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存了?朝廷善待士大夫,不杀士大夫,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造成武官的衰弱赵桓并不意外,但是赵宋皇室一直依仗的文官,却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叛了赵宋皇室,换取自己的生存!
此时此刻,不要说赵桓,赵佶的心里也是充满了对文官的怨恨。
这种怨恨一旦滋生,就不会消失,赵桓已经准备好了对文官下手,皇家善待士大夫百余年,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你们倘若泉下有知,又该如何?皇家把武官打压多年,当成猪来养,到头来,还是军队解救了皇家,纵使带兵之人也是个文官,但是,那也是军队啊!
原来,生死关头,最重要的还是军队,最重要的还是强悍的军队和坚强的武将,在那一刻,岳翻就是武将,文官中的武将,不也是武将吗?不是吗?
讽刺啊,国朝限制军队,怀疑武将,可最后为国死战的,却是一群军人,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丘八!而那些自诩为国家精英的士大夫呢?!
赵桓把怨恨的目光投向了那群相貌堂堂之人,心里面暗自准备好了一切,只待李纲和林冲鲁达的抵达,加上已经在他身边充作御林军的吴用和阮小五以及一千岳家军,还有他期待中可以从东京脱身而出的岳翻。
三月二十四日起,他没有等到岳翻,而是等到了从东京南下的百万难民潮,从他们口中,赵桓得知了让他泪洒满面的消息——岳翻以三万军队和自己为屏障,死战金兵,力保东京百姓撤离险地,为国家保存元气,那面大旗,国存我死,就插在金兵阵前,代表着宋军决不后退。
二十五日,难民首领之一、太学生领袖陈东抵达东京,哭着向赵桓呈上了岳翻写给他的亲笔信,然后就昏了过去。
二十六日,难民领袖之一、翰林院编修张浚抵达东京,哭着向赵桓呈上了岳翻写给他的北伐蓝图,然后也昏了过去。
苏醒之后,陈东和张浚和难民们一起哭着向皇帝讲述岳翻岳将军死战金兵的壮烈故事,哭着请求赵桓派兵北上支援岳翻,不要让国家在艰难时刻痛失忠良,不要在危难时刻痛失擎天之柱,大宋有岳翻正如江东有周瑜,若是痛失周瑜,大宋可有鲁肃吕蒙撑起局面?
赵桓默默回到自己的居所,一人看完了岳翻写给他的亲笔信和北伐蓝图,然后走出屋子,敏感的人们注意到,赵桓身上似乎多了一些东西。
然后,在所有人面前,赵桓什么也没说,但是他心里已经明白,他严令之下北上救援岳翻的军队,没有一支冲上去救援岳翻的,之前逃出去的康王赵构所带领的北方大元帅府的军队,也没有南下解围,他们一起坐视岳翻全军覆没,被金兵杀死,却无动于衷,只想着保全自己的性命,却根本不管不顾岳翻的生死存亡。
这些人都该死啊!
这是赵桓仰天长叹出的一句话,说这话的时候,他很冷静,这就让他身旁的太监陡然一惊,然后赶忙低下头,什么也不说了。
二十八日,一支数万人的队伍从北方撤下来,他们说自己是从东京前线撤下来的,领队的是磁州知州宗泽,其中有一支三百五十九人的伤兵队伍,领队将官叫做公孙胜,是岳翻将军的副将,宗泽是被绑着带过来的,公孙胜说他奉岳翻将军之令,带着这几万人南下。
他们是从黄河北岸的却月大阵里撤下来的,受伤将军十一人和伤兵四十七人,还有三百护卫队和数万不愿抛弃岳翻的武装百姓,加上宗泽的一万多军队,里面有数千燕云漢儿军。
赵桓亲自出城迎接公孙胜和宗泽,看到宗泽被绑着的模样,大惊失色,而宗泽看到赵桓之后,也停止挣扎,眼泪流了下来,跪倒在地,大哭出声,公孙胜也跪倒在地,大哭起来,整个队伍都大哭不止。
知济南府刘豫投降金人,把整个济南府的物资全部送给了金兵,本来已经山穷水尽准备离开的金兵获得了再一次南侵的实力,于是决定报仇,大家猝不及防,岳翻心念数万百姓和军队,以及还没有完全安全的百姓,遂决定牺牲自己,在黄河北岸摆出当年宋武帝刘裕的绝世阵法却月阵,血战金兵,他手上只有五千人,金兵足有七万以上之数。
同时,东京保卫战里面,岳翻歼灭金兵七万有余,斩首六万余,筑京观十座立于黄河南岸,活埋金兵俘虏数千于黄河南岸……
除宗泽一万多军队之外,岳翻没有得到任何援兵,不忍宗泽一把年纪还要战死沙场,遂打晕宗泽强迫其南下避难,自己留下牺牲,以全忠义之心,希望北伐勇士可以成功,将来拿着金国皇帝的狗头到自己坟前祭奠自己,告诉自己大宋赢了……
此时此刻,具体情况他们不得而知!但是以五千对七万……只是殿后部队没有发现有金兵追击的迹象。
赵桓一愣,随后为之流泪,想起岳翻当初冒死相救的情景,心中痛苦不已,吴用和阮小五跌跌撞撞的冲出城,和公孙胜一起抱头痛哭,城内城外一齐痛哭,哭声震天动地,城内行宫内的赵佶正在用膳,听闻此哭声,忙问是怎么回事,宫人垂泪说岳翻将军恐已战死,赵佶一愣,手没抓稳,筷子坠落在桌上。
岳翻几乎是这城内所有南逃之人的恩人。
赵桓还是什么都没表示,只是安顿了公孙胜和宗泽,下令宗泽暂时节制所有应天府的军队,公孙胜所带的军队和之前吴用阮小五所带的军队具充为御林军,为赵桓亲自掌握,赵桓的安全由这批军队负责,吴用、公孙胜和阮小五为主要负责人,赵桓还得知吴用是落第举人,更得知吴用的名次被冒顶之事,便暗中吩咐人去查——岳翻没有理由任用一个说谎之人。
二十九日,在赵桓被抓住之前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率领大元帅府的五万多兵马从应天府东部而来,抵达了南京,赵桓接见了赵构,勉励了赵构,随后赵构哭诉自己未能解救皇兄,更未能解救岳翻,也打不过金兵,实在是太无能,于是自请解除大元帅的职位,把兵马交出给到皇兄。
赵桓微笑着接受了赵构的请求。
然后下令把赵构的两个副元帅——黄潜善和杨维忠斩首示众,理由是黄潜善和杨维忠贪生怕死,还向赵构进谗言,使得赵构未能发兵救援岳翻,致使国家痛失忠良之臣。
赵构吓得肝胆俱裂,病倒在自己的府中。
二百五十二 然而,岳翻生死不明()
杀人了,皇帝杀人了,之前杀六贼是民心所向,但是这一次,杀掉的两个人中,杨维忠就算了,是个武人,但是黄潜善可是正规的进士!士大夫!皇帝杀士大夫了!太祖皇帝明言后世子孙不可杀士大夫,但是皇帝杀人了!杀士大夫了!
黄潜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着哀求,喊着诸位同僚救我一命,我是士大夫,我是文人,太祖皇帝明言不能杀士大夫的!
可是所有文官的心里都是凉飕飕的,看着皇帝冷冷的面容,联想到皇族被出卖,差一点就要被带去金国受辱的事情,便心下了然,皇帝在发泄自己的心中的怒火,那就让他发泄吧,黄潜善反正也不是什么人物,死就死了,关键是要让皇帝顺心,皇帝顺心了,大家的好日子才能回来,要是皇帝不高兴了,不让他发泄,还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黄潜善就这样成为了张邦昌第二。
刽子手大刀落下,黄潜善和杨维忠人头落地之时,每一个文官和每一个没有在这场劫难中尽心竭力的人,全部都觉得心头掠过一丝凉意,然后是一点点轻松的感觉,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皇帝并不是在单纯的发泄自己的怒火,而是在准备一场大的变革。
被臣子出卖的皇帝和和皇族,对整个文官体系和大宋的官员组成都产生了巨大的不信任感,赵桓心中的终极目标是要血洗官场,选拔一批自己绝对可以信任的臣子来担任重要职位,然后变革大宋体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大宋帝国!
所以他要迅速把他可以信任的臣子招来,尽量可以在他大开杀戒之后,填补官场和权力的空缺,好让他安心准备北伐复仇,要让一群连打仗都不敢的软蛋执掌了权利和军队,那么北伐和自杀就没什么不同了。
兹事体大,赵桓出于一些考虑,还是决定和赵佶说一些事情,赵佶一听此事,本就苍白的面色瞬间变青,惊诧了好一会儿,才犹豫道:“兹事体大,事关祖宗颜面,皇儿,此事……此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毕竟,这是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留下的遗命,大宋代代相传不断绝,先帝们从未逾越,更兼此刻我朝风雨飘摇,此刻若大开杀戒,那么……”
赵桓强忍怒气,说道:“父亲,此事非做不可,东京城里,这些文官是如何对待父亲的,父亲难道忘了吗?为人臣者,居然出卖皇族,出卖皇帝!把我等送给金人!古往今来,可有这种事情发生!这种事情被记在史书上,那是要遗臭万年,做人家的笑柄的!”
赵佶一愣,随后面露凄然之色:“想必是为父不修德行,做了太多错事,为上天所弃,所以才……但是,皇儿,此事万万不可啊,此事若是做了,大宋朝可就不再是大宋朝了啊!那是背叛祖宗的做法啊!皇儿是我朝皇帝,断断不能如此行事啊!”
赵桓站起身子,大怒道:“是啊!我做了此事大宋朝就不是大宋朝了!可那张邦昌早就不做大宋之臣了!大宋都没了!若不是岳卿拼死奋战,哪还有你我父子今日在应天府饮酒!”
赵佶吓了一跳,仿佛不认识赵桓一般,从开封南下以来,赵佶敏锐地察觉到了赵桓的变化,他变得太厉害了,整个人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动不动就会发怒,以前整个人都显得软弱可欺,可现在整个人都变得暴躁易怒,赵佶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了,只是听着赵桓不停的怒骂那些朝臣:“国朝待他们太优厚!太好!以至于他们都忘了他们是臣!朕才是皇帝!是皇帝!一言九鼎的皇帝!一国至尊!!!好啊!好啊!好啊!一群混帐!混帐!他们简直都忘了他们是谁!忘了咱们是谁!要是不给他们一些教训,东京之难,为时不远矣!”
赵桓红着眼睛,整张脸也都红了,与之相对的是赵佶苍白的面色,好一会儿,赵佶才小声说道:“皇儿若要做,小心便是……”
赵桓看了赵佶一眼,慢慢平静下来,行了一礼:“儿遵命,还请父亲多多休息,孩儿告退!”
赵桓走了,临走前把阮小五留下来,暗中吩咐阮小五,调派了五十名岳家军将士把守赵佶居所,不得有误。
之后,赵桓开始慢慢的改组自己的政府,同时不断派人北上去查探关于岳翻的消息,三十日,从北方归来的那些曾经被派出去帮助岳翻的“勤王之师”陆续归来,北道部总管赵野、河东河北宣抚使范讷、知兴仁府曹楙、徽猷阁学士京西北路安抚使知颍昌府何志同、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赵子崧(赵宋燕懿王五世孙,崇宁五年进士及第,时任淮宁知府)、徽猷阁直学士江淮等路发运使兼经制使翁彦国、都水使者荣嶷……
全部都说是因为路途艰难,军队良莠不齐,甚至还出现兵变,所以北上迟缓,害的忠良身殒,实在是罪该万死!其中以北道部总管赵野为首,一应人等全部谢罪。
赵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