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英雄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军渡江北侵,先后攻占荆襄郡的沿江重镇荆州、夏州、汉口、蕲春,彻底断绝霍氏侵荆残军与荆襄郡的联系。霍氏本是一郡豪门、中原首雄,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竟让容雁门逼到这种地步。

徐汝愚与方肃笑道:“当年我与幼黎乘花舫游艺天下,经过襄阳时,与霍青桐见过数面。霍青桐是霍氏世子,身份高崇,我是花舫中的小厮,霍青桐允我上去行礼已是相当的抬举,目光越过他的鞋尖便算逾了规矩,真难为我这样天下不循礼节的人。”

徐汝愚在东海时,世间曾传霍青桐与幼黎的谣言,那时听来心如刀绞,此时想来只觉羞愧。过去这些年,对霍青桐的印象却未减弱,不过徐汝愚看到祝同山数年前后的变化,亦不敢认为霍青桐还是当年那般翩翩神逸。

祝同山归降,历阳之战完结,越郡战事进入第二阶段,张续率领青卫军离开镇宁,返回翠屏山北麓的营地。魏禺、冯远程、杨尚、刑坤民、沈冰壶、周世隆、子阳雅兰等部将近八万步卒以及江宁、雍扬三万水营对兰陵、吴州的祝氏势力正进行战役前的部署。

随徐汝愚乘船前往芜州的众人有方肃、屠文雍、樊文龙、水如影、曹散、邵如嫣、璇玑等人,赵景云初从乌湖返回雍扬,徐汝愚急于知道幽冀境内的详情,让他径直从雍扬赶到芜州。弥昧生前往南闽统领泉州水营,君逝水应徐汝愚之邀,出任翼虎军校尉,暂领江宁水营。济远渠东段还不能通行战舰,停在历阳的江宁水营战舰不参与即将到来的对兰陵的攻势,将随徐汝愚前往澄阳湖水区。祝同山、黄覆作为降军将领随行,此外秦钟树与冯哥儿也在船队之中。

屠文雍、曹散不敢隐瞒秦钟树在宣城的言行,徐汝愚知道诸府诸衙司对其不满者甚多,此时用他只会导致上下不和政令不通的祸结,心里有些恼怒。秦钟树每日都让人送帖求见,徐汝愚只是不理,只希望回到江宁之后能有妥善的法子。

澄阳湖位于清江与江水相接之处,周围四百余里,水深湖广,在越郡仅次于震泽湖,当涂在湖东畔,芜州位于西畔。过澄阳湖口,沿江水上溯六七十里就是贯通南北的津水水口,江津的望江城与芜州城隔江相望。

望江城,实则是江津的卫城。二百年前,旧朝重臣元华奉旨筑江津城来控扼江水、津水的水道,放弃望江邑城,而在北面四十里的摄山北麓重新选址筑城。当时,水战盛起,大江上航行的战舰最大已达到四百梢,舰顶可以放置抛石弩。望江城紧靠大江而建,南城墙依大江崖石而立,距江水不及百步,若遇战时,直接处于战舰攻击范围之内。出于战术考虑,元华放弃扩建望江邑的构想,而于摄山津水的西岸重新筑江津城。此处,摄山山势直刺津水,水道陡然狭窄,大型战舰不得往北。江津却因为先天不足,水营多为二百梢以下的中小型战舰,难以凭之争雄江水之上。

张东当年执掌永宁政权,苦于水营不锐,无以争天下。在他执掌永宁政权后期,一是大力改建望江水道坞港,使之可泊四百梢战舰乃至楼舰,一则加紧攻占江水上下游的水营重镇。然而,二者皆未能实现,张东已毙命于吴储戈下。张东建立了的永宁政权灰飞烟灭,江津城落入易封尘囊中,然而,他要应付盘据南阳宿松、潜山二邑的张东族人与白石许伯当的两面压力,已无暇在望江继续扩建水营坞港。

易封尘随后将望江水营悉数归建于江津水营,这在水战盛行、注重江权的南方泽国而言,望江城几乎是不设防的。然而,在江南尚未出现强大的地方政权,能一举将望江、江津二城拿下,望江现在也是相当安全的。

但是徐汝愚崛起江宁,形势就完全改变。

望江本是小邑,城池低矮,前城无城墙又建在江崖之上,北城、西城的防御则更加薄弱,夺得望江,疾奔四十里就能抵达东南最重要一座城邑:江津。

只要占据望江,望江城就是最佳的中转基地,后方物资、兵马可从水道源源不断的运抵此处,整顿,完全转化为战力运到江津城下。夺取江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中原诸家势力为了打通商南商道,合力清剿盘踞在南阳境内的张东遗族,许伯当又在东海、江宁的压制之下无法抬头,江津易氏的压力才稍减一些,始有余力加强望江城的防御。

数年之前,徐汝愚就是在望江离开幼黎花舫独自踏上前往东海的道路。徐汝愚站在芜州城头,望着江水北岸的望江城,心中颇不平静,见方肃、赵景云从后面登上城墙,说道:“易封尘大概正站在望江城头向这里张望。”

方肃轻笑道:“凤陵行营的大帐移至芜州,你让易封尘如何安寝?”

清江东岸地域悉数归凤陵行营统辖,府县不委派知府事、县宰等政务官,由凤陵行营总揽其地的军政经济。芜州地控江水、清江水道,又与东南第一坚城江津遥对,凤陵行营大帐也将从凤陵移至芜州,肖乌野将历阳三万降军多数安置在芜州。江宁水营也将一部移驻澄阳湖,水营衙门自然设在芜州受凤陵行营节制。

赵景云说道:“张续领军返回翠屏山北麓的营地,白石行营与凤陵行营的主力只相隔三百里,恰恰形成对江津的东南两面的夹击之势,然而江津城对东南的重要性便是贩夫走卒也能说出一二来,易封尘如何能心安哉?”

徐汝愚笑了起来,过了片晌,敛起笑容,肃然说道:“南北走向的衡山山系、与东西走向的淮水众水系是东南与其他三处的天然分野。淮水众水系将是我江宁与呼兰作战的主战场,而与南平之争,在江水北岸的战场将主要集中在衡山一带。衡山亦称大别山,位于荆襄、永宁交界,横卧中原,逶迤绵亘达千里之遥,扼江汉、江淮之要冲。且不论控扼江水、津水的重要性,控制江津就能控制衡山东麓,单就这条而言,江津已让人十分向往。”

方肃说道:“历来只有江宁遣使往江津,江津从未派遣过重要人物来江宁看我们的眼色,历阳之战确定胜局之时,江津突然派易行之来江宁为小穆儿弥月观礼,易行之在江宁之时频繁出入诸公家中,连我家的门槛也让他踏了两回,可谓勤快之极。”说到这里,先笑了起来。

江宁与别的势力不一样,江宁军政的核心人物或者说江宁政权构成中的诸多势力其利益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这是其他势力无法比拟的。其他势力想分化江宁核心层而利,难度可想而知。

赵景云站在一侧,说道:“霍青桐此际邀大人相会,景云以为霍青桐有归荆襄之心。如果我江宁能吸引住南平在东线的兵力,霍青桐就可能率领四万残军脱身,从江津借道,越过衡山,返回襄阳,为霍氏的命运做最后一搏。”

徐汝愚点点头,插言道:“南平是霍氏与江宁的共敌,霍青桐欲归襄阳,我会尽力助之。容雁门不攻下襄阳,在东线无法投入重兵。”

南平之东线利防守不利出击,而南平之北线,利进攻不利防守,容雁门不攻襄阳,就要荆州、夷陵、汉口、蕲春等北线投入重兵防御。容雁门若要将主力兵力投到东线,只有等到攻下襄阳之后。

方肃、赵景皆娴熟军事,徐汝愚只略提及,两人便能知晓其意。

赵景云继续说道:“霍青桐北归襄阳,我江宁则继续向西拓境三百里,取得彭蠡湖之东畔的饶州府,饶州以历阳西境等地境内,怀玉山、荆山诸多山势险峻,我与南平又各取守势,暂无大战。随后两年间,东南局势的关键还在东海。”说到这里欠身向方肃告了个罪,方肃毕竟出身东海。

第十三章 奇袭渝州

方肃微微一笑,回了一礼。

赵景云继续说道:“东海将帅不和,是以江宁吞越而东海没有作为,然而江宁统一越郡在即,霍青桐若生北归之心,又必然将饶州一带地域让于我江宁,今之江宁所予以陈预的压力大概使他急于极力弥补与旁系将领之间的裂痕。东海将帅无间,我江宁则无隙可乘,殊让人忧虑。”

徐汝愚能够肆无忌惮的发动越郡之战,不仅是因为容雁门将兵力集动到西线去征服蜀地,也因为东海内部将帅之间矛盾重重无法集中力量来阻止江宁发动越郡之战。

江宁日益壮大,成为南方仅次于南平的第二大势力,容雁门即使已感到江宁的威胁,但是在南平的战略进程上,容雁门要在征服成渝与荆襄之后才能集中兵力来对付江宁。在这期间,江宁能做之事,除了拖拖容雁门的后脚,还要尽可能增强自身的实力,以备注定要到来的旷日持久的大决战。在容雁门无暇东顾之际,东海是惟一能够制衡江宁的势力。江宁欲有所作为,自然不希望东海在一旁处处制肘。

徐汝愚静静望着远处浑浊浩荡的江水,若有所思,对赵景云的话不置可否。

赵景云知道有些事情徐汝愚也有想到,但是困于以往的情分,不愿往深里想。望着徐汝愚沉郁下来的脸色,赵景云侧头望向方肃一眼,眼睛略有些迟疑。

正如赵景云所说,江宁将越郡全境并入治下,已非多么久远的事情。到了那时,江宁一时无法向西扩张,与东海之间的冲突也就无法避免。

方肃轻轻叹了一声,走到徐汝愚身侧,并肩望向江面,说道:“这一步虽然艰难,却无论如何都要迈出去啊。”

赵景云说道:“东海将帅之争,原因甚多,然而最重要则是因为张季道的野心。司闻曹的暗探在东海境内收集到一些民间传言,此时范围还不广,但是意义非同小可。”

“哦。”徐汝愚转过身来,不知有什么传言值得赵景云如此慎重其事的说出来,“你说来听听。”

“陈预得位不正。”

方肃听了一惊,说道:“陈预从陈师手中接过东海权柄,弟及兄位,又怎能说得位不正?”

徐汝愚叹了一口气,说道:“干爹无力改变东海世家之恶俗,遂生避世之心,让位于陈预。大概谣言里说陈预逼迫干爹让位吧。”

“正是如此。陈预掌东海权柄,本无置喙的余地,便是陈预真有迫使陈宗让位的嫌疑,也是得到族中以及境内各世家的支持。虽然无法肯定谣言从张季道处传出,但是其中有一条更重要的信息值得我们注意。”赵景云稍稍一顿,继续说道,“陈预不仅与旁系将领之间矛盾重重,便是在族内所获得的支持力也在减弱。东海之战,陈族势力快速膨胀,全依陈昂与大人的功劳,其后陈预从陈昂手中接过帅位,然而南征北讨这些年,惟有张季道这一路有所斩获,而陈预亲领的南线毫无进展,当年支持陈预继承帅位的那些势力正渐渐失去耐心。”

徐汝愚说道:“如此说来,却非江宁之福啊。”

赵景云微微一怔,暗道:大人心中早有所察,说道:“若立漱玉所生子为嫡,张季道也有可能窃得东海的帅位。”

徐汝愚锁眉深思,缓缓问道:“张季道立陈预子为世子若何?”

赵景云说道:“景云最忧此事发生。那时东海内患消除,东海兵权又集中在张季道的手中,实是江宁大患。”

方肃说道:“只怕未必如此方便,陈预焉能不忧张季道执政期间废掉世子,改立亲生子?那时陈预大势早去,张季道只要立漱玉所生子为世子,更能轻松过关。”

徐汝愚说道:“陈预走不出眼下的困境,又不愿眼睁睁看着东海分裂,也许会相信张季道自欺欺人的承诺。”

赵景云接过他的话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