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屿上。洪武皇帝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招募了无数英雄和学者,组织起了一支庞大的海军,统一了东方的大海,并在北方的蛮族入侵中国的时候,举兵复国。

这一切,都是以这座小岛为起点。在洪武皇帝来到衢山之前,这里只有渔民和海盗。但现在的衢山岛上,却遍地都是房屋,根本是一座覆盖了全岛土地的巨型城市。

据说常年生活在这座小岛之上的人口就有十万之多,如果连同商旅和水手们。人口就超过了二十万。据说附近的几座岛屿,也是有着大量人口。整片群岛,都隶属于昌国州。这个州,是中国数百州府中最为富庶的一个,每年上缴的商税甚至比起整个阿拔斯王国的税收都要多上许多。

这座并不算大的岛屿上共有三个港口,我乘的船只进入的是西侧的商港,这里是专门用来的,庞大的码头区拥有数百条石造栈桥,停靠着数以千计的船舶,在港口中一眼望去,无数挺直的桅杆组成了树木林立的森林。

而在岛屿北侧,还有一座军港,是控制东部海洋的第二舰队所在。拥有上百条战船的庞大舰队,保护着大陆东面的海上商道。整个帝国总计拥有四支舰队,每一支都有着轻易毁灭一个国家的实力。整个南洋,便是由驻扎在海门港的第四舰队所征服。

至于东面,则是中国最大的船场——衢山船坊的内部港口。衢山船坊生产着世界上最为坚固和庞大的战船和商船,每年打造的船只以千计。听说这个船场的第一任大工匠,因为辅佐皇帝复国,为他打造军舰,甚至被封做了侯爵,在东面千里外的东瀛岛上有了一片属于家族的封地。

有着三座港口,衢山岛上随时都能停靠上万艘船只——不要以为这些船是那种只能载上五六人的小捕鱼船,那都是比起在红海中航行的三层桨帆船还要大上数倍的巨舟!整个中国东部海洋上的商路,大半集中到此处。处于两条长达数千里的江河河口处的衢山岛,拥有最佳的地理位置。除了岛屿上的水源问题,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限制这座港口的规模而不能继续发展。

当我早前下船的时候。就看见有许多由两条窄长的木条修成的平行通道从港口延伸入岛内。一辆辆的马车的车轮就架在木条之上。马车被挽马拉着,沿着木条而前进。这一种很奇特的道路,被称为轨道,而行驶在轨道上的马车,则被称为有轨马车。我在海上游历的十几年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道路,很明显轨道是这个国家所独有。

如果说在普通的道路上,最强壮的挽马能拖起六千斤的车辆,那么在轨道上,它们就能拖起四五个六千斤重的车厢。一节一节满载的车斗就挂在四匹挽马之后,沉重的载货却被轻松的拉动,如果车斗再多一些,就有些像是拥有百足的蜈蚣。借助轨道的运力,港口中从不积压货物。来到衢山的四方货物,下船后就直接被运到岛中的仓库区存放。等到商货出售以后,又通过轨道可以很方便地运送出来。

听李所说,本是用于矿山坑道中的轨道,现在却遍及整座岛屿。这是四年前,由一个姓武的工程师来主持修建。所谓的工程师,是中国的各项工程的指挥者和规划者,就像西方辅助国王的学者,他们佩戴着由皇帝颁发下来的徽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

中国的工程师,分为机械、船作和营造三种,都分为四级。最高一级称为大工。衢山船坊的第一任大工匠,就是一名船作大工。每一个大工,都必须有着足以让人信服的功绩才能获此殊荣。就像主持修建衢山轨道的武姓工程师,他是在轨道系统顺利运营两年后,才晋升为营造大工,成为当世仅有的四名营造大工之一。

能见识到如此精巧而完美地运输系统,的确让人兴奋。不过我总觉得这个国家隐隐的有些排外。到了衢山后,我发现这里的客栈房价要比泉州高出许多,所以我在岛中的一个小镇上租了一间房屋,并借给李来合住。但我出面租房,却引来了被称为保长的官员过来查验。我一个四十多岁的旅行家,却被小上十岁的年轻人,用审问犯人的眼神来审视,这样的感觉很糟糕。

再想起泉州的那些教友。他们所住的番坊,远离城市的中心。周围有高高的围墙,与当地居民隔离。而且他们还不能购买房屋,只能租用。穆罕默德为了定居在中国,花了一大笔钱,才娶到一个在当地嫁不出去的妻子。虽然这种法令有着很完美的借口,但对外来者的歧视却是显而易见的。

看起来,也许我在中国的时间会过得很艰难。不过若是与被邪恶的十字军占领的耶稣撒冷比起来,至少我不需要担心生命安全。

——往好处想罢,做个乐观的人。另外,最重要的还是早睡早起,明天我还要去买些汉文的书籍,用来学习中国的文字。而李也要去寻找新的工作。该睡了……

大宋洪武十年十月十二。

李已经在岛上奔波一个多月,几乎每一家商行都跑遍了。但他仍旧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每一天晚上,他回到我们俩合住的小院时,都是拖着脚步,进了屋后也是一下就关上了房门。原本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现在已经看起来像个失去了土地的流浪汉。

我现在都在考虑着,要不要推荐他去巴格达,像他这样出色的远洋船长,在任何一个临海的国家,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说实话,他找不到工作,还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以他的才能和经验,应该不至于被区区一桩已经被宣判无罪的船难所影响——尤其翠鸟号并没有沉没。虽然有所谓的船长学校,但学生毕业出来之后,却是从五副做起,如李这样的曾经远行锡兰的船长,按照东方的说法,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真的很奇怪!

另外,在前几天,我从房东那里还听到一件事。我其实并没有必要与李一起同行。虽然让李这个相熟的朋友做保人,很是可靠,但只要租用一间屋子,就可以请房东来做保人。

前些日子,我曾说这里有些排外。但现在这样的想法已经有些改变。因为不仅仅是我这样的外来者需要当地人做保,连本国的商人出行也需要亲朋邻里做保证人,还有学者们去参加科举考试,同样都要有人为他们做保。这是个通过信用和人情联系起来的国家,若是失去了信用,找不到保证人,就会被世人所排斥。

且不论保人,这一个多月我几乎要忘记了我的任务。不过这并不是我的责任,中国不承认我所携带的国书,理所当然的,我就没有了官方的身份。当然也就见不到皇帝,更别提递交国书和宰相的亲笔书信。

至于阿迪尔宰相派我来中国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求得火炮制造的技术,或是直接购买这种威力巨大无比的武器。但据我这段时间所打听到的消息,火炮是中国最为机密的武器,根本不会对外出售,更别提会教给外来者。看起来只能通过别的渠道来打听了,也许我会因此在中国住上两三年才能有些收获,但在这之前,我必须得早一点学会这里的文字。

这段时间我买了许多书籍,有诗词,有经文,还有各种各样的栽树。不过我现在还是看不懂,这种类似于图画的方块字,完全与世间通行的其他文字截然不同。当年我学习拉丁文,就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但现在,已经一个半月的时间过去,我却连最简单的识字课本也没有看懂,看起来我要找个老师了——虽然我很希望由李来教我,但他还在忙着找工作,作为朋友,我不能在这种时候打扰他。

就着微弱的油灯灯火,我艰难的辨认着识字课本上的一个个方块字。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读懂报纸上的内容,希望不会超过半年。

大宋洪武十年十月十五。

李终于找到工作了。听说是他的新东家,是辅佐洪武皇帝复国的名将,而且还领军灭亡了曾经攻入宋国、将数以万计的皇族俘去北方的蛮族的国家。他是中国如今最伟大的三名将领之一,同时也一样与皇帝有着血缘关系。现在被封为卫王,拥有世袭的土地和公爵爵位。不过卫王的封地是在东瀛。因此李日后很可能不再走南洋航线,而是走更为安全的东洋航线。

李今天回来后,买了许多酒菜,以作庆贺。在喝酒的时候,我终于知道他为什么找寻工作这么艰难。一个远洋船长本就是稀缺的人才,李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据说是因为他在上一次出海前,祭拜海洋女神的时候,犯了错,当时就有传言说他惹怒了神灵会遭到报复。而他回程时。竟真的触了礁石。所以当他被神所厌弃的名声传开,也就很难找到工作。雇佣这样的船长,就要冒上很大的风险——不仅仅因为神灵,也因为许多有能力而迷信的水手也不会上他的船——没有人会愿意拿自己的大半身家冒风险。

但他现在的雇主,是从不畏惧神灵的名将。按照中国的说法,世间的名臣名将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地位并不在他们所崇敬的神灵之下,也就不需要敬畏。当然也就不会顾忌李的名声。

傍晚的时候,李的雇主来找他了。当然,不可能是卫国国王本人,而是卫王的一名侍臣,有着大夫的封爵,同时还是一名曾经指挥过数条战船的副尉。这名侍臣有着军人的作派,找过来时,直接命令李收拾行李与他一起走。并没有给李多少时间,也不让他耽搁。我甚至没能好好的向李道别,并感谢他这些日子来给我的帮助!

一个朋友走了,说不定以后再也不会相逢,虽然这在我漂泊在外的旅程中是常有的事,但也免不了有几分惆怅。

不过,让我为他祝福罢。祝他在海上的行程一路顺风,永无阻碍。

对了,一直都叫他李,但这只是他的姓,他的全名叫做李重进,是个很有气势的名字。

大宋洪武十年十月二十。

自学汉字真是一种痛苦,比起语言来,识字要难上百倍。虽然有字典存在,但若是连最基础的几百个文字都看不懂那也是没有任何用处。所以我今天去找房东,一方面是为了请他做我的保证人的事,另一方面,想问他有没有家庭教师的人选来推荐给我,好学习汉字。

我的房东也姓李,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腰有些驼,但肤色是饱经日晒的黝黑。据说他曾经参加过洪武皇帝的军队,但因为身体不好,而离开了军队,现在靠着出租房屋的租金来度日,在仓库区还有两间小型的仓库。从他家里的摆设和身上的衣服来看,他每个月所收取的租税看起来并不算少。但他因为没有儿子来继承家产,看起来总是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

我请他做我的保证人的事很顺利,因为这是常有的事。而当我问起家庭教师的事情时,他却问我要不要去读蒙学。不用他解释,我知道,那是教幼童们识字的地方。

从蒙学到小学,再从小学到中学,中学以后还有府学、太学、军学,此外还有如船长学校,造船学校那样的技术学校。只要想上学,每一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因为总有许多富人出于善心或是未来的利益,来资助贫穷却又聪明的孩子进学。从这么多的学校中,我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伟大。传播知识,保护知识,虽然同时异教徒,但这里的人们与愚昧的基督徒们完全不同。

我回来后考虑许久,终于还是决定丢下无谓的自尊,去与小孩子一起上学。唉,要知道,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桩容易的事,在巴格达,我可是以学问出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