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就好像我们的一生,有的人是做生意的,有的人是做政治的,有的人是做学术的,每个人做什么行业都不重要,他就好比你是搭乘出租车还是乘坐地铁一样,它都是一种搭乘的工具,所有的这些搭乘,一生我们做过所有的事情,最终只为一个目的就是:游心,让我们的一颗心灵,在天空上飞翔起来,让我们能够快乐,能够让我们发现生命的激|情,能够让我们永远有梦想,这就是“游”字。
所以我想中国的道家是让我们每一个人在自然生活中能够看见天地万物的美好,去感知四季的风花雪月,让我们觉得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你的工资上,在你的房子上,在别人的肯定上,你还有自己生命独立的价值,内心永远保持着自己。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你刚刚讲的儒家是要进入社会,要对他人好,而道家是在天地自然中让自己心灵自由,这个中间不是矛盾的吗?”
其实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只有一个角色,简单的说,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就做儒家,去努力做事,在自己的个人生活里,就做道家,去尽量潇洒,比如我们穿职业装的时候,就去做儒家,我们穿休闲装的时候就去做道家。
人每天、每个星期、每个月都会换不同的衣服,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换不同的心情,吸收不同的养分,让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就丰富了。
在这个信息丰富的时代,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我们可以读很多书,可以上网看我们想了解的信息,还可以用手机打电话和朋友谈心,但是,我们经历的这些信息,就跟我们所读的书一样,有哪些部分真正以生命的名义进入我们的血脉,经过血脉的流通,成为我们自己实用的思想,成为我们烦恼的救赎。
《菜根谭》中有一句说得很好:“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是说竹林一阵清风吹过,风从竹子中间很疏朗地穿过去了,大雁在寒潭上飞过时,留下了影子。说到“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是什么呢?就是说任何一个使命摆在你面前,需要你认真地去完成,但是,事情还是事情,终究会过去,不要老是把事情放在心上。
佛家有个故事:有个小和尚和他的师父出行,他们在一个河边看见一个姑娘想过河,但却不敢下水,急得没有办法。老和尚问她是想过河吗?我背你过去。于是老和尚就背起姑娘,将她背过河去。老和尚是位高僧,世人都对他敬仰有加。小和尚瞠目结舌地看着师父的行为,怎么也不明白出家人不近女色,师父怎么能背着个女人过河呢?一路上小和尚在心里嘀咕,走了20里路,心里还是想不明白。师父对他说,我把女人背过去,马上就放下了,可是你比我多背了她20里地,到现在你还放不下。
“乘物以游心”我们要找到天地人这三者的坐标,属于我们自己的坐标,我们今天的世界,物质极度繁荣,很多物质强加在我们身上,强加在我们本来美好安静的心灵,但是我们无法放下它,我们少了很多本该有的主观能力,更少了很多做人处事的自信和豪迈。
从古人的身上,我们通过阅读,通过学习和体会,把人世间的万物穿越,穿越一次,就把心很好的“游”一次。
三锅滚开水的哲学
既要做自己,又要立于社会,这样的观点在儒家和道家中其实有完全相同的表达,儒家的《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它说人要活到最高境界叫做:“从心所欲”,跟从自己心灵的欲望,心灵指引的方向,但是不超越社会的规矩法度。
道家说的更简单只有五个字,叫做:“外化内不化”,就是说一个人在外跟社会之间要融合,“化”就是融合的意思,要对人友善,要好好的工作,“内不化”是指内心要坚持做自己。
所以儒家所说的从心所欲,跟从自己心灵的愿望去发展和道家说的内不化,在内心坚持自己,是同样的道理,那么儒家所说的不超过社会的规矩、法度、尊重他人,和道家所说的外化融合进社会,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认为古老的哲学中,一定有一些思想智慧是适用于我们今天在社会中调整自己的。一个人如果完全顺应社会,失去自己是不好的,一个人完全坚持自己,而伤害他人,也是不好的。
()免费电子书下载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把三锅滚开的水,投进去三种不同的东西,往第一个锅里扔进去一个生鸡蛋,第二个里面扔进去一个生的胡萝卜,第三个锅里扔进去一把干茶叶,那么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其实社会,生活就是这样一锅沸腾的滚开水,它很残酷,它一定要改变我们个人,究竟我们自己是鸡蛋、是胡萝卜、还是茶叶?我们自己跟这个社会跟这锅滚开的水融合之后,得出来的是不同的结果。
大家想一想,生鸡蛋本来是流动的,柔软的,鲜嫩的,但是被滚水煮开了以后最后就变得硬邦邦的,就像我们有些人被生活煎熬之后态度冷漠,对生活变得充满了指责,抱怨,他的心已经变硬了。
第二种人就像胡萝卜,本来是很漂亮的,有形状的,但是被生活中的水煮呀煮呀,就煮成了胡萝卜泥,就软软地失去自己,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人在生活的煎熬下,最后变的没有自己的主意,别人说怎么样都听从别人,一生循规蹈矩,但是你不知道是谁了?完全没有了梦想,所以被生活煮得完全硬了的心,就属于内不化,外也不化,对生活变得很硬,被生活煮软了的胡萝卜就属于外化了,内也化了,所以就找不到自己,这种在生活中完全变得都硬了或者都软了都不是成功的人生。
而第三锅水里投进去的是一把干的茶叶,在水里茶叶舒展开了,它自己变得丰美,滋润,而这一锅是就变成了很美好的茶水。中国和日本都是喝茶的,我们看到的茶水,就是水和茶之间相互的成全,这就是我们理想的人生,让我们自己在社会中变得舒展,同时把社会也变得美好,这就是外化而内不化。
所以一开始我讲到,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我们今天站在21世纪,和儒家道家的时代,相隔了2000多年,我们有理由比他们生活得更好,就是我们可以用古典的智慧建立我们的坐标,同时我们又享受现代的科技文明,让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小孩子的地图与人像
我讲了儒家也讲了道家,都不是让中国人或者日本人,每一个人去学习它系统的学术的原理,而是让我们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获得更多生活快乐、幸福的理由,从中受到一点点启发就可以了。
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一个哲学家,他每天都在思考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人与社会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是社会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可以去改变世界?整个这个问题不断地在困绕着他,有一天晚上他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他的小儿子不断地在旁边捣乱,他很烦,想要打发这个孩子去安静,看到手边有一本旧的杂志,封底是一张世界地图,他就随手把封底撕下来,撕成很多碎片,给了他的儿子,也给了他一卷透明的胶带,他说你去旁边的屋子,把这张地图重新粘好,如果你能完成,爸爸就给你五块钱,他想这一下这个孩子可以安静两个小时了,结果还没有到半个小时,那个小男孩就粘好了世界地图,拎着一幅粘得破破烂烂的地图,交给他的爸爸说,我已经粘好了,他爸爸就大吃一惊,说:“这么复杂的地图,这么短的时间你怎么就给拼对了呢?”小孩子跟他爸爸说:“爸爸,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不知道这些地图应该怎么来拼,但我发现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但是我知道一个人应该长成什么样子,我就按照这个人的头像把他拼好了,我想当一个人是正确的,那么他反面的世界地图也正确了。”
他爸爸突然就明白了这就是答案:当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就也正确了。
我们每个人在今天手里都捧着一大堆世界的碎片,我们不知道应该去买什么样的房子,不知道去选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让自己的孩子去读哪所学校,所有这些碎片捧在我们这些人手里。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这个破碎的世界被面那个头像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把自己的心安顿好了,有了自己的标准,那个世界就也正确了。
所以我想儒家也罢,道家也罢,还有我们今天世界上各式各样发达的现代文明,它都只有在一种前提下真正发生作用,那就是用我们自己的心灵得出来只属于自己的感受。对我来讲,秋田的冰雪和冲绳的樱花,它都是让我心灵中发现惊喜,给我的那种巨大的冲击和生命快乐的理由,和儒家道家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我也祝福所有的朋友们,我们让自己的心灵可以在四季之中感受风花雪月,可以感受人际之间的美好,让我们更加丰富多彩,不要做我开始讲到的那个舞台上的喜剧演员,不要总是在工作工作,最后失去自己的心灵感受能力。
今天晚上我非常感谢幸福与科学协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更感谢这么多朋友远道而来坐在这里,让我们共同去分享心灵的成长,我今天也非常感谢有这两面小旗子(中国和日本国旗),在我的眼前,它告诉我们,我们的文化是相通的,我们的内心是相通的,我祝愿每一位朋友永远拥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谢谢所有的朋友们,祝大家幸福快乐,谢谢你们。
后记:孔健先生日文讲演(1)
诸位:好。
此时在中国应该说:“晚上好!”“晚上好!”
由我来介绍一下于丹先生(日文的尊称)和她的《〈论语〉心得》。今天上午于丹先生在“外国人特派员俱乐部”讲演,下午是去早稻田,紧跟着晚上在这里给大家讲演。今晚的讲演超出原定时间30多分钟,我刚才在那边的侧台上,心里一股劲地着急,因为于先生非常忙,超出这么长时间怎么对于先生交代,我的心情应该是与大家一样有些担心。
于丹先生能够超出这么长时间讲演,我想还是在大家热情地听讲的气氛感染下,于先生很激动从而延长了讲演时间吧。再者就是大概源于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吧。
接下来的日程是明天晚上6点30分,与福田首相会见。
于先生26日到日本,在大使馆进行了讲演,场面十分感人,崔天凯大使推掉了外事活动而带头坐下来听于丹的演讲,成了于丹的粉丝。第二天早晨与我见面,并由我陪同于丹先生去秋田参观。方才于先生在讲演中也提到了秋田,知道她感触很深。
昨天一天去了冲绳,晚上回来。今天讲演时,于丹先生身穿的那件粉红色衣服,是在冲绳筹措的。当时买时于丹先生非常犹豫,她对我说:“孔健先生,在我一生中,是第一次穿这么
鲜艳的衣服。我穿这件衣服行吗?”她为什么要这样问我呢?因为在中国,于先生与在座的日本女性一样,穿的基本是黑色、蓝色,最多也就是白色的衣服。那粉红颜色不是她的颜色,是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