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解析】这段话紧接上面一段,是孔子在批评冉有,批评他不应该为了富贵就不顾仁德,是上面一段的继续。
首先,孔子承认人是追求富贵的,他自己也是追求富贵的。不过,手段要正当。只是,什么样的手段才是正当的。按照孔子的说法,国君不贤明的时候,就不应该出仕,可是孔子自己也并没有遵守。
所以在这件事上,孔子对冉有的要求过于高了,连他自己都做不到。
但是不管怎么样,孔子承认人是追求富贵的。在之后的几千年里,人们一面否认自己追求富贵,一面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
【现实解说】后来孟子说了: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再后来太史公又说:人富而仁义附焉。再后来马克思又说:富与仁是个矛盾统一体,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
4。8(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就没见过喜爱仁的人,也没见过讨厌不仁的人。喜爱仁的人找不到了,所以讨厌不仁的人就成了仁了,也不过就是不让别人的不仁强加到自己身上罢了。不要跟我说你的能力不够,你有一天能致力于仁吗?说不定有,不过我没见到。”(这一段,历来的译法也都是含糊不清。)
【解析】这段话很显然是接上面两句的,还特别强调了“力不足”,以继续驳斥冉有的“力不足”。整段话的意思就是指责冉有没有尽力去改变季孙,而是满足于自己“不创造性”地助纣为虐。
孔子把话说得很绝,丝毫不给面子。而冉有呢?很可能是拂袖而去。
为什么在《论语》中这一句和5。5(4。5)紧接,却和5。4(6。12)离得很远呢?这是因为《论语》由曾参和他的弟子们修成,无论如何要给师兄冉有留些面子,因此分开放,模糊化处理。
【现实解说】为民请命的官员没有了,于是不祸害老百姓的官员就成了好官员。不受贿赂的官员没有了,于是收了贿赂还能办事的官员就是好官员了。道德的标准越来越低,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去做好人,而是根本就不想做好人。
4。9(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季氏比鲁国国君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拿着武器去攻击他!”(周公是指鲁国国君,因为鲁国国君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后代。当然,季孙家也是。)
【解析】孔子并不是真的要弟子们去攻打冉有,其实是要表达自己与冉有之间的师徒关系从此一刀两断,不再认这个学生了。
季孙推行田赋,冉有来具体操作并且大力推行。孔子认为推行田赋就是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因此极力反对。见冉有这么替季孙家卖命,孔子大为光火。于是,要弟子们去攻打冉有。孔子是疾恶如仇了,对自己的学生竟然这样仇恨,《小说下载|WRsHu。CoM》而这个学生帮过自己的大忙并且一向尊重自己,并且是鲁国最有权势的人。我们可以说孔子大义凛然,但是另一方面,人老了,特别倔,有的时候甚至不可理喻,简单说,有点老年痴呆的症状了。
当然,不会有人去攻打冉有,那等于找死。
事实上,后来经过子贡的调停,师徒之间的关系得以缓解。再后来在冉有的忽悠下,季孙家决定每年给孔子一笔补贴。孔子为此对季孙家非常感激,对季孙家的攻击大幅减少。可是,对冉有依然看不顺眼。
【现实解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观念不一样,这样的事情在今天已经非常普遍了,说俗点是代沟,说雅点是价值观不同。求同存异吧,师生一回也不容易。
4。10(13。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想知道。”
【解析】冉有来看望老师,但是比约定好的时间晚了一些,孔子问起来,冉有说是上朝了。请注意,冉有是季孙的家臣,通常不上朝,除非有重大事件,季孙会带着他一同上朝。所以,冉有上朝,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而因为上朝而来晚了,这件事情可能特别重要。孔子很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因此这样问。
从时间点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冉有上朝是讨论关于齐国的田常杀害国君的事情。孔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还专门找鲁定公和三桓,请求他们出兵讨伐田常。所以,这个时候是在孔子与冉有和好之后的事情,因此这段话放在这一篇的最后。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话也是孔子说的。所以,孔子还要解释为什么自己要了解政事。
事实上,孔子晚年尽管没有当官,还处处以居官身份自居。唉,心结啊。
【现实解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何况致仕的官员呢?
【附】冉有与孔子
在孔子所有学生中,冉有是做官最成功的人。所以,对于冉有的能力,孔子最为看好。遗憾的是,冉有不是为国君效力,而是为季孙家族,这导致了能力越强,离老师的期望越远,这也是师徒二人之间屡生矛盾的根本点。
冉有对孔子的帮助非常大,孔子能够回国以及得到季孙家的资助,都是冉有的功劳。作为官场上如鱼得水的人,冉有很大气也很体贴,可惜的是,孔老师是个爱面子的人,有的时候对冉有的体贴反而感到非常不舒服。
《礼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卫国人伯高是孔子的朋友,伯高死后,他的家人去向孔子报丧。
“我该去哪里哭他呢?”孔子有点犯难,他很讲究这类问题。“本家兄弟死了,我到宗庙去哭他;父亲的朋友死了,我到庙门外去哭他;老师死了,我在内寝里哭他;朋友死了,我在寝门外哭他;一般认识的人死了,我到野外去哭他。以我跟伯高的关系,在野外哭他就显得太疏远,在内寝哭他又显得太重。怎么办呢?我是通过子贡认识他的,我就到子贡家去哭他吧。”
整来整去,老头把事情整到了子贡家里。
哭完之后,孔子派子张到伯高家去吊唁,结果在路上遇上了冉有。
“老弟,别去了,我前两天恰好在卫国,于是准备了一束帛、四匹马,以老师的名义去吊唁过了。”冉有让子张回去,他已经主动帮老师吊唁过了,并且礼送得很重,很有面子。有这样的部下,多省心啊。
这件事情,孔子应该很高兴甚至很感动吧?应该会表扬冉有吧?
“嘿,冉有这件事情办得不地道啊,这样做不是让我失礼于伯高吗?”孔子不仅不高兴,反而责怪冉有猫捉耗子多管闲事。
说是这么说,老头心里恐怕也不至于不明白。
第五部分 周游
从鲁国不辞而别之后,孔子满怀期望去了卫国,以为在卫国可以找到自己发挥才能的机会。遗憾的是,卫灵公对他很客气,但是对他以及他的学说没什么兴趣,而只对女人感兴趣。不过话说回来,卫国处于晋国和齐国两个大国之间,小心翼翼过日子,也无可厚非。得不到机会的孔子在失望之余南下陈国,却在途经宋国的时候几乎遇难,于是不得不再回到卫国。之后孔子还决定去一趟晋国,结果在黄河岸边退缩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硬着头皮回到了鲁国,因为当初是不辞而别,所以很担心受到处罚。尽管三桓并没有来找他的麻烦,孔子在鲁国过得很郁闷,实在没脸也没有胆量再去见国君和三桓。一年之后,孔子终于决定再去卫国,他以为老朋友蘧伯玉在卫国受到重用,自己可以沾点光。遗憾的是,第三次来到卫国的孔子依然看不到机会,卫灵公还是不欣赏他。百般无奈之下,孔子再次南下,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孔子到了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和楚国的叶,结果是处处碰壁,如同丧家之犬。
四年之后,孔子又一次回到了卫国。在卫国,孔子只能重操旧业,在蘧伯玉的帮助之下开校授徒,对于政治前途不再抱希望。这期间,定下心来的孔子修编了《诗经》。五年之后,在弟子冉有和子贡的努力下,说服鲁国当政的季康子邀请孔子回国,于是孔子终于体面地回到了鲁国,结束了长达14年的流浪生活。从孔子第一次离开鲁国去卫国,到最终回到鲁国,这段历史,被称为周游列国。
这期间,孔子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先对于礼乐的执著有所降低,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研究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反映了他比从前更为务实的生活态度。
在孔子最后一次回到卫国之后,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前途不再抱有幻想,于是降低了自己的政治标准,鼓励弟子们去出仕,即便是做他曾经最看不起的“家臣”。孔子从理想主义回归到现实主义,回到鲁国的孔子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离开时的那个孔子了。
5。1(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
【解析】这是孔子前往卫国的时候说的,意思有两个。第一是说国君,鲁国开国国君伯禽的父亲周公与卫国开国国君康叔是同母兄弟,因此两国在血缘上相当亲近;第二则是说政治,两国都是在周公的指导下建国,政治上比较接近,如兄弟一般。孔子这样说,实际上是给自己打气,想说明自己对卫国的情况其实也很清楚,能够把卫国治理好。但实际上孔子在这一点上是错的。
卫国是周商混血的国家,文化上比较重视商业,而鲁国重视农业。卫国地处强国之间,国际生存环境比鲁国糟糕得多,因此卫国人也更加灵活务实。因此,鲁卫两国的政治即便不是南辕北辙,也完全谈不上兄弟之政。正因为判断上的错误,孔子没有摸清卫国政治的脉络,到了卫国之后无法向卫国国君提出任何有针对性的建议,被卫国国君冷淡,失去了在卫国发展的机会。
理想主义者孔子犯类似的错误比较多,常常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看待问题,因此处处碰壁。孔子以一个鲁国人注重亲情强调裙带的思维方法去理解世界,注定了无法得到认同。
【现实解说】想当然是很危险的,基于想当然所作出的决定则更加危险。按照孔子的方法,如今的英国和美国就是“兄弟之政”,实际上都是南辕北辙。现代商业社会,市场调查是必做的功课,基于历史想象所做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5。2(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