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人再来到小河边,文良问:“玉儿,你怎么知道鱼喜欢吃地龙?我们原来用碎饼子钓过,很难钓上来呢。”
“哦,我和文乐用地龙喂鸡,小鸡可喜欢了,我就猜鱼可能也喜欢吃。”
“玉儿真聪明!”
这个下午,三个人钓上来两条鱼,一大一小,收获也不小了,文玉安排道:“小的熬汤,大的卖掉。”
“好!”哥俩都响应。
“那卖给我吧!”一个声音突然传来,吓文玉一跳。是一个穿戴很干净的读书人,看着就文弱的很。
“张先生,”文良很拘谨的鞠了一躬,“您要鱼,就送给您吧!”
“那不行,我给20文吧,你们也辛苦了。”张先生?文玉的脑子飞快的转着,教书的?秀才?若是和他交上关系,那以后就可以读书认字了。忙抢上前去笑嘻嘻的说:“张先生,让我们把鱼给您送到家去吧!”
“好!”
秀才的家离文玉家不远,文玉进屋把鱼交给秀才娘子,拿着20文钱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一边又恋恋不舍,心里暗想:“一回生,二回熟,我得找机会常来。”
在回家的路上,文玉轻声的跟文良商量:“哥,留几个钱买点佐料好吗?我想做好吃的鱼丸。”
“鱼丸?是什么?你会做吗?”
“刚才听秀才娘子说的做法,我想试试。”文玉信口开河。
“那行,我跟娘说。”
事情很顺利,文氏没加什么思索就同意了,日子虽然紧巴,孩子们自己挣到的钱还是留给他们自己掌握吧,这三个孩子都是听话孝顺的,女儿文玉近来又性情大变,不再那么唯唯诺诺的样子,文氏的心里高兴着呢,可不能再拘坏了。
“明天让哥哥带着你去镇上采买点想要的东西,二十文都带着吧!也买不了多少。”
“谢谢娘!”文玉很感动。
“等你爹回来,咱家就好过点了。”文氏轻轻的说。
爹?文玉惊呆了,穿来以后一直没见到家里的大男人,还以为早逝了,一直没敢问呢,原来本主父母双全,又有兄有弟,端是幸福啊!
“爹现在在哪儿?”
“他去外面做木工活,再过一个月,就该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文玉兴冲冲的起床,拿起文氏留在锅里的杂面饼子,文良严严实实的包好二十文钱。
“弟,等着我买回来东西做鱼丸吃啊!”两人在文乐羡慕的目光中出发了。
这个季节已是晚夏,走一段路后文玉就汗津津的了,腿也像灌了铅,“哥,咱歇会吧!”
文良心疼的看着妹妹,“我背着你吧!”
“不用,我休息一会儿就行。”文玉可不好意思让个十一岁的孩子背着,揉揉脚找了个树荫坐下喘气。
四下瞧去,两旁的树林郁郁葱葱的,随风摇曳的枝叶,路上行人很少,更显得安静祥和,文玉的心底缓缓的安定下来,起初的恐慌犹疑慢慢远去了。她本来就是一个乐天派的人,丢到任何环境里都能迅速适应并成长的,闺蜜们叫她“打不死的小强”呢。既然回不去了,那就好好在这里生活。
“哥,走吧!”文玉打起精神,继续赶路,终于在太阳高升的时候赶到了镇上,在热热闹闹的镇中心,寻找可用的东西。
葱,姜,胡椒粉,糖,玉米粉不需要买,家里有。找到了卖葱姜的小贩,专门挑了一把带根的葱,寻思可以栽在院子里慢慢吃,胡椒粉没找到,但有胡椒粒,完全可以自己回家磨粉,再咬咬牙,买了半斤糖,没前世的白,但也将就了,文良二话不说,等着文玉一点一点讨完价,点了头,再仔细的摸出钱来交付。
十文钱转瞬花没了,文良说:“玉儿要不要吃个白馒头,哥给你买。”
文玉舔舔嘴唇,“那咱去看看”。
兄妹俩来到馒头铺,看到旁边还有个馄饨摊子,热热香香的味道扑面而来,文玉自嘲的摇摇头,什么时候竟然觉得肉味这么香啊!
文良使劲儿捏捏剩下的十文钱:“玉儿,要不,给你再要碗馄饨喝。”
“咱不要馒头了,只要碗馄饨吧,包里还有杂面饼子呢。”文玉心疼的看着这个十一岁的大哥
“好!”文良走过去问:“大娘,多少钱?来一碗。”
“三文钱一碗,添汤不要钱。”卖馄饨的大娘很和善的应道,并利索的盛了一碗送上来,兄妹俩你推我让的吃完了饼子馄饨,又喝光了添的汤,心满意足的擦了擦嘴巴,文玉睁大了眼睛,把头凑到文良跟前:“哥,你看,这儿吃饭的真不少,咱也来这儿卖饭吧!”
文良左右瞧了,“真是,可我们能卖什么啊?”
“先卖鱼丸吧!等我做出来,你就知道多好吃了!”文玉自信满满的说。兄妹俩商量着,又给文乐和娘一人一个馒头捎回去,这样,积蓄剩下五文钱,俩人踌躇满志的回家了。
第二天,文良带文乐去钓鱼,文玉留在家里,先去看看地龙宝宝们的成长情况,嗬!还真不错,一根根都好好地活动着呢,继续挖了些地龙,放到培养池里,再喂了鸡、扫了院子、把胡椒粒研磨成粉,文玉乐悠悠的坐在院子里,反复回想鱼丸的做法。
葱切段,姜切片,放入水中搓揉几下,让姜和葱的汁都释放到水中,即成葱姜水;顺纹路将鱼肉刮下,即成鱼茸;加少许的白酒、胡椒粉、盐和糖,还有玉米粉;先往鱼茸里加入两三匙葱姜水,然后顺一个方向搅动鱼茸,到感觉很粘,不好搅动时,再抓点鱼茸挤成丸子,用汤匙刮起放入已煮开的汤中;等沉到锅底的鱼丸飘起来,就算熟了,鱼丸捞出可以现吃也可以冷到清水里,想吃的时候盛几个在碗里,加入胡椒粉、盐、香菜,用沸水一冲即可,文玉的鼻尖似乎已经闻到了鲜美的鱼丸味道。
“姐,又钓到两条鱼,还都是大的呢!”老远就听到文乐的欢呼声了,文玉从遐想中回过神来,忙去接文乐筐里的鱼。
“哥让我先把鱼送回来,他还在钓呢,我还得回去帮他。”文乐又一阵风的跑走了。嘿嘿,看老姐的!文玉捋起袖子,一头钻进了厨房。
先拌好葱姜水,再冲向两条垂死挣扎的肥鱼,口念两声“阿弥陀佛”,拿刀背拍晕,刮鳞、去内脏、挖苦腮、冲洗,小心的避开鱼刺,取鱼茸,搅拌,完活!点火,呵呵,幸亏上世在农村呆过,会烧地锅,要不然还真办不了,大火烧开,下鱼丸,捞出,再下,忍不住尝一个,“呼”真烫,真香,原始的绿色食材的味道,真不是盖的!
☆、第三章 初试
重生之山青水秀3 … 第三章 初试
等一家人齐全了,文玉盛上鱼丸,鲜美的味道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胃。
“好吃!真好吃!”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菜!”
趁着群情盎然,文玉拽拽文氏的衣襟:“娘,我们去镇上卖鱼丸,好吗?”
文良、文乐都瞪大了眼睛,期望的看着文氏。
“可是你们从来没出门卖过东西啊,娘不放心。”文氏忧虑了。
“娘,我跟妹妹去摆摊,没事的。”
“让我们试试吧,万事都有个开头不是?”文良文玉都抢着解释。
文氏犹豫了:“那可千万小心啊,别跟人起争执,你们小,吃点亏没啥。”
“好唻!”兄妹俩大声应了。
“还有我,哥哥姐姐去卖鱼丸,我去钓鱼,我现在学会了呢。”
“行,行,只要啊,你别被大鱼拽跑了!”文玉捏捏文乐不服气的脸,一家人都笑起来。
文良很认真的拉住文乐嘱咐:“你好好看家,喂喂鸡就好了,千万别自己去河边,万一掉下去可不是好玩的。”
“对啊!”文玉也道:“乐啊,你把咱家的地龙照管好,又能喂鸡又能钓鱼,也很重要啊!”
文乐这才绽开笑脸:“嗯,我一定养多多的地龙,等哥哥姐姐挣钱了,买更多的小鸡回来养,下多多的鸡蛋!”
“那娘就只管种地,把家交给乐儿。”文氏也跟着打趣,文乐挺挺胸脯,嘴角咧的合不住了。
吃罢饭,文氏也加入了做鱼丸的行列,夏末正是上鱼的好时候,一上午文良哥俩又钓上来三条大小不等的鱼回来,加上午饭留下的,竟然也做了满满一大盆,等放凉了,再小心的顺到井里冷着,没有冰箱,暂时先这样解决冷藏问题吧。
接下来,把家里能用到的家伙什都翻找出来,锅碗瓢盆的,可是烧水怎么办呢?这里没有易提的蜂窝煤炉子啊!文玉发起愁来,板车可以去借,桌凳可以去凑,热水从哪儿来?
“妹妹别愁,咱可以借镇上别人家的地方烧水,自己带着柴火,肯定有人家肯借的。”
“那就先这么办!”文玉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努力了,总会有收获的!
第二天还没天大亮,文氏就做好了早饭,照顾兄妹俩吃了,殷殷的叮嘱看好借来的板车,别烫到了,赚不到钱也没啥,早回家。
兄妹俩踌躇满志的出发了,文良推着板车,文玉紧跟其后,实在走累了,就停下歇一会儿,紧赶慢赶的终于在午时前赶到了镇上。
先去馄饨摊子那儿,在旁边的空地上停下板车,文玉盛了几个鱼丸去馄饨大娘那儿,“大娘,您尝尝我家做的鱼丸,可好吃了!”
“小姑娘又来了,好孩子,蒋大娘尝一个就行,这是要出摊卖鱼丸吧?要不要大娘帮忙?”这个和善的老太太真是善解人意啊!
文玉赶忙问:“我们是想沾沾大娘的光,在这儿摆个摊子,大娘知道可以去哪儿烧热水吗?”
“还烧什么热水,用我的吧,我家就在这附近,等一会儿,让我家小三子再多送些来。”
“太谢谢了!那让我哥去提热水,不能再麻烦三子哥了。”文良利索的背起柴禾,顺着蒋大娘指的路一溜小跑,文玉开开心心的把板车上的东西一一放好,三张小桌虽大小不齐整,但擦拭的干干净净,十个形态各异的凳子,两个简陋的佐料盒,十个不同型的粗碗,临时制作的筷子,最后,掀开鱼丸盆上的遮布,齐活了!
文良很快提了热水过来,很感动的说:“妹妹,小三子真义气,听我一说,就马上又点火烧水了,一会儿就送来呢。”
“那咱给他留一碗鱼丸吃。”文玉建议。
“好啊好啊!”文良挠挠头,笑了。
到了午饭的时间了,馒头铺开始上人,蒋大娘的馄饨铺子也热闹起来,文玉有些着急,自家的买卖还门庭冷落着呢,怎么办?
她拍拍额头,使劲儿回想前世的促销招数,招牌?咱没有,传单?太奢侈了!买一赠一?先尝后买?可以考虑,吆喝?这个行,实用!
文玉立马拽过文良,“哥,你喊:香喷喷的鲜鱼丸,尝一个不要钱!”
文良一脸的纠结,咬咬牙跟着喊:“香,香喷喷的鱼丸,不要钱!”
“傻瓜蛋!”文玉在心里怒吼一声,把脸一抹,自己叫喊起来:“瞧一瞧看一看了啊!这一碗鱼丸大赠送了啊!香喷喷的鲜鱼丸,尝一个不要钱!”文良知道喊错,赶紧补救。
大街上兄妹俩稚嫩的声音果然吸引了一部分人,一个老太太牵着孙子凑过来,文玉细心地把鱼丸捣碎,让老人喂给孙子吃,终于听到那个小小的儿童说:“好吃,我还要!”
天籁之音啊!文玉连忙狗腿的盛了十个,只放了点盐花,热水一沏,好嘛,鱼肉的鲜美味道立马扩散了开来。“三文钱十个,您老人家是第一个客人,收您两文!”
“好好!”老太太的脸笑开了,像一朵秋菊,“我这个小孙子啊,可挑食了,一家人就怕他不肯吃东西。”
文良珍惜的接过两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