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诗经解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周敦颐《爱莲说》

【原文】

桑中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1)。云谁之思?美孟姜矣(2)。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3)。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4)。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注释】

① 爰(yuán):于何,在哪里。唐:植物名。即菟丝子,寄生蔓草,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 沫(mèi):卫邑名,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北。乡:郊外。

② 云:语首助词。谁之思:思念的是谁。孟:老大。孟姜:姜家的大姑娘。 姜、弋(yì)、庸,皆贵族姓。

③ 期:约会。桑中:地名,一说桑林中。要:通邀,邀请。上宫:楼也,指宫室。淇:淇水。

④ 葑(fēng):芜菁。

【经典原意】

到哪里去采摘女萝呢?就在沐邑的郊野。我在思念谁呢?是那美丽动人的孟姜。约我来到桑林中,邀请我来到欢会的祠庙,送别我在那淇水之上。

到哪里去采摘麦子呢?就在沐邑北边地。我在思念谁呢?是那美丽动人的孟弋。约我来到桑林中,邀请我来到欢会的祠庙,送别我在那淇水之上。

到哪里去采摘芜菁呢?就在沐邑的东边。我在思念谁呢?是那美丽动人的孟庸。约我来到桑林中,邀请我来到欢会的祠庙,送别我在那淇水之上。

【当代阐释】

郁郁葱葱的《桑中》

《桑中》就是桑林中。古代国家的一重要职能是祭祀,土地神乃至祭祀土地神的场所称为“社”,因为土地涵育万物,社也便成为国家的代称。“江山社稷”、“社会”等称谓便由此而来。与此相适应,社的周围,一般种些桑树。因为桑树是生命之树,预指着生命的生生不息。桑树所赡养起的养蚕业又能让人们遮体避寒,维系根本的生存之道。所以,发生在桑林中的爱情故事自然而然也多少带点象征意味。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人口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源泉。人多力量大,并不是泛泛而谈,缺乏各种现代农业机械的古代,人力,是解决一切困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生活的唯一保障。《桑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人们的这种愿望。

故事的发生仍然以劳动为开始,采摘女萝,麦子,芜菁。在田野中萌发的爱情悄然增长,姜家的大姑娘约我到桑林中幽会,就在这欢乐的祠堂边。生命之树在爱的润泽里发芽、生长。结束之后,恋人还依依不舍,送我到淇水边上。

带着浓厚原始气息的爱情狂野地追求生命的创造,在神圣的祠堂边,在桑林中,颇具宗教色彩。这在当时都是那么自然,和谐。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不需要用太多的事实证明人多力量大仅仅是特定时代、具体条件下的正确道理,而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历史的教训已经太多太惨重。

而对于《桑中》,时过境迁的历史禁忌、社会风俗同时也带走了桑中隐含的这些具体象征含义,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追寻、探索。我们仅需要知道,在那绿油油的郊外,茂密的桑林中,上演了一则男欢女爱的爱情故事,在朦胧茫淼的淇水岸边,上演了一出折柳分离的惜别故事,这就足够了。

【文化常识】

古代宫室:宫是总名,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

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并无贵贱之分。但秦汉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称为宫。

古代宫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部份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幢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上古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也就称为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和房各有户和堂相通。古书上所说的户通常指室的户。东房后部有阶通往后庭。

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窗户叫牖。古人席地而坐。堂上的坐位以室的户牖之间朝南的方向为尊,所以古书上常说“南面”。室内的坐位则以朝东的方向为尊。《史记·项羽本记》说:“项王、项伯东向坐。”

这是上古宫室主体建筑的大致法式。相对于穷人来说,就不会如此繁琐了,而是极其简单的一栋房屋。

【相关阅读】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清照《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4、坚贞: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原文】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1); 实维我仪(2)。 之死矢靡它(3)! 母也天只(4), 不谅人只(5)!

泛彼柏舟, 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6)。之死矢靡慝(7)!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①泛:漂浮。中河:河中。髧(dàn):头发下垂的样子。两髦(máo):古时未成年男子的发式,头发在左右两鬓各结一辫。

②实;是。维:为。仪:配偶。

③之:到。矢:誓。 靡;无。

④也、只:语气词,没有实义。

⑤谅:相信,体谅。

⑥特:匹配。

⑦慝(tè):改变,变心。

【经典原意】

漂浮摇荡的柏木舟,就在河的中央。头发飘垂的那个少年,是我相中好的伴侣。发誓至死也不会改变心肠!母亲啊,苍天啊,为什么不体谅我呢!

漂浮摇荡的柏木舟,就在河的边缘。头发飘垂的那个少年,是我相中好的伴侣。发誓至死也不会改变心肠!母亲啊,苍天啊,为什么不体谅我呢!

【当代阐释】

父母之命的抗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规则与框架下的爱情循规蹈矩,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柏舟》中的女子尖叫着打破了这份平静:我就喜欢那个男孩子,非他不嫁。母亲啊,老天啊,为什么不体谅我呢。

自由独立的爱情经常要面对各种尤其是父母的拒绝与考验。

不能求全责备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女儿出嫁这等大事。舐犊情深,深爱自己的父母总希望尽量减轻女儿前行路上的阻力,喜欢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控制女儿的爱情。这样能够顺顺利利实现他们心目理想中的女儿的幸福。

但观念的背离引起理解的偏移,父母与子女都坚持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轻则一方放弃坚持,重则私奔、殉情以此来逃避压力与痛苦。任何碰到这样问题的人都会因此痛不欲生。花儿美丽还是果实诱人,从没有正确答案,嗡嗡的蜜蜂只需那甜甜的花蜜,它认为花儿美丽;饥肠辘辘的农夫见到累累果实,肯定会觉的果实诱人。如果你一定要蜜蜂去寻找果实,而让饥饿的路人去嗅闻花香,矛盾在所难免。纯真的爱情当中是否需要历经世事的父母观念的参与,总是个难以说清的问题。

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幸福,这是每个恋人的权利。爱恋的天空是湛蓝的、宽阔的,如同那一马平川的广袤草原,可以信马由缰。情之所钟,便是注定了一辈子的缘分。

父母要生生拉回已经飞走了的女儿的心,总感觉有棒打鸳鸯,拆散恋人之嫌。大可不必如此。但爱情又是盲目的,沉浸其中的双方迷恋彼此,任何的缺点不足都被忽略。即使发现,也会自我安慰,找出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借口,麻醉自己。如果一辈子麻木下去,倒也情有可原,但偏偏是一过热恋期,所有问题统统又都会跳出来,炒蹦豆般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如何在保证自由的权利下不发生爱情短视盲目症,检视自己,多看看前车之鉴,多听听老人之言,或许,能少走些弯路。

【国学故事】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内心悲痛的他正要抽身离去。不料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文化常识】

古代婚姻:中国古代婚姻过程大致经历六种礼节,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第四是纳徵,这等於宣告订婚,所以要送比较重的聘礼,即致送币帛;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六是亲迎,也就是迎亲。粗略去看,也就是包括求亲、定亲和成亲(婚礼)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基本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中牵引,而真正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未直接参与,只有在结婚完成洞房花烛夜那晚才能见对方模样。

【相关阅读】

郑光祖《倩女离魂》;白居易《长恨歌》

【原文】

木瓜

投我以木瓜(1),报之以琼琚(2)。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3)。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4)。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①投:赠送。

②琼:美玉。报:报答。琚(jū)佩玉。匪:通非。

③瑶:美玉。

④玖(jiǔ):浅黑色的玉。

【经典原意】

你送给我木瓜,我把佩玉赠给你。这不是回报,是永远相好的标志。

你送给我木桃,我把美玉赠给你。这不是回报,是永远相好的标志。

你送给我木李,我把黑玉赠给你。这不是回报,是永远相好的标志。

【当代阐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