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画是家常便饭,学习成绩全班倒着数。前任班主任谈话、批评、没收均无效果,几乎就放弃了。我接班后她上课照看不误,我好言相劝无济于事。在即将召开我上任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时,她交给我一封千余字的长信,信中痛斥我不懂新文化,不接受新时尚,说看卡通漫画是世界潮流,国外人人都在看,“我不追星,就是要看卡通漫画书”,并明确表示绝不会屈服。父母撕过、烧过她的书,并不止一次地打过她,但她发誓要看下去。信中她预言我一定会在家长会上给她告状,她等待着会后家里一场急风暴雨的来临,但不会让我看到满意的结果。拿着这封信,我犹如接到了一道“战表”,周围很多老师看后都被激怒了,我反而冷静了下来。因为我意识到她所谓的“预言”是揣摩了一般老师的心理和做法,她已经领教过了,于是我决定给她一个“意料之外”。
家长会后我留下她的父亲,通报了情况后,要求家长配合我,按我的方法去做:家长回到家里后不生气,不责备,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这就是第一个“意料之外”;然后告诉她关老师表扬你了,表扬你爱看书,不追星,这在今天的青少年中是比较少的——第二个“意料之外”;但是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希望你认真考虑一下:第一,你这样没有节制地看,对学习有没有影响?如果觉得确实没有影响,你的学习就是这个水平了,那关老师支持你继续看下去——第三个“意料之外”;第二,你上课看如果关老师不管,其他同学也上课看关老师该不该管?家长完全按照我的要求去说、去做了,没有出现她所预料的急风暴雨,反而大大地触动了她。经过几乎一夜的思考,第二天她主动找到我,要求跟我谈谈。刚巧那一天是10月8日,是我儿子的15岁生日,因为在他14岁生日那天我一晚上走访了三个同学家,把儿子的生日忘了,愧疚了一年就等着孩子15岁生日时弥补呢,因此我婉言拒绝了她。没想到她也给了我一个意料之外——第二天是周日,她迫不及待地由父亲陪同打听着找到了我家,再一次要求和我交谈,并且表示如果谈好了,她立即去理发馆把很怪异的发型剪掉,要重新做人。我揽着她的肩膀,首先感谢她对我的信任,对昨天没和她谈表示歉意,然后我们推心置腹谈了很久。第二天的张小雨,头发剪短了,把一箱子书锁起来了,上课认真听讲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用她的话说:“您这种对待学生的方式,让我无法再顽抗,我只能投降,但我输得心服口服。”
()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个案例应该算是一次成功的家校合作吧,这种成功的体验我还有很多很多。你说我告状没有?显然是告了。但我的“告状”是以理智为前提,以解决根本问题为目的,而不是就事论事,更不是推给家长帮我解决“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的问题。课堂上老师都三番五次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又能如何呢?
我上班的路上要经过两所小学,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爸爸或妈妈骑车带着孩子,一边走一边嘱咐“上课好好听讲啊”,“课堂上可别玩啊!”有些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在孩子下车关门的那一瞬间也不忘叮嘱一句“上课要专心啊”,“今天别被老师留下,我准时来接你啊”。
每每听到这些话,再看看孩子那心不在焉、习以为常、似听非听的表情,我就特别想提醒老师们,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啊?孩子有什么样的毛病其实家长心里都清楚,尤其是经过小学六年“千锤百炼”的孩子,到了中学,孩子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有什么样的好习惯,有什么样的坏毛病,家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别看家长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孩子时主要说优点,缺点轻描淡写一带而过,那一来是家长爱面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让老师“善待”自己的孩子,二来也寄希望于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旧有的不良行为随着走进中学就丢弃了,改掉了。至于谁的孩子上课爱说话,谁的孩子偏科,谁的孩子不爱完成作业,谁的孩子有撒谎的恶习,谁的孩子粗心大意,谁的孩子放学不爱回家……家长们都知道,而且指望着老师帮他孩子纠正这让他“伤透了心”的坏毛病!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4)
孩子们说“老师找家长是无能的表现”,话虽尖刻且不公平,但是如果找家长单纯就是为了告状,岂不等于承认“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转嫁给家长了吗?孩子说咱们“无能”也不算太冤枉吧。
再举一个我处理过的案例:
一天晚上我正在做饭,电话铃响,是我校一位年轻女教师打来的。
“关老师,我遇到一个难题,不知该如何处理了,麻烦您给我出出主意。”
随后她介绍了事情的全过程:课间休息老师走进教室,看到一女生正在揪打一男生(此时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女孩子太不像话了”)。老师厉声制止时,这女生喊了一句“他骂我月经失调”,在场同学哄堂大笑。年轻的女老师很替她难为情(这时候老师对女孩的感觉更不好了),把打架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后,下一步该如何处理,小老师没了主意。请教身边一些稍年长的老师,有的说“让她写检查”,有的说“让她在班里公开作检查”,也有人说“请她家长”。可喜的是这位老师虽然年纪不大,教龄不长,但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用心,思考再三给我拨通了电话。我把我的态度和处理意见提供给她作为参考:第一,这事完全没有必要找家长。发生在学校内、教室里的一件并不十分严重的事,不要扩大矛盾。第二,在班里作检查的效果不会好,因为它毕竟涉及到了比较隐讳的话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把矛头完全指向了这个女同学,无形中袒护了口无遮拦、引起争端的那个男生,我如果是那个女生我会不服气的。另外“月经失调”这样的话从初一同学嘴里说出来,恰恰说明了他们似懂非懂,还没有那么复杂,不要把孩子想得有多么龌龊。经过我这一分析,立刻得到了她的认同。“那我下一步该做什么呢?”我给了她两条建议,先给那位女同学打个电话,告诉她今天老师批评你是因为你身为班干部(女生体委),对你要严格要求,老师知道首先做错的不是你,是那个男孩子说了伤害你的话,老师一定会批评他的。但是作为一个女孩子,以后应该注意……
用“情”和“理”,既能抚平她受伤的心,又能接受老师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然后要借此机会分别给男女同学开会,进行一次青春期教育,尤其是要告诉男生:你们上了中学,要从小男孩长成男子汉了,要懂得尊重异性,说话不能过于随便,想什么说什么;行为上要约束自己,做一个有教养、有修养、有涵养的人。这位小老师按我的指点去做了,我的这顿晚饭吃了一半,她又来电话了,告诉我和那个女同学谈得非常好。一场差点被扩大了的矛盾顺利化解了。
如果前面提到的“卡通漫画”事件作为我成功“告状”的案例的话,那这个“月经失调”事件应该是没有告状,老师自行圆满解决的案例。处理方式不同,但效果相同。前者是“顽症”,需要家长的配合,于是“告状”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后者是偶然,只要老师能够解决,能达到教育目的,就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让家长把孩子训一通甚至打一顿,给老师出出气的做法千万要不得。老师们尤其有必要明确一点:靠家长压服最###持到小学结束,随着小孩上中学,进入青春期,家长逐渐就会败下阵来。给孩子冠以“逆反”两个字,其实言外之意就是“不听话了”,“管不住了”。今年5月25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题目就叫《我拿孩子没办法》,道出了众多家长的无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家校共同探索孩子们内心世界(1)
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确实有合作的必要,这也是我多年从教的切身体会。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开放,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纷至沓来的大量信息,在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同时也对孩子们的心理、思维、情绪、行为等起着影响和干扰的作用。“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越来越成为一个谜,使老师们不解,令家长们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家校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需要双方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去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寻求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家校合作的首要目的。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奢望家长和老师一合作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提高了多少,甚至就成了“才”。家长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学会教育,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能力,形成一种高质量的合力,这样的家校合作才有生命力。
我对家校合作的研究刚刚开了个头,没有理论上的深刻认识,只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比较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经验,供家长和老师们参考。
“家校合作应该由学校牵头来搞,因为家长是分散的,缺乏号召力,学校才有力量来组织这件事。另外,家长也可以积极地行动起来,不要什么都等着学校来做,如果学校不做呢?耽误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位家长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我当时在场,她说的“由学校牵头”指的是开办家长学校,表达了家长对这种家校合作方式的认可和期盼,这也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传统上的家校合作一般包括三大块,即家访、家长会和请家长。这三种形式我认为不能摒弃,仍然要坚持,但应该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和更丰富的内容。
先说家访
在25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终在坚持进行家访,而且家访的目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就在前不久的新初一班主任会上,作为年级组长,我要求老师们利用暑假家访,并特别强调了家访目的:第一,了解孩子,拉近与学生感情上的距离,使学生愿意亲近你;第二,了解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氛围,向家长传递沟通与交流的信息。第一个目的如果通过家访实现了,就会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所以我告诉年轻老师们:到学生家一定不要摆出“老师家访”的架式,而是“朋友串门”,要自然、亲切,以关心和鼓励的语言为主,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都要注意到,比如让学生近距离地跟自己坐在一起,到学生房间参观一下他的小天地。时间不要很长,半个多小时足以让孩子感到一份惊喜。而通过和家长的简单交谈,一般也能够对家长的性格、文化素养、教育能力以及孩子成长的小环境有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对于今后如何与家长去协调和沟通有一个前期的思想准备。
家访是一门艺术。曾经有44中学生王×的母亲通过我的学生家长找到了我,诉说孩子的种种不是,感觉实在没办法了,“慕名而来,请关老师到我家跟孩子谈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