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武挥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意如川,无人敢逆。

    汉人,尊崇汉学有何不妥?

    道家和儒家底蕴再厚,信众再多,难不成还妄图独立于汉学之外?

    莫非对汉室社稷有甚不满,想另起炉灶,祈盼出现个纯粹的道家皇朝或儒家皇朝?

    不敢的,没人敢!

    大汉立朝七十八载,愈发国富民强,尤是刘彻登基后的十余年间,大汉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汉室声望已然攀上了亘古未见的高点。

    毫不夸张的说,即便刘彻现今说他是神,绝大多数老百姓也会深信不疑的,较为清醒的王侯权贵们或许不以为然,却也绝不敢说出口,否则那些“愚昧百姓”是会将他们活活撕碎的。

    帝师撰文,主张“汉学当立”,皇帝当殿说了两个字,“大善”!

    于是乎,汉学得立!

    太学即刻重整规制,并举两院,是为汉学院与科学院。

    汉学院辖下,重划系所,纳百家学说及不同流派,诸如道学研究所,儒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墨学研究所……

    各学派宗师皆称院士,其座下弟子学业专精者,可为博士,博士弟子则为学士。

    今后凡太学诸官撰写著作,著作名称及署名头衔皆不以百家划分,而以学派为别,以道学代道家,以儒学代儒家,以百学代百家。

    以儒学为例子,儒学研究所又分六大学系,是为左氏、公羊、梁、邹氏、夹氏和旁博,所谓旁博者,取旁征博引之意,亦为不同与主流学派者。

    汉学为主干,儒学为分支,六大学系则为细项。

    经过二十载的努力,刘彻终是达成了目的,将儒家彻底裂解打散,而多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家,亦是如此,不得不顺应时局,化为养分,滋养日渐成型的汉学体系。

    太史令司马谈则改任汉学院的院监,官秩同于科学院院监刘乘,负责巩固和完善汉学体系。

    世人皆是看得清楚明白,帝师卫绾年事已高,近年除却偶尔到宫邸学舍教授课业,多半时候都是深居简出,在府中著书立说,鲜少露面了。

    司马谈此时入太学任官,且执掌两院中的汉学院,无疑是要为日后继任太学祭酒做准备,毕竟科学院诸官向来鲜少过问太学具体事务,院监刘乘更是醉心于所谓的科研项目,又身为亲王,压根无意太学祭酒之位。

    现今朝中掌文教者,一为太常府,一为太学。

    太常府文教司掌天下官学,太学则为诸学之首,文教司虽可掌控大批师资,可批复大笔文教预算,包括太学的赀财拨付,然太学祭酒却是不受太常卿辖制的。

    且不论现任太学祭酒卫绾乃是帝师,位同三公,即便日后继任之人不似卫绾般地位超然,至少也会位列诸卿,可直达天听,非是太常卿能擅自指派的。

    司马谈未入不惑之年,却力压诸多皓首穷经的学派宗师,出任汉学院院监,可见皇帝对他的信重,亦可知他执掌汉学院后的诸般作为,必是代表着皇帝陛下的意志。

    想要自家学说想要不被摒弃在汉学体系之外,想要自身及弟子门人不被士族孤立,就要懂得观风向,闻弦知意。

    习得文武艺,卖予帝皇家。

    在皇权时代,非主流学说是没有前途的,自命清高的孤立治学更是不切实际,先不谈甚么理想,饿着肚子追求自身认定的真理和大道,这类人肯定有,但毕竟不多。

    孔子弟子三千,饶是不怎的受诸侯待见,可仍是四处求官,说好听的是想实现胸中抱负,说难听的也只是想混口饭吃。

    这有甚么好讳言的,不吹不黑,衡平视之罢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后世华夏的公知精英和圣母表们,若非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焉能吃饱了撑得去宣扬甚么博爱和普世价值?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仓廪足方可知礼仪,各派宗师及其弟子门人也是要吃饭的,在现今的大汉,文人想吃饱肚子,最好的途径就是入仕,捧上朝廷和各地官府的铁饭碗。

    不为五斗米折腰?

    真若家中无米,饿上数日,半碗米饭你都要折腰的,真就是人性,谈不上甚么高尚还是丑陋,现实就是如此。

    

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 
承乾宫,太子府。

    在宦官的引路下,巽加王储普林达卡与随行译者行走在幽长曲折的宫中廊道,见得沿路那些目不斜视的剽悍郎卫,想到入宫时遭到搜身,便连平日用来割肉而啖的小匕首都被扣下,他的面色颇是沉郁,却也只能强忍着不敢发作。

    三月下旬,他率巽加使团从大夏国都蓝市城启程,马不卸鞍的昼夜行进,才在五月中旬抵达汉都长安。

    八千里路啊

    饶是大夏和西域诸国皆修筑有商道,大汉境内的沥青大道更是平坦宽阔,然巽加使团毕竟不是军中的精锐骑队,除却诸多使臣和随从,尚带了不少满载财货的车驾,不到两月光景便能抵达长安,普林达卡真是拚了命赶路的。

    可恨的大汉皇帝,明明已遣人收下赠礼,却迟迟不肯召见他,今日好不容易遣了宦官召他入宫,却非是觐见皇帝,而是所谓的太子,也就是大汉的储君。

    普林达卡只觉深受羞辱,他知晓大汉太子仅是个虚年十二的半大少年,手里压根没甚么实权,跟他见面能谈出甚么结果

    事关两国盟约,悠关二十万巽加将士的性命,此等军国大事,焉能儿戏

    此番普林达卡为大汉皇帝献上的厚礼价愈十万金,且是不算在今岁的“岁赠”之列,可不是为了换来与个半大少年闲扯的机会,巽加固然有错在先,然若说背弃密约也未免太重,普林达卡觉着已向汉廷展现了最大的诚意,汉廷若仍是不依不饶,大汉皇帝的气量也未免太过狭小了。

    他却不晓得,大汉皇帝确是眦睚必报的脾性,向来不喜欢吃亏的,老虎屁股都摸不得,况乎真龙天子

    汉七十五年,也就是三年前,巽加向汉军遣使求和,被迫签定了仰光条约,内里条陈明定,巽加王朝除却要支付高达二百万金的战争赔款,每岁还要“赠送”给汉廷不低于五十万金的财货,用以巩固邦谊,名曰“岁赠”,实则就是变相的进贡,是战败求和后不得不接受的耻辱条陈。

    大汉国力远胜巽加,然近些年的国库岁入也才将将过得五百万金,巽加王朝的家底再厚实,然若真要每岁掏出价值五十万金的真金白银,那也撑不了几年的。

    汉廷倒是“厚道”,允其用“不可触碰的污秽”,也就是达利特贱民折价抵扣,加之身毒香料也价值不菲,巽加王朝真正要出的“岁赠”实是不多的,诸多巽加大贵族更是从两国通商中获取了庞大的收益。

    依大农府的统筹精算,汉廷对巽加所谓的贸易顺差,大半还是靠鸦片贸易获取的,盖因巽加的种姓制度导致绝大多数财富掌握在婆罗门僧侣和刹帝利贵族手中,而这两大贵种的人口仅有两百余万,余下的三千万低种姓和贱民多是食不果腹者,即便是巽加征兵的主要对象,第三种姓吠舍,也多有家徒四壁者,简而言之,巽加百姓的消费力不足,本就吃不饱穿不暖,哪来的余钱购买汉货

    初次闻得此等情形的汉人,多是震惊异常的。

    铁血尚武的汉人实在难以理解,吠舍种群高达七八百万众,且吠舍男子多半曾被征调入伍,有道是当兵吃粮,吃粮当兵,吠舍兵士连肚子都吃不饱,为何不见哗变造反

    这着实太不可思议了

    要晓得,汉军精锐骑营的将士“日进酒二斤,肉二斤”,倒非是天天大酒大肉,战时更不能随意饮酒,然其膳食大体是如此规制的,若因条件所限有所不足者,日后会贴补相应赀财,且类似秩俸的军饷和各类赏金还是另算的。

    大汉军律森严,又有军律官在旁监察,军中将帅可不敢克扣麾下将士的粮饷,更不敢虚报兵士员额向太尉府请拨军费。

    若是汉军将士如巽加军中的吠舍兵士这般吃得连牲口都不如,不敢说会否兴兵谋反,至少不会再似现今般忠君爱国了。

    毕竟又不是国难当头的年月,大汉正是国富民强时,皇帝刘彻没道理不优待军中将士,难不成要学后世那重文轻武的宋朝,被北地蛮夷轮番按在地下来回摩擦,做那“儿皇帝”

    刘彻记得貌似还有个叫甚么腾飞的玩意,是个宋吹

    将认贼作父的赵家皇帝们都吹出花来了,个个是忍辱负重,不忍百姓遭受战祸的贤君圣主。

    这货真真是个人才,估摸让他穿到汉初,真能跪着把匈奴大单于的靴子都舔穿了的。

    言归正传,因着种姓制度,巽加王朝的财富掌握在少数贵种手中,其生活极度奢靡,导致汉商向巽加贩运的多为丝绸和瓷器等奢侈品项,获利虽高,然数量不大,盖因随着大汉臣民愈发富足,汉境的内需市场也愈发的大,用以出口的货源愈发匮乏,毕竟丝绸和瓷器的产量是有限的,并不似粮食般产量过剩。

    乱世黄金,盛世藏品,现今不少家有余赀的汉人多会买些精美器物,就想着留给后世子孙,朝廷又不断放宽庶民服饰的限制,现今除却少部分特殊色泽和衣料,余下的就不再限制庶民穿着了,不少庶民子女在婚嫁时也都会备身锦缎衣裳。

    华夏百姓自古就是这般淳朴实在的,但凡有些钱财,就想着给儿女吃好穿好,最好还能留下些家当,当做传家宝甚么的。

    大农府平准司只会出手调控大宗民生物资的市价,丝绸和瓷器等奢侈品项显然不在此列,故近年价格一路飙涨。

    汉商们何其精明,仔细算算账,将货物运往身毒的运费和关税,再加中途的损耗和风险,贩运寻常品相的丝绸和瓷器,所获取的利润愈发的低了,然真正的上好丝绸和瓷器在大汉也是有价无市的,除却贡品,余下的也往往会被世家大族提早包圆了。

    诶,最无奈的是,巽加王朝的疆土也是物产丰饶,不似北地蛮夷那般缺盐少糖,汉商能贩运到巽加且获取暴利的货物品项实是不多的。

    其实也怨大农府的禁运品项实在太多了,书籍、罗盘、望远镜、特殊的钢铁器械,多半都在管制之列,别说汉商运不出境外,便连外邦使臣归国时,要将诸如此类的管制品携带出境,都有严格的品项和数量限制。

    曾有西域某国的王子,未获大行府批允,意欲私带望远镜和西域山川图志出境,被敦煌边军查获后,硬是被押解回长安,在中尉府的牢狱里足足蹲了大半年,直至通过了所谓的思想改造,才得以出狱归国。

    好在巽加的贱民颇为便宜,且汉廷为鼓励汉商“进口”外族奴隶,非但屡屡调降相关的税赋,更采用了所谓的“进口退税”,导致汉商纷纷投入奴隶贸易,直接导致两国间的贸易失衡,若非汉廷通过贩售福寿膏从巽加贵族手中赚取惊天暴利,大汉对巽加怕是会出现高额贸易逆差。

    说实话,此等情形是刘彻并未预见的,且颇不乐见。

    奴隶流入,金银流出,看着虽是互利共赢,然大汉皇帝不是小孩子,且颇为霸道,自然不会做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大汉两样好处都要占,没得商量的。

    长此以往,若出现整体贸易逆差像话么

    不管是甚么缘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