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萧强的指令,那第一批坐下地人,名字被标注成红色,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然后,依照坐下的次序,还有各自选择的方位,这些工作人员依照一个技术手册,分别给与打分。
当所有的人都坐下来以后,会议室里的灯光熄了。
一道光束从后面投射出来。放送到会议室正面地一个大屏幕上。
“这是我们地最新液晶投影机,怎么样,质量是不是更好了?画面的流畅度和颗粒,都要小多了吧?”奥斯丁表功似地说着。萧强成天不着家,都是他管理着公司地具体事务,取得地每个成绩,都会让他自豪。
萧强看了一下:“流畅度没有多大地变化,不过颗粒要小多了。基本上看不出来了。关键是成本怎么样?”
“就是这个!”奥斯丁比较兴奋,“我们的成本,要比其他公司地,至少低百分之三十!不过我并没有降价,而是扩大了生产线,准备在日本市场饱和以后,向东南亚进军!”
他们两人在这里就公司的事务展开讨论,在会议室里地应聘者,却是另一种感受。
画面上播放地是一幕幕战争场面,但这不是通常大家所看到的战争纪录片,而是战争后的影视纪录。一个个残缺的肢体、内脏,还有哭泣的人群、冒烟地房屋,都把战争地残酷。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影视画面没有声音,就像一出无声电影。但正是这样的静寂,才越发突出了战争给人带来的巨大创伤。
那些士兵死不瞑目的表情,用特写镜头放出来,还有他们的骨头伸出到肢体外的惨状,都让人毛骨悚然,心理承受力稍微脆弱点地,都无法面对。
纪录片刚开始放了一会儿,就有人哇地吐了出来。
通过弱光防大夜视设备,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清楚地出现在监视镜头上。那些呕吐的、身体瑟瑟发抖地、还有紧闭双眼的人,都被工作人员记录下来。在电脑上给与评分。这些人,如果不是技术兵种,或者有其他特长,基本就被淘汰了。
纪录片放完。舱内地灯光并没有打开,黑漆漆的会议室里,伸手不见五指。
几分钟的静默,突然从四面八方响起激烈地射击声,还有手榴弹爆炸的声音。里面似乎还有人用中文在大声呼救,也有声音在凄厉的叫喊着“妈妈”!
红外线热视仪,传出来的图像,枪声刚一响起、会议室就乱成了一团。
有地人想要向外逃,却和身边的人撞在了一起,要不就是被椅子绊倒,还有人缩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枪声只持续了半分钟。这主要是萧强怕太久,会造成真正地伤亡。
但即便如此,当灯光打开,医生进去的时候,还是有多达七八十人被冲撞、踩踏受伤。其中有两人,还伤得比较重。
所有人的情绪都非常激动,围着进来地医疗人员大叫大骂、有人还准备动手。
这也难怪,在刚身完令人恐怖的战争惨状之后,突然来这一手,很多人正在情绪紧张的时候、一下就炸了窝。
萧强不去理会他们。该治疗的治疗。该补偿的补偿。不管他们有什么理由。但作为雇佣军,他们必须保持镇定。要不然迟早会死在战场上。
那些迅速和身边人集合起来,围成小圈自保的:那些退到墙边地:那些抓起椅子作为武器,但没有胡乱挥动地。得到了高分。这证明,他们在遇到夜间突击的时候,不会慌乱。至于应对是否得法、不作为主要依据。因为他们如果选中,还会进行更进一步的训练。
这一次的混乱持续了很久。直到晚饭时间,还有人在骂骂咧咧。
当天晚上,进行了两次紧急集合。
这不是考验他们地素质,而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休息好,精神更加紧张。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又在会议室集合。
连续遭受战争惨状纪录片、黑暗中的枪声等刺激,晚上两次紧急集合,让应征者大多数都没有睡好,加上情锗激动,显现出萎靡的状态。
这次会议室里,不再是只有他们了。
一个满头白发的西方人,穿着白大褂。站在讲台上。看他满头银丝,气度雍和。很像一个出色的科学家。
只不过、他并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奥斯丁带了一顶假发,所装扮的。
这只是依靠他具有欺骗性的形象,来增加说服力。
奥斯丁的口才极好,他将科技发展史吹得天花乱坠,后面地大幕布上,也显现出各种科技成就,配合着他地说法。
什么航天飞机、基因工程、电子计算机、各种先进仪器,一个个让人似懂非懂地名词,从他口里说出来。吹得下面的应征者一愣一愣地,都听得出了神。
最后。屏摹上出现了一台仪器。
奥斯丁的解说词跟着说道:“随着现代科技地发展,人们发现,当人在说谎的时候。情绪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会通过脉搏、呼吸、心跳等表现出来。这种仪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它的正式学名叫作电子多谱记录仪,但因为它多次运用于侦查破案,且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所以,通常大家都叫它,测谎仪,!”
下面的人顿时神经紧张起来。
奥斯丁说了这么多,谁还不明白,这是要进行测谎检验!
测谎仪的名词。听过的人太多了!许多的电影、小说,报纸,都对其大吹特吹,让人感到神秘之余,也是极度迷信它的威力。百分之九九,谁也没觉得奥斯丁是在吹牛!
奥斯丁并没有立刻进行这项测试,而是随便从人群里挑了一个人,让他们看看这项仪器现场演示。
他首先让那人征求了在座的一些应征者,写了一些问题的答案。然后将这些问题的记录,交给了奥斯丁,但把答案。当众封存在一个盒子里。奥斯丁看着这些问题,现场拟定了一个问题列表,随后,他示意现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亲眼看到测谎仪工作,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想看看是不是有传说中那么神奇。
奥斯丁在测试者身上。接了许多的电线,电线就连接着一个测谎仪器。而它的数据端,又输入了计算机。
一切准备就绪。奥斯丁聊了几句家常,让那人心情放松。之后,他用轻和的语气,开始按照问题列表。一项项进行提问。
二十分钟,提问结束,他让测试者休息了一下,过了几分钟,又将问题重新问了一遍。
等到第三次问题结束,应征者都有些等得不耐烦了,奥斯丁开始公布他的测试结果——所有他并不知道的结果,虽然并不是完全和封存在盒子里的答案,一模一样,但是非判断,则完全相同,没有错误!
这下,所有地人都轰动起来。
测谎仪太准了!
应征者里面,有几个人的神色变得有些慌张,萧强立刻让工作人员将之记录下来。
奥斯丁所作地训试,其实是一个双簧,那名测试者就是一个托!
在那个托身上,所连接的传感线路。并没有真正送到测谎仪。而是连到了奥斯丁的耳麦里。他通过脉搏的震动规律、来提示奥斯丁,自己所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所以,奥斯丁才能这么准确地说出答案。
之后。趁着测试达到的良好心理效果,奥斯丁开始安排应征者,以十人为一组。进入各个测试室,参加测试。那里面坐的,才是真正的心理测拭人员。
测试者每回答一个问题,心理测试人员。都会注意心理曲线,是否发生波动。然后,根据对方的回答,比照着量表手册,进行打分。
测谎,说到底,只是一个噱头。
因为萧强知道,测谎仪地正确性。是值得怀疑地。特别是对于某些经过训练地、达到了将假话当真话的特殊人群,测谎仪的效果,要大打折扣。
他希望的是,利用这个方式,震慑那些打算满嘴谎话地家伙。让他们说真话!
这就要求测谎表演绝对成功,所以,他就让奥斯丁,和人表演双簧,一下把所有的人都镇住了!
而这样做、也是为了配合接下来的心理测试。
所有的测试题目,都是专业级别的,有测试其人格特征地、有测试其抗压力程度的、有测试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地,等等等等。
可以说,萧强地人员选拔,几乎就等同于FBI的特工选拔!
他静静地看着手头的一份测试资料。上面有很详细的技术术语分析。他注意到其中的一段话:“……该名测试者,对‘民族’、。‘强盛’这些词汇,情绪表现强烈……综合其他心理测试题目,其所回答结果判断该人,民族主义倾向强烈……”
萧强在上面,画了一个圈!
第一百四十五章 和我一起开辟新时代
萧强自己就是个民族主义者。他当然对民族主义者有好感。
而且,这么些人,远远地放在非洲。那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如果是些利令智昏地家伙,说不定就脱离了他地掌控。
为了保证这些人没有异常企图。他还会采用各种手段,加强对他们的监控。
比如测谎测验。
测谎仪并不是绝对正确。与其说它的作用是测谎,不如说它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嫌疑人。
它更主要的作用,是对未来可能的违规行为,其一个警示。
这方面,美国是将测谎仪运用得最为广泛地国家。
之所以这样。固然有美国人迷信技术的原因在里面。另一个原因还是它曾为此吃了大亏。
美国人有个研究原子弹的橡树岭实验室。在成立之初,就规定了要对所有员工进行测谎测试。这项规定,一直在执行。
后来有个实验室负责人。指责这是侵犯人权,从而中止了测谎测试。
此后的十来年里,研究员们没了顾虑,问题就开始层出不穷。这个实验室里先后丢失了,制造原子弹的核材料。共计一千七百八十余磅。其数量足以制造八十五枚原子弹!
迫于无奈,美国政府于五十年代,在实验室内部人员中,恢复了测谎测试,而且成效显著。一些泄密者和偷窃者被发现,并且从中抓到一个克格勃间谋!
其他的研究员,也迫于威力。纷纷退还了私走带走的核材料。
当时美国采用地。还是第一代测谎仪。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测谎仪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其可靠程度也大大增加。
萧强在记忆里,还知道一种方法。那就是利用核磁共振仪,来判断人是否说谎。
这还是他前世记忆中,所记得地一个方法。从记忆中,这好像是他在看报纸的时候,上面所介绍的方法。当时,这份报纸就在忧虑。这种测谎方法会不会大规模流传开。形成大众的一种恐慌。
据这个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测谎仪,经过专门训练的、以及某些心理素质超好的人,是可以蒙骗过去的。但由于自然地生理规律,在人说谎的时候,其大脑某个部位的血液运行,会出现异常。这个异常,可以通过核磁共振仪发现。
萧强已经把这个讯息,传回了寰宇地实验室。让他们做这方面的研究,看是自己记错了呢,还是确有其事。
如果这个方法行得通,那他基本上,就可以保证。非洲的佣兵不会脱离控制!
说实话,作为曾经当过兵地人,这些人里面,民族主义倾向者,相当多。几乎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也让萧强有更多的挑选余地。
那些民族主义情绪过强地,他不要。他并不想在非洲开一个恐怖主义训练营。投机分子也不要。这些人必然是未来的不安定因素。
精挑细选。他才选出了一百人、作为向扬科维奇掺沙子的主要力量。
但是。当他准备遣散其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