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关机密,可否请一些不出山的兄弟暂且回避。”
李来亨为难的看了众头领一眼,杨起挑明了就是不信任一些留守的头领,摆明了要人难看,可是偏偏现在李来亨觉得与杨起隆的合作成功性更大一些,正在为难之际,王光兴已气呼呼的站了起来:“李将军,在下敬你是条好汉子,只是这姓杨的还是与他少勾搭些的好,既然李将军信不过兄弟,在下出去便是。”说完头也不回,不顾身边的头领劝说,兀自出了祠堂。
紧接又一个头领跟着走了出去,许多人脸上都是一副为难,既觉得这个杨起隆确实是个夸夸其谈之辈,不能深信,可是心里又抱着一丝打下湖北回老家的期待,只能干坐在这里。
……………………………………………………………………………………………………………………………………
从今往后主要的剧情还是在反清方面,注意力转到国内来,至于李来亨,放心吧,好歹也是反清的汉子,形势会逆转的。
第四百七十九章:汉口
一些事必须要解释一下。
李来亨不怕杨起隆这个正牌子的崇祯血脉以后报复!到怕永历这个桂王遗脉以后报复!真叫扯!!!!!!!!!!
……………………
关于这一点,其实不再涉及报复的问题了,对于李来亨来说,永历实在太庞大了,庞大的他的人马全部加入之后用不了两年就会被消化掉,如果主角要报复他的话,恐怕捏捏手指就够了。
而对于这个杨起隆,不管对方是真假太子,双方的都处于合作的关系,甚至李来亨还可以把这个杨起隆一口吃掉,与杨起隆合作,李来亨将来的选择面就大多了,他可以拥立杨起隆做皇帝,如果一拍两散的话同样可以带着部众自己搞出个大顺帝来。
人害怕报复,并不是单纯的,应该说,人害怕的是强的报复,永历可以报复他,但是朱三太子,嘿嘿,恐怕就算是想也没有这个实力吧。
…………………………………………………………………………………………………………………………………………………………………………
兴山县位于湖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共有大小山头3580,夔东十三军能够在这里生存绝非偶然,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极难剿灭,再加上大明的光复,使得清军的主力不得不掉头防守明军,因此,对于这一伙‘乱匪’军采取的策略是合围。
全县各山路的出口都驻了一个千总营,汉口、汉阳两镇又驻扎了一标兵马,各营堵住了进山的出口们攻不进去,也不让山中的十三家军出来,一旦有哪个营遭遇攻击即汛警,紧接着周边的各营纷纷前来救援,汉口、汉阳两镇的兵马也能在一日内赶到样一来,便达到了困兽的目的,只是清军绝对想象不到,这三十余万遗民进入大山之后非但没有饿死而在山中开垦拓荒,十年来活得不说滋润,但自给自足还是有的。
而在此刻,仙峰隘口的千总营内一片死静,千总吴达有焦急站在营口张望,几个心腹的亲信跟在身后是一脸凝重,早在一年前吴达有便秘密加入了杨起隆的种三郎香堂,如今又收受了重贿在他的任务是迎接十三家军出山。
到了子夜。营房中地绿营兵已渐进入了梦乡吴达有刻意调走了巡逻地人手。偶尔会有几个半夜小解地士卒也被吴达有喝令不准到前营来。
接近着山东突然传一阵起伏地鸡鸣声。这是夜深人静地时刻。若不是人为。是绝对不会有鸡鸣地。更何况这附近没有村舍。清廷为了完全封锁兴山县。已经迁走了所有地村落。在山峦地四周清理出了一个隔离带。
“来了。”吴达有一脸兴奋地搓手。吩咐身后地心腹道:“起灯。”
“喳。”心腹二话不说。立即奔向望楼。打起了一盏灯笼。
随后无数个黑影自山中涌了出来。吴达有已按耐不住地拔出佩刀大吼:“弟兄们。反了。”
“杀。”一片通天地吼声响彻夜空。出山地义军与吴达有为地一伙叛军汇成一条波涛汹涌地骇浪。向着完全不设防地大营杀去。
……………………………………………………………………………………………………………………
山脚的各绿营立即感觉到了西南角吴达有大营上空的通天火光,随后消息传来,贼军出山,吴达有率部叛乱,贼军与叛军冲破大营之后,立即转向东部方向杀奔而去。
原本的预警制因为吴达有的叛乱而延迟了整整两个时辰,当各营准备追击时,山中却突然杀出一标人马,这些人正是留守兴山的王光兴所部,他们偷袭了一座大营,紧接着立即退回山中,目的是牵制清军,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各营的千总果然中计,他们现在的问题是既不知突围而出的贼军人数,又不知道山中还留了多少贼寇,若是突围的贼军人少,那么极有可能是贼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毕竟各营若是派出兵马追击,那么设立的防线自然左右支拙,一旦山中还隐藏着大股的贼兵,整个防线根本抵挡不住。
因此,千总们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自家营地去,反正是吴达有那个王八蛋放的人,他们虽然也担着干系,但是并不太大,若是突然山中杀出一支贼人破了自己的大营,那么就麻烦了,革职拿问还是轻的,先保住自己吃饭的家伙再说。
几日之后,驻地在汉口的湖北巡抚张振声接到了告急
一伙夔东的叛军突然逃出兴山,正向汉口、汉阳二来,具体人数至少在五万以上,现在已出了宜昌府,绕过江陵城,不日即将抵达,各府县的绿营兵人数太少围堵不住。
宜昌府、荆州府、荆门州三府州都现了敌踪,当地的官员也请求增援,张振声神色大变,他是汉军旗镶白旗的旗人,早年跟着多尔衮入关也是历经过战阵的,但是兴山的十三军突然出来直奔汉口却足以令他大惊失色。
张振声第一个念头便是武昌的明军,按常理来说,兴山贼大多出自陕西的大顺军,若是突围之后,自然是往西北入陕才是对的,可是取道向东若不是想着与武昌的明军会师,恐怕就有鬼了。
因此张振声的命令便是加强江面为数不多的水师防务,只要贼人抢不到船,如论如何也是渡不了江的,至于汉口、汉阳二镇的安全,他倒并不是十分担心,只是责令各县的绿营收缩兵力,将近七万的清军分别驻守在汉阳、汉口二城,形成犄角之势,可谓是固若金汤,而朝廷的援军恐怕半个月就能抵达,就算是武昌方面的明军想要渡江接应,恐怕也没有这么容易。
消息也同样通过潜伏在江北的锦衣卫探子抵达了武昌,对于夔东十三军的突然行动,也同样让武昌方面的人很是不解,按道理,如此大的军事行动,李来亨作为大明册封的临国公,多多少少都要知会一声,就算不是为了自己,让明军帮帮忙也是可以的,可是这一次行动夔东方面没有任何知会,更没有提前有过任何暗示,完全是恣意乱为,这也让李霄很是气恼。
李霄的父亲李国与李来亨二人在云川时曾经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二人也同时都反对过孙可望,最后虽然分道扬镳,论起私交还是好的,因此在联络之时,李霄一直以世侄自居,如今这个世叔玩这样的花样,确实令他恼火,事仓促,武昌方面也应变不及,只能下令沿江驻守的明军加强戒备,又令镇抚司的番子加紧搜集情报,尽快弄清事情的原委。
汉口与武昌和汉阳并称汉三镇。地处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是长江中段满人与汉人重要桥头堡。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注入长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在三国时取名夏口。
到了明末汉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不过自从南明崛起大力展工业、促进商贸之后,江南各大商埠迅速膨胀,早已将汉口远远甩在身后。
武昌被明军攻取之后,汉口与临的汉阳迅速被满人设为军事要塞,屯驻大军,勤练军马,随时打算与武昌方面决战,因此,此时的汉口已驻满了绿营,随着绿营的抵达,商贸业显得更加繁荣了一些,毕竟兵油子们需要吃喝拉撒,还需要逛窑子嫖女人,这个前线的商埠竟因为军事的紧张吸引到了许多的客商,以至于每日进城出城的外地人多达数万。
不过在今日,汉口城城门已经封闭,城墙上站满了气氛紧张的绿营,各街巷也张贴了衙门的布告,不允许有人随意上街,否则按军法论处,沿街的店铺也被勒令关门大吉,整个汉口处在极为紧张的气氛之中。
张振声不断的细读着各府的军报,身边的湖北绿营总兵危襟正坐,虽说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可是一身戎装披在身上,仍然显得很是威武。
“马总兵,南边的动向怎么样?”张振声突抬眸向总兵询问。
马总兵名叫马梦出,与张振声一样都是汉军镶白旗的,二人打过很过交道,算是很有交情的,因此马梦出也不拘泥,直愣愣的道:“卑职去巡视了一番,江对岸除了加强了戒备之外,倒没有其他不寻常的,似乎没有大规模行动的迹象。”
张振声闻言一愣,不对头啊,难道那些贼人不是与明军合流的?不可能,张振声否决了这个想法,贼人人数虽多,但是他不相信凭这些人能够攻陷汉口、汉阳,八成还是奔江边去的。
“江边的防务必须加强,明军最善虚张声势,虚虚实实,原本就是兵之道,因此着重还是要注意好明军的动向。”张振声对于那些连武器都没有备齐的流寇并不害怕,在他的心里,最大的威胁仍然在江南的明军。
“喳。”
第四百八十章:汉口之战
永历大帝第四百八十章:汉口之战
始十年十一月初三。汉口虽然比不的北方寒冷。但天寒的冻。汉口城下出现了一衣衫褛的大军。若不是因为他们手中拿着刀枪或是竹矛。城上的营们险些以为这些不过是一支逃荒的难民。连绵的兴山或许可以找到填肚的食物。但是三十万人的棉布却不是能轻易解决的。在这寒冬。甚至有人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褂子。就着破旧的马裤一双早已烂的不成样的草鞋转战百里。抵达了这里。
巡抚张振声与总兵马梦出不敢大意。立即出现在城口。张振声用荷兰洋人的单筒镜瞄着的方向不是城下这支“贼军”。仍然是汉口的正南方。那条揣揣不息的江。江面上腾起了薄薄的水雾。江水滔滔。不断的冲刷着河床。
“明军到底搞什么鬼?”张振声百思不的其解。按照他的构思。此刻明军应该突破江面前来接应才是。难道这次行动与明军没有关联?
“大人。你看。”马梦出指了指城下。将张振声的思绪拉了回来:“贼军开始打算攻城了。”
张振声一脸不屑的城下看。果然看到一伙一伙的贼寇搬来了简易的云梯。甚至在单筒镜内看到几台火炮被搬了出来。架在城下。“就凭他们想攻;?”张振声的轻视并非毫无道理。汉口原本就是大镇。城池高阔。再加上武昌陷之;朝廷更是下拨款项修缮。所谓固若金汤。就算是拥犀利火器的明军他张振声尚有坚守的把握。更何况这些依仗着云梯几门土炮的匪寇:“让人严密监视南岸动向。将京城制造局下拨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