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尾巴既能在行走中保持身体平衡,又可作为进攻的武器,一对前肢虽然细弱,
但末端尖锐,在搏斗中往往能将猎物抓得皮开肉绽。但最厉害的武器还是那
张巨嘴,真可谓是血盆大口,两排尖利的牙齿在强有力的上下颚牵动下,能
够咬断(下)猎物的任何一部分。霸王龙具备这些优势似乎还觉得不够,又
加上了一件“迷彩服”,使得它能隐蔽地接近目标。
    霸王龙是怎样捕食动物的,我们谁也没见过,但是观察现代爬行动物(如
蛇、鳄)的捕食方式,都是四处走动寻找食物的,故而电影导演在《侏罗纪
公园》中也把霸王龙刻画成四处奔走的破坏者了。鳄鱼、巨蜥有牙齿,在捉
到猎物后是用牙齿一口一口地吃,蛇的嘴巴可以张得很大,所以采用了吞食
的方法,而霸王龙的猎物是重达几十吨的大型恐龙,它又长着两排坚利的牙
齿,当然是要把猎物撕裂开,而不是整个地吞下去了。电影中演成它吞恐龙、
吞人,只是增加恐惧效应,却违反了它的进食方法。爬行动物新陈代谢缓慢,
霸王龙也是这样,饱食一顿后可以几天不吃东西。
    如此巨大凶猛的食肉动物,中生代没有哪种动物会是它的对手,可它又
是怎样绝灭的呢,谁是杀手呢?是动物界竞争规律和它自己的特化。
    首先,霸王龙是一种极端特化的恐龙,是专吃大恐龙为生的,它身体上
所有的器官只适应捕杀大型动物。而越是特化的动物就越需要稳定的生态环
境,就越经不住环境的变化,一旦环境的变化速度超过了它们身体适应的限
度,它们就会死亡。白垩纪末期,经过灾难后气候变得寒冷起来,小型爬行
动物适应较快,用各种方法生存下来,如蛇四肢退化,学会了钻洞、冬眠来
躲过食物缺乏和寒冷的冬季,而霸王龙看来是没有学会冬眠,又无法抵御严
寒的袭击,处境悲惨了。
    其次,食植物恐龙的大量死亡,对它有着直接的影响,饥饿和疾病一直
在威胁着它们,自己已朝不保夕,就更无法繁殖后代了。现代的猫头鹰,在
鼠源充足的地方一年可产卵 7~8 枚,反之仅产 1~2 枚,生育后代的数量全
凭食物的多寡而定。推测霸王龙的生殖也是这样,不然小龙孵出来,没有食
物也要被饿死。
    它为什么不吃哺乳动物呢?想吃,可吃不到。它行走时产生的震动、发
出的响声以及散发出的气味,都被哺乳动物先进的感觉器官捕捉到了,不等
它走近就早已逃走或远远地避开埋伏了。它又不会像蛇那样钻洞、鳄鱼那样
游泳去捕捉猎物,加上白垩纪末期的恐龙都纷纷带有“自卫武器”,如三角
龙头上有三只角、禽龙的前爪趾坚硬似钢钉、肿头龙头硬,吃它们也不是那
么容易的,搞不好还会受伤、死亡。既然什么都干不了、都不适应了,也就
该“告老返乡”,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始祖鸟
                   
    鸟类是脊椎动物进化主干上的一个侧支,这个侧支从爬行动物时代就开
始分化了,虽然距今已年代久远,但因它们的活动领域——天空环境稳定,
它们筑巢又在高枝或峭壁之上,不易遭受地面动物的侵犯,相对比较安全,
所以生存到了现代。
    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乌类的祖先是起源于一类尚未特化的爬行动物。
在三迭纪时期,爬行动物刚刚兴盛,在此演化主干上的动物是四肢骨、肩岬
骨和坐骨的变化。有一类爬行动物想靠自己的力量冲向天空,像昆虫一样主
动飞翔,就必须要长出一副翅膀来。可它们不会像西方神话中描述的天使那
样:四肢健全,再从后背生出一双翅膀来,而是有得必有失,以失去前肢来
换取翅膀。在前肢变翼的过程中又分化出来两支,一支是皮质翼,一支是羽
毛翼,皮质翼的代表动物是翼龙(见“恐龙的表兄弟翼龙”),而羽毛翼的
代表动物便是始祖鸟。
    目前,全世界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仅有 7 个,个个都可以说得上是世间珍
贵标本,它们都发现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石灰石矿山中。经过年代测定,它们
是生活在距今 1.4 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和乌鸦一般大小,长着多节尾椎骨
组成的长尾,嘴里有牙齿,翅膀的前端残留着爪,如果不是同时找到它的羽
印痕,很可能把它鉴定为爬行动物。前面已提到,鸟类是从槽齿类演化而来
的,槽齿类兴盛于三迭纪,所发现的始祖鸟是侏罗纪晚期的,它们之间有长
达 8000~9000 万年的空白区,这比整个新生代还要长。在这段时间中肯定会
有更古老的鸟类化石,但现在还未找到。从这点上讲,“始祖鸟”的译名是
不确切的,它并不是最早的鸟类代表,其实它的拉丁文名字叫古翼鸟,是我
国学术界译错了。现在虽然这样叫它,但将来若找到了比它更古老的鸟类化
石,这个名字就必须要改了。
    为什么说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呢?因为它保留爬行
类的一些特征,除上述提到的以外,还有:骨胳没有气窝;三根掌骨没有愈
合成腕掌骨;胁骨细,无钩状突起,这些特征与鸟类比起来是非常落后和原
始的。但它也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有羽毛,就意味着它已是恒温(热血)
动物了。恒温动物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体温,这就加强了这类动物对环
境适应的能力,为有效地征服空间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第三掌骨已与腕骨翕
合,这是后来的鸟类掌骨都愈合成腕掌骨的开始。我们吃鸡的时候注意观察
一下鸡翅膀,翅膀末端的那块小尖骨就是愈合的腕掌骨。始祖鸟代表着爬行
类过渡到鸟类的一个中间环节,这种过渡型的动物身上分类界线是很模糊
的,恩格斯曾提到过“用四肢行走的鸟”,指的就是始祖鸟;有的专家也戏
称它为“美丽的爬行动物”。
    始祖鸟的行动方式,有人认为它是地上的走禽,靠后肢支持体重,以尾
巴保持平衡,靠生有羽毛的翼扇动空气产生前推力,帮助它向前奔跑,形如
鸡跑时一样;也有人认为它是以树栖为主,它的两足拇趾向后与另三个相对
立,很适合抓握树枝,它的前肢趾端长的爪也是抓握树枝的有力的证据。它
从地面起飞,落到树上,再从这一棵树滑翔到另一树,指端的爪是在树枝上
降落时用来稳定身体的,它的长尾也不适合起落和扭转方向,所以专家推测
始祖鸟大概是一种飞行能力低、起落不快的鸟,嘴中的牙齿用来咬死昆虫和
鱼类的。

    由于仅有 7 件化石标本,使得专家们研究的材料非常少。为什么不多找
一些呢?难!鸟类化石是所有化石类型中发现得最少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原
因:鸟类是在空间活动的高等动物,死后落到陆地或水里,随时都有被其他
动物吃掉的可能,如果没有被及时埋藏,也会腐烂掉,而这种机率极大;在
中生代时期,陆地和水里繁生有大量的爬行动物和鱼类,被称为爬行动物时
代,刚分化出来的鸟类,无论从适应能力或从数量上讲都处于开始阶段,不
占优势,随时都会遭受攻击,故化石从总量上讲也不可能很多。
    不过也不是没有希望,至今发现的始祖鸟化石都还限于欧洲德国巴伐利
亚省的侏罗纪地层中,其他各国还都未发现。拿我国来说,广大国土上分布
着广泛的侏罗纪地层,其中化石保存得也很好,如辽宁凌源附近的狼鳍鱼化
石,形态逼真,依然有微细的结构和印痕;新疆白垩纪地层中,曾找到保存
完好的准噶尔翼龙,它是比始祖鸟晚的动物,表明当时那里的生活环境适应
飞行动物的生长,很可能会找到古鸟类的化石。80 年代,我国在辽宁省境内
发现了一件古鸟化石,经专家鉴定,它的生活时代要比始祖鸟晚,身体结构
也比始祖鸟进化。这表明只要不懈的努力,终有一日这些化石会重见天日、
为鸟类的进化提供证据。只是我们希望它能尽早地出土,这就需要向大众普
及科学知识,尤其是向青少年们普及。始祖鸟的复原形状在各地的博物馆中
都有陈列展出,同学们不妨抽空去看看,加深对它的感性了解和认识,一旦
发现后能及时上报。

                     恐龙的空中兄弟——翼龙
                   
    在“始祖鸟”一篇中我们曾经提到:爬行动物将前肢演化成翅膀的两种
结果:一种是羽毛翅膀,一种是皮膜翅膀。始祖鸟具有羽毛翅膀,体形很小,
而具有皮膜翅膀飞行的大型爬行动物则是翼龙。它前肢第五指退化,第四指
延长,一二三指尚且存在,用于攀抓。皮膜从指端一直延长到后肢的腋下。
    中生代的翼龙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早期的翼龙,主要生活在早侏罗纪,
喙嘴龙是这一类的代表。它产于德国佐伦霍芬地区,恰巧与始祖鸟产于同地、
同时代的地层中,它是刚从爬行类中分化出来不久,身体上的原始现象很多,
如长尾巴、嘴中有长牙、前肢掌骨很短,使两翼扇动力量不大。它还不能自
由飞行,只能从高处向低处滑行,这阶段的翼龙还不是它们的典型代表。到
了晚侏罗纪,出现了翼指龙,它进化得尾巴极短,口中的牙齿也有退化,掌
骨变长了,它可算为进化的中期产物。进入白垩纪后,翼龙的演化已达到了
高峰,尾巴消失,牙齿退化了,头部有隆起的骨质嵴,骨骼中空,眼睛前方
有巨大的孔洞,这样就减轻了头骨的重量,第四指骨更加伸长,扇动力量加
大,使它能够自由飞翔,这个时期的代表是中国准噶尔翼龙。
    一些专家经过对化石的研究,提出翼龙有可能是温血动物的看法,其根
据是它皮翼的结构。仔细观察它的印痕化石,发现外半部分坚硬,充满了又
直又长的、平行排列紧密的纤维,僵硬而无弹性;内半部分(靠近身体的后
半部分)纤维短且弯曲,排列疏松呈波状,有可能是皮毛,且皮膜也较软,
具伸展性。由于这些纤维柔软、稀少、易腐烂,很难保存下来,过去也一直
未引起专家们的注意,现在对它们身体结构的仔细研究,认为它应该具有这
些“微细附件”,在对翼部认真观察后终于发现了这些印痕。翼龙生前两翼
张开可有 6~15 米宽,但身体不大,在两翼有力的扇动下,要保持体内热量
不散失就必须要有隔热的皮毛来保温,翼龙生活在湖边、海边,惯食鱼类,
是食肉动物,但从化石腹部印痕上未发现胃中有食物,表明它们消化、吸收
的速度很快,能够产生高能量来维持体温及提供动力,这为翼龙是温血动物
又提供了一个证据。但是仅凭这二点还不能说明问题,还要再找更多的化石
来观察,以发现更多的“微细附件”。可是翼龙的化石很少,其原因与始祖
鸟少是一样的。如果翼龙是温血动物的论点得到了证实,可以说是巨大的发
现,它将证明翼龙进化得和鸟类一样先进,而并非是过去人们所想的那样笨
重的飞行动物。
    翼龙绝灭的原因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但推测其原因很可能出在皮翼上。
它的皮翼很薄弱,中间没有骨骼支撑,一旦皮翼破损就无法修补,影响了扇
动能力,造成两翼不平衡,皮翼越大这个缺点就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