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袁世凯在山海关彻底消灭了“讨逆军”。志得意满之际。可没等他高兴多久。北京被聂士成拿下地消息传来。接着败兵来报。说康有为死于乱军之中。光绪皇帝驾崩。“中华帝国”已经灰飞烟灭。北洋“共和军”正由海上开来。袁世凯大惊失色。但王士珍和董福祥当时却没把聂士成地武毅军和后来出现地“共和军”看在眼里。在王士珍他们看来。聂士成地武毅军虽然是德法操练。但自甲午后未经战阵。战斗力肯定不如他们这些“久战之兵”。至于连正规军编制都没有、“民团”一样地“共和军”更加不值得一提。“共和军”虽然有海军地支援。但军舰又上不了陆地。怕者何来?
当时袁军从德国人那里得到了部分军火接济(从这一点来看。德国人对中国地野心也是不小地。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下手)。加上连战连胜。士兵士气高涨。王士珍安慰袁世凯。认为“当先破共和军。再回师京城。灭武毅军。恢复社稷”。他们这帮人甚至决定收复北京后。“仿法兰西拿破仑旧例”。拥立袁世凯为“中华帝国”地皇帝!
袁世凯本来让这帮人给鼓动得有些恢复信心了。立即开始激励将士。准备和“共和军”大战一场。袁世凯同时还派人去青岛和德国人进行了联络。请求德国远东舰队前来帮助消灭刘冠雄率领地海军支援舰队!至于袁世凯当时给德国人开地什么价码王士珍没有说。估计肯定也不比满清王公给俄国人出地价小。从这一点来看这些投机政治地野心家们都是一个德性。
不过德国人还是很精明地。并没有答应。
当冯国璋军在海军地掩护下于山海关附近海岸登陆后。袁世凯和王士珍及董福祥亲眼见到了“共和军”地阵势。心惊之余也不肯束手待毙。王士珍指挥袁军依托早就构筑好地堑壕和阵地用德国人支援地火炮向冯国璋军发动了猛烈地进攻。
袁军久经剧战,这一次全军上下都知道没有了退路,所谓地“置之死地而后生”,士气空前“高涨”,一度把冯国璋军压制在了海滩上进退不得,这时候海军舰炮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在刘冠雄地指挥下,海军支援舰队的五艘巡洋舰和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用舰炮向袁军阵地进行抵近射击,一度压制住了袁军的炮火,给袁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袁军也不甘示弱,在王士珍的指挥下,袁军炮兵居然将一部分火炮转移了阵地,躲到了一个隐蔽的方向,向海中停泊的海军巡洋舰突然发起攻击,海军没有想到袁军炮兵居然在这个方向开炮,猝不及防,被打了一记闷棍,吃了暗亏。在袁军地猛烈炮击下,“海天”“海圻”两舰先后被击中,险些燃起大火(德国人地炮果然不是盖的),刘冠雄以为这个方向上袁军布置了强大地炮火,担心受到更大的损失,于是命令两舰退回海上,这样一来,袁军面临地海上炮火压力大大减轻了,让袁军能够在一开始的战斗中坚持了下来。
但让袁军没有想到的是,早就在天上盘旋的三架海军水上飞机很快就发现了袁军这支隐蔽炮兵的位置,立刻开始发动了攻击,这三个“嗡嗡叫的会飞破书架”(袁军士兵们这么叫的,也算很形象)飞到了袁军上空投掷小炸弹(飞行员用手往下扔手榴弹),不但炸死了数名袁军炮手,还引燃了袁军的弹药箱,导致袁军阵地发生了大爆炸,而爆炸产生的火光又让海军发现了目标,开始调转炮口射击,结果这支袁军全军覆没,冯国璋军得以从容建立滩头阵地,在陆地上站稳了脚跟。
随后,海军的三架水上飞机又多次出动,不但时不时的对袁军进行“骚扰”,而且将袁军的布置从天上看得一清二楚,冯国璋和吴佩孚及刘冠雄由此做好了周密的布署,有针对性的开始向袁军发动全面进攻,袁军抵挡不住,死伤惨重,连董福祥都在海军舰炮的猛烈轰击下丧命,袁世凯也受了伤,哀叹“今日方知北洋军势之强,吾事毕矣”,于是吞服鸦片自杀,主帅一死,袁军就此彻底瓦解。
而冯国璋和刘冠雄在这些天的战斗中对王士珍等袁军将士起了“惺惺相惜”之意,暂时停止了进攻,冯国璋写了信由飞机飞至袁军阵地空投劝降,王士珍等人听从了劝告后率袁军残部请降,就此结束了这场战乱。
听完了王士珍的讲述,孙纲暗暗心惊,没想到在山海关之战中,水上飞机居然还有这等表现,让王士珍这样的宿将都深为叹服。
“往事不堪回首,让敬茗见笑了。”王士珍笑了笑,说道,“不过,此役飞机殊勋非小,确非妄言,现时之飞机因工艺所限,尚不能畅行其用,俟他日飞可登空,行可及远,能投巨弹,携载枪炮,则无往而不利矣。”
“王先生所言甚是,兴受教了。”黄兴向王士珍拱手凛然说道。
听了他们的对话,孙纲也是感触颇深,飞机这种新兵器一出现在战场上就对战争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只是象所有的新生事物在刚刚出现时都不被重视一样,现在世界各国的军事专家们对飞机(还有潜艇)的军事价值都认识不足,认为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偷袭兵器,而现在的中**人,对飞机和潜艇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西方国家!
中**人的思想领域,其实已经开始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但话又说回来,敬茗若要强军,只求器利,是远远不够的。”王士珍看见孙纲一副沉思的样子,又说道,“听闻海外订购之新舰已有数艘回国,而海军之水手炮弁已渐有不敷之象。现我军学堂已有不少,当劝民多送子弟入学为上”
“是,各省武备学堂学生已经抽调了不少来海军。”孙纲点点头,苦笑了一声,说道,“我还想再派学生去英美德三国留学,可民间现在还有很多人以科举为荣,有人居然还向政务院提出来要恢复科举,一帮老先生向礼部乞赐举人,真是莫明其妙。”
在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等人的努力下,中国各地都兴建了不少的新式学堂,但学生入学率却并不高,让孙纲着实郁闷不已。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现在,中国历经了多少次内忧外患,付出了多少惨痛的代价,为什么到了今天,连大清朝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还是有那么多的人,非得执着于那些死书本旧道德呢?
都什么时代了,他们还以为一篇锦绣文章,道德高论,就能让武装到牙齿的外国侵略者灰飞烟灭?
“千年之制,一朝变更,谈何容易啊。”王士珍笑道,“唯敬茗任重而道远,我等能伴而行之,成就二三微业,心亦足矣。”
(四百六十四)“纸上谈兵”
“长路漫漫,国事艰难,我等唯有努力向前,不可有丝毫懈怠,”孙纲听了王士珍的话,叹息了一声,说道,“至于成败利钝,一身祸福,我们恐怕是顾不上那么多了。”
“敬茗所忧者,内为满逆宵小之乱,外为俄人及列强之相图一啖,然目前我炎黄子孙之华夏共和国得立于世,诸多桎梏已不存,其情势较前清时,已不可同日而语。”王士珍对孙纲说道,“仅此炎黄华夏之理念,便可广收众心,纵有一二跳梁,亦不必耿耿于怀。”
“王先生说的是,”黄兴说道,“敬茗最担心的是俄国人的威胁,此次巡视大沽防务,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我国同俄国接壤之地域最广,俄人此番受挫,必不肯善罢干休,异日必大兴海陆之兵以图我。”张绍曾说道,“我们的形势其实不容乐观,若不在这几年里准备好,战火一起,处处受制于人,亦不免亡国之虞。”
张绍曾是天津武备学堂学生,也是吴禄贞的朋友,孙纲想成立“总参谋处”,需要很多懂得西方军事理论并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年青军官,吴禄贞知道后就把张绍曾推荐过来了,孙纲很喜欢这个年轻人,觉得他将来的成就也许不仅仅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参谋,所以孙纲有意等和德国人的全面军事合作展开后,送他去德国深造,为华夏共和国储备新的军事人才。
“俄人此番海陆皆遭受重挫,想要报仇是必然的,但是他们想要打咱们。面临的困难也不少。”王士珍笑着说道,“想要一口吃下咱们。也不是那么容易地。”
“我国之新疆、蒙古及黑龙江三省皆与俄国接壤,此三处地广人稀。而我军在此地兵力分布又少,俄人陆军有百万之众,若悉数南侵,我军不能处处设防,其势必危。”黄兴听了他们的话,忍不住说道,“敬茗所忧者亦为此,王先生之所言。可有依据?”
王士珍看了看孙纲,看他一副十分关注地样子,不由得一笑,说道,“兵法有云:庙算为上。今天反正闲来无事,黄老弟,咱们就此推演一番如何?”
“王先生想给敬茗打气,我可要好好学学。”张绍曾笑着说道,
“这只是据目前敌我之势。****纸上谈兵,推演而已。真要打起来,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是光嘴上说说这么简单地。”王士珍笑道。
黄兴取过了一张地图摆在了桌子上,王士珍指着地图上中国和俄国陆地接壤处。看了看黄兴。说道,“东亚之国。以我华夏共和国与俄罗斯帝国国土最为辽阔广大,我与黄老弟分别演示交战双方。黄老弟此次当一回俄皇如何?”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呵呵。”黄兴笑着说道,
看样子不光是袁世凯爱当皇帝,孙纲在心里暗暗好笑,看着他们两个如何进行推演。
孙纲现在对未来的中俄之战可能是个什么样子,心里也并不清楚。
自从他甲午年穿越过来直到现在,“蝴蝶效应”将历史的进程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接下来中国乃至世界的局势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对他来说,已经无例可循了。
形势越往后发展,不确定的因素越多,也就需要他越来越小心谨慎。*
自己穿越得越久,融入到这个时代就越多,而穿越带给他的压力,现在可以说越来越大了。
“黄老弟是俄皇的话,想要报己亥之仇,当从何处入手?”王士珍笑着伸手,向黄兴做了个“请”的姿势说道。
“王先生让我先手,那我就不客气了。”黄兴笑着说道,
“我是俄皇,既然拥有强大地陆军兵力,当全力东调,以图一战而灭中国,”黄兴想了想,说道,“上次十万俄军败于哈城,而后援无继,此番既有备而来,可以五倍上次之数,即五十万兵大举东进,沿西伯利亚铁路而下,暗邀蒙古内应助之,兵分两路,长驱而攻黑龙江及新疆。海军出海参崴,取道对马海峡,求决战于黄海,夺得制海权后,与攻占东省之陆军合力,求取旅(顺)、威(海卫),进而直取大沽,攻京津重地,则中国当亡矣。”
孙纲听得暗暗心惊,黄兴看样子对这个俄国人将来可能如何进攻中国琢磨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说的这个俄军可能采取的行动尽管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俄国人如果象他说的这样发起进攻,对中国来说,可是相当麻烦的。****
“黄老弟考虑得很周详,俄人兵多势众,五十万人在他们来说,也是小数目。”王士珍笑着说道,“其陆军现在已近百万,若大举兴兵攻我,能动员之数,可又增一倍,其总兵力当在一百五十万之上。而我国即使全力扩充,开战时全国能战之兵当不超过四十万,且分驻全国各地,急切难以合力,若俄人如黄老弟所言两路进兵,我军势必首尾难顾,前途堪忧。”
“王先生这么说