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碗银盘应了,缩着身子退了出去。
众人虚惊了一场,此时都是有些泄气。
李老夫人闷闷地道:“这两个小祖宗,真真不叫人安生,早晚有人收拾了他们。”
青玉撇嘴道:“咱们家何止两个,可有四个祖宗呢!”
年长的丫鬟仆妇都是掩嘴偷笑,年幼的小丫鬟们都好奇地问是什么说法。
“老太太是老顽童老祖宗,二少爷三小姐见天闯祸,是两个小祖宗,大少爷却也是个祖宗呢。”
一个小丫鬟疑惑道:“大少爷最是和气不过,怎的就是祖宗了?”
真儿摇头道:“你进府不过月余,不知道也不稀奇,等哪天你见到大少爷晨起,便晓得,这祖宗是个什么缘故了。”
小丫鬟们面面相觑。
李老夫人,青玉,真儿,还有知情的丫鬟媳妇们都无奈地摇头叹息。
(今晚加班,一回家就闷头写,好在赶得及。么么大家,看到收藏多起来,真的好开心呀。考虑一下双休日加更,嘻嘻~)
第八章 小叔小姑来访
上午刘媒婆和刘坊正,加上中午回家吃饭的金沐生,几个人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闹的金家半日没开工。下午总算是要着手制蜡烛了,金老六的意思,今儿个要做它一百斤蜡烛。
在这里生活了三年的金秀玉,对于家里这门制蜡烛的工作流程,早已烂熟。
制蜡烛的第一道工序,便是卷芯骨。
芯骨是行话,其实就是蜡烛中间那根引燃的烛芯。芯骨的原材料就是芦苇杆,只有粗细均匀的芦苇杆才能做出均匀的芯骨,从而做出粗细一致卖相均匀的蜡烛。
所以,选芯骨才是最先要做的细工夫。
昨日金老六便已带着金秀玉,从专门收集贩卖芦苇杆的匠人手里买了十几捆芦苇杆。以他多年的眼力,选出的芦苇杆,粗细程度自然十分均匀合用。
金家制蜡烛一向都在厨房里进行。
现下,金老六拿起一捆捆芦苇杆,用芯骨刀铡成整整齐齐的一段一段备用。
金秀玉看着芯骨刀,明明挺精巧的器具,却总让她联想到开封府包青天的那道狗头铡。
可不是么,下面半个圆槽,上面一柄光闪闪的刀,往下一按,“咔嚓”一声,芦苇杆被一截为二。啧啧,跟狗头铡铡人脖子那是一模一样。
“嘶”,她忍不住抚了抚手臂上浮起的鸡皮疙瘩。
金林氏抬手在她脑袋上敲了一记,说道:“神游到哪里去了?还不快干活!”
金秀玉扁扁嘴,拿起棉片,将已经铡好的芯骨细细地卷了一层棉皮。
这就是金家蜡烛质量好的一个特点了。
一般的蜡烛匠都是用纸卷芯骨,这样制得的蜡烛,点燃后颜色浓黑,在屋里点的时间长了,人的鼻孔中多有黑色的污垢;不仅如此,这样的蜡烛,点燃时火焰长,烧得快,不经用。
而金家用的是棉,制得的蜡烛颜色纯净,绝不会冒黑烟;火焰也短,蜡烛所用时间便更长一些,这也是实惠所在。
金老六一面切芯骨,金秀玉和金林氏就一面卷,三人手法均十分娴熟,配合也很是默契。
金老六切完了,便将母女二人已经卷好的芯骨整理好,两百根捆成一捆。等母女二人把所有芯骨都卷好了,他这边也都整理得差不多了。
“这便开始炸吧,豆儿先去烧火。”
金秀玉答应一声,坐到了灶口。
金老六和金林氏则将事先提进来的乌桕脂倒入专门用来熬乌桕油的大锅里。
乌桕油正是做蜡烛的主要原料,乃是从乌桕树的种子里提炼出来的。平常是白白的固态脂体,受热融化成清澈的油状,便是乌桕油了。
刚刚倒好一锅乌桕脂,金秀玉刚将一把引火的稻草塞进灶里,只听院门再一次“嘭嘭”作响。
“今儿个是什么日子,怎的这许多人敲门?”
金林氏一面嘀咕着,一面出了厨房,走到院子里去开门。
金老六和金秀玉在厨房里,见金林氏没迎客人进来,想着大概是左邻右舍来说几句闲话,便没做理会。
突然听见金林氏“呀”一声尖叫,父女俩忍不住都吃了一惊。
只见金林氏慌慌张张跑回来,一张脸涨的通红,两只眼睛都在放光,兴奋道:“快,快,豆儿快去门口,二少爷和三小姐来了!”
金秀玉一头雾水地道:“哪个二少爷?哪个三小姐?”
金林氏一拍手,急道:“就是李家的龙凤胎少爷和小姐,他们指名道姓是来找你的呢!”
金秀玉愕然。
金老六皱眉道:“他们来做什么?莫非媒婆说不成,派两个小孩子来说亲?”
金林氏没好气地斜他一眼:“糊涂的,二少爷三小姐自然是来拜访,李家何等样的人家,婚姻大事怎会如此没规矩!”
说着,回头又道:“豆儿快去门外,别让两位小贵客久等。”
金秀玉疑惑道:“既是贵客,为何不迎进家里来坐?”
“嘿嘿,这个嘛,”金林氏摸了摸脸,“人家是高门大户,知书达理的,大约有什么特别的规矩也未可知,你只管去见他们便是。”
金秀玉稍微思忖一下,乖乖地出了厨房。
到得院门外,见三辆马车堵在门口,将整条青石小巷占得满满当当。七八个家丁打扮的男子,并五六个媳妇子,都站在当地,团团围着中间那辆特别豪华的马车。
一个青衣服的家丁,大概方才便是他敲的门,正站在最前面,见金秀玉出来,便上前笑问:“可是金小姐,我家少爷小姐请姑娘上车一见。”
金秀玉看了他一眼,暗道李家的家丁倒是谦和有礼,但这两位小主人行事反倒荒唐,哪有无缘无故,让一位未出阁的姑娘进陌生人马车的道理。
“既是你家少爷小姐主动来访,却为何要我上车相见,你自去请他们下车来。”
“这……”年轻的家丁为难道,“这大门之外总不是谈话所在,小姐还是上车去,车内宽敞,反而方便。”
金秀玉摇头道:“你家两位主人既然不愿意下车相见,那便作罢,我还有活计要做,恕不远送了。”
她说着便转回身,要关院门。
“等一等!”一个稚嫩的童声响起。
马车的两扇车门从内被踢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相继跳下车来。
金秀玉听到声音便已回过了身,见两个半大孩子,大约弟弟沐生一般的年纪,生的十分相像,一样的鹅蛋脸、桃花眼、悬胆鼻,果然是龙凤胎的缘故。只是男孩子棱角更加分明一些,女孩子眉目更加细致清秀一些。
她也是听过李家传闻的人,料到这男孩定是二少爷李越之,女孩便是三小姐李婉婷了。在这个年纪,女孩子都比男孩子长得快,李婉婷倒比哥哥李越之高了一两寸。
李婉婷和李越之一下车就盯着金秀玉看,睁大着同样漂亮的桃花眼,上上下下将她打量了遍。
金秀玉大大方方地任他们打量,嘴边淡淡微笑,就是不说话。
终于李婉婷先忍不住,开口道:“你就是刘妈妈说的金秀玉?”
她声音清脆甜润如银铃,明明口气十分突兀,却不会让人感到一丝的冒犯。
金秀玉只点头道:“是我。”
她的回答太简单,李婉婷一时不知怎么接下一句,眨了眨眼睛,回头看着哥哥李越之,低声道:“倒没有刘妈妈说的那般丑。”
她小小孩子,自觉低声,在场的却人人都听得清楚,暗暗都有些想笑,当事人金秀玉则直接就展开了一个笑容。
而李越之,眼睛看着金秀玉,嘴里一本正经地回了一句:“恩,笑得好看。”
李婉婷回过头,看着金秀玉的笑容,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金秀玉见这两位小祖宗,无缘无故跑来自家门口,却只是谈论她的相貌,又是好笑又是疑惑,问道:“两位来我家,就是为了看我的相貌么?”wωw奇Qìsuu書còm网
李婉婷仰着头,一派天真,眨巴着水汪汪的桃花眼,问道:“你为什么不愿意嫁给我哥哥?”
金秀玉反问道:“我为什么一定要嫁给你哥哥呢?”
李婉婷一滞,回头看李越之,后者也皱起了眉头,白嫩的小脸上流露出疑惑。在两个小人心里,自家哥哥自然是顶顶好的,可是金秀玉一问,他们一时也回答不出,为什么人家一定嫁给自家哥哥呢。
两个小人想事情的习惯,便是李越之咬着嘴唇,李婉婷绞着衣角,脑袋顶着脑袋,相对低头,倒似能在地上捡到答案似的。
李婉婷低头想了半天,似乎想到什么,又抬头道:“哥哥又漂亮又能干,有许多大姐姐都想做我们的嫂子,为什么你不愿意?可是嫌我家没给你钱?”
金秀玉脚下差点绊倒,继而大囧。
这李家的小孩子,脑袋里想的都是什么?
(捂脸,更晚了,已经过了12点。双休日陶苏会加油码字的,争取加更。)
第九章 金林氏的小便宜
金秀玉瞪着眼睛,不明白为什么场面会变成现在这样。
李婉婷和李越之堂而皇之地坐在堂屋最上首,由于椅子高了一点,脚点不着地,两个人都不停地晃着小短腿,加上粉嫩粉嫩的脸颊,水汪汪的桃花眼,衣裳又极为精致华丽,从外表看真是一对十分可爱的萝莉正太。
前提是,他们的表情能不这么嫌弃的话。
“金豆儿,你家为什么没有铺地砖?”
“金豆儿,你家为什么没有博古架?”
“金豆儿,你家下人是不是都跑出去玩了?”
金豆儿,金豆儿,金豆儿……
金秀玉抓狂道:“咱们两家不熟!再者,我好歹是你们的长辈,怎可直呼我的名讳?李老夫人是这么教导你们的吗?”
他奶奶的,连名带姓叫就算了,叫的还是小名,现在的小屁孩怎么都这样,金沐生这么叫,连李家这对小祖宗也这么叫,真够自来熟的。
李婉婷眨巴着眼睛,歪着小脑袋,无辜地道:“我们在家里的时候,都是叫别人的名字的呀!”
李越之也附和道:“再说,你爹爹娘亲不是都叫你豆儿吗?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金秀玉顿时哭笑不得。
金林氏正端了点心茶水过来,一叠声地道:“可以可以。少爷小姐想怎么叫都可以,咱们穷苦人家,没那许多讲究。”
她一面讨好地笑着一面用胳膊肘拐了一下金秀玉。
金秀玉将她拽到一边,低声道:“娘,你这是要做什么?屋子里坐着两位祖宗,院子里坐着一堆闲人,咱们还怎么做活?”
她拿手指着院子里的一堆李家的家丁和丫鬟仆妇,这都是金林氏热烈欢迎请进家里来的。
金家的院子本来就不大,李家十来个人将整个小院挤得满满当当,日头正晒,人人都站在枇杷树下躲太阳。
金老六搬了条矮凳坐在厨房门口,眯着眼,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既无奈且烦躁。
原本金秀玉想随便说几句话打发了李家的人回去,谁知道母亲金林氏突然就冒出来,热情万分地将所有人都请到家里来。
如今倒好,请神容易送神难,一家三口都得伺候这大大小小近二十个客人。
“李家二少爷和三小姐都是一等的贵客,他们肯来咱们家,不正说明李家对你的重视,怕是真个要娶你做正妻呢!”金林氏笑得两只眼睛都眯成了缝,满脸桃花纹都开了。
金秀玉嘴看不惯她这副样子,诚心不想让她得意,便打定了主意道:“我这就打发他们回去,看娘你这白日梦还做不做的成!”
金林氏大惊,伸手去拽她衣裳,无奈金秀玉转身地快,半片衣角也没捞着。
“李少爷,李小姐,咱们家是平头百姓,寸工度日,一天也不得闲,今日还得做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