐,又将咫尺杖交与悟道。
那悟道到来却是与那巫支岐好一番大战,虽然巫支岐控水之术洪荒少有,但修为也堪堪达到金仙顶峰,如何是身怀重宝,修为已达到大罗金仙的刘耳猕猴的对手,自是将那巫支岐擒下,带回升仙岛而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升仙岛喜事<一><第二更>()
那舜治理人族数十年,也是同那尧一般,渐渐的心力憔悴,见大禹将人族管理的井井有条,颇有管理天赋,便将人王之位传给了大禹,自此之后退居人祖殿当中。舜功德圆满,五帝之治也就算完了。
大禹继位以后,对人族之中的管理制度又是一番整理。此时洪荒之中仍有小范围的洪水灾害,多宝道人便赐下自己炼制的四根定海神针,叫大禹将四根定海神针置于四海之中,以定四海。大禹依照多宝道人吩咐,将四根定海神针置于东海,才将洪水之灾消退。后又有一道人来到陈都,将一面三族黑鼎借与大禹。大禹不明所以,一直将此鼎拿在手中,待晚年之时才有所悟,派下一些有修为的修者之士猎杀了九个祸害人族的大妖,又照着手中的小鼎铸造了九口青铜大鼎,将九个妖魂封印在九鼎当中,镇压洪荒天地。自此功德圆满,得了功德,退居人祖殿中,传位给了自己子孙,自此建立了大夏朝。
自三皇五帝结束之后,人族气运也被镇压,自此,真正成为了洪荒主角。而此时的三教圣人却是头痛不已,只因封神二商已到,三位圣人纷纷前往混沌中的紫霄宫。
三人见过礼数纷纷落座。那太上老君依旧是紧闭双眼,似是入定一般,下首的元始天尊双眼乱转,似乎在筹谋什么似的。而通天教主也是一脸关切,望了一眼太上老君手上的封神榜,也自闭目不语,一时间,紫霄宫中气氛有些压抑。那太上老君见两人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