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山洞里跌出来,从挪威回到地面。
绝大部分读者不会知道《地下之行》这篇小说,但会立刻联想到凡尔纳同样题材的那部著名作品。是的,《地心游记》不仅是凡尔纳第一部科幻小说,也把地下探险这个题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地心游记》写于1864年。这个时候,地质科学较霍尔堡生活的时代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凡尔纳面临着如何平衡科学知识与传奇故事的问题。在小说开始部分,作者设置了两个观点对立的人物:“我”和叔叔李登布洛克。两个人对于地层深处的结构经常争论。“我”引证了当时十几位有名有姓的学者的观点,论证地心是实体,没有空隙。
而李登布洛克则是野路子学者,坚定地认为地下有巨大空洞可以探险。他找到一个中世纪冰岛教士萨克努塞姆的秘本。后者是个披着教士袍的学者,曾经深入地心空洞进行探险。为了防备敌视科学的宗教裁判所迫害,萨克努塞姆用密码记录自己的冒险经历。两百年后的李登布洛克则象揣摸武林秘芨一样,研究多年才翻译出原文。
两人按照先辈的记录来到冰岛,和一个叫汉斯的仆人一起,从巍峨的斯奈菲尔火山口进入地下。在曲折迂回的地下岩洞里经过九死一生,终于进入宏伟的地下空洞。那竟然是一个小宇宙般巨大的“地空”,方圆不知凡已。空中密布着浓云。由于云层永远不散,剧烈磨擦,导致闪电颇繁,使得“地空”里存在着弱于阳光,但强于月光的朦胧光线,照亮整个地下世界。
酷爱海洋的凡尔纳没有忘记给这处地下世界安排一个真正的“地中海”。叔侄二人和仆人汉斯一起制造了简陋帆船,在“地中海”上航行了几天,途中迭遇风暴,被鱼龙和蛇颈龙袭击,最后才艰难地泊入到一处沙滩。在那里找到史前巨人的遗骸。“我”甚至隐约看到了极远处沙滩上有巨人在走动,但未能证明。
探险旅程的结尾处,三个人乘着小船,被熔岩推送,从火山口喷出,跌入大海。他们清醒后才发现,此处居然是西西里岛附近的斯特隆布利岛:他们从地下世界穿越了整个欧洲。
或许正是那地层深处的神秘,给了《地心游记》永恒的艺术魅力。它被多次搬上银幕,并且,远在清末就由23岁的鲁讯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
到了二十世纪,地质学又有长足进步,再描写如此巨大的“地空”、“地中海”,似乎更不太可信了。科幻作家们转而描写用特殊工具进行地下探险的故事。
1988年,前苏联科幻大腕布雷切夫出版了一部发行量极大的科幻小说,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内容——《入地艇》。在小说中,生物学家加罗利德专门研究洞穴蚯蚓,痴迷成狂。一次,他深入地下采集标本,再没有音讯。二十年后,他的弟弟伊凡诺维奇却收到兄长一封用金箔刻成的书信,说自己仍然活着,但被困在地下。
伊凡诺维奇思兄心切,研制了入地艇。这是一种可以在地下岩石中航行的工具。它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是强化陶瓷制造的艇身,本身就是一个巨型钻头,外表还刻有螺旋线。入地艇运行起来后,外层旋转不停钻入岩石。而内层则是静止的,人员乘坐在里面进行操作。
伊凡诺维奇患有贪食症。费尽心力造好入地艇后,自己却胖得无法进入舱室,只好请阿丽萨和巴什卡两个十几岁的瘦小孩子进到里面,驾驶入地艇寻找兄长。入地艇钻入岩层后,居然发现了复杂而宽阔的洞穴体系,里面还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地衣是植物,低等动物食用地衣,再被高等动物食用。在这个食物链最上面是几种人科动物。其中有尼安德特人的后代。一万多年前他们被人类的祖先赶入地穴,由于忘记了出路,便在地下繁衍起来,成为地下民族。还有矮人、特罗利巨人等种族。
原来,二十年前加罗利德深入地下后,被有毒蜈蚣咬伤,导致人格分裂,在“科学家”和“暴君”两种人格间变换不停。他凭着自己的知识统治了所有地下种族,建立起以他为君主的统治。同时又大量收集蜈蚣、蚯蚓等地下动物标本,满足科学家的探索欲。阿丽萨和巴什卡闯入这个地下王国后,分别与加罗利德的两种人格较量,最终制服了暴君加罗利德,将恢复为科学家的加罗利德用入地艇送回地面。
《入地艇》中的入地艇,只是自带动力的金属钻头。由于会带来严重磨损,靠这种“简陋”设备穿行于岩层似乎不大可能走得很远。科幻作家们又“发明”了更为先进的工具,一般统称为“地行器”。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过哀婉动人的短篇《带上她的眼睛》,便以地行器和地层旅行为题材。
小说里的地行器名叫“落日号”,由致密的中子材料制造,不惧高温高压。地行器前端有烧熔发动机,可以烧熔迎面遇到的一切物质,后面有推进发动机,推动飞船朝任意方向自由潜行。烧熔发动机、后部推进发动机、加上耐超高温超高压的船壳,便是许多类似题材科幻作品里地行器的“标准配置”。
“落日一号”到“落日五号”都按计划进行了地层考查,最深处不超过海平面下3100公里。“落日六号”却出了事故。它在航行中突然遇到地幔中的一条裂缝,熔融状态的铁镍地核在这里向上延伸一千公里。突然变化的温度和压力使烧熔发动机与主体脱离,仅凭后面的推进发动机,“落日六号”无法动弹。不过,虽然铁镍地核十分致密,但和制造飞船的中子材料相比,就象水一样稀薄。“落日六号”向地心沉去,最终沉入地心,受重力作用永远固定在那里。两名船员死去,仅剩下“她”通过无所不穿的中微子通讯工具和地面保持联系。
这篇小说里最为奇特的一笔,是描写“落日号”在地心位置上遇到的奇景:虽然物体离地心越近,受到的重力越大。但在地心位置上竟然是失重环境,和太空中一样。以致于“我”通过传感器,看到“她”身边漂浮在船舱中的笔时,误以为“她”在太空中的某条飞船上工作。
如果大家想从银幕上看到“地行器”的雄姿,可以去看不久前上演的美国科幻片《地心毁灭》(The core)。该片可谓集地下探险题材之大成。从这部电影里可以发现,我们从不谋面,十分陌生的地心其实决定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地球外面包围着一个无形磁场——“范艾伦带”,正是由于它屏蔽了宇宙高能粒子,地球才能有生命存在。而范艾伦带之所以存在,则是因为铁镍组成的地心在不停自转。
影片里,地面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灾难:一些人在健康状态下突然死去;鸽子失去定向能力,纷纷撞向楼宇;低纬度天空出现极光;强大的雷暴袭击世界各地。科学家凯思通过研究判断,地核正在逐渐停转,是导致以上灾难的原因。如果地心彻底停转,范艾伦带完全消失,地球上任何生命都将不复存在。
由于有政府高级科学顾问詹姆斯的支持,美国政府认可了这一理论。他们找到技术专家爱弗生,后者隐居在沙漠里二十年,潜心研究地行器。这部机器前面用强力激光器作“烧熔发动机”,瞬间便能气化掉遇到的一切。船身则由致密材料建造,所承受的温度越高,保温能力越强。由于在熔岩里无法使用光学摄像设备,他们还研制了必要的X光设备,观测沿途中的一切。并且还为船员准备了能耐数千度高温的防护服。
总之,《地心毁灭》中给“地行器”以科幻作品里细节最丰富,最完整的构想。不过,即使这样完备的地行器。仍然和其它作品里出现的种种地行器一样,虽然在岩石里畅行无阻,神通广大,但坠入岩层间的空洞里便寸步难行。
美国政府决定由凯思、詹姆斯、爱弗生、宇航员瑞贝克等人组成抢险小组,驾驶地行器将十亿吨级的核弹送入地心,依次爆炸,再将启动地心自转。地行器被沉入海沟,从地壳最薄处进入地层。在地狱般的环境里,他们遭遇了地形复杂多变、计算失误、船体破损等种种磨难,最终到达地心,完成任务。幸存的凯思和瑞贝克驾驶地行器,延着地幔裂隙回到海底,重返人间。影片中近一半情节是在明亮的熔岩伴随下展开的,给观众留下了关于地心实际情况的深刻印象。
在《地心游记》和《入地艇》里,尽管地下世界生活着五花八门的生物,但都是陆地表面生物的变种或者遗孓。而美国作家哈里克莱门特(HalClement)在短篇名作《临界因素》中,完全以地下环境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奇特的智慧生命。它们的身体由比重小于水的液体碳氢化合物构成。熟悉化学的读者知道,石油就是类似的成份。所以你可以把他们想象为“石油人”。
这些“石油人”的体形受意志支配,变化无常,头在一座“城市”外,尾可达这座“城市”的中心。他们专门在岩缝中穿行,“象墨水透过吸墨纸”。不过,也不是所有岩石都任他们自由来往。较松散的石灰岩、沙岩可以,而玄武岩就不行。岩石不仅是他们的生活空间,也是他们的食物。这些“石油人”彼此间使用微弱的地震波交流。由于岩石传导声波的能力远大于空气,一个“石油人”的信息可以发布很远。
这些生命拥有智慧,所以也分种族,彼此间更有战争发生。美洲下面的“石油人”和亚洲、欧洲下面的“石油人”相互作战。有一个美洲“石油人”科学家名叫彭东。他渗透到岩石圈上部,发现了南极大陆,知道上面有“固体海洋”,也就是冰层,便回去力促“石油人”政治家们把固体海洋融解,更多地覆盖地球表面,保护岩石不氧化。因为氧化后的岩石对他们来说就是毒药。彭东提出的方案就是从下面穿透岩层,让熔岩涌上南极洲,融化冰层。当然,受身体条件的限制,“石油人”从未到过地球表面,根本不知道上面还有人类生存,更不知道此举如果真的实行,会令人类遭遇大难。
好在有一个叫德洛尔的“石油人”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力,其实就是我们人类司空见惯的重力。只不过石油人在细小的岩缝中生活,根本感受不到重力。德洛尔为了考查这种力,带着学生渗透到岩石圈上层空隙较多的地方,结果不慎坠入一个空洞,变成洞底的一滩液体,动弹不得。幸亏学生们急中生智,把岩石推到他身上,这个石油人科学家才从岩石里穿出来。他向当局汇报:对于石油人来说,岩石圈上层极其危险,“彭东工程”于是被停止了。人类则在不知不觉中免除一场大难。
研究地下结构当然不仅仅只为了作战,除了采矿之外,居住也是一个目标。只不过,要人们放弃青山绿水、蓝天阳光到地下居住,似乎只有大灾大难时才可以。正常情况下,人们不大可能象老鼠一样打洞生活。
五六十年代、冷战中的核危机达到高潮。一些欧美富人感觉核大战马上就要打起来,纷纷建筑地下掩体。六十年代古巴导弹危机暴发时,甚至有大批富人开始往这些私人掩体里贮存食物,随时准备不测之需。台湾科幻元老黄海在当年创作的《鼠城记》,便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
在《鼠城记》里,人类面临核大战威胁。大批富人集资修筑了巨型地下城——铁堡。它具备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以在不依赖地球表面物质供给的情况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