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过场,还是必须要走的。

刘光国跟马五谈好之后,立即飞马上报杭州。自然不是报往朝廷,而是报给皇帝。赵谨得知消息以后,不知轻重,只道金人白白归还山东,是大宋捡了个便宜。至于对方提出的四点要求,于大宋也无甚害处。他怎不想想,女真人情愿将山东之地拱手相让,以换取南朝接受其四点要求,岂有无害之说?他还认为,这是大宋军威所至。

前线谈好了,只等两国互派使臣最终敲定便大功告成。只是,一旦涉及到互派使臣,想绕开朝廷就不容易了。赵官家明白这一点,刘皇后更明白这一点,沈择给皇帝出主意,要想将此事办成,必须先在朝中营造声势。

这一日,是五月初一,天气已经很热了。清晨时分,百官聚集宫门准备上朝,因为炎热的缘故,大臣们显得有些焦躁,说话的声音也嘈杂了些。徐良被一大群同僚簇拥着,有讨论着什么。时辰一到,御史出来了整班,而后向资政殿进发。

到了殿内,文武两班站定,殿头官喝声止处,皇帝驾临。自不免推金山,倒玉柱,高呼万岁。赵官家端坐于上,看了一眼下面一片攒动的乌纱帽,不知道是不是上火的缘故,他连清了几声嗓子,这才道:“诸卿有事,可奏来。”

近日朝中并无甚大事,须得君前奏对,因此皇帝问出这一句话,殿下鸦雀无声。这倒也正合他心意,遂道:“既然诸卿无事,朕却有一事,想问问列位臣工的意见。”

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还真叫大臣们觉得新鲜,于是全洗耳恭听,心想着圣上能有何事还向文武百官咨询。

“自王师北定中原,战事算是歇了,至今往后,该当如何,诸卿可有想法?”皇帝问道。

第七百九十一章 唱双簧

这还用问?当即便有一兵部侍郎出班道:“启奏圣上,中原虽已光复,然河北仍在北夷手中,自今往后,该是厉兵秣马,挥师北上,以全祖先基业。”他的话,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赞同,确实该当如此。

徐六却不作声,一则他是宰相,轻易不说话,一旦开口,那就必须得有一言九鼎,一锤定音之效;二则,他也想看看朝中大臣对此事都是个什么态度。

果然,很快就有“杂音”传入他的耳朵。

“圣上,诸位同僚的意见,恕臣不敢苟同。”说这话的人,年在四十左右,中等身材,神情极是严肃,一丝不苟。

“哦,卿有何见解,只管说来。”赵谨挥袖道。

“自徽宗宣和年间,宋金事变以来,我朝与北夷之战,前后绵延二十余载,一直不休。到如今,无论宋金,皆是人困马乏,百业凋敝,治下之民背井离乡,家败人亡者,比比皆是,已是无力再战。虽赖陛下威灵,将士用命,王师北定中原,诚为数十年来未有之大胜。然眼下时局之艰难,陛下也不可不察。民力已尽,若朝廷不加体恤,如湖州逆贼作乱之事,恐难断绝。”

为支援前线打仗,湖广百姓负担颇重,不久前在湖州发生了民变,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但怕只怕是个开头。

赵官家听了他的话,点头道:“卿之言,是也。”

“臣附议范少卿,多年征战致使百姓不得安生,有违立国之本,自今后,陛下当行仁政,少求边功。祖先之业,非是不全,徐图之,且北夷江河日下,不复往日之勇,对我朝已难形成威胁。”有大臣出班唱和。

徐良听在耳里,起初不觉得有异常,这朝堂上素来不是“一言堂”,个别人有不同意见,也是极正常的事。可渐渐的,跳出来支持“休兵罢战”的大臣越来越多,最后竟有七人,这就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视了。

同时,他也怀疑,皇帝今日朝会上抛出此话题,恐怕不是偶然,莫非是有意想讨论国家今后的走向?在他看来,要驳倒这七大臣的意见简直易如反掌,不过不能由他出面。

“陛下切勿听信误国之言!”一人抗声叫道,惹得满殿大臣纷纷侧目,众人视之,乃知谏院孙式。这个人往回数几年,还在杭州旁边的湖州武康县作知县,任满之后,直接提回中央,担任监察御史,没干一年,又被提拔为知谏院。能升得这么快,没背景肯定是不行的,他的背景,就是徐良。

当年,太上皇在黄潜善等大臣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企图复辟。徐良自葛岭逃脱之后,一路向北想去搬救兵,在湖州武康县,得此人帮助,护送到两浙宣抚使赵鼎处。徐良后来想起他的忠义,因此有意提拔。

“孙卿,这大臣们以天下苍生为念,何谓误国?”赵谨问道。

“陛下,国家累年征战不假,损耗民力也不虚,然兴师动众,本非我愿,若无北夷兴暴兵荼毒华夏,何至于此?如今,女真虽接连败退,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怎能说对我朝就没有威胁?山东,河北,乃至燕云,仍在金贼手里,祖先之基业未能光复,怎就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且现下,天下未安,诸位同僚怎出此消极之言?”孙式反驳道。

“孙知院,下官只说是暂时罢兵,与民休养,并非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怎就误国?”这位范少卿,名同,现任太常少卿。

“金人接连败于我朝,正当趁此机会,举兵北上,复山东、河北、燕云诸地,光复旧业。若与你休养,女真人岂不会休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以一时之牺牲,换永久之太平,这才是要紧。”孙式正色道。

“哼,这话听着光鲜,可你怎就知这一时的牺牲,能换来永久的太平?女真人是屡战屡败,可我朝折了多少兵马钱粮?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且女真者,边夷贱类,宜从阔略,若逼得急了,只恐兽穷则搏,得不偿失。而今,北夷于我,已无致命威胁,若再穷兵黜武,恐非正道。”范同笑道。

“范少卿饱学之士,岂不知,除恶不尽,后患无穷?再者,这收兵罢战,与民休养,也只是你一厢情愿,你怎知女真人就肯?他们接连从两淮、中原、河东败退,难道不思报复?依我之见,非但不能‘忘战’,更应该‘备战’!”可能是怕孙式孤掌难鸣,又有不少大臣出来帮腔。

哪知,这话正中范同下怀,立即道:“女真人是否情愿,看今后动向便知。我倒是想问一句,倘若女真人也作此想,公等又当如何?”

这句话立时就把孙式等人问住了,孙式沉默片刻,道:“金人若愿和,亦可,还我山东河北,按海上之盟,割燕云半数予我,便可罢兵。”这到底是当言官的,言语上绝对不会输给旁人。

“哈哈,这才叫一厢情愿。你当女真人如此好欺?”范同讥笑道。

孙式却是神色不改:“女真不好欺?难道我大宋好欺?”

两边争执不下,徐良始终不发一语,只是他觉得,闹到现在,该有个宰执大臣出来总结总结,而这个人,当然非秦桧莫属。可他左等右等,背后的秦桧愣就没动静,偏生他又站在最前班,不可能回头去跟秦会之打招呼。又一阵,却是同为参知政事的李若朴出班来道:“陛下,臣认为,方历大战,三五年休养自是应当。若从此不思北上,断不可取。先帝矢志恢复,然大功未成,中道崩俎,陛下继先兄之遗志,受军民拥戴,不可松懈。”

这连先帝都搬出来了,赵谨不怕马虎,连忙表态道:“李参政所言极是,朕登基之初,就曾昭告天下,当继承先兄遗志,驱逐北夷,还我河山,一刻也不曾忘怀。罢,今日之议,原是朕信口一说,就到此为止。”

第七百九十二章 摊牌

赵官家授意几个“不知轻重”的大臣在朝堂上把休兵这事提出来以后,本以为是造了声势,可过了几天他发现,这事怎么没动静了呢?朝臣们还是该办公办公,该回家回家,怎么没谁提这茬了?

倒不是说这一提议不得人心,自从宣和末年宋金事变以来,朝廷用兵多年,对国力民力的影响都是明摆着的。现在局势且不说完全逆转吧,至少女真人已经难以对大宋构成严重威胁。当然就有人想着是不是暂时休战一段时期,与民休养生息。

之所以没人理这茬,不是不想理,而是不敢。现在朝廷的局势是,徐良以“平章军国重事”的身份掌握着行政权力,虽不说一手遮天,但任何要跟他对着干,总得先掂量自己的斤两。宰相挑明了是要一鼓作气,收复失土,而且这种姿态是占据着道德制高点的,你不能说他这不对。这种情况下,贸然主持和议,得罪当权者不说,还容易被人诟病,因此大臣们虽然心里有数,却都不作表态。

他们得过且过,可皇帝不行啊,刘皇后见天地催促,前头刘光国也是时不时有请示上来,人家耶律马五那头还在等信呢。赵谨左右为难,这声势没造起来,难道直接摊开来说么?要真挑开了,徐良头一个就不同意,他不但是国家重臣,政府首脑,而且有拥立之功,要否决他的意见,还真是……

这一天,徐良和往常一样,上朝,用餐,然后去中书坐堂办公。今天早朝倒是有些特别,前几日总有那么几个人在鼓吹要休兵罢战,恢复民力,今早却谁也不提了。他也不以为意,散朝之后,往中书一坐,准备看各地上来的公文。

因为中枢机构实行分治省事,几个副相都有自己负责的方面,替他省事不少。不要以为这样会削弱他的权力,副相可以看公文,也可以批,但遇大事最终决定拍板还得到他这儿来。因此,摆在他案头上的,都是国内要紧的事情。徐六一件一件地批着,要立即发下去执行的放一叠,需要到皇帝那里走过场的放一叠。

当他批到最后一本时,发现这是淮南宣抚司上来的本子。翻开之后,果然是“权淮南宣抚使”刘光国的亲笔。国丈在本子里还是报告了一下淮南的境况,以及敌我的态势之类,徐六还没觉得怎么地。

但在后半部分,刘光国话锋一转,提到了一桩事。说,金军山东主帅耶律马五,派遣使者赴军前面见于他,言语中透露出金廷有与南方修好之意。他作为统兵在外的宣抚大臣,不便擅作主张,因此请示朝廷,是否与之接触。

徐良将本子摊在案上,靠回椅背,嘴里一吸,喃喃道:“金人主动示好?他们方才在山东打胜,挟胜求和,莫不是早有此打算?”这话在嘴里念叨了一会儿,他脸上就有了笑容。为什么?

你想,女真人刚刚打了胜仗,把神武左军撵了回来,这也算是一次成功的反扑吧?如果说,女真人有那个实力,大可借此机会向南示威,甚至准备再度南侵。可现在对方不这么干,反而主动示好。这说明什么?说明女真人真不行了!我不趁现在收拾你,难道等你恢复元气?

可笑朝中那几个目光短浅之辈,还成天叫嚷着要休兵,现在要是休兵,将来打起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想到这里时,他目光落在本子上,看到了参知政事秦桧在后头下的批注。“北夷示弱,或可谈山东之事。”

“这个秦会之,想什么呢?女真人会把山东拱手白送给你?要真有那么容易,徐九他们还带什么兵打什么仗?”徐六笑毕,拿起笔将秦桧的批注划了,随即揣了本子,步出办公堂。到了秦桧屋外头,唤道:“秦参政。”

片刻之后,秦桧出来,道:“相公何事?”

“方才看了刘光国的本子,涉及北夷,需向圣上请示,走吧。”徐六道,语毕便朝外走去。因为秦桧是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