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度反对罗斯福政见的《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说:“正值强大而残忍的野蛮势力威胁着要蹂躏整个西方文明的时候,幸有罗斯福坐镇白宫。百年之后,人类也会因此俯伏而感激上帝。”

罗斯福总统的遗体运回华盛顿后,并没有像以前的林肯总统和后来的肯尼迪总统的遗体那样,安放在国会大厦圆形大厅供人瞻仰。他生前不希望那样做,他的遗愿得到了尊重。

罗斯福逝世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原来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人民都表达了沉痛的悼念。斯大林、丘吉尔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纷纷发来唁电,表彰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对人类和平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在唐宁街10号,丘吉尔感到“挨了一记重击”,感到一种深重的无法弥补的损失降临了。几天后,他在圣保罗大教堂的追悼仪式上失声痛哭。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关于罗斯福总统,我们可以说:如果他当时没有采取他实际上采取的行动;如果他心中没有感受到自由的汹涌波涛;如果在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极端危难时刻,他没有下定决心援助英国和欧洲;那么人类就会陷于可怕的境地,在若干世纪之内,人类的整个前途就将沉沦于屈辱和灾难之中。”

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神情黯然,他默默的紧握着哈里曼大使的手约有30秒之久,却忘了请他坐下。随后,极度悲伤的斯大林凝重而细致的询问总统去世前的情况。莫斯科红场下了半旗,旗帜围上了黑边。斯大林在唁电中说道:“罗斯福无疑是一个时代的伟人,但又是一个执著的追求美国现实利益的总统,他的行为方式更多地体现出了实用主义的倾向。正是这种不拘泥于教条理论的务实态度,才使罗斯福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美国各大城市万人空巷,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杰出政治家的哀悼,有人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你虽然生在富豪之家,却一点也不骄娇自夸;你是一个强者,勇敢的开拓者,病魔把你打倒了,你却以坚强的毅力、勇敢地站起来……在那令人恐怖的经济危机年代,是你入主白宫,实行新政,解脱了资本主义的垂危,拯救了数以千万计的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

接到罗斯福逝世的消息后,中国皇帝更是当即提笔写下一屏挽联:“是世界伟大政治家,智仁勇兼全,已令民主正义战胜;为和平机构保证者,功德言俱在,将随人类历史长存。”

教育部长康有为在挽联中写道:“为人类争自由,林肯与还,谁与匹者;绎大同之绝学,仲尼而后,意在斯欤!”

外交部长伍廷芳在挽联中写道:“为世界正义力量而尽瘁;是全体文明人类所同悲。”

罗斯福的老相识,帝国军事统帅部部长冯相华更是挥泪写道:“大愿宏开,将化万方成一气;巨星忽坠,顿教全世泣千秋。”

就在全世界都在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逝世震惊和哀悼的时候,中国军队对印度的最后总攻开始了。10月7日的凌晨,天公不作美,忽然刮起了大风,雨幕降临,风雨交加,道路泥泞,让大炮和装甲部队的开进受阻。到了18日大雨依然未停,狂风有增无减。

这时候征印军蒋百里总司令直接下达了命令:所有龙军风雨无阻,不顾一切直插孟买,务必于10月20日前完成对孟买的包围,22发起总攻,于26日前结束全部战斗。

攻击部队以独立旅为先导部队,顶风冒雨,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于10月20日准时到达指定区域,将孟买的层层包围,随后8旅、9旅的部队也陆续增援赶到,对印度的最后一击即将开始!

孟买是印度古城,城墙直径为三里。高三丈有余,厚度达到一丈二尺。城墙外围三面挖有护城河,河宽二仗。水深一仗多。城西紧贴曼公河,河水奔流不息,很不容易接近。在孟买的北门外还有一条小河,联军和印度雇佣军重兵把手,火力布置严密,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在城地南门大约一里多地的地方罗瓦山为全城的制高点。山顶面积一百多平方米,并修筑有十来个火力点。地势险要之极,易守难攻。这里是巴特中将最后的防守地点,也是他最后的希望,做为一个从伍多年的老兵,同时也拥有着引以为傲的英国贵族血统,他决定在这里为大英帝国的士兵挽回应有的荣誉。

担负主攻任务的独立旅,决定以一团主攻东门,一营二营破城后向城中迅速发展,实行掏心战术。二团营和三营于北门组织攻城,使敌军首尾无法相顾。二团一营一部绕道西门,切断敌军退路,寻找机会助攻。一团三营一部攻打南门,歼灭罗瓦山的敌军,然后向城内发展,实施釜底抽薪的战术。三团为总预备队。负责攻城的陈长捷下令于下午五时三十分发动总攻。

五时三十分一到,总攻命令发出。各部队组织猛烈的火力向孟买发动强大攻势。顿时,军号声、炮声、机枪声,响彻云霄,震撼战场。在密集火力的掩护下,各部队组成的突击队、工兵组,携带着各种武器,利用有利地形地物,向城墙贴近运动。

对于敌军来说,眼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居高临下,并有坚固的城墙为依托,有部署得当的火力配制,造成了独立旅部队前进相继受阻,时有伤亡发生,很难顺利接近城墙。

风雷激荡三千里 第七百一十一章 阿三的覆灭

城内的巴特中将在炮火和轻重机枪的呼啸声中坐立不安,带着警卫亲自巡城督战,走马灯似的在城内各个主要防区奔波着。

突然,巴特中将停下了脚步,对身边的参谋长铠恩斯说道:“北门的枪声不对!”

“有什么地方不对?”参谋长铠恩斯失魂落魄的说道。

“北门的机枪不是俯射,而是仰射!”身为老军人的巴特中将一下子就分出了枪声的区别:“守卫北门的是印度营,他们一定是想投降中国人!”说着巴特带着警卫急匆匆赶到了北门,没等守卫北门的印度营长说话,就一枪击毙了他,接着他命令联军士兵*起机枪对准城下的印度营士兵一阵猛射,似乎要以此来发泄他心中的恐惧和愤怒。

城外,攻城的独立旅一团一营突击队,冒着敌军的炮火,前赴后继,时而跃过道路,时而滚下壕沟,匍匐在水田里,冒着枪林弹雨穿过敌军火力封锁的开阔地,艰难的向城墙运动。

主攻北门的二团以密集的火力掩护工兵接近北门,并组织突击队,利用地形为掩护,借着敌军火力的间隙,通过北门外的护城小河,向北门城墙外的小街道运动。接近街道后,以房子为掩体,迅速贴着房墙向北门运动。

而主攻南门的一团三营一部也向南门外罗瓦山的守军发起了凌厉的攻势,*迫得敌军毫无喘息机会,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霎时间,整个孟买都淹没在枪炮和冲杀的声浪之中,此时被巴特中将视为最后救命稻草的孟买城已经四面楚歌,危在旦夕了。

到了六点半的时候,主攻东门的一团一营的突击队终于登上了城墙。随后,工兵爆破东门成功,该营各连及二营一部从爆破口突入成功,由东往西发展。与此同时,二团的工兵也爆破北门成功,大批的龙军士兵纷纷冲进了孟买城,整个孟买到处都飘扬起了五爪金龙旗。

巴特中将终于放弃了自己在孟买的指挥,带着几名警卫退回到了指挥部里。指挥部里还挂着一幅1:1000000的印度地图,在他的眼里,地图上孟买的地标已经渐渐模糊。结束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短短的几个小时,整个孟买全线失守,大英帝国在印度长期的军事控制到了这里也应该画上一个耻辱性的句号了。

1757年普拉西战役标志着英国征服印度的开始,1756年4月,孟加拉的王公西拉吉派兵占领了英国人设立在加尔各答的代理店,然后进军加尔各答并占领了该地。为了报复,东印度公司调集军队,于1757年6月23日在普拉西与孟加拉王公的军队交火。当时指挥英国军队的是罗伯特。克莱武。他利用收买手段,拉拢地方上的贵族与王公西拉吉争权夺利,分化瓦解了西拉吉的军队,仅以3000人的部队,打败了王公的三万之众。西拉吉战败后被处死,克莱武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自此,英国人实际上成了富饶的孟加拉的统治者,并开始了全面侵略和控制印度全境的步伐。

期间英国人镇压了无数次印度的反抗,终于逐步在印度站稳了脚跟,把这当成了自己在亚洲最大的财富来源之地。从1757年开始,英国从印度掠夺了数十亿英磅的财富,成为了英国国家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促进了国内工业的高速度发展。

二战之后,即使在甘地的领导下,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取得了印度的政治独立,但是印度在诸多方面仍然离不开英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英国原先是印度的家长,后来是印度的拐棍。

现在印度终于要换上一个主人了,从英国换成了中国。

想到这儿,巴特嘴角露出了一丝讥讽的笑容,也许这是在对自己很“荣幸”的成为英国在印度最后一位最高军事指挥官而发出的嘲笑吧。

“铠恩斯,现在你可以走了。”巴特中将坐了下来,为自己倒了杯酒,说道:“我们等不到美国人的到来了,现在你出去吧,记得要举上白旗,我想中国人是不会杀你的。”

“那么您呢,将军阁下?”铠恩斯总算还没有问下他上司的安危。

巴特中将笑了,笑得有些凄惨:“我能到哪去呢?这里是我的指挥部,就算我投降了中国人,今后回到国内国内的民众只会把我当成一个失败者来看待。去把,铠恩斯,我的朋友,好好留住自己的性命,将来有机会告诉国内的民众在印度所发生的一切!”

参谋长铠恩斯叹了口气,缓缓推开了指挥部的房门,走了出去,在外面,他看到了龙军士兵那一把把明晃晃的刺刀……

孟买阿约提亚内香烟缭绕,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尼赫鲁仿佛已经苍老了几十岁的样子,他虔诚的跪在佛像面前,闭着眼睛,嘴里喃喃自语着不知说的什么,一个印度僧人站在他的旁边,面色慈祥的看着他,在他身后则是一大帮印度政府官员,其中自然也包含那个倒霉的国防部长梅农,这些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尼赫鲁身上,心里急得早已经开了锅似的。寺庙外的枪炮声已经越发的清晰了。

尼赫鲁停止了祈祷,闭着眼睛小声的对那个僧人说:“这件事真的是我做错了吗?”

那个僧人摇了摇头说:“其实哪里有对错,对错只不过存在于人的内心里罢了。”

尼赫鲁又说:“一个人做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国家都跟着做错……”

那个僧人慈和的笑了一下说:“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只要你能把一切因果都放下,才能渡厄,到达彼岸……”

尼赫鲁猛的睁开眼睛,脸上露出了世界上最无奈的笑容,回头对自己的部下们说:“你们都走吧,趁着现在还有点儿时间。”

梅农迟疑了一下轻声说道:“总理阁下,战争还没有结束,印度还没有灭亡,您仍然是印度人民心中的精神领袖,还需要您来带领我们一起渡过这个难关,我们劝您还是暂时躲避一下,我们可以到加尔各答重新组织武装力量,哪怕还剩下一个印度人,我们也要和中国战斗到底。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去英国,他们已经同意给我们提供政治庇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