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逆子,真的让杨文干给反了。”紫气东来阁内,李渊像一只暴怒的狮子一样,走来走去。卢照辞看的分明,虽然不过几日时间,但是这几日以来,李渊却是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已经增加了不少,眼袋也落了下来。精力也大不如以前了。
“父皇,无论大兄是不是反了,但是杨文干这厮谋反是个事实,此人久经沙场,儿臣恐怕杨师道不是他的对手,还是早做准备的好,免的灵州也落入他的手中了。”这几日李世民却是老实了不少,大概也感觉到当日的举动,有些过了,让李渊起了怀疑。本想这个时候,立下点功劳,好让李渊原谅自己。只可惜,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的李渊已经根本不相信他了。甚至其信任程度还在前来的太子之下。
“照辞,你怎么看?”李渊在李世民脸上盯了一会,但是很快又转了过去,朝卢照辞问道。那李世民见状,脸色一暗,低着脑袋,缓缓的退了下去。
“儿臣以为秦王殿下说的极是。这杨文干也算是极通谋略之人,杨都督虽然勇猛,但是恐怕不是他的对手。父皇应该早派援兵,否则,这灵州必定会落入杨文干之手。到时候,杨文干实力大增,再剿灭起来,恐怕就很困难了。”卢照辞想也不想的就说道。
“这么说,你也是同意秦王的意见啰!”李渊双眼中闪烁着一丝异样的眼神来,在卢照辞和李世民之间相互望了几眼。
“臣以为应该派遣一良将领兵,就能击败杨文干。”卢照辞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再加上左武卫将军钱九陇,如何?”李渊又问道。
“左武卫将军钱九陇?”卢照辞皱了一下眉头。
“儿臣以为可以了。”李世民在一边说道:“钱九陇出身于左三军,当年奋勇作战,也是精通谋略之人,此人领军,想来这个杨文干不是他的对手,他加上灵州都督麾下的两万大军足够击败杨文干。”
“哦!这灵州只有两万大军啊?”李渊忽然惊讶的说道:“这样一来,想要击败杨文干还是差了点。”
卢照辞闻言,轻轻的扫了一眼一边的李世民。他如何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这灵州都督麾下其实有两万五千人,与庆州不过相差五千之数而已,并非力量悬殊,而左武卫大军也有两万多人马,如此,就有四万多人,足够击败杨文干了。而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口中提到的左三军。虽然李世民不停的夸赞这个钱九陇,但是实际上,却是在点名他的出身。当年李渊南下的时候,分为左中右三军,李建成统领左三军,可以说,左三军出身的将领,大多与李建成关系不错,这个时候,让钱九陇领兵,万一太子是真的造反,万一这钱九陇也投靠了李建成麾下那还了得。这个李世民恐怕是想自己领军吧!哼哼,只可惜的是,你还不知道李渊的心思,除非大战,否则,你李世民恐怕再也没有领兵的机会了。
“父皇英明。”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喜悦来。
“可惜了,二郎身体未愈,否则由二郎用兵,必然能轻松获胜。”李渊的一席话差点让卢照辞笑破了肚子。恐怕李世民也没有想到,李渊居然用这样的一招来拒绝他。哼,你不是病了吗?不是中毒了吗?身体大概还没有好吧!那还是安心养病的好。
“父皇,儿臣请令出征。”这个时候,李秀宁也出言道。
“你?”李渊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卢照辞看的分明,这恐怕是李渊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在李阀内部,恐怕也只有李秀宁才能得到。不但是因为李秀宁是个女子,对他的皇权没有任何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李秀宁的容貌和性格酷似死去的窦氏。不可否认的是,窦氏在李渊的一生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李渊这个阿婆虽然好色,但是对窦氏却很尊敬,没有窦氏的斡旋,恐怕李渊早就被多疑的杨广给杀了,哪里还有今日。
“我儿虽然勇气可嘉,但是行军打仗的事情,不适合女人的。”李渊笑呵呵的说道:“你还是跟随在父皇身边吧!打仗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就行了。朝中良将无数,岂能让你一个公主出征的。”
“那孩儿就当监军。”李秀宁神情一转,道:“那杨文干说是奉了大兄之命谋反的,孩儿就是要去看看,他是不是奉了大兄之命前去的。”
“这个?”李渊深深的望着李秀宁一眼,这才知道李秀宁为什么要求跟随大军出征,原来是为了此事。当下神情一松,深深的叹息道:“既然三娘要做监军,那就去做监军吧!照辞,这次就让你领军出征吧!”李秀宁要做监军,能够与监军平衡的也只有卢照辞这个郡王大将军了。
“臣遵旨。”卢照辞拱了拱手。能够代替李世民出征的也只有卢照辞一人,这一点,卢照辞早就出事之前就猜到了。
“左翊卫大军留下来吧!你就带御林军马前去。领左武卫大军、灵州大军,共计四万人马,出击杨文干。”李渊大手一挥,顿时将出兵的番号定了下来。
“臣领旨。”卢照辞毫不迟疑的就将自己的嫡系兵马留在李渊身边。他知道李渊的这种措施,不但是为了防着自己,更是在防着李世民,保护自己的性命。左翊卫大军看似不依靠任何势力,独立在大唐军队系统之外,不是任何人能够指挥的了,就是李世民都不能指挥。更是大唐军队精锐中的精锐,虽然人数如今也不过一万多人,但是却不是任何军队能撼动的了。有这样的军队防护仁寿宫,李渊才能睡的心安。
紫气东来阁外,李世民脸色并不好看,好半响,才叹了口气,道:“大将军,杨文干谋反,其中缘故甚多。大将军击败杨文干后,一定要详加审讯,哼,父皇这里刚刚下了命令,那边杨文干就知道了,由此可见,必有人给他通风报信,还有那个独孤颖飞虽然是独孤氏之后,但是也是一个乱臣贼子,这种人一定要将他捉住,交给刑部严加拷问。”
“二兄放心,小妹自然会对这种乱臣贼子详加询问的。”李秀宁神情一动,冷冷的说道。
卢照辞扫了李世民一眼,却见他脸上乌云满面,不由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来。那李世民一开始想自己领军,不但是为获得军权,更想到庆州去抓住太子谋反的把柄。只可惜被李渊给否决了,所以才想让自己去找。只可惜的是,如今身边还有一个李秀宁,这位李阀大小姐,显然不想让这件事情继续下去。仅仅捉住一个杨文干就行了。难怪李世民心中恼火了,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冷哼了一声,径自走了。
第097章 白衣杨师道
“今天你不要应该当着他面前提出监军的事情。”卢照辞望着李世民远去的身影。微微叹了一口气。李世民的心思只要稍微有点脑筋的人都明白,偏偏平阳公主丝毫不理会。平阳公主的心思卢照辞也明白,只可惜的是这个李建成确实不是明主,他若是上位,也顶多算是一个仁君而已,根本不能实现卢照辞的理想,消弱世家,增加寒族的力量。使得天下大治。更为重要的是,北方草原上的群狼,也在时刻准备着南下。这就需要一位英主来发挥自己的英明睿智。这不是李建成能够做到的。所以,卢照辞是不可能选择李建成的。可惜的是,李秀宁作为李阀之女,是不会看到这一些的。她注重的是皇室的团结,亲情的重要性,而不是整个大汉民族的血性。难怪历史上,有人说李秀宁是被李世民所害,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难道就看着大兄被废不成?”李秀宁不满的说道:“我可是知道,你最近和二兄接触的比较多。”
“我是朝廷的大将军,自然是为朝廷负责,而不是为东宫负责。”卢照辞冷冷的说道:“如今天下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皇帝,你是最清楚的。太子不是一位明君。”
“但是他也不是一位谋反之人。”李秀宁忍不住反驳道。
“我又没有说他造反。”卢照辞笑道:“其实不光我是这么看的。就是陛下也是这么看的。只是他不好说的,而且他也需要这件事,要给蓬勃发展得东宫一个教训。要让他们知道,这天下是陛下的,而不是东宫的。那些将军们的效忠对象是皇上,而不是太子,最起码现在不是他。”
“哼,就你说的有理。”李秀宁冷哼道。
“这次出征虽然我军占优势,但是实际上,却是需要速战速决,不能有任何的拖延。否则那些与太子有关系的将军就会观望,甚至经过杨文干的一番蛊惑之后,也会骑起兵叛乱都有可能。更何况,要是此事不能早些平定,导致陛下东征的计划搁浅,陛下必定会迁怒太子,太子被废的可能性也就大了许多了。”卢照辞深深的叹了口气道:“杨文干在庆州多年,根深蒂固,要想速战速决,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以此战我们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这个我自然是知道,你打你的仗,进入庆州以后,这杨文干的府衙你是不能进去的。”李秀宁冷哼道。
“这个随你。”卢照辞叹了口气,李秀宁的这种想法是要不的,那李世民早就想着借着这个机会让李渊彻底的废掉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所以才有了刚才的那一番话。如今你坏了他的事情,他不恨你才怪呢。
“父皇的圣旨到灵州还需要五日时间,加上杨师道整军备战。钱九陇的左武卫大军聚集,又要两天的时间,前后需要四天的时间。我们这里率领大军前往,前后也需要数十天的时间,不若御林军马后日启程。你看如何?”李秀宁淡淡的说道。
“御林军马大多是当初我等平定关中时,所得的精锐兵马,马三宝、何潘仁也是久随你我身后了,难道进了御林军后,就懈怠了不成?兵贵神速的道理都忘记了。几千人马动起来也是相当容易的。传令让他们明日一早起兵。”卢照辞闻言面色一正,冷哼道:“我们这里到灵州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可是从庆州到灵州也不过两日的时间。我们这边要是慢了。恐怕我们要面对的首先就是灵州的溃兵了。”
“你是说杨文干这么快就能占领灵州不成?”李秀宁惊讶的说道:“那个杨师道好歹也是前隋宗室,当初父皇差点让五,哦,此人也算是有才能之人,应该不会如此无用吧!连半个月都守不住。”
“哼,你看本将几时作过诗的?”卢照辞当然知道,这个杨师道当初在李渊初入长安的时候,为了安抚前隋宗室,曾经曾准备将李婉儿赐婚给杨师道的。但是相比较而言,卢照辞的重要性远在杨师道之上,所以将李婉儿赐婚给卢照辞。而在李阀宗室之中另找了一人许配给了杨师道。
“哼,本宫就不相信杨师道如此无能。”李秀宁冷哼道。说着就带起一阵香风,消失在卢照辞眼前。
次日,卢照辞又吩咐了卢照英一般,方在李渊的殷勤告诫和李世民的失望与期盼之中,领着八千御林军马朝灵州而去。李秀宁也领着五百护卫队随中军而行。
大军从仁寿宫出发,沿途之中,自有官府接应,毕竟是为了平定叛乱,作战地点都是在朝廷境内,补给方面却是不用费心的。但是随着大军的出发,各种消息随之而来。而且都是不好的消息。
首先,李建成单骑入仁寿宫,抱着李渊的大腿哭诉了一番。李渊却是没有原谅自己的儿子,将他关在仁寿宫的偏殿之中,这就是有名的仁寿宫羁押太子事件。这件事情,再次被当做一个讯号,很快就传遍了大唐的各府州县衙,一时间,请求废立太子的风声再次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