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风说的慷慨激昂,萧统听得却昏昏欲睡,说不好听点,柳风说的都是废话,现在不励精图治,蒙古鞑子一打过来不全玩玩,要你说?中国人就这点不好,废话太多。

可是人家一片忠心,萧统还得做倾听状,连连点头,道:“柳中丞一片公忠体国之心,朕甚慰之,欣之。”

柳风见皇帝夸奖,更是来劲,接着说道:“然陛下,成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虽然光复金门,固然可喜,然臣以为,更当时时警惕,请陛下恕臣斗胆妄言。”柳风抬头,见皇帝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便接着说道:“先前朝廷迁台,鞑子不以为意,是以朝廷可以在台湾建府开县,继而趁机大量移民,这本就会让元廷警惕,而如今杨大人光复金门,那金门离大陆乃是朝发夕至,旦夕之地,元廷未以重兵镇之,本就是失策,然元军虽然失之一时,然如今鞑子那里汉奸甚多,必有奸佞告知元主金门之事,那时若元军大发兵来夺金门,为之奈何?”

柳风说完这番话,一时间全场寂静,就是张世杰这样的乐观派,居然也说不出话来。

方才的欢喜鼓舞,只是一时,甚至说大家都沉浸在一时的喜悦中,不想也不愿回到现实,而那柳风,就像那个不识趣的小孩一般,执意说出了一切。

大多数臣子都低下了脑袋,不敢再说话,少数眼尖的已经发现,小皇帝坐在那里,神情似笑非笑,可是那小拳头,却攥得格外紧,而张世杰陆秀夫两巨头,也都神色不善。

看起来,似乎是这柳风闯了大祸了,有人已经开始计算,呆会什么恰当的时间点,自己该跳出来与柳风划清界限,然后狠狠参他一本呢?

萧统此时自然心中波澜再起,柳风的意思很明白,光复金门,固然在战术上是重大胜利,地缘上也取得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战略支撑点,对于士气,民心,以后的海运贸易,都是有莫大的意义。

可是有一条,在没有主力宋军参与的情况下,宋朝居然能收复金门,这说明,宋朝的实际力量,远比元廷估计的要强大,而这很可能会改变元朝决策层先北后难得决定,如果说元军主力不惜一切的强渡台海,那么自己就可以再爬上陆秀夫的背上,然后跳海了。

可是,如今做也做了,金门也换上九爪盘龙旗了,萧统总不能宣布说我们只是不小心的,元朝大爷们你们别生气,三五年后咱再死磕吧。既然已经打草了,蛇已经惊了?能怎么办?

能趁机打死蛇,固然最好,可是,宋朝如今这点实力,想和元军死磕,后果可想而知。

被蛇咬一定死,又打不死蛇,那么要么躲开让蛇咬不到,要么想法子让蛇不敢咬或暂时不能咬。毫无疑问,萧统只能选择后者,毕竟如今能做根据地的,也就是台湾了,总不能跑到倭国去重建吧。

想通此节,萧统嘴角一弯,笑道:“柳中丞所言不虚,如今确实已经打草惊蛇,想必闽地的急报已经北上了吧,旬日之内,鞑子就会做出反应,诸位以为,当何以拒之?”

臣子们都是老油子了,这点意思当然能听出来,都知道如今这金门其实也很烫手,不过皇帝既然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也要接过来,那么就得考虑敌人要是发飙该怎么办了。

司徒不群再次第一个站了出来,振臂呼道:“纵然鞑子有百万雄师又如何?我朝有天相护有海相隔,战士奋不顾身百姓箪食壶浆,陛下英明神武,群臣众志成城,必叫他有来无回。”

不消说,代表清流的司徒不群这么一表态,其他人当然迅速跟进,很快,朝堂内外一片喊打之声,让很多人血脉膨胀,甚至还有人主张,干脆趁此大胜,全军出击,自马尾登陆,取漳泉一线,然后走仙霞,复临安,然后全军取江宁为根本,割据江南,再图后效。

可是当场有人就反对,声称不如全军坐船北上,从渤海一线登陆,直趋大都,犁庭扫穴,一举荡平鞑子。

萧统听了直摇头,他当然知道,目前很多人说话,纯粹是谄媚上意,而没有多少建设性,有的干脆就是胡说,这,大概也就是大规模讨论的坏处吧。

第四十二章 全线出击

 可是,朝堂之上,既然萧统已经有言在先,知无不言,言者无罪,总不能现在就让这群人闭嘴吧。而这些大臣们,有了在皇帝面前说话的机会,自然也会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谁都知道,如今天子的癖好甚是怪异,你不说话他认为你不忠诚,你说错了他认为你没本事,你说对了,他……怎么想还不一定呢。

而且,如今小朝廷虽然孤悬台湾,却好歹有了落脚的地方,也想法设法从大陆搞来了大量移民,可以说小王国的规模已经具备,而新移民带来的财富,物资,加上朝廷厉行的政策,已经让台湾颇有欣欣向荣之气象,如今移民们在好政策的指引下迅速开始融入新的生活,台湾南北,大量的田地开始耕种,无数的房屋正在被建立,道路被平整,沟壑被填平,树木被砍伐,丘陵被推平,由于萧统的强行坚持,人力物力被不计成本的投入到向自然的进军中。

虽然,萧统深知,和大自然相抗是没有好下场的,破坏环境的人必然会受到惩罚,可是,眼下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无论是物种灭绝也好盐碱化也好,森林消失也好,目前都和他没有关系,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台湾,变成粮库,兵库!

等到群臣们习惯性的分成几拨,开始争执时,萧统轻轻咳了一声,示意他要说话了。

群臣们早已习惯的迅速安静下来,目前君臣之间这点小默契还是有的。

“张枢密,如今之局,你可有什么章程没有?”这是上次密议后,萧统和张世杰第一次正面对话。

“回陛下,臣以为,如今既然已经是打草惊蛇之举,与其坐而等,不如起而行,干脆,我们就再次全线进攻。”

“全线进攻?”

“什么?这断不可行!”

张世杰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大量的反对,当然大都是文臣,这倒不是说如今张世杰的权力下降了或是失宠了,只是如今朝廷不再漂流海上,一旦危机感不那么强烈,人与人之间的争执激化,也是必然的。

当然,有人反对,必然也有人支持,这一次,司徒不群居然旗帜鲜明的支持张世杰,并且要求亲自前往前线劳军,为将士们击鼓助威。

听到这,萧统终于烦了,他现在也终于能体会到,李世民是多么的伟大,那魏征虽然也喜欢唧唧歪歪,可是好歹,人说的有理啊,你司徒不群没人那本事,还一直像苍蝇似的嗡嗡嗡嗡到处哼,啥事情你都要发表点意见,你不是找事麽你?也难怪,那么多皇帝忍不住要杀喜欢说话的人了。

司徒不群之后,又好几个人热血沸腾的表态拍胸脯,张世杰总算找到了机会,把话头拿了回来。

“陛下,还有列位,臣所说的全线出击,其实是佯攻。目的在于给鞑子造成错觉,让其犹豫迟疑,而不是要趁此时反攻大陆。”张世杰不急不徐的说完,神色淡定。

“佯攻?”萧统来了兴趣,“你的意思是,欲盖弥彰,其实不然?”

“吾皇圣明,微臣正是此意。”张世杰看了萧统一眼,然后低头说道。

“这个。”萧统有些犹豫,张世杰的意思,他当然明白,就是既然已经惊动了元军曝露了实力,那就不如玩大点,宋军就趁机全线出击,彰显实力,让元军不敢不重视,就等于明确告诉对方,老子如今实力恢复了,就要打你,你怎么招?

可是,这样也有巨大的风险,因为这个方案,其实就是赌,赌对方会谨慎,会犹豫,会选择观望,乃至会按兵不动,说白了,就是心理战。

可是,万一弄假成真怎么办?万一对方不识逗,或者太识逗了和你较真,元军真的趁宋军精锐尽出而玩个黑虎掏心,那岂不是弄巧成拙?

国之大事,不可不慎,萧统这一次再次陷入了犹豫。

虽然政治就是赌,可是,在厓山时萧统敢赌,是因为自己本就没有可以失去的,无非说几句话喊两嗓子罢了,可如今,自己在台湾,好歹也是一方土皇帝,手下还几十万人的身家姓命呢,再说大点,那可就是承载着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呢,万一一个头脑发热做出了错误决定,那岂不是罪人?

张世杰说完后,就静静站在那里,不再发表言论,不得不承认,张世杰如今脾气,比起十年前已经好了很多,至少不会在朝堂上再发指谪天子呵斥宰相的言论了。

“陆相,你怎么看?”萧统终于还是决定,再考虑下别人的意见,这倒不是说他胆子小了,实在是不得不为之啊。

没想到陆秀夫的话却更是简洁:“打!”

一个字,却如万钧般重。

宋元之间,华夷之间,荣辱之间,生死之间,先进和落后之间,除了打,还有别选择的么?

只有铁和血,才能化解不解之仇,只有锋利的刀剑,才能换来犁锄耕种的土地,和玉帛交易的市集。

打,和平都是打出来的,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没想到一贯谨慎持重的陆秀夫,都力主要打,而其他臣子见张陆两巨头,都异口同声的喊打,自然也都改变初衷,全部喊打了。

萧统深吸一口气,霍然起身,振臂道:“既如此,明日,全线出击!”

第四十三章 地下工作

 这一次,宋军没有出动精锐,张世杰手下最核心的八千淮西老兵,被安排在台南一线,目的当然是要保证皇帝銮驾不能出问题,至于其他的军队,除了留下必要的驻防和维持力量外,全部登船,大刺刺的朝大陆开去。

宋军的海军呈半月形展开,南抵潮汕,北至浙东,战船千艘,旌旗招展,修整已久的宋军士卒士气高涨,誓要打出威风,打出气势。

而此时,元朝的敕令已经下来,“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地方官则趁机驱赶百姓,收受贿赂,强抢民女,而由于太子真金心情太过操切,命令过于严苛,致使地方上的人执行起来更是丝毫不顾手段,于是,流血事件开始发生。

杀一个人,百姓会恐惧,抢一个少女,百姓会愤怒,可是,如果杀十个,百个,千个呢?如果当众轮奸,奸尸呢?如果在蒙古人色目人后面,还有一群汉奸为非作歹呢?

当一些同族同宗甚是是昔日邻里好友,如今却当着鞑子的狗腿子,对自己的同胞们指手画脚,索要财物,霸占民女还趾高气扬,那么其中的怒火,是不是比鞑子亲自来看,还要大呢?

虽然由于畏惧蒙古铁骑,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反抗,可是民情的骚动,却是必然,而早先被广布江南的宋军细作,如今敏锐的嗅到了一丝不寻常,而上面及时的指示,很快就让他们开始行动。

临安酒肆中。

“哎你听说了吗,鞑子皇帝不行了。”一个尖嘴猴腮的瘦子凑到一个短衣老者的耳边,小声说道。

“嘘……人多嘴杂,你可别乱说。”老者显然有些恐惧,指了指酒肆墙上的“莫谈国事”的纸。

“真的,这事我也听说了,我小侄子的同班儿,就是西村那狗剩,上次给县太爷刷马时不小心听见了,听说朝廷派了刺客呢。”另一个看起来比较憨厚的汉子听了,也端起茶盏凑了过来。

”刺客?那鞑子皇帝周围,怕是高手很多吧。”老者有些不信。

“哼,鞑子高手多,,我们汉人就没高手了吗?我们汉家的功夫,飞檐走壁,千里取人首级,岂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