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请之声甫落未久,一阵恍若相识的淡淡体香幽幽透鼻而入,当日的阿倍内亲王独自一人,身姿袅袅地步入东院大堂。只见已经贵为一国之君的阿倍,上穿绿色的绣罗夹襦,下配黄色的六幅湘裙,乌丝盘头成交心髻式样,玉面娇颜,媚目盈盈。经年未见,我曾经恣意享受过的她如今虽经精心的妆扮,却仍显现出一丝憔悴的楚楚之态。看样子,阿倍她在史朝信部的打击下,受了不少的难为和煎熬。阿倍见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洁玉般的脸庞微微一红,媚眼如波地轻轻一撩,螓首顺势一垂,妩媚地裣身一礼,檀唇一绽,丁香吐音:“阿倍自别棠郎,日思夜念,虽知此生相陪无望,却只求重逢一晤!如今不论是何因果,天终不负阿倍一丝痴念,使与棠郎得以一晤!”
唉,她如今以昔日的名号自称,又强自冒充唤我棠郎,真让我心里有说不清的感触。不过,我虽相信阿倍有想起我的时候,却也深知她利益至上的本性,她如此唱作俱佳的表白,例挑起我对她“本身”滋味的回味,不觉轻步上前,将她轻柔地扶起,右手一抚她的后背,我柔声说道:“雪肤依如玉,漆发常似墨!一别经年,阿倍的风姿还是那么地动人心魂,朕其实在心里也很挂牵你啊!”为了自己定下来的大计,不呆板迂腐的机变,我还是有的。
阿倍一仰螓首,媚目泪盈地言道:“当日是殿下,现在为君王!棠郎以万金之体,御驾亲临日本,此中若说没有情谊在内,阿倍绝不相信!棠郎一望阿倍身上的衣饰,也当知阿倍的思君之心,亲唐之念!”
我又看了她所穿的夹儒湘裙,心中暗暗冷笑:自白江村之战以后,倭国的遣唐使者把大唐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成套地带回了东瀛,倭国不仅模仿大唐的三省六部制,设置二官八省一台和五卫府,并在三十余年前,颁布“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而“衣服令”所规定的倭国女子礼仪服饰,就是上福衣加胸下系带裙!
而且,这个娇媚的倭奴儿光顾着煽情了,一时之间忘记了或者说从不知道,就是她这身上襦衣加胸下系带裙的衣式,也不合乎我大唐的制衣规范:我大唐女子的礼服有一个特点,即深衣制(上下衣裳连制),取女子对感情专一的意思;而阿倍此时所着的上裙衣加胸下系带裙,却是上下分开的裙装。
第三百七十三章 郁心阿倍
但我自不会戳破她美丽的谎言,而她的谎言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却是那么地让我心中感到一丝刺激,特别是看到阿倍在自己的煽情表演下,眼波盈盈含媚,玉颜愈娇酡红,更是激起我对她的征挞之念!对阿倍实施暴虐地征服,其实对于我来说,心理上的发泄占着很大的比重。纵然她的媚力极大,可说是个床榻之上很难得玩伴,但她若没有倭奴国女皇的身份放在那儿,我是不会轻易而上的。这不为别的,因为我终究具有前世的记忆和思维,在处理私人事务方面,我除了讲求感情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责任!
当下,我抚在阿倍背后的手微一用力,阿倍顺势倒入我的怀中。
她的身子在我怀中微微一侧,让自己诱人的上半部身子尽展在我的眼前。同时,她左手轻环我的臀腰,右手轻柔地抚着我的胸膛,低垂的螓首一仰,一视我的眼眸,妙媚之间瞬时领会了我的需要,她的媚目之中登时透射出似喜还羞的柔脉。艳唇微动间,阿倍情动般酥软无力地说道:“阿倍欣逢棠郎,心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之念,愿自荐枕席,以娱棠郎军旅中的寂寥!”话语间,阿倍的整个身子再无半点缝隙地紧贴在我的怀中。
阿倍丰盈半露的椒乳在她似是刻意地挤压下,一时之间在我怀中硕硕雪雪地花花直晃我的眼,那韧实的感觉更撩拨着我的心弦。听着她颇识情趣地主动开口献身,看着她浑身散发出的浪媚风韵,我对她根本就无需忌讳的摧伐之念,立时付诸行动!
一把撩起阿倍的身子,把她扛在自己的肩头,左手在她韧翘的骚臀上一拍,火气十足地沉声说了句:今日朕就让你浪个够!”直接举步向别室走去!阿倍早在长安之时,就亲身领教了我的一些让她痴迷的手段,更知我具有她一向喜欢的带有暴虐的征挞,此时闻听我一拍之下的狠话,心中不由一荡,鼻息登时不自觉地一促,咻咻间,身子更是酥软,只觉自己的胯间已是潮湿一片。
身为女天皇,是无法下嫁凡人的,按倭国的规定,一国女皇不得婚恋。阿倍还是内亲王的时候,热心权势,为了进一步培植自己贴心的亲信,与自己的从兄藤原仲麻吕发生了男女关系。
但在她的心中,一直认为那男女欢爱只是细枝末节,根本就是可有可无,只是自己的一件犀利的武器而已。
可是一旦身为孝谦女天皇,阿倍却不甘心重蹈元正天皇孤老终生的覆辙!特别是在自己即位的前夕,在大唐福王痛并快乐着的训挞下,更使她“懂人事”了!为此,即位后的她真正想与表兄藤原仲麻吕搞起地下恋情,并借口宫殿需要维修,搬到了藤原家中,半公开与其同居。
(元正天皇是草壁皇子与元明天皇之女,乃是孝谦女天皇之父圣武天皇的亲姑姑)
然而,藤原仲麻吕既是出身倭国的重臣之家,自小胸怀大志,什么美色媚女在他心中都不如权势诱人。对于被自己破身的表妹天皇,他只想保留亲昵的关系,把孝谦女天皇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想着如何以柔情缠住她的身心,根本就没有想到去肆无忌惮地“淫辱”、“蹂躏”她,更不知道表面显得高贵,甚至圣洁的一代天皇,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受虐者——贱货!
而作为孝谦女天皇,虽然与从荒藤原仲麻吕早已经有了男女关系,但因那是当时对付安积皇子的需要,并没有多少的情意在内,所以其内心终还有所矜持。如此一来,自己内心虽是感到不尽人意,却也无话可说。因而,她的心念在此时一想我的凶言狠语,立时思触长安鱼使之乐,怎么不淫意大起?
纵情驰骋,阿倍承之若甘饴,眉开眼笑处勤提气力,尽心服侍;恣意渲泄,孝谦受乎如软泥,心酥身迷间强振精神,竭力奉承!这其中真的有说不尽的畅娱,道不尽的风情!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一番别样激情的交葛终于在云散雨收下,成为彼此记忆深处的一个亮点,任谁都难以忘怀。
阿倍一脸潮红地贴在我的身上,仿佛是要这么感受我的心跳声一辈子,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地倾听着我的心跳。我则以双手轻柔地抚摩着阿倍的秀发、玉颈、削肩、莹背、纤腰、翘臀,甚至玉股之间,仿佛是在回味着这媚女别样的风情,实际土,我是趁着这思维敏锐的时刻,思忖着阿倍接下来的言语、行动。对于阿倍现在所要提出的需求我是非常清楚的,也是我必定要给予的,但这毕竟关系到高尚所献的清倭之计的成败,我当然得多多用心!
良久,阿倍轻抬螓首,媚眼如丝地看着我,并用自己弓以为傲的椒乳在我胸腹间厮磨。我立即举手在她的翘臀之上拍了一下,随着清脆的一声响,阿倍轻啊了一下,似是痛呼,但在她微红的面色之下,媚目却有一丝快意闪动。我故意轻声调侃道:“怎么了?阿倍?要不要再领一些朕的教训?”
阿倍微一迟疑,终于艳唇轻咬,腻声说道:“棠郎神勇非凡,阿倍现在倒需要休歇一下,进些饭食再侍侯棠郎!”我闻言心中微微一哂,哼哼,话头终于来了!当下,我故作不舍地以右手在她的玉股之间一挑,轻吁了口气说道:“好吧,我们饭后再战!”一阵不可避免的娇言媚语之后,两人终于再回堂前。
吩咐之下,中千的膳食排摆了上来,阿倍眼望着满桌的酒菜,不禁幽幽一叹。我立即配合地问道:“阿倍何以叹息?”阿倍举目看了我一眼,眼神之中包含着沉痛和一些复杂难明的东西,我忖思之间只听她轻声言道:“陛下可知,我日本朝廷现在以何为食?”
第三百七十四章 阿倍感恩
阿倍的这一问倒是满有水平,要知道,东瀛之地虽小,却真是物产较为丰富的地方:自从学得大唐先进的勘采之术和农业生产技术,不要说有越后的石漆(石油)、煤炭,美作、备中、备后、近江的铁,周防、长门、丰前的铜,下野、陆奥的金,对马的银,伊势的水银等矿。
光农业主产品就有大麦、小麦、粟、大豆、小豆、养麦等,而在园田里栽培的品种有漆树、桑、麻、苏子、芝麻、及蒜、韭菜、葱、茵、荫、瓜、芋等,虽然矿山规模不大”农产品产量也很有限,但却已能完全满足本国的需要。
而自从史朝信部对倭国发动攻战以后,其所到之处的粮草财物都被洗掠一空,最后只有陆奥国的大间、道奥这两个地方没有遭到史军的洗劫败坏。然而,为了逃避史军的荼毒,随着朝廷大军四处亡命的倭国皇室、贵族、役人、平民,再加上七凑八拼成分复杂的朝廷大军,如此庞大的人群骤然充塞在大间、道奥这两个未曾得到过开发的贫寒之地,时间略长,两地的补给如何负担得了这么多的民生消耗?逃难的队伍纵然不乏黄白之物,但在粮草紧缺、被人困控的一隅之地,却又上哪里采购粮草?是以,在被史军围困的日子里,人满为患的大间、道奥,除了皇室贵族犹可保持粮食的供应,役人和军队只有少量的粮食辅杂着海产品来果腹,其余民众却总在有顿没顿间徘徊。
如今虽说倭国各地已被我大唐军队“光复”了,但各地被史军破坏得可真是满目疮痍!不要说一无粮草,二无财宝,即连地上路边的野菜草根也被挖取得一干二净,为了生存,许多地方甚至还出现的人吃人的事情,入目间,俱都是一片萧索荒凉!虽然因为史朝信怀着面南背北的念头,大内里(平城宫)的建筑没有遭到多大的损坏,但全城上下也一无例外地遭到了阉丁劫粮的梳理洗掠。
阿倍的流亡朝廷回返国都,既没有多少的粮食可以携带,也无法在原本号称“天下粮仓”的本州地区筹集到粮食,平城京又远离近海,海鲜鱼类的供应再也不似在大间、道奥时那么便利,我可以肯定,倭国的皇室、贵族和役人们现在正欲哭无泪,不只为国而忧,更为眼前的果腹之餐而愁!而阿倍的这一问之下,我不论怎样回答,阿倍的借粮求食的柔言乞语都会很自然地提出来,依我和她现在的关系状态,我如何好拒绝于她?
电光石火间,这些念头在我心里一闪而过,我故作思索状地沉吟了一下,然后徐徐地说道:“朕只知阿倍之国历来名唤倭国,如今阿倍何以称以日本?朕殊为不解!”我这一席舍本问末、故意调逗阿倍的话,让满怀热望想顺势说出自己请求的阿倍心神一滞,好比运起全身劲力发出的一拳打到了空处一般,登时有股气血不顺的感觉逆在她胸腹之间,一由呼吸一乱。
但思及我所提出的疑问也属正常,阿倍便深深地吸了口气,调控一下自己的心绪,又轻吁了口气,面带一丝无可掩饰的苦笑,细声柔气地答道:“不瞒棠郎,自下邦加强与大唐的学习交流之后,下邦臣民便觉以‘倭奴’这贬侮之词用于国名颇为不妥,在国内早已取‘日出之地’的意思,渐有‘日本’之名!如今下邦当此兵祸,就此正式更改国名为‘日本’!”
我早已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