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十万白俄军收缩防线后,苏军尽管持续用炮灰战术来冲击白俄军的防线,但已经没有空字可钻了,进攻的苏军大多都被白俄军用猛烈的火力击毙。
就是否突围的问题,白俄军内部有些分歧。
有的白俄军军官认为应该突围,这样下去就是等死。有些白俄军军官则认为应该坚守,等待白俄军方支援。
不过随着争执不下,苏军已经对白俄军形成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包围圈,突围的声音也慢慢降了下去。
谁都知道,现在突围也就是找死。
一旦白俄军离开了工事去突围,就会被那些悍不畏死的苏军士兵蜂拥而上,对于苏军来说,他们不在意死了多少人。
只要有理论思想在,随时可以忽悠一大群的炮灰上阵。
然而对于白俄军来说却不行了,贵族人口没那么多,哥萨克骑兵也没有那么多,而哥萨克骑兵已经分裂了。
大部分哥萨克支持白俄,有一部分哥萨克支持红色政府。
白俄军太‘金贵’了,根本就死不起那么多人。苏军则没有这个问题,死一个还有一个。
白俄政府在第三天,向莫斯科一带的白俄军发出了命令——“等待支援!”
苏军的进攻一直没有停止,反而有越来越凶猛的趋势,五十万白俄军收缩在一个三十多平方公里阵地上,每天要面对众多的苏军进攻。
“乌拉,乌拉,xxx主义万岁……”
一群苏军的哥萨克骑兵高喊着口号,悍不畏死的向白俄军的阵地冲去,紧接着如瓢泼般的机枪子弹扫了过来。
那群哥萨克骑兵不断的倒了下去。
成群的苏军步兵跟在后面,匍匐在地上不断前进,以躲避着飞来的机枪子弹。这些苏军的攻击一波接着一波,仅仅第三天时间就已被白俄军击毙了近二十万人。
但从第三天开始,苏军突然把一些平民投入战场。
也不能说是平民,而是入伍时间极短的平民,尽管莫斯科一带的青壮劳动力被中国掠夺了大部分,但是还是有不少劳动力没有被抓,他们很快就被苏军的思想所感染,苏军给他们发放了一些十分落后的装备,然后让他们上阵。
同时苏军还通过散兵战术,希望以此来消耗白俄军的弹药。
这种战术很成功,白俄军看到苏军上来就噼里啪啦的打上一通,弹药消耗数量非常大,但是苏军在散兵战术下,尽管有损失,但死的人却不是太多。
当邓尼金发现这一情况的时候,白俄军的弹药已经消耗了大半了。邓尼金立即下令,苏军百采取散兵战术时机枪用点射开火,这才将弹药消耗速度降低下来。
苏军用散兵战术没错,但是苏军的单兵火力并不够强大,因此散兵就算摸到了近距离上,也无法对白俄军的防线造成太大的影响。
因此没必要用那么强大的火力去打击那些分散进攻的苏军。
“支援在哪里?为什么还没到?”
已经是第七天了,白俄政府的支援连个影子都没有,邓尼金咆哮着,这样被动的情况他深感不安。
“报告司令,军部来电,让我们做好接收空投物资的准备,中华民国空军将在一个小时后从喀山机场起飞,将对我们空投5000吨作战物资。”
“空投?五千吨!”邓尼金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命令道:“快,快,快去准备。”
一群白俄军官迷茫的互相观望着,怎么准备?
白俄军根本就不知道空投要准备什么,这时白俄军当中的中国军事顾问说道:“你们把军旗铺到地面上,飞机就会把物资丢到军旗的四周。”
“好,立即准备。”
白俄军立即行动了起来,士兵们将军旗铺到空旷又安全的地面上,等待着运输机的到来。
……
两个小时后,天空中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声音越来越大,白俄军的士兵们看着天空。
“在那。”一名白俄军官兴奋的指着东面的天空,邓尼金抬头看去,只见一群飞机正在向他们的阵地上空飞来。
轰鸣声越来越大,在望远镜中,那些运输机的身影也越来越清晰。
天空中,驾驶着运输机的中队长梁玉涛看着下方的地面,很快他就看到了一群在地面上挥舞着帽子的白俄军,以及被士兵们拉开铺在地面上的白俄军军旗。
“发现空投目标,第一中队准备空投。”梁玉涛通过无线电通讯向所有运输机驾驶员说道。
运输机盘旋在天空,接到命令后,五十架运输机压低飞行高度,对着下面铺开的军旗投下了作战物资。
一个个大箱子丢了下去,接着一个个降落伞成功打开,物资朝地面落去,场面十分壮观。
第一运输中队投下物资后,盘旋一圈后便开始返航。
白俄军士兵立即开始搬运物资,所有白俄军看到天上都下来的物资,都燃起了希望,只要有大量的物资空投下来,他们完全能够撑过这个冬季。
不一会,又有一个中队的运输机飞到了白俄军的上空,同样丢下了一堆作战物资。
这一天向白俄军空投作战物资的运输机中队达到十个,出动运输机500余架次,丢下了5000余吨作战物资。
这些物资当中有弹药、燃料、防冻剂、棉衣、手套、袜子、药品,还有部分军事装备,如机枪、冲锋枪。
第264章 尸山血海
白俄军获得了空头补给,士气顿时提升了,军心也稳定了下来。五十多万白俄军坚守在阵地上,每个士兵都十分乐观。
如果每天有补给,那么根本就不用怕围着他们的那些泥腿子。
反观苏军发那个面,托洛茨基、伏龙芝等军事高层人员得知白俄军获得了空投补给之后,都对眼前的局势感到十分担忧。
列宁在圣彼得堡愤怒的咆哮了起来:“该死的中国人,他们出尔反尔,难道他们以为给了白俄军补给之后就能抵挡伟大的俄国革命吗?”
“如果我们红色俄国有一天强大了,我们应该杀光那些黄皮猴子。”斯大林在一边恶狠狠的说道。
列宁扫了斯大林一眼,说道:“斯大林,你太极端了。我们只要打倒中国人的万恶资本主义就行了。”
斯大林连忙一低头,说道:“是我没有考虑清楚。”
“嗯!很好,我们要建立的是国际红色主义,我们的理想是建立伟大的xx主义社会,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人的民族主义道路,必然是一个死胡同,终究是要灭亡的。”
“对,只要我们发动广大人民,他们必然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斯大林立即喊起了口号。
托洛茨基这时说道:“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们的主力如果在莫斯科一带无法取得理想的作战进展,那么我们应该改变战略。既然那五十万白俄军无力消灭,那么我们就应该将主力投入到西部地区,将西部的白俄罗斯与乌克兰收复,从而获得足够的兵员,使我们的人民军队更加庞大……”
“不,我们有近三百万军队,而且收复西部用不了多那么多的兵力,我们只需要派出几十万人就能够收复西部地区,接着我们再组织足够的兵力增援莫斯科战区,我们要争取一口气吃下这五十万白俄军队。”斯大林直接反对道。
“可是,如果继续进攻莫斯科一带的白俄军,我们将遭受极大的伤亡。”托洛茨基反对道。
“没有战争是不流血就能获得胜利的,战争必然要有代价。”斯大林的冷血这时展露得淋漓尽致,“战争总是要死人的,但是我们歼灭这五十万白俄军,就能获得大量的军事装备。”
列宁看着地图,双眼通红。
五十万白俄军就像是一块肥肉,吃下了就什么都有了。
人,有的是!
装备可不是到处都有的。
列宁顿时整理清楚了思绪,不顾托洛茨基的反对,说道:“斯大林同志说得不错,我们要坚决的消灭这群白俄军。”
托洛茨基顿时无语了,他知道这块硬骨头不是那么好啃的。然而列宁根本就听不进去,反倒是支持斯大林的意见。
斯大林则比较兴奋,如果成功了,证明他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他在内部的威望就会提高很多。
列宁已经做了决定,命令顿时传达了下去。
苏军调集六十多万兵力,直接攻入了白俄罗斯与乌克兰地区,这里也已经被白俄军占领了。
但是白俄军比较分散,顿时打得节节败退。
白俄政府为了避免这些军队被歼灭,因此下令他们撤退,双方在俄国西部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运动战之后,苏军以二十余万的伤亡,歼灭了十万白俄军,同时有二十万白俄军撤往伏尔加河东岸地区。
然而苏军占领了俄国西部地区后却惊愕的发现,这里的人口已经锐减,劳动力几乎没有多少了。
要知道白俄军原本的计划是大规模的屠杀,但是因为中国愿意出钱买俄国劳动力,所以屠杀范围小了很多。
很多俄国劳动力和妇女都被卖到中国去了,在西部地区,唯一能找到的劳动力就是一些三四十岁的大叔,人家中国不要的。
还有一些年轻人则是躲起来没被抓的。
其他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即生产不了多少东西,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然而在战争面前,红色毛熊可不会管那么多,也不想考虑那么多。在他们看来,先取得统治地位才是首要的,至于建设、生产什么的,那是获得统治地位之后的事情。
苏军占领俄国西部地区后,立即进行了思想洗脑,和军事动员。
同时西部地区那些来不及撤离的俄国富农、贵族,也遭到了全面的屠杀,还有一些人被怀疑是勾结白俄,也遭到了屠杀。
这场内战的残酷之处就在于此,双方都在疯狂屠杀支持对方的平民。
最终苏军在这一地区杀光了一切贵族和可疑的平民,并疯狂动员了三百多万人,劳动力十又八九被抽掉去打仗了。这些被抽调去打仗的俄国劳动力遭到了洗脑,也变得极为疯狂。
只是经过了不到一个月的训练,他们就拿着简陋的装备投入了莫斯科战场。
莫斯科城已经陷落了,五十多万白俄军被越来越多的苏军包围在不到三十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
但是白俄军的抵抗非常顽强,子弹、炮弹就像是不要钱一般的对悍不畏死的苏军倾泻而去。
进攻的苏军倒下一排又一排,但是后面的苏军却连绵不绝的冲上阵地,白俄军的人员伤亡不断增加。
好在空投物资每天都有,而且弹药补给越来越多。
而苏军集结了近五百万兵力,却是非常缺乏补给品,为此苏军更加疯狂的将兵力投入到战场上。
死人是必要的,不死人的话,军粮就不够吃了。
尽管他们在占领了西部地区后,获得了不少粮食,但是要支撑五百万人的作战,所需的粮食不是一笔小数字。
白俄军面对的是十倍的敌军。
舍生忘死的苏军在不断的冲锋下,倒下一片又一片人,白俄军的阵地上层层叠叠的都是苏军的尸体。
仅仅不到十天的时间,苏军就死了近八十万人。而白俄军也付出了近十万人的伤亡,战况进展得十分惨烈。
如此惨烈的战斗,邓尼金就能否守住的问题产生了动摇,不过他却还在坚持,誓死不向苏军投降。
白俄军的手上沾满了苏军的鲜血,他们知道,投降不会有好下场,而且他们是贵族阶级,或者是俄国的中产阶级,与红色俄国是势不两立的。
战场上炮弹横飞,子弹呼啸,每一个士兵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邓尼金在军中宣传,苏军会杀光他们所有人,因此每一个白俄军士兵都拼死抵抗。
苏军也拼死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