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瓜出了芽,没几天就长出了叶片。
现在比较主要的就是够请的到长工来帮忙,现在鱼塘也差不多要完工了,鱼塘边上的房子也开始在建了,应该不用多久就可以竣工了。
为了此事苏菱又特地去了一趟镇上,之前就让牙行的朱牙子留意长工的人选了,那么久也该有消息了,再说美味点心店也很久没有去过了,虽然都是自己信的过的人在那,但是也给去瞧瞧,毕竟老板太久不到场,员工也是会懈怠的。
这次挑选长工时苏菱特地和苏父一起,毕竟以后管理这些个长工的会是苏父,所以得要苏父挑合适了。
“菱儿来了呀!上次你让我帮忙留意的人选我已经有了合适的了,本还想黑你捎去消息的,没想到你现在就来了,正好。”朱牙子一脸的笑容,刚看到苏菱就问道,完全没有注意到苏菱身边的苏父。“你现在要看一下么?我把他们都喊出来。”
“嗯,喊过来吧!这次要让我爹挑合适了才算。”朱牙子这才发现苏父,暗暗恼恨自己刚刚怎么没有早点向苏父大招呼,这会扬起了大大的笑脸想苏父问好,苏菱对于朱牙子这样的行为但笑不语,也让苏父学着去应酬,去接触其他人,但是老实了一辈子的苏父哪里有见过别人如此恭维他呀!一时之间很是不适应。
好在朱牙子也是个很有眼色的,看到苏父对他的恭维不太感冒,马上又开始了正经事,把这些天来他手里搜集的长工都给叫了出来。
大概有十来个左右,苏父家早在开年的时候有重新买进了一个庄子,那个庄子就在花溪村与青石镇之间,那会也是朱牙子介绍买的,一个庄子连着三四十亩的地,这会也快要开始春耕了,鱼塘也需要人手,所以苏父才会如此着急请长工。
苏父一一问过他们都会些什么,好在朱牙子找这些人也是特别有留意过的,喊出来的都是有干过农活的,也大多都懂养殖,还有几个以前就是在农庄里种地的,可谓算得上是老庄稼把子了。
最重要的,这些人中,有一个叫柳大福的以前就帮人养过鸡鸭鹅,苏菱现在正打算开养殖场,这人可谓算得上是从天而降了。
最后叫出来的,苏父都打算要了,只是有一个年纪已经是有六十左右了,从那粗黑的手,长满皱纹的脸中就能看出他以前的生活肯定过得十分的不好。
苏父见他年纪较大,而且问他擅长什么时,除了知道他会赶车,便什么也不懂了,原来这人是从南方北上的,儿子、媳妇都已经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孙儿陪着他,他本想带着孙儿北上找远嫁北方的女儿,没想到那女婿是个厉害的,知道他们祖孙是前来投靠的,就趁着女儿不在家时把他们赶了出去,这老头也是个硬汉子,不愿连累女儿就带着孙子出来了,一路上想要靠着自己的车返回家乡,无奈路上苏子生病了,他又没钱医,只能是卖了自己唯一的财产,那辆马车,给孙子医病,然后辗转来到了这。
朱牙子原本不想让他出来见苏菱父女的,但是这老头跪着央求他,他想这总也是一个机会,即使苏菱父女不收他,他试过了,也该死心了。
况且这老头也离不开自己的孙子,谁买人是也不会买这么一个有累赘的人的,朱牙子觉得这老汉这次应该也不会成功,也着实替他感到难过,但那有能如何,在这牙行里他能尽量的照顾他们祖孙,但也不能保证帮他们找到好的主人。
苏菱听到这人会赶马车时,确实有些心动,家里早就该多天一辆马车了,要不总是坐牛车,摇摇晃晃的,虽然久了也习惯了,但是有更舒适的选择,谁不懂的享受啊!至于他那小孙子权当做一个投资吧!如果他有好的才能她也会尽力培养的,不得不说,苏菱这会算是为自己挖到宝了,这小男孩以后就成为了她的左手右臂,帮她打理得清清楚楚她的生意,当然了,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虽然苏菱家是买下了这些个长工,但是这些和家里的仆人又是不一样的,他们并没有完全的卖身,这些长工中,很多是因家里贫困才会出来工作的,他们签订的是十年的合同,而且每年他们都会回一趟家,当然了,苏菱也不是那么绝情的人,说硬要阻拦人家和家人的团聚,所以这些个要求她都能接受,而且这些长工的工钱是以年来计算的,一年十五两银子的工钱。
但是那老汉和他的孙子却说自己已经没有地方可去,他和他孙子愿意跟着苏菱,一辈子为她效劳,苏菱当然不会让人家这样的一个良民入了奴籍了,只说让他和孙子先跟着她回去,等安排好了再说这事。
既然以后也是需要到车夫的,苏菱连着那老汉和他的孙子一共又买下了十二个人,花了一百二十五俩的银子,这些个人有些会直接送到农庄去,也有几个会在花溪村帮苏父的忙,这些就看苏父如何定夺了。
车夫都买好了,当然不能少了马车,苏菱趁着这次一次买个够,从牙行出来后又拉着苏父到了牲畜行。
青石镇上的牲畜行很大,卖各种各样的牲畜都有的,有毛驴,骡子,马,牛,通常来说,在皇甫帝国普通百姓买马是需要到官府置办文书的,现在虽然是和平的年代,但是马很多时候都是用于战场上的,为了防止有人会大量的购买战马,弄的连老百姓买个拉车用的马都要到官府去置办文书。
还好出来的时候朱牙子听说他们想要买马,跟着来了,朱牙子这种从事这种行业的人,和官府多少是有些交道的,因此这文书置办下来也没有多麻烦,只是需要花费些银子。
买马这种事,苏父肯定是会买成年的,已经能驾车的了,还好这刘老汉经常从事赶车的行业,对于如何挑选马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只见那刘老汉走过去一个一个的把那马的嘴巴张开来看了一下,众所周知,要知道马的年龄都是要看马的牙齿的,牙齿的多少代表着它已经出生几年了,刘老汉不仅是看马的牙口,还拍了拍马背,最后挑选出了几匹都是只有两年的大的马,也是已经能驾车的了。
苏父和刘老汉合计着,最后挑选了一匹枣红色的大马,那马四肢孔武有力,长的非常的健壮,挑选好了以后,付了银子,又在衙门定下了契约书,这马现在正式是属于苏菱家的私有财产的了。
有了马,当然得有马车了,苏父带着一行人到了镇上最大的杂货店,说是杂货店,出来平时日用的柴米油盐还兼卖着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像马车这种肯定也是有的了。
最后苏父挑选了一驾中型的马车,是梨木做成的,因此价格比较昂贵,花了一两多的银子,那马车单纯的只是马车,里面只在三边设置了位置,没有苏菱平时所想的厚厚的褥子,坐上去完全不会感到颠簸。
这些都只能是自己后面慢慢加上去的。
最后回家时,刘老汉驾起了马车载着那些个长工,苏父还继续驾着牛车载着苏菱回去。
家里面又增加了新的人员,所以苏家的这一顿饭吃的可谓是非常的热闹,刘婶很早就开始准备一家人的饭菜了,那几个小丫鬟也都在厨房帮忙打下手,总算是在天黑之前把饭给做出来了。
这些个汉子早已是饿得饥肠咕噜了,闻到菜香后都情不自禁的咽着口水,在苏父一声吃饭的声响后,都吃开来了,还好虽然他们都很饿,但是都没有什么出格的事,毕竟谁也不想在新东家面前失了面子。
因着人比较多,刘婶准备的也简单多了,主食是白面烙饼,用鲜嫩的春韭做馅,韭菜里又加上肉馅、摊熟剁碎了的鸡蛋,另外还加了虾皮、肉皮冻,最后用盐和鲜汤宝调味。烙饼的香味,顺着风几乎飘出了几里地。在这样有点寒冷的天气里吃着烙饼,还配着大骨汤,怎能不算是人生一大乐事呢!
准备的菜有蘑菇炖肉,木耳炒鸡蛋,豆芽炒肉,蒜苗炒肉,还有在镇上买的现成的羊杂碎,烧鸡,另外苏菱还做了一大盘的京酱肉丝,陪了大葱段和干豆腐。
苏母还特地的拿出了酒给他们,毕竟在这样的天气里,喝点酒是能暖身的,况且能这样开心吃喝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并不多,所以大伙都很痛快的饮了起来。
在这里,他们或许也感受到了新东家身上并没有所谓的大架子,瞧不起他们这些人,因此他们都很能放得开,还连着敬苏父酒,最后苏母担心苏父会醉,派着苏荷出去拉着苏父悄悄的说了几句,然后就看到苏父苟然没有了先前来者不拒的样子,大伙的敬酒他也只是意思意思,并没有全干完,估计也是顾虑到苏母怀着身子,一会他要是醉了,怕苏母会受累,见苏父不在似之前的样子,这些个长工也没有再频频的敬酒。
酒过三巡之后,苏父已经微醺了,让丫鬟把酒席给撤了下去,又安排侍书领着他们到了之前的酸菜作坊,新家这边已是住不下他们了,只能是在以前的老屋子里弄了两个通铺,让他们先暂时凑合着,考虑到刘老汉年纪较大了,苏父把他们祖孙两安排在大门进来的倒插房,顺便也可以看管一下大门,要是有人来了还能及时通知到。
现在,家里的地瓜也已经育苗成功了,春耕也准备要开始了,就必须要商量着种什么,家里人口那么多,主食面粉所需的小麦肯定是不能少的了,地瓜产量那么高,而且还是要推广种植的,也应该多种,至于其他的杂粮还能少种一点,毕竟像高粱还有糜子这种粗粮苏菱并不是十分的爱吃,所以她不主张多种。
不过豆子到时可以多种一点,豆子含有丰富的营养,还能拿来熬大酱,还能做豆腐,真的是得多种一些,像红小豆,绿小豆这种,苏菱也主张家里种一些。
------题外话------
哎呀!停了很久的电,最后只能写出那么多,大伙可别见怪如果您觉得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8。R'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九十六章 春耕
苏菱家的鱼塘终于是赶在清明之前完工了,每个鱼塘里都放入满塘的谁,这是为了杀死鱼塘里那些病虫,等到真正放鱼时,鱼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病虫害。
鱼塘上建的是三排整齐的屋子,没有像一个个院子那样子建设,只是分开一间间的,又另外的建了一个厨房。
岸边上也移栽了几排的杨柳,都已经要开始吐牙的了,挖好了鱼塘,又建好了新的房子,苏菱家又办了一次的宴席,这次虽没有入住新家那么正式,但好歹这也都是她们家的房子,所以办宴席那是必须的。
不多久就是清明了,今年的清明和去年的也差不多,都是到山上去祭拜,到宗祠跪拜,就连苏东和苏勤也回来了。
清明过后转眼就到了谷雨时节,就像诗中描述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如“谷雨”两个字所体现的,接连下了两场透雨,花溪村的春耕要开始了的春耕开始了。
苏菱一家,比别的人家更忙碌。她们一边要顾这几张鱼塘,还有些着急着出来的竹笋也可以收成了,这些她们一家都要忙着弄笋干,一边赶着在这最适宜的时节,将地种完。
在种地之前,一家人坐下来,仔细地规划了一番。
今年,她们家有五十几亩地要种。花溪村和青石镇之间的庄子上的四十亩,花溪村里她们家去年买的十亩,还加上自己家原来就有的一亩多,也有五十一亩多了,虽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