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来说,这块龙纹玉璧还算比较朴素,也难怪方老板断定是春秋时期的东西了。”
“也就是说,我看对了?”方明升有些高兴。
“没错,这东西就是……”
王观才想点头,冷不防外头传来粗犷的声响:“六哥,在不在?”
洪亮的声音,立即引起大家的注意,顺势朝门口看去,只见一个有几分彪悍气息的青年走了进来,看到厅中众人的时候,他也有几分发愣。
一瞬间,这人也反应过来,立即堆笑道:“六哥,正忙呀,您继续忙,我自己到后院拿东西就行,有事回头再说啊。”
说话之间,那人调头就走,来得快,去得也快。
适时,贺老六也笑呵呵解释道:“这是我一个朋友,性格有些鲁莽,大家不要见怪啊。对了,你们觉得这块玉璧怎么样?不是我自夸,这块玉璧真的很好,完好无损,没有任何磕碰裂纹的痕迹,而且纹饰十分清晰,没有风化模糊的迹象,也能够称得上是精品了……”
东西好不好,并不取决于贺老六的自夸。反正方明升直接把他的话当成耳边风,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关注王观和俞飞白的鉴定结果。
“……还行,可以考虑买下来。”
在方明升咨询的目光中,王观随意点头,但是心思却已经不在玉璧上了。不仅是他,连旁边的俞飞白也若有所思,表情多了几分慎重。不过这个时候,厅中的众人却是在关注方明升和贺老六的讨价还价,没有留意两人的古怪表情。
经过一番妥协之后,方明升和贺老六终于达成协议,一个给钱,一个把玉璧呈上,倒也算是皆大欢喜。
当然,作为一个买卖人,贺老六并不满足于成交一笔生意而已,在收了钱之后,又极力鼓劝道:“诸位,除了玉璧以外,我这里的好东西也不少,你们再看看……”
“不用看了。”
就在这时,在王观的暗示下,俞飞白懒洋洋说道:“你这些东西还算不错,就是卖相太差了点,我就算买回去也不好意思拿给别人欣赏。东西看了也买了,接下来是不是该走了?下一站杜甫陵园,出发!”
在他的招呼下,其他人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纷纷起身告辞。贺老六纵然也有几分失望,不过总不能强行留客吧,只得眼巴巴的礼送他们离开。
出门之后,王观和俞飞白就窃窃私语起来。
“怎么办?”
“不知道,或许是我们多疑了。不过不管怎么样,还是打个电话和侯老提一下,加强那边的防卫工作,小心点儿总是没错的。”
“没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短暂的交换意见,王观立即走开几步,才打算摸出手机打电话,但是却忽然注意到身后有人影晃动,顿时改变了主意。
“怎么了?”俞飞白有些奇怪。
“好像有人跟着我们。”王观皱眉道:“刚才在后面晃了一下。”
“不至于吧。”
俞飞白下意识的回去看了眼,却什么也没有看见,自然有些怀疑道:“没有人啊,应该是你多心了。现实生活又不是警匪片,哪来这么多跟踪窃听。”
“你们两个磨蹭什么,上车了。”就在这时,唐清华伸手招呼起来。
“来了。”王观点头回应,随即轻声道:“参观杜甫陵园之后,回去再说吧,当面告诉侯老他们,可以解释得更加详细。”
“也行。”
俞飞白点了点头,就与王观钻进车中,朝杜甫陵园而去。
话说杜甫陵园尽管也在邙山的范围内,但是距离真的较远,已经不是洛阳的地盘上了,而是在巩义市城东十里外的一个小山村上。这里背依笔架山,面临东泗河,也算是依山伴水的好地方。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埋藏在这里。
唐代宗大历五年春,杜甫出蜀入湘,病逝于旅途,客死他乡。过了四十三年以后,他的子孙才将其灵柩运回巩县,葬于邙山岭上。
在当时来说,杜甫只是小有名气的诗人,而且还是属于怀才不遇,没有得到主流认可的落魄文人罢了。所以墓葬的规模肯定不大,就是小小的坟头,加外一块小石碑而已。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于杜甫越来越推崇,达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的高度。那么对于杜甫的墓地,肯定是不断的扩修。直到现在杜甫的坟墓已经由一个小坟头,发展成为一个占地三十多亩的陵园了。
陵园布局合理,环境良好,有河水潺潺流过,爬上卧龙似的邙山岭,就看到了一片松柏滴翠古建筑嵯峨的园林,那就是诗圣杜甫的长眠之地。
此时,大家进入陵园之中,感受到这里安详静谧的气息,不自觉沉默了下来,静静地欣赏四周的景致。花了大半个小时,众人按照顺序,仔细把陵园的景观都看了一遍。当然也不忘记在杜甫坟前祭拜一下,聊表寸心。
出了陵园之后,要问大家对于这个陵园的感觉,每个人都有几分含糊其辞,唯有俞飞白是真性情,一针见血道:“寒碜,太寒碜了。”
“杜甫好歹也是世界级别的大诗人,他的埋骨之地,居然还不如一些地方政府建造的纪念馆有气势。”俞飞白摇头道:“尽管我也反对铺张浪费,过度经营开发名人陵园墓地遗址,但是这个陵园未免太小家子气了吧。”
其他人闻声,也深有感触,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主要是这里地位比较偏僻,交通不算便利,参观的人不多,知名度也不高。”方明升站在商人的角度分析起来:“没有名气,就没有人气。提到杜甫,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知道杜甫陵园的人肯定不多。”
“没错。”唐清华点头道:“我也是听郑老板说,才知道这里有个杜甫陵园。也就是说,这个地方仅限于省内比较有名,其他地方或许也有人知道,但是当地政府却不懂得利用这个天然优势,打造一个文化品牌,白浪费了大好资源。”
“就是这样。”方明升深以为然,两个商人立即找到了共同语言,兴致勃勃的指点江山,表示如果是自己经营,应该怎么做……
第870章 法不责众
话说方明升和唐清华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个说砸一亿修通直达洛阳或郑州的公路,一个说砸两亿举办杜甫文化节,邀请世界各地专家学者过来召开研讨会……
听到这里,王观忍不住嘀咕起来:“两个大土豪,纯粹站着说话不腰疼。”
“别理他们,真这样做了,肯定亏死他们。”
俞飞白嗤之以鼻道:“声势浩大有什么用,关键是能不能收回成本。按照他们的计划砸这么多钱,就算收一百年门票,也未必能够填满这个大窟窿。”
“没指望门票赚钱,杜甫陵园有人气了,前来参观的人如潮,肯定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自然可以从别的地方赚回来。”
方明升智珠在握道:“在附近地区开几个加工厂,专门生产旅游纪念品。另外还可以投资酒店旅馆之类的生意,衣食住行,这才是盈利的关键。”
“英雄所见略同……”唐清华赞叹不已,也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对此,俞飞白撇嘴,不打算争辩。毕竟对于商人来说,谈生意经的时候肯定是嘴炮无敌,不过一但到了实质操作阶段,那么就有几分不可控性了。
不然的话,怎么会常说理想很美妙,现实却很残酷。有想法是好事,问题在于把想法付诸实施,又能够成功的人却少之又少。世人只关注成功者的辉煌,但是不知道通往成功这条道路上,堆叠了多少失败者的尸骨。
商场如战场,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要成为人生赢家,那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另外大家也知道,方明升和唐清华就是随便说说而已,真正让两人实现这个计划,估计两人会直接摇头拒绝。一是没把握能成功,二是无缘无故的,干嘛要投资这里?
无论是方明升,还是唐清华,都不是锐意进取的开拓者,而是守成者。家里的生意已经进入了轨道,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萧规曹随就好,没必要胡乱折腾。就算是想要扩展商途,那么在相关的产业下功夫就好,没必要切入陌生的行业。
就算切入新行业,那也是小打小闹,随便试试水就行,不可能投入太多。
没错,对于房地产大鳄唐家来说,经营正雅轩真是小打小闹。不要看现在古玩收藏市场十分繁荣昌盛,各大拍卖公司每年成交额高达数十亿,好像很赚钱的样子。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这是拍品的成交总额,并不是拍卖公司的盈利额。拍卖公司的拍品,那是代别人拍卖的,拍卖公司只收取佣金而已。也就是说,别看拍卖成交总额很多,作为中介的拍卖公司很赚钱,不过肯定没有大家想象中赚的多。
至少对于唐家来说,他们开发一个大型楼盘的盈利额,或许就是几大拍卖公司全部盈利的百倍以上,甚至可能还要高。
当然,这些是题外话了,反正看到两人聊得热闹,其他人爱听就听,不爱听就继续欣赏风景就好。反正出了杜甫陵园之后,大家也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在附近的邙山岭上闲逛起来。其实山岭风光也比较清幽,完全可以纳入杜甫景区之中。
就这个话题,又引发方明升和唐清华的新一轮讨论。
“王观……”
在山上观赏片刻之后,俞飞白忽然脸色一变,轻声提醒道:“真的有人在跟踪我们。”
“什么?在哪?”王观一惊,连忙左右打量起来。只见山下空荡荡,倒是有几个村民在田地里忙碌,没有什么特殊情况。
“直接闪过去了。”俞飞白皱眉道:“不过感觉衣服比较熟悉,好像是在贺老六家里遇到的那个人。”
“你没看错吧?”王观惊疑道:“会不会是眼花了?”
“喂,明明是你觉得有人跟踪,我只是跟着留意起来,现在发现线索了,你又怀疑是我看错了。”俞飞白十分满道:“敢情我的一番好心全白瞎了,里外不是人……”
“别急呀,我又不是不信。”王观连忙说道:“只是想确认一下而已。”
“想确认还不简单,看我怎么把他给揪出来。”
说话之间,俞飞白哼哧一声,立即朝另外一座山头走去。他刚才看得十分清楚,那个人就是朝那边闪去的。
“等等,不要冲动啊,先商量商量再说。”王观想要阻止,却看见俞飞白干脆撒腿跑去,只能无奈地随行跟上了。
见此情形,唐清华等人也有些奇怪,忍不住高声问道:“你们去哪里?”
“到山头看风景……”
王观随口敷衍一句,匆匆忙忙追到山头,却发现俞飞白已经停了下来,顿时有几分安心。就是怕他一时冲动,真的与那人扭打起来,那就比较吃亏了。
不是王观瞧不起俞飞白,只是就他那小身板,想与那个气息彪悍的青年打斗,怎么看也是输面比较大。就算能赢,或许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本质上来说,王观比较喜欢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不提倡暴力。世界如此美好,打打杀杀很破坏和谐的。
所以对于俞飞白在关键时刻“悬崖勒马”的行为,王观还是感到很欣慰的。不过当他走近之后,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只不过是俞飞白到了山头之后,眼前是一片十分陡峭的斜坡,他没法下去而已。这样看来,也勉强也算是天意吧。
王观自我安慰,就算不是俞飞白的本心,也是上天的安排,阻止他惹是生非。
当然,王观心里这样想,嘴上可不能这样说,反而东张西望起来,提醒道:“这山坡不好下去呀,要是不小心打滑,估计不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