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再好,也要用得上才好,而且这些作为炼器材料也只是普通,还称不上上等,他也就不怎
么放在心上。
“咦!”陈浮生暗惊一声,在一块脸盆大小的石头前站定了脚步。
别人感觉不到,但他曾经突破到感应境界的神识却是明显感觉一道锐气在这块石头上自行放出。
神铁!
陈浮生不用多想,就明白这必然是最上等的炼剑材料。
这块石头品相也极不凡,别的石头都是乌漆麻黑、表面粗糙不平。
这一块却是通体白色,光洁无比。
更让陈浮生骇然的是这块石头上隐约有着九个窍穴按照八卦九宫的方位排布。
修行界中有言,天生万物,凡是天生九窍的,都有修行成仙的资格,人、妖皆是如此。
这块石头天生九窍,乃是不折不扣的天地钟秀,如果不是成了陨星,先天不足,如果经历了千万年,说不定就会自生灵智、然后化形。
在故老相传的中古时期就有一只天生石猴乃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存在,天赋和实力都是惊人的高,号称万妖之王,还给自己起了一个齐天大圣的响亮名号。
这一块自然远远不如猴王的来历,但也极为难得,如果陈浮生所料不差,应该是一块太白金精的元胎,等他修为足够,取出这块神铁,无论是另造法宝还是融合进原有的法器之中,都是一等一的强悍。
“不过,是个人都知道里面肯定有好东西,怎么没人买下?”
不过等陈浮生问过价钱就立刻明白了过来。
这块石头居然要万两银子。
没错不是一百,不是一千,而是足足一万两。
怪不得那些工匠不打这块石头的主意。一把削金断玉的神兵最多也不过两三千两,这块石头不算太大,再抛去外层,恐怕也就只够打造两三柄刀剑,连本都收不回来。
更何况两三千两还不是纯利,抛去材料、炭火、人工,到手的最多也不过四五百两,那些当世的炼剑大师只怕也没有积攒下万两银子。
“怪不得都说财侣法地,财字居在第一位,如果我出身贫寒,只怕也只能打着强抢夜盗的法子。”陈浮生一边掏出厚厚的一叠银票,一边想道。
“陈兄,你这?”沈醉完全说不出话来,他虽然知道陈浮生家底深厚,但也没想到一万两一块石头,陈浮生居然连价都不还一下,眉毛都没有皱地定了下来,饶是他见惯了大场面,也不免有些惊骇。
第七十八章 万象阁(三)()
陈浮生自然知道沈醉想要说些什么,一拍腰间双剑,笑着解释:“亚子兄,难道忘记了我也是习武之人,对于一个练武的人而言,一把合乎心意的神兵就算千金也不换,我打算将来找到真正的大师为我量身打造一件兵器。”
“那你也太过豪气了吧?”看起来虽然接受了陈浮生的这个说法,沈醉依旧痛惜道,“他们这块石头这么高的价格根本卖不出去了依我看,最起码一个对半折是轻而易举。”
陈浮生摇了摇头,一脸肃穆地说道:“对于我们习武之人而言,手中的兵器就是一切,我认为值一万两,我就花足万两,绝不讨价还价,否则就是轻贱了掌中的兵器。”
沈醉摇了摇头,一脸无奈说道:“算了,我和你们这些习武之人实在沟通不了,咱们还是去下一层吧。”
如果说前三层最多都是工艺品,第四层却是真正和艺术文化挂上了勾。
满满的一层都是书本皮卷以及不是用画轴而是用方框装裱的画作,就连雕塑都远比一层那些来得要精致不少。
“这种画,叫做油画,据说调和颜料的时候就用了那些植物种压榨出来的油,所以就算过了很久也不会褪色。”沈醉看陈浮生对于这些画似乎很感兴趣,开口介绍道。
“看起来倒是挺真实的,看起来倒是和传说中张僧繇发扬光大的天竺“凹凸花”技法一脉相承。”陈浮生虽然不怎么精通绘画,眼力还是有的,“我们的水墨得了骨,他们的油画则是得了肉,算是旗鼓相当,不过从意境上看,我们虚实相生比起他们专门写实要高出了一筹。”
“怎么,难道你对这不感兴趣?”沈醉开口。
“那倒不是,只不过买上两幅挂回去钻研比较也就够了,用不着太多,我也不怎么擅长画画。”陈浮生耸耸肩道。
其实真正更加吸引他的要属于那些书本以及羊皮卷了。
那里面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
“听说在西方,没有印刷术的时候,每一本书都要靠抄书匠亲笔抄写,等完成一本就要把他手指砍下,镶嵌在封面上,防止他泄露出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陈浮生想起读书时看到的一则记录,半开玩笑地问道。
“当然是假的,公子岂不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么?”答话的却不是沈醉,而是一个银发碧眼,鼻梁高耸,身着一身墨底白色儒服的老人,也是这一层的管事。
“果然这些典籍书画,还是要找个有文化的人来打理。”陈浮生心中陡然浮起这样一个念头,对着这个看起来比大齐人还要大齐人的的异邦人抱拳作揖,“在下陈浮生,草字守正,见过先生。”
对方回了一礼,“阁下可以称呼在下的名字袁天象,或者表字万象,至于原先的名字,即便告诉了阁下,左右也不会明白,还是无需多提了。”
“袁天象?”陈浮生忍不住就要笑出声,接着又是又听到了万象两个字,急忙开口:“莫非老丈就是这万象阁的主人?”
“在我面前不必拘束,在下知道阁下为何而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方仿佛预料到了陈浮生的反应,对方轻笑一声,“这个名字确实是向那位袁天罡先生借鉴而来,在下听说他他观天相人相而知万事的能力之后实在佩服,于是取了这个名字以敬前贤。至于这家万象阁的主人自然不可能是区区在下,我只不过是取了个名字而已,阁下既然知道这个传闻,对于我西学相比也有些了解,不知道想要找哪方面的书籍?”
陈浮生摇了摇头,虚心请教:“这方面您是专家,还请您先介绍一二。”
对方显然对于能够给陈浮生扫盲很是开心,抚摸一下胡须说道:“那么就必须要提亚里士多德大师的《逻辑学》了,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丝毫不低于,你们所谓的孔孟两位圣人,可以称之为亚圣,也不对亚圣已经有了,那就亚子吧,总之,他的思想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根基。”
听了袁天象大致介绍一二,陈浮生脑袋迅速明白过来,他可不是那些只会死读四书五经的儒生:那不就是墨子和后圣所提倡的东西吗?
“看来不止我神州有着圣人教化。”陈浮生看着沈醉若有所思的样子,心中暗想,“如果不是在近古时,废黜百家,儒家独大,墨家沉沦,后圣更是被划分到了法家,我神州思想定然远比这些西夷更为光辉灿烂。”
至于现在,陈浮生也知道法家虽然一直没有断绝,历朝开国皇帝身边都有一两个法家人物作为参谋,但一旦得了天下,儒家就会取代法家的地位,成为显学,法家就一直延续这种形式。
至于墨家就更加惨,虽然现在还有墨家子弟出来,但几乎将墨圣的经典忘了个干干净净,一味在机关造物上下功夫。
而在西夷之地,这位“亚子”却真正成为显学,光耀一方。
长叹一声,陈浮生开口:“那就有劳先生帮忙给我找出来了。”
对方则是递过来一个厚厚书册:“这就是目录,除了书名,还对内容做了简单介绍,你按图索骥即可。”
既然如此,陈浮生不再拒绝,快速翻开书册,开始寻找心仪的书目。
第一本却不是“亚子”的《逻辑学》,而是一部真正的大块头,《欧罗巴大陆与神州语言文字大辞典》,作者的位置,端端正正写着袁天象三个大字。
袁天象急忙开口:“陈公子,这本书可不能给你,我这项工作不过是开了个头,不过如果侥幸完成,又印刷出版的话,到时候我把第一本辞典送给你。”
“那就算了,”陈浮生叹息一声,不再坚持,换了一个要求:“那不知我今后能否常来请教您些这海外诸国的风俗文化,顺便再向您学习些欧罗大陆的语言文字?”
“那是再好不过,”袁天象点头应允,“不过刚才我听说,您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解元,也就是举人里面的第一没错吧,您能不能也教我一些这大齐的典籍,实不相瞒和我虽然学到了不少,但总感觉还是差了一层。”
“那我们就争取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吧。”陈浮生微笑答应下来。
第七十九章 万象阁(四)()
既然连字都不怎么认识,陈浮生的选择范围就要少上许多。
正当他准备在那些译本里面挑上几本的时候,突然眉毛一挑,不可思议地看了过去。
他清晰地感应到了法器的独有波动。
相比其他,这本书看起来就非常精致。
整个书本是用裁剪的整整齐齐,处理得干干净净,有如上好纸张的半透明皮膜制成,陈浮生伸出食指触摸了一下,柔韧无比,也不知原材料来自于哪一种动物。
没有经过装订的痕迹,但数百页单独存在的皮纸却在某种力量下自行连接在了一起。
封面的主题是一个金色六芒星,下面则是用一种鲜活的绿色颜料写着一行不知什么文字,想来应该是主人的名字。
六芒星和疑似名字的文字上隐隐散发出力量的波动。而且不是那种普通意义上的力量,是只有神识才能感应到的力量。
陈浮生试着翻开这本书,每一页上面都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画所填满,单看这些或整齐或凌乱中自带美感的文字,以及那复杂的图案,就让人感觉这本书的主人一定很有文化。
当然陈浮生并不认识这上面的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从那些图案上进行推敲。
“如果没有看错,这些图案应该起到的就是类似阵法的作用,可以影响天地间的元气,只不过还是有些古怪,是缺少文字说明还是因为两片天地元气有所不同。?”
陈浮生合上书本,好奇地问道:“袁先生,你认不认识这上面的文字?”
袁天象凑过来看了一眼,摇了摇头,说道:“之前我们商号出海前往大齐的时候,曾经救了一个遇到海难的客商,这本书好像就是那位客商留下来的,只不过他受伤太重,在海上医疗条件有限,没到大齐,那个人就死了,这本书上面的文字谁也不认识,就扔到了这里。怎么,难道陈先生知道那个人的来历?”
陈浮生摇了摇头:“怎么可能,就连那些在海上厮混的大商客都不知道,我从来没有出过大齐一步,怎么可能知道,不过我看这些图画似乎涉及到了不少知识,背后的文明程度想来也不低,见猎心喜,才会这样问一声罢了,没想到居然就连你们万象阁都不知道这件货物的来历。”
袁天象摇了摇头,开口说道:“那是陈公子你没有去过海外,尤其是我们那里可不像大齐一样这么大的疆域只有一个国度,同样大小的地方最起码有着数十个语言、文字各不相同的国家,更别说那些还没有探索过的新大陆了,一个类似我们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